其他
报道 | 白瓷•来自大唐的雪
时间倒回至2013年。当年12月28日,“来自大唐的雪——6至10世纪的中国白瓷”在深圳望野博物馆开幕,共展出108件(组)6-10世纪的洛阳区域窑场、巩县窑、邢窑、定窑四个大型窑场区域的中国古代白瓷,展品全部来自望野博物馆馆藏,涵盖目前几乎可以见到的隋唐白瓷中各类最典型的造型和品类。被业界誉为到目前为止最系统、最全面、通览式的中国古代白瓷专题展览。有业内仝仁戏言:如果想再看一场同类级别的白瓷展,恐怕要联合全世界的博物馆才有可能做到;望野博物馆的“来自大唐的雪——白瓷展”,堪喻为“倾国之展”。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权威95岁高龄的耿宝昌先生看完此展后,兴奋无比,美誉赞叹“来自大唐的雪”展览百分之百的精品。展览到期后,由于此展影响较大,海内外收藏界和学界广受关注,因而转为望野博物馆常设展,令更多收藏爱好者可以一睹为快。
日前,“消息报”记者来到位于龙华文化艺术中心的望野博物馆,见到了这些被誉为“来自大唐的雪”的洁白晶莹、如玉如雪的中国古代白瓷。
瓷器上的盛唐景象
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介绍,唐代文化昌明,制度优越,宇外敬仰。这些政治文化成就,催发和刺激了社会物质器用的繁荣。唐代器物雍容华贵,四海兼容,很多域外的造型、纹饰、图样也融入其中。
唐代窑器因制作便利、原料充沛、产能规模大,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用具。其中尤以邢窑、越窑、巩县窑、长沙窑等最为闻名,进而形成“南青北白”之说。据考古调查,可以确认除青、白之外,长沙窑及邛窑彩绘,巩县窑及长安地区窑场的三彩、单色釉、黑釉等都非常发达,成品规模亦有相当数量,并且其中有不少制成品,通过陆路和海贸销往异域。
唐之前的白瓷精细品存世很少
阎焰告诉记者,现存唐代白瓷精品分散的收藏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中,并成为所在馆的重要珍藏。白瓷主要包括三个脉络:河南巩县窑(含洛阳地区的窑场)、河北地区的邢窑、定窑。
中国陶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由于东西方技术认定的差距,海外学者多认为“中国古代陶瓷”在理论上应该划归为“炻器”。但是阎焰介绍,就目前所见存世器物,即使以西方最严谨的胎料成分、烧成温度、吸水率、透光度等标准衡量下,6世纪末至7世纪初的中国隋唐时代,已经出现具备科学定义的“瓷器”,其中青瓷优先进化的。
至7世纪中叶,随着脱铁技术的长足发展,高质瓷土的规模化开采,玻璃釉的大量使用,白瓷已经完全可以和先期发展起来的青瓷分庭抗礼,部分白瓷极尽精致华美,堪比金玉之作。
白瓷精品令人惊艳
历史资料显示,北方地区6世纪晚期及入唐之后,在邢州、洛阳周边巩县等地,皆有大规模的窑器烧造。其中尤以巩县窑、邢窑为冠,两地白瓷都曾呈贡,巩县开元初呈贡,邢器天宝后呈贡。邢窑白瓷有“盈”、“大盈”、“翰林”款记,部分还有“中”、“解”、“药”、“供使”等款。巩县窑白瓷,普遍胎土略粗松于邢器,但玻璃质感强,形制规整精妙,个别高白细胎瓷土制品超于邢器,令人惊艳。
阎焰介绍,此次展品中,有一件唐代执壶,底部带有“供使”刻款,此类款记在此之前从未见有学术材料记录,仅在河北地区的城市旧址出土过标本。可以确认为当时供应官府机构的特别制品,堪称海内孤品。
还有一件唐代邢窑大盖罐,洁白如雪,通高达39.5厘米,是目前已知公开展览的体量最大的邢窑罐。因当年出窑时有窑粘,所以器底留下了珍贵的唐人墨书的“退”字款,证明了它是官选退存的选余品。
此次展览的另一个亮点,是10件“洛京风格”的器物,这是唐代以前出现的官属瓷器,可以称为准官窑器物,在北魏文献中有记载称“洛京窑”,它的型制非常精美,胎体非常薄,其精细程度远超过今人想象,制作水平已经达到准工业化程度,但至今没有找到绝对准确的窑址。其中一件白瓷莲瓣纹烛台,同类制品目前仅见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曾多次参加海内外重要中国文物大展。
除此而外,还有白釉仓、白釉唇口罐、白釉四环贴龙首直筒盖罐、白釉带盖唾盂、白釉带盖执壶、白釉釜、白釉铛形炉等诸多精品白瓷令人一睹为快。
阎焰在展览前言中颇有感触地写道:1300余年,岁月流逝,大唐宫殿城头的冰雪尽已消融;往日的辉煌繁华多已化为尘土。留给世人凭吊的只剩下那些唐人日夜摩挲的器用,传递到今人手中。这些器物,让世人有机会再次近距离观赏洁白晶莹,如玉如雪的大唐白瓷。
蛇口消息报报道 记者|蔡哲 更多精选内容(直接点击下方标题)征文与投稿我们希望聚合有生命力的与艺术、收藏、历史研究相关的原创思想观点、有独特视角的学术见解,所以特别开放原创内容投稿通道。尤欢迎观点新颖、论证缜密、文字精炼、引注完整的研究佳作,务求恪守学术道德,谢绝一稿多发。欢迎朋友们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
wymuseum@163.com弘扬中华文化 传承民族精粹
博物馆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09:00-21:00,周一闭馆
地址
深圳市龙华新区梅龙大道与东环二路交叉口龙华文化中心三楼
电话
0755-81781731
·END·
历史·传承·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