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孟耀虎《磁枕玄珠》珍赏

2016-02-20 孟耀虎 望野博物馆
《磁枕玄珠》是一部以山西磁枕为中心的学术专著。此书由山西省文物鉴定站站长孟耀虎编著,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任志录为其题序。文章以考据的方式对磁枕由唐以来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是一部对中国古代陶磁枕的最新研究成果。
▍ 《磁枕玄珠》书样

山西省文物鉴定站站长孟耀虎1980年至1984年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2012年7月,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调至山西省文物鉴定站(国家文物局出入境审核山西管理处),任山西省文物鉴定站站长、国家文物局出入境审核山西管理处处长。1996年开始,主要从事山西古陶瓷的考古研究。对山西境内的古代窑址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部分发掘,新发现并确认了晋城唐代三彩窑址、兴县北宋窑址、介休城内的金代窑址等以前所不知道的古代烧造陶瓷的窑场。发表考古报告、研究文章80多篇。梳理了山西古代陶瓷烧造面貌,并对区域特色进行了排比,取得了较大成绩。

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任志录作序任志录先生先后任山西晋祠博物馆馆长、山西文物信息中心主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书记、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长期从事北方考古实践与研究,主要致力于古代陶瓷器的研究和鉴定工作,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唐代墓葬遗物遗存的谱系研究和梳理,为当今海内外知名的中国古陶瓷研究学者。


《磁枕玄珠》珍赏


白地剔花诗文枕


北宋—金▪十二世纪——十三世纪介休窑长25.6厘米  高11.6厘米

腰圆形。枕面花式双边栏,内部剔、划刻手法并用。主题纹饰为诗文:“急急光阴似水流,随时过得便须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诗文两侧和上部采用剔刻手法,以花卉草叶纹装饰。前端以划刻叶片为辅饰。枕两侧抹釉。灰胎。气孔设在前面左侧近底处。



八角开光诗文枕


金▪十二世纪中期——十三世纪早期晋东南——豫西北一带窑场长23厘米  宽18厘米  高10.5厘米

枕作八角形。枕面微凹,枕边八角有双线勾划向枕中部,和枕中平行于枕边的八角双勾线相连,形成一种特殊的边栏,枕中八角形的开光内套以中规的圆形开光,里面划刻“我见金世人,追富不追贫。有分相重见,无分亲不亲”,其外则勾划慈姑、荷莲花,慈姑叶片上饰锥刺纹。中腰有凸起的接胎痕。黄白胎,釉水细腻,略有橘皮感。



白地繁花图纹枕


金▪十二世纪中期——十三世纪早期山西东南部窑场

腰圆形,前低后高。枕面单线边栏内画花边菱形开光,双阴线勾划,内勾划连续变异草叶纹。开光内画缠枝菊花,布局繁密,线条流畅。开光以外的上部填以折枝菊花,下部则填以缠枝菊花并勾划筋脉。枕身勾画六枝折枝花草。花朵以化妆土堆画,花蕊部分再涂饰黄彩点黑彩,所以朵花部分凸起, 花蕊因黄彩的覆盖而多有裂痕。中腰有接胎痕。底部反印“卍家造”字样。浅灰胎细腻,烧成温度高,有金属声。釉水白中泛灰黄,有油腻感。



白地黑彩猫蝶图枕


金▪十二世纪中期——十三世纪早期山西东南部窑场长23.5厘米  宽20厘米  高9.6厘米

腰圆形,枕面斜度不大,微下凹。枕面中部画一猫,回首,躬腰,收尾,两耳直竖,双目炯炯直视尾上部的飞蝶。猫以褐黑色涂染画出,浓淡不一的色彩,似一缕缕黑色的体毛,爪、头等细部以阴线勾划,颈部勾划束带。猫的绘画及其到位,在臀部的肌肉,预发的姿态上都可以体现出来。器形不大,构图疏朗,较为难得。浅灰胎,胎体轻薄,中腰上部有接胎痕。釉水细润,匀净,有细小开片。



白地填黑彩花鸟纹饰


金▪十二世纪中期——十三世纪早期山西南部窑场长44厘米  宽19厘米  高10.5厘米

八边形,前低后高。枕面依枕形有八角形边栏,中部为主题纹饰,采用减底留纹的方法展示主题纹饰,剔底部分填以黑釉,黑色底子上凸出白色的花鸟主题,花鸟有阴线勾勒出的筋脉,花蕾并有锥刺纹;两侧为剔底留纹的肥大叶片。枕残,有早年修理留下的铁质锔痕,锔径较大。黄白胎,器形轻薄。釉水润泽,有细碎开片。



白地套彩榻上仕女枕



金▪十二世纪中期——十三世纪早期山西东南部窑场长27厘米  宽20.4厘米 高23厘米

曲体长方形,枕面后宽前窄,呈扇形,枕板前倾,由两侧向中部弧凹。枕面及枕身四边有黑色边栏。枕面是一幅仕女图,仕女曲肱卧于一榻上,仪态安详,头戴高冠,推测是北宋重楼子冠发展到金时的一种冠式,冠上插龙首发簪;抹胸,长衫,长裤,小脚,发型中分而后束。睡榻后面是屋内帷幔,作双重相叠,可以清楚地区分出素帷和花帷,帷幔间圭形坠带上变异的草叶纹,是此期及以后瓷器上常见的纹饰。枕身四周画折枝花卉,黑色草叶,白色花瓣,再点缀赭黄色花蕊。是一件品味较高的艺术历史文物,没有类似的著录器物。灰白色胎骨,细腻致密。釉水匀净,殷厚泛黄,有细碎开片。底部有墨书,已漫漶不可识。



三彩人物故事枕


金▪十二世纪中期——十三世纪早期
山西南部窑场长36厘米  宽15.5厘米  高10厘米

六角形。枕面为重梯形,阴勾双线边栏,并填黄彩,形成绿黄两道边饰;边栏内右下角留地,其余部分剔地留纹;主题纹饰为一奔驰的马匹和一坠马之人,并有坠马时不自主飞出的马鞭。色彩的使用及其成熟和悦目,黄、白、绿、赭(透明釉罩在砖红色胎色上显示出的色彩)搭配得当,与剔地部分施绿釉呈褐黑色的背景相互呼应,形成五彩华丽的色彩,是一件较完美的艺术作品。应当和古代“的卢马”的故事有关。枕身六面印花,相接处有凸棱加固。砖红胎,釉水匀净细腻,是低温釉器物中的上乘之作。



奔鹿纹虎形枕


金▪十二世纪中期——十三世纪早期山西东南部窑场长36厘米  宽16厘米  高12厘米

虎形,曲体俯卧,背作枕面,腰圆形,前低后高。枕面白地,边缘有黑色边栏,内有赭、黑色“绞彩”(实为两种色料相绞,通常称为“绞釉”,实则非釉)表达地面,并在其上画黑色地皮草;主题纹饰为一褐彩勾画、赭黄彩涂染的回首奔跃的小鹿,似在逃避捕猎者或猎食者。 枕身黄地,以黑彩描绘斑斓虎皮,黑彩线条粗细搭配,繁密细致,较为逼真。眼、眉、耳、嘴、獠牙、尾端涂染白彩。前爪合曲,收于颌下。虎尾凸起,右曲盘于腹侧。两鼻孔巧设为气孔。枕面、身施化妆土,枕身在化妆土上罩黄彩,在其上再作眼、耳、眉、嘴、獠牙、尾端等白黑彩细部描绘。所有彩绘描画好后罩透明釉,色彩的营造需多道工序。黄白胎。釉质莹润,厚实,紧密。枕面光泽如新,不开片,枕身有局部开片。

本订阅号所有文章均系原创,转载请注明署名及出处


弘扬中华文华 传承民族精粹


博物馆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09:00-21:00  周一闭馆

地址

深圳市龙华新区梅龙大道与东环二路交叉口龙华文化中心三楼

电话

0755-81781731


      征文与投稿      

我们希望聚合有生命力的与艺术、收藏、历史研究相关的原创思想观点、有独特视角的学术见解,所以特别开放原创内容投稿通道。尤欢迎观点新颖、论证缜密、文字精炼、引注完整的研究佳作,务求恪守学术道德,谢绝一稿多发。欢迎朋友们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 

wymuseum@163.com


·END·
 

望野博物馆

历史·传承·文物

微信号:WangyeMuseu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