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7年6月17号周六《现代财经-早读分享》

2017-06-17 现代财经

今天是2017年6月17日,星期六,农历五月二十三。美好的一天从品味《现代财经-早读分享》开始!

多人总说眼前的生活“苟且”,无非是讨厌当下的自己。其实,现实难免单调和充满压力,嫌弃生活的枯燥却止步不前,“诗和远方”便永远是个空想。不妨尝试着把普通的事情做到极致,或许有一天,你会惊讶地发现,曾经以为难以忍受的“苟且”,会赫然变成梦中的远方田野。周六,早安!

以下内容是由《现代财经》编辑部根据国内外财经类门户网站相关资讯编辑整理而成(总第560期)。原创不易,敬请尊重。谢谢鼓励。

   一、早读分享    

1、国土部:选取6省区开展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试点。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方案》,要求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为主,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出让,严格限制矿业权协议出让,下放审批权限,强化监管服务并选取山西、福建、江西、湖北、贵州、新疆6个省(区)有序开展试点。(国土部网站)

  • 蔡子微评:现有体制解决不了的问题,放给看不见得手去管,反而有些问题能迎刃而解。实现市场在矿产资源配置中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转变,有利于促进矿产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证监会:一直欢迎MSCI纳入A股,没中国股票不完整。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6月16日称,A股纳入MSCI一直是欢迎的,证监会认为,任何一个新兴市场的股票指数,没有中国股票在里面都是非常不完整的。但A股是否纳入,决定权在MSCI,这是他们的商业决策。但不管是否纳入,中国的股票市场,包括整个资本市场,沿着市场化、法制化的改革方向是不会改变的。(澎湃新闻网)

  • 蔡子微评:在多元化的时代,少了中国股票,不会影响什么,但是多了中国股票,无疑会为多元化股票“锦上添花”。

3、保监会:严厉打击境内机构非法代理香港保险产品。为规范境内保险市场秩序,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险监管部门采用线上调查、线下走访等方式,共排查出涉嫌非法代理香港保险产品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及机构等有效线索67条,分别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处置。同时,中国保监会将持续关注境内非法销售、非法代理香港保险产品行为,特别是对为香港保险机构或者其他机构销售或促成销售保险产品的行为,一经发现,将坚决查处,绝不姑息。(中国保监会)

  • 蔡子微评:近年来,境内非法销售、非法代理香港保险产品的行为日益增多,既扰乱境内保险市场秩序,造成消费者被误导和维权成本增加,又干扰国家外汇管理秩序,造成资产外流甚至黑钱洗白。

4、外媒:中国小城市人均收入7年将增一倍,催生万亿市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消费力或许才刚刚开始加速增长。据彭博新闻社报道,摩根士丹利近日推出的一份预测报告显示,到2030年,中国的小城市将催生一个9.7万亿美元的消费市场。相比而言,这些小城市的发展前景相当于日本当前经济总量的两倍多。(环球网)

  • 蔡子微评:小城市蕴含大市场!中国不同城市之间不仅符合收入收敛的条件(类似的制度基础),还同时受益于政府主动寻求区域发展平衡。

5、统计局:2016年中国恩格尔系数为30.1%,接近富足标准。2016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比2012年下降2.9个百分点,接近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标准;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比2012年提高2.0、0.7和1.3个百分点。(统计局)

  • 蔡子微评:民生事业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统计数据形势一片大好。所以,你猜现实和数据哪个更好?

6、电商转型拉开帷幕,“618”成新零售首次大考。今年“618”是“新零售”概念提出后首个电商行业年中大促,不仅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高度重视,整个电商行业、线下零售商也纷纷响应。各大电商企业除了各类常规的商品打折和返券活动外,旨在打通线上线下服务,推进新零售发展的各类优惠措施。有电商企业甚至宣称,今年“618”或将成为国内电商转型的起点和中国零售的分水岭。(经济参考报)

  •  蔡子微评::“新零售”提出之后,电商大促逐渐显示出从单纯向消费者销售行为转变为服务消费者的内在需求。随着“新零售”模式的突破和完善,不但会使电商保持持续发展活力,还将进一步带动国内零售业的整体发展。

7、证监会新闻发布会:投资者不要盲目追涨杀跌。证监会正式启动“投资者保护·明规则、识风险”专项活动第二阶段工作,相关案例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行为人通过拉涨停短线操纵证券价格;二是行为人在尾市阶段操纵证券收盘价格;三是行为人操纵期货市场合约价格;四是证券从业人员抢帽子交易操纵市场。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表示,希望投资者保持警惕,理性分析判断,不要盲目追涨杀跌,跟风炒作。(网易财经)

  • 蔡子微评: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聪明人和傻子!聪明人永远知道自己要干嘛,只有傻子才会被人“牵着鼻子走”!

8、发电和售电企业“闹矛盾”专家:向市场找办法。继宁夏煤电顶牛、山西电企集体涉垄断被罚后,河南电力市场又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多家独立售电企业找河南政府主管部门诉苦,建议政府加强对电力企业的监管力度。新的电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目标是在发电和售电两端引入更多市场竞争。遇到问题,售电公司应向市场找办法,而非靠政府讨说法,此举恰说明售电公司的市场意识需要提高。(21世纪经济报道)

  • 蔡子微评:由于对“电”没有形成确定的产权,发电企业和售电企业为了追逐和确定自己对“电”的产权,展开了过度的竞争!如果每个企业口袋里的“钱”已经被确定,社会资源就不会因为竞争而耗散掉。

9、知识付费风口来袭,今年年经济规模可达300亿~500亿。这是一个新的风口。知识付费的时代潮水,正在汹涌而来。在用户愿意为知识付费的大环境下,得到、知乎Live、分答、在行,以及蜻蜓FM、喜马拉雅FM,都成了用户获取知识的新平台。有数据显示,2016年,有知识付费意愿的用户在当年暴涨3倍,达到近5000万人,2017年用户知识付费领域的总体经济规模可达到300亿~500亿元。(工人日报)

  • 蔡子微评:知识付费领域的下一步:“从流行走向经典”,抢占细分领域的头部。知识付费领域的未来发展将会成为咖啡、米饭一样的存在。

10、社科院调查: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赶上美国需要17年中国经济学家们对总体经济形势的乐观态度进一步稳固,经济景气指数涨幅扩大。经济学家对我国经济增速的预判为6.6%,综合经济学家判断,预测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赶上美国需要17年,即为2034年前后。(经济观察网)

  • 蔡子微评:二季度经济加快增长出口形势预期乐观,中国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对待赶超这个问题,不是单单靠数据就能解决的。你在进步的同时,别人也不会止步,希望这不是一个伪命题。

11、刷单形成完整产业链:15分钟赚5元,有各种“暗语”几元钱能买一条好评,一两千元能升一颗钻……眼下“刷单”无孔不入。网店销量、商品评价、餐厅点评、网约车司机星级……这些本应由消费者对电商经营者做出的评价,却可能经过“刷单”,完全变了味。(人民日报)

  • 蔡子微评:网购刷单屡禁不止,好评返现成业内潜规则。单单依靠阿里和刷单商户、刷单公司进行了一场漫长博弈是不够的,民众也应成为其中一员,刷单透支了电商发展的未来,也会在将来某天为消费者蒙上双眼。

12、电影“大佬”纷纷加入影视市场,“转道”全网剧。今年以来,电影市场走弱,但网剧付费市场兴起,电影“大佬”纷纷投身全网剧产业。业内人士认为,影视产业精品内容供给不足,IP驱动效应对年轻网络受众群体的作用下降。电影制作“大佬”加入,要助力产业发展提高内容质量是关键。此外,不少谋求曲线登陆A股市场的影视公司纷纷投奔在线视频公司,合作制作顶级IP大剧。(中国证券报)

  • 蔡子微评:电影制作团队与全网剧制作团队,实则是两个不同时代的组织在竞争。电影是工业时代的中心化组织,而全网剧是互联网时代的网状结构组织。谁有活力不言而喻!

13、修图APP修不了股价:美图从千亿到361亿用了3个月。自美图上市以来6个月,股价迎来过山车,走出倒V造型。上市后股票一路飙升,在3月20日冲至最高点23.05港元,市值一度逼近1000亿港元。然而好景不长,美图公司股价遭遇断崖式暴跌。3月20日最高点至今仅3个月,该公司市值仅剩下361亿港元。(中国基金报)

  • 蔡子微评:美图公司商业模式未被证明,IPO的描述把预期抬得很高,未来的投资前景不明朗。当从热恋到冷静,股市会自我修正。

14、曹德旺赴美开厂踩了坑?福耀的车间里已出现很大的文化冲突,工人质疑公司是否真的想按照美式监督和美国标准来经营。福耀正面临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发起的工会运动。且被一名前经理起诉,他称自己因不是中国人而被解雇。曹德旺曾赞誉美国的税费成本,但现在被美国工会盯上。(@网易财经)

  • 蔡子微评:海外发展,曹先生看到的是有形的,可计算的税收节约,看不到的是制度与文化摩擦带来的无形损失。告诫曹先生不要把美国工会看成中国工会,中国工会作为不够,美国的工会是太作为。

15、美国移民今年给祖国汇了多少钱?4500亿美元!根据联合国下属机构最新发布的报告,美国的移民工人每年将汇回祖国的金额接近0.5万亿美元!2016年全球汇款金额超过4450亿美元,意味着十年内增加了51%。今年,全球汇款金额预计将增加50亿美元。(腾讯财经)

  • 蔡子微评:笑而不语,大约有2亿名移民工人为国内8亿名家庭成员提供支撑,人多真好。据说,汇款能够帮助移民工人的家庭拥有更安全的未来。

16、股市收评:两市窄幅震荡,沪指跌0.26%,有色板块强势领涨。两市早盘整体维持震荡格局,沪指在平盘线下方运行,盘中热点持续性不强,多板块冲高大幅回落,部分开盘强势封涨停个股开板,临近收盘指数出现跳水。截至上午收盘沪指报3124.42,跌0.26%,创指报1811.87,跌0.24%。(@央视财经)

 


 二、今日话题关注  

不要学日本!中国应避免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ID:ccefccef)  作者:沈建光,瑞穗证劵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在多地严格的房地产政策下,5月中国房地产市场似乎出现拐点。投资同比增速8.8%,扭转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上升态势,首次出现回落土地购置面积增速也在上个月8.1%的高位上,迎来转折,1-5月下滑至5.3%。与此同时,房地产销售持续下滑,新开工增速回落至个位数,二者作为房地产市场领先指标预示未来房地产前景的黯淡。


这样的情形与前两年房地产市场火爆形成了鲜明对比。可以看到,自2015年“3·30”房地产政策以来,伴随着去库存调整、信贷政策放松,以及契税政策调整等,中国房地产市场发生颠覆性反转,从前两年库存积压一举进入一轮快速的上升通道。当时房价涨幅之大,涨速之快前所未有。


可以说,中国一、二线城市用两年时间即完成了发达国家用数十年完成的房价翻倍。然而,如今中国房地产又呈现市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该如何理解?中国房地产是否出现泡沫,泡沫又能维持多久,又将如何演化等问题显然是当前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螺旋式上升的“房价—收入”周期


不难发现,过去十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涨多跌少,且每次下跌都是在政策调控下的短期回落,其后由于政策由紧转松,报复性反弹后,房价都会在很短的时间便超过前期峰值。中国房地产鲜有下降周期,且诸多国际衡量泡沫的指标处于高位,但这种情况得以长久持续,并未出现房地产危机。


在笔者看来,之所以中国房价屡控屡涨,泡沫不曾爆破,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独有的房地产“螺旋式上升”模式。在泡沫积聚之际,监管者并未采取类似于上个世纪末日本政府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的做法,反而短期内通过行政手段防止泡沫进一步扩大,再推动收入的改善在发展中化解泡沫。具体来看,过去历次中国房地产周期均显示,中国房价先是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其后引致严厉的政策调控措施,调控导致短期内供需关系以及房价上涨预期改变,再通过经济增长带动收入提升,为高企的房价提供了支撑。


这种“螺旋式上升”房地产泡沫的特殊模式之所以能在中国得以实现,主要得益于中国过去三十年前所未有的高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享受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红利,经济增速整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收入增速多年来保持两位数。2013年以来,收入增速回落至10%以内,但整体上也保持了8%-9%的较高水平,不低于GDP名义增速。这就使得,即便中国房地产泡沫短期出现,高速发展的基本面也能消化泡沫,进而降低房地产危机的风险。


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中国已处于由高速收入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的新常态时期,未来收入很难延续以往两位数的较高增长,甚至可能由于转型,出现短期的结构性失业。虽然2016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反弹,但长期来看,中国已经进入“三期叠加”时期,即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时期。


近两年的一、二线城市房价比以往涨得都凶狠,说明市场未对收入放缓有充分预期,相反,凭借以往房价只涨不跌的经验,仍有人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具备独特性、相信政府会为房地产背书就能对抗经济规律。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独特之处


试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特殊情况与日本当年房地产泡沫时期进行对比,不难发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独特之处。


一是中日购房者的购房资金来源与购房者结构不同。对于东京的投资者,似乎很难想象,中国普遍存在父母举全家之力为子女在一、二线城市购房而倾其所有的现象。通过父母支持购房首付、子女还贷的模式在东京投资者看来很难理解。这个背景也解释了为什么北京首次购房者年龄仅为27岁,在东京却达到了41岁。而从近年来购房者构成来看,与泡沫共舞的也并非是投资者想象中的富人。新增房屋购置者大多为首套刚需,如购置婚房。此外,购置二套改善型需求在一线城市也比较普遍,如购置学区房,或为父母购置养老住房。可以发现,这部分人以城市中产为主,并非富豪。


二是中国独特的土地财政。中国并未推出房产税,土地收入仍然是当前地方政府重要的资金来源。而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政府通过限制供给,保持土地拍卖的高价是维持长期稳定收入的占优策略。


三是中国一线城市资源的集中程度难以比拟。中国一线城市拥有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资源与就业机会,独特的户籍制度又使得要素流通并不自由。同时,中国的住房租赁市场尚不成熟,租赁市场往往缺少契约精神,诸多因素造成了一线城市新市民往往倾向于在就业几年内便购置自有住房。而城市的高速发展与人口集聚,又使得教育、医疗资源等发展显得相对滞后且不均衡,这使得改善型需求,诸如学区房需求也十分旺盛。


四是政府对房地产市场政策强有力的干预。


房地产过热的五大风险


房地产始终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加建筑业占GDP比重超过12%。且考虑到,房地产的发展情况还直接影响到家具、建材、装潢材料的相关消费,并与上下游企业的发展,金融行业的风险以及地方政府收入都有着紧密联系,作用更是不容忽视。例如,在房地产税尚未进入实质性进展阶段,市政债开闸并未有所突破之时,土地收入仍旧是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一旦房地产市场崩盘,不仅影响投资与消费,也将减少财政收入,也使抵押品价格下降从而诱发银行坏账上升,无异于中国经济硬着陆。


但是,这轮房地产市场显然已不仅仅是资产泡沫大小的问题,而是对整体经济形成了五大风险。


风险一是这次房价的全面上涨与经济走势和居民收入预期背离,缺乏基本面的支撑。这样的上涨之所以值得担忧,在于其既没有经济良好的预期,也没有收入大幅上涨的支持。之前,房价与经济走势相关,经济走强,预期收入提升,购房需求增加导致房价上涨,资产价格走高推升财富效应进而带动消费与经济,似乎是更加良性的循环。然而,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情况恰恰并非如此,即便自2016年第三季度开始宏观经济迎来一波上升趋势,也主要靠基建和房地产支持,经济主体活力仍然较差。预计2017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已经见顶,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此背景下,房地产市场一枝独秀,高杠杆透支了居民对未来收入与经济的预期,一旦情况转差,金融风险必将有所增加。


风险二是恐慌性购房、投机性购房增加经济脆弱性,一旦预期扭转,可能加大金融风险可以看到,当前如此涨幅已导致恐慌性购房情绪蔓延。任何有关房地产政策的风吹草动,市场便草木皆兵。


风险三是住宅用地供给不足,楼市香港化趋势明显。尽管中国内地整体国土面积较大,但住宅用地整体较低,供给受到制约,这点与香港情况类似。一方面,当前中国内地主要土地是耕地,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不得动摇;另一方面城市大量土地又被建设用地占据,留给住宅用地的少之又少,这也是住宅用地拍卖地王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


风险四是房价过快上涨加大收入差距,损害社会公平。正如香港楼市所反映出的问题,一旦房价涨幅超出普通民众承受能力,也会拉大收入差距,加剧社会矛盾。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出的数据,自1971年至2011年的40年间,香港的基尼系数上涨了25%,从0.43升至0.537,接近0.6的国际警戒线。而其间房价大幅上涨,2003年至2015年的13年中,香港整体房价上涨了4倍,同时香港普通民众居住条件难以改善。而当前香港爆发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与收入差距扩大有较大关系。以此为鉴,避免楼市香港化至关重要。


风险五是房地产一枝独秀,或将遏制转型与创新。比居民加杠杆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房地产利润丰厚,远超出实体行业收益,打击企业家创新的信心,不少企业家卖掉企业进入房市的现象令人担忧。与此同时,创新是未来转型的关键,然而高房价无疑推高了创新的成本。


避免刺破房地产泡沫


一直以来,房价都与房地产政策密切相关。2013年以来,决策层希望通过打造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比如推出房产税,走出房地产市场短期调控,行政性干预过强导致市场波动过大的怪圈。然而,由于此前去库存位列五大任务,出乎意料地推升了一、二线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此时,政策面临两难,一旦出手调控,政策力度把握困难,经济下行之下,担忧打击经济;而若不出台政策,恐慌性购房推高房价,并加大金融系统风险。且以出台何种手段也有顾虑,如房地产税虽然是既定改革,但在此背景下,反而怕用力过度,造成不可预期的损失。


在处理现下房地产风险上,笔者认为中国应避免主动刺破泡沫。1989年,日本央行强势加息,自1989年6月到1990年8月5次上调政策利率从2.5%至6.0%,主动刺破泡沫。相比之下,如今中国政府对待泡沫方面十分小心,正如上文“房价—收入螺旋式上涨”的化解泡沫模式中所述,在显示出泡沫征兆时,监管层采取行政手段打压房价持续上涨的势头,但避免刺破泡沫。纵观过去十几年,每次意识到泡沫的存在,政府总会出台措施,换得其后几年房地产市场的短暂平稳,没有出现危机。


中国房地产市场五大风险使得调整楼市政策持续十分必要。在笔者看来,关键在于扭转恐慌性购房的预期,比如增加充足的土地供应、引导信贷资金合理配置、因地制宜地启动地方房地产政策、避免资金过度进入房地产市场等。而从长远来看,改革没有捷径可走,通过居民加杠杆帮助企业降杠杆的尝试是有风险的,切实推动结构性改革,比如国企改革,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要控制泡沫,短期的限购已经越来越没有效果,更多供给侧改革,特别是土地改革、户籍改革、房产税等税制改革的长效机制的建设已尤为迫切。



【免责声明】《现代财经》微信公众平台所转载的专题文章,仅作分享和学术研究之用,未有任何商业目的;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有侵权或非授权发布之嫌,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三、健康生活

【从疲劳到癌症只有5步】①轻度疲劳:此时身体发出警报,如频繁打呵欠等;②浑身乏力:感觉身体沉甸甸的;③情绪焦躁:易怒,皮肤暗沉,失眠,睡觉时鼾声大作或磨牙;④内部变异:出现青春痘、口腔溃疡、牙周病、便秘等症;⑤癌症潜伏:如果不重视前四个阶段,任由其发展,40岁后大病就会缠身。


《现代财经-早读分享》是由《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总第560期)

编辑整理:蔡子团队   值班编辑高阳

团队成员徐珊珊、高歌、姚晨强、王燕、张赢、王炳巧

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现代财经》公众微信号(modern-financ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