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春是“进行时”!今天,致敬每一位奋斗的时代青年

顺庆青年 2022-08-03



指导:共青团中央宣传部
联合出品:中国青年报、中国飞鹤



每个人
都曾向自己内心深处叩问
走进无数段人生
在岁月更迭,年龄递增中
青春是什么?

是高考生?
他们激情四射、憧憬未来
即使不能成为巨浪也会勇往直前


是冬奥志愿者?
他们将热爱化作行动
有一分热就会发一分光


是农业人才?
他们将青春献给黑土地
用汗水浇灌每一粒种子


是核酸检测员?
他们带上护目镜、穿上防护服
抗疫路上每一步都义无反顾


是乡村教师?
他们翻山越岭迈出一小步
却是孩子走出大山的一大步
......


走过无数人生
碰撞出崭新的自己 
青春是现在进行时
没人规定它是什么样
年轮的递增只是数字的跳跃
青春
从来与年龄无关

18岁,与理想有关

18岁时,他叫张曾让。
在求学期间,张曾让是个“学霸”,不但专业学习成绩优秀,还熟练掌握了英语、俄语。

因为通晓俄语,他成为了俄国汉学家鲍立维的助手和翻译。一天,鲍立维将一本列宁的《国家与革命》递到了他的面前,“年轻人,相信你一定会喜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闪耀的思想光辉深深震撼了张曾让的灵魂。他开始大量翻译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文献向国内介绍无产阶级革命盛况。
思想转变的他立志“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冲出牢笼,撕破黑暗,于是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那个熟悉的名字:“张太雷”,成为了百年前共青团的开拓者。
时光流转百年,18岁的你又是为何而读书求学?是否在为民族谋富强?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22岁,与担当有关

她是北京冬奥赛场上的一名小小志愿者。一段与“冰墩墩”斗舞的视频使她走红网络,她是徐天然。
 
2008年,7岁的徐天然见证了奥运火炬在北京传递。幼时的她也在心中燃起“火种”:希望长大以后,能和奥运“更近一步”。

2022年,在赛区度过21岁生日的徐天然在朋友圈写:“独一无二的21岁,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
 

北京冬奥会期间,包括徐天然在内的一万八千多名志愿者坚守在体育竞赛、场馆管理、语言服务、新闻运行等41个业务领域,用青春和奉献,用自信和笑脸,服务冬奥赛事,向世界展现出亮丽的中国名片。

凡有大事,青年担责当仁不让,青春力量与祖国和时代同向同行。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每一片燃烧的小雪花,都值得一块奖牌。

30岁,与责任有关
 
做一粒好种子,也种一粒好种子。而立之年远非青春的界限,自毕业就投身农业研究、致力于选种育种的燕如娟,走遍2000亩黑土地,只为从218个品种中挑选出最好的那个。

青春献给黑土地,大学生成“新农人”。

2019年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提名奖”的获得者周雷,29岁时,参加工作6年,走了4个乡镇,换了7个岗位。
 

2013年毕业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周雷以优异成绩考取辽宁省大学生村官,回到昌图县。

“回到农村,我就跟打鸡血似的,用不着鼓励、刺激,我就喜欢在农村干,我就想为农民干点事儿。”如他所言,无论在农村建设阵地,还是疫情防控一线,他都做出了优秀的成绩,贡献出不凡的智慧和力量。

仰望星空,信仰的星辰始终指引着前行的方向。根植于地,一芽一叶都能破土而出。

44岁,与誓言有关
“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

2020年,在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面对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过边界线进行挑衅,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外军面前,在激烈的交涉中,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


“到高原去、到斗争一线去”,这是祁发宝主动向组织申请的。

2015年,祁发宝获得了第19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当时入伍18年、36岁的他曾3次放弃到条件较好单位工作的机会,坚守在阿里高原。


身处恶劣环境不言苦,挑战生理极限不畏难,直面生命威胁不怕死。

时光流逝,直至今天,44岁的祁发宝依然带领着边防战士们驻守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雪域高原上。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这是他们向祖国和人民发出的铮铮誓言。


52岁,与坚守有关
 
如果把医护人员称作防疫“战士”,那么新冠病毒核酸检验人员无疑是一线的“排雷兵”。

核酸检测被视为动态清零的有力支撑。自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每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的背后,支撑着的,是一位又一位身穿防护服“全副武装”、看不清楚面容的核酸检测员。
 

58岁的张洁是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张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并号召全科室成员,24小时待命,日夜坚守一线,守好发热门诊疫情防控前哨,保障隔离病房患者医疗救治。

无数医护人员、志愿者身着防护服,坚守疫情防控一线。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是青春向祖国做出的承诺,向时代做出的回答。这是防疫一线最动人的模样。每一步,都义无反顾。

60岁,与奉献有关
 
翻越山岭,为了让孩子们走出崇山峻岭。“燃灯校长”张桂梅老师,触碰到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那份感动。

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

40年来扎根乡村教育一线,把1800多个山里女孩送进大学殿堂,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她说:“我想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这些山里的女孩们读书,让她们走出大山。”

她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越过时间,能越过自己吗?

张桂梅校长的答案是:能!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教育脱贫的道路上,行走着的是那些默默坚守在岗位上、辛勤耕耘于乡野中的乡村教师。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乡村教师290多万人,同时每年约4.5万公费师范生到乡村任教。

他们将青春奉献在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目光中,于朗朗书声中托举乡村的未来。


予人以星火者
必怀火炬,敢教乡村换新颜
一代又一代有干劲、有知识的年轻人
扎根基层,到西部去,到乡村去
他们是西部计划志愿者
将青春绽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他们是返乡创业者
成为致富的主力军
他们为乡村振兴接续贡献着青春力量
一面见证历史,一面创造历史


100岁,与信仰有关

历百年而未老,一世纪正青春。

从20世纪的硝烟中一路走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始终紧跟党的领导,带领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

党旗所指,即是团旗所向
团徽闪耀百年时
百年青春,盛世永恒


没有人能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在前行。

那些热爱的、专注的、无畏的、坚定的身影,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汇集成青春的百种模样。

不断寻找更好的自己,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共赴山与海,我辈正青春!


往期精彩回顾

青春正逢盛世 奋斗恰如其时 | 致全区广大团员青年的一封信

续写党的青年运动新的历史荣光——写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

百项佳作展初心丨奋进新征程 告白我的团—兼职团(工)委副书记线上龙门阵系列视频


来源|共青团中央
微博|@共青团顺庆区委  
抖音|@顺庆青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