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二十四节气:穿越千年的民族智慧

2017-10-08 明湖清风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去年底,“二十四节气”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也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华民族对诡谲多变的大自然和社会人文不懈探索的结晶。



1



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与希腊、罗马是发祥于大海环绕的半岛不同,它们都发祥于大河流域。而中国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是发祥于单一的大河流域,而是发祥于黄河、长江、黑龙江、珠江等众多大河流域的组合,其间还夹着众多的“小河”。大自然给中华先民以更辽阔和丰富多样的生存空间,也施加了更强烈而复杂多变的自然威力。据竺可桢先生研究,公元前3500年到前1000年间(大致当中华文明萌芽的黄帝到商后期),以黄河为主干的大河流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一月份平均气温比现在高3℃到5℃。这就是华夏文明萌芽期华夏先民所面对的客观环境,大禹治水和后羿射日等传说并非毫无根据,那时不仅有洪灾,还有旱灾。


文明的萌芽包括社会转型的多个方面,主干为从渔猎畜牧向水利农业的经济转型,从氏族部落向部落联盟的国家建构。农业经济与自然条件更紧密地依存,大河横流要求各个部落团结一致。为此,必须了解天地万物的运行,首先是日月星辰的运行引发的气候、物候的变化。顺应宇宙自然的变化去生产生活,皋陶称之为“天工人其代之”。黄帝开始了这样的实践,“修德振兵,治五气(水、火、木、金、土,即“五行”),踪五种(黍、稷、稻、麦、菽,即“五谷”),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此处的“德”,指客观规律的各种表现。黄帝注意考察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以此指导军事行动,治理协调五行的运作,经营农业生产,安定民众生活,安抚四方部落,驯服各种猛兽。原始的历法萌芽了。



历,指根据日月运行为主干,考察天体星辰的运行,按照天象、气候、物候的变化,记录春夏秋冬的更替,指导国计民生。黄帝开始派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它是国家的重要职责,也是国家权威的主要表现之一。



2



尧舜禹夏商周都继承了黄帝开创的传统,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到春秋时,中华传统历法基本定型。春秋之前,已把五谷从播种到成熟收藏的一个周期叫年,每年的第一个月叫正,每月的第一天叫朔。公元前655年十一月,鲁国最早记下了冬至日。夏朝以冬至后的两个月(一月)为正月,商朝以冬至后的一个月为岁首(十二月),周朝以冬至所在月(十一月)为岁首。春秋时这三种历法并行,并称“三正”,到了战国,逐渐统一使用“夏正”。


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为三个月,为春季的三个月依次序称为孟春、仲春、季春。夏秋冬三季各自的三个月也同样称呼。记录了每个月的星象运动,气候变化,动植物的不同生态,应进行哪些农业生产或附属的生产活动,天子应进行怎样的祭祀及国事,等等。并明确记述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两汉初年《淮南子·天文训》沿袭了有关内容。秦汉时学者将有关内容收入《礼记》,叫做“月令”,西汉礼学家戴德将有关内容作为《大戴礼记》的一篇,题为《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行事月历。而周公姬旦编成“月令”,只是个传说。


自从黄帝开始,从关注天象、气候、物候以指导治国理政,是国家的重要职责,也是国家权威的主要表现。经过几乎两千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华民族完成了从渔猎畜牧的转型,多民族国家基本形成,农业文化初步奠定。春秋战国时,中华古典历法的初步成形是这段历史成果的标志。《吕氏春秋》为了替秦统一国家,加强治国理政寻找思想武器,汇合先秦各派学说,收集并整理了当时的天文历数知识,是标志这段历史的里程碑。



3



秦始皇受《吕氏春秋》的影响很深,继承并改造儒、道、法三家的学说来说明他称皇帝,建立专制统一国家的合理性。皋陶说“天工人其代之”,《道德经》说“三(天地人)生万物”,《吕氏春秋》说“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此处的“人”已经是天的代替者,并且个性化了。公元前221年,秦刚刚统一六国,就抬出了水、火、木、金、土“五行”循环的学说,说周的代表是火,水灭火,所以秦是“水德”,“周正”以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为岁首,秦上应“天意”,以十月为岁首。由此,秦始皇修正了战国以来统一使用的“夏小正”。


西汉建立后,沿袭秦朝历法,以十月为岁首。西汉初年,承受巩固与发展农业经济之重任,亟须平息分封诸侯的残余干扰,为休养生息、巩固新王朝建构安定的环境。公元前104年,太史令司马迁等向武帝奏请,沿袭秦的历法已102年,很多处与实际有出入,“历纪坏废”,该修订了。于是武帝组织了20余人修订历法,改元封七年(前104年)为太初元年,次年以正月为岁首,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编订成的《太初历》虽然之后经过了几次改革,但这一基本框架沿袭到当代。




4



古人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起因于这天看不到月亮。过了几天,月亮圆圆地出现于天空,叫做望。就在这天,太阳西下,月亮正好从东方升起。古人就是这样从崇拜太阳到观察太阳,又从生活与农业生产中观察太阳朝起暮落的联系。


四时(春夏秋冬)八节与农作物生长和人类生存生活息息相关,在完成渔猎畜牧向农业经济转型的同时,也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观念,渐渐形成“月令”的雏形用以指导国计民生。


古人认为太阳在天体的不同位置上会导致不同的气候。这一位置(时刻)叫做节气,今天的气象部门根据天象,预报时精确到了秒,而古人则是将其作为某一时段,如唐人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一年四季又叫四时,四时之首叫春。春秋时人认为春天阳气逐渐活跃,万物生长,因此是“岁之始也。”春天的第一个月为孟春,孟是长,是第一。第二个月为仲春,仲即中、中间,第三个月为季春,季就是末,一季中最后一个月叫季。同理,夏、秋、冬各自三个月也这样称呼。每月两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分布在一年的十二个月中,它们是:



立春,春天开始。

雨水,适应竹木庄稼生长,雨水渐多。

惊蛰,始有春雷,冬眠动物开始活动。

春分,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

清明,气候温暖,肃杀之气消泯,草木萌发繁茂,春耕春种农忙。

谷雨,雨水增多,黄河以北播种大忙。

立夏,夏天开始。

小满,夏熟作物开始灌浆饱满。

芒种,“有芒之种”(如小麦、水稻)收获(麦类)、播种(晚、中稻)、管理,梅时节。

夏至,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夏之极。入伏。

小暑,开始进入全年最热时段。

大暑,全年暑热高峰时期。

立秋,秋天开始。

处暑,处,止也,暑热至此而止。

白露,阴气渐至,露凝而白。

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

寒露,露气寒冷,秋收秋种正忙。

霜降,气肃而凝,露降为霜。

立冬,冬天开始。

小雪,黄河流域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频繁,黄河流域渐有积雪。

冬至,“冬之极也”。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后夜渐短,昼渐长。“进九”。

小寒,开始进入严寒时段。

大寒,进入一年最冷时期。



唐朝开始,封建政权的中央机构的主干是六部:吏部,尚书称天官;户部,尚书称地官;礼部,尚书称春官;兵部,尚书称夏官;刑部,尚书称秋官;工部,尚书称冬官。这些称呼说明天人关系深入治国理政之深。


民间传统将历书叫作“黄历”,指传说中黄帝时的历法。这称呼开始于清朝,清朝历书由朝廷颁发,这本是从西汉颁行《太初历》开始的惯例。


大约在汉代,开始把阴阳消长分成十个等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叫做天干。把刚柔转化分成十二个等级: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地干。将一昼夜照地支划分为12个时辰,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用于纪年、月、日,循环相配,60为一周期,叫一花甲。东汉开始将十二种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与十二地支依次序相配,叫做“十二生肖”。从汉武帝开始,祈求皇位永固,国泰民安,在登基前设定一个吉祥辞用以纪年,叫“年号”,第一年称为元年,如清朝进入山海关的第一位皇帝将年号定为顺治。王朝的第一年也叫元年。(姚治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