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燕知行”2023 | 福建泉州鲤城团:刺桐锦簇 与鲤同行(二)

南燕就业 南燕就业 2023-12-27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启动“知行计划”2023年地方党政机关暑期见习实践,引领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党政机关,练就过硬本领,了解国情政情,树立正确就业观,在基层一线书写北大人的使命担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知行计划”力求引领学生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党政机关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自2018年启动至今,知行计划已走过六期,帮助和引导一批批北大选调生们明确了就业方向,引导更多在校生立志前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2023年地方党政机关暑期见习实践覆盖19个省份,共开设35个实践基地,同时与深圳研究生院合作推出“南燕知行”实践活动。“南燕知行2023”系列合集推送将会呈现各见习团队扎根基层、知行合一的实践成果。本期为系列推送第二十二篇——《福建泉州鲤城团:刺桐锦簇 与鲤同行》。


01

探古刹,品开元气象


2023年7月22日上午,在团区委的组织安排下,“南燕知行”福建泉州鲤城团联合鲤城区大学生暑期实习“扬帆计划”暨“返家乡”社会实践队,来到“带着家乡去上学”徒步游古城系列活动的第一站——泉州开元寺。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是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在202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实践团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探访开元寺各处名胜古迹,将这座瑰宝的厚重历史尽收眼底、壮阔气象留存心中:“桑莲法界”的匾额、屹立千年的古树与朴质典雅的檀樾祠交相辉映,共同诉说着那段古刹诞生之始的奇异往事;南厢柳三娘所捐的宝塔,印度教风格的浮雕,还有大殿四周镂空的设计,分别体现宋元时期泉州女性较高的社会地位,兼容并包、和谐共存的宗教信仰,以及众生平等、均可得道的思想理念;久经沧桑仍挺立的东西二塔,各自象征东方婆娑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既体现了佛教诸神佛的森严等级,也反映出世俗之人对脱离人间烦忧、收获清净光明的向往憧憬;位居古刹一隅的弘一法师纪念馆,将大师如书画般“朴拙圆满,浑若天成”的一生展现得淋漓尽致……团队成员们徜徉于开元寺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从中深切体会到泉州鲤城这方水土赋予本地风物的滋养与灵气。

滑动查看下一张照片

图1-6:团队成员参观开元寺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就“一网统管”调研课题展开热烈讨论,成员们针对课题及其进展,认真分析、分享体会、集思广益,高效地确定了后续调研的方向、分工等具体内容,在团队内部就课题各方面达成共识,为各项任务的有序推进奠定基础。


图7:团队成员讨论结束后合影

02

共点灯,才俊济一堂


7月24日晚7时,实践团来到七番天台复合空间,参加TT·创XIANG所“人才之家”亮灯仪式。出席仪式的领导有:泉州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廖雷生,鲤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才贵,泉州市委组织部干部信息中心主任蔡裕厚,泉州国旅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张树明,鲤城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组织部副部长陈晓辉,鲤城团区委书记杨鹭桐,泉州国旅总经理施康宁,鲤城文投副总经理张彬。TT·创XIANG所“人才之家”,是鲤城区委人才办联合泉州国旅为青年人才所搭建的沟通、交流、展示、集聚平台。近年来,在泉州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的关心和指导下,鲤城区致力于构建高品质、有温度的人才服务圈,围绕产业人才发展需求,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在倒计时声中,各位领导走上台前,共同为TT·创XIANG所“人才之家”点亮启动灯柱,这标志着鲤城区人才工作的又一代表性标志的建立。亮灯仪式结束后,实践团成员自由参观“人才之家”,并观摩泉州古建音乐季开放麦天台即兴活动,共创一份独属于当夜的记忆。


图8:团队成员参加亮灯仪式

03

相见欢,凭江语壮怀

7月26日,在鲤城区委组织部人才工作股的安排下,鲤城、晋江实践团前往红色主题教育基地与鲤城区人才服务阵地进行参观学习,共同参加北京大学“南燕知行”鲤城、晋江实践团联学共建座谈会。


创鑫产业园“人才之家”

上午,鲤城实践团首先出发前往创鑫产业园“人才之家”进行参观学习。创鑫产业园成立于2020年8月,是按照“政府扶持引导、校企合作共建、市场主体运营”多方共赢模式,汇集大数据、物联网、短视频直播、电商教育创投等科技文化新业态,结合传统会计记账审计、汽车营销维修等为一体的“无边界”科创综合体。在参观学习之后,鲤城实践团成员们了解了园区坚持党建引领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引才、校企合作共建育才、导师团队助力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图9:团队成员参观创鑫产业园“人才之家”


图10:实践团在创鑫产业园“人才之家”合影


鲤城区红色记忆展馆

随后,鲤城实践团前往鲤城区红色记忆展馆进行参观学习。鲤城区红色记忆展馆坐落在龙岭社区,是泉州市鲤城区重点打造的红色记忆展馆和教育基地。在基地讲解员的讲解下,鲤城实践团成员们了解了“泉州事件”“泉州书店”“都丽照相馆”“抢米斗争”“劫狱斗争”“解放泉州”等泉州红色故事,身临其境地见证了泉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每一场战斗。参观结束后,在鲤城红色革命历史的感染下,鲤城实践团中的4位党员自发举行了重温入党誓词的活动。


图11:团队成员参观鲤城区红色记忆展馆


图12:四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印记闽南“人才之家”

下午,鲤城实践团与晋江实践团汇合,一同前往印记闽南“人才之家”进行参观学习。印记闽南“人才之家”位于鲤城区通政巷4号清代四川总督苏廷玉的百年古厝官邸,以弘扬闽南文化、海丝文化为己任。在参观学习之后,鲤城、晋江实践团成员们对闽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图13:泉州金苍绣技艺展示


图14:鲤城、晋江实践团在印记闽南“人才之家”合影


泉府印象“人才之家”

随后,鲤城、晋江实践团前往泉府印象“人才之家”进行参观学习。泉府印象“人才之家”成立于2018年3月,位于鲤城区新门街文化聚集地,旨在推动文化与科技相结合,通过搭建“文化+科技”“文化+培训”“文化+人才”的传承创新平台,让传统产业注入更多的创新元素,为古城的发展增添新的特色。通过讲解,鲤城、晋江实践团成员们了解了泉府印象吸引非遗人才入驻、挖掘培育科技文化人才的人才策略。


图15:团队成员参观泉府印象“人才之家”


图16:鲤城、晋江实践团在泉府印象“人才之家”合影


新门会客厅人才驿站

新门会客厅人才驿站是一个致力于为文旅产业人才量身打造集“传统文化、创新业态、创业孵化”多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之家,曾被福建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评为首批省级人才驿站示范站。实践团先后参观站点内“一号地点盒子社区”“故事实验室”“杰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这三家企业,了解其各自的主营业务、发展理念、设计框架、战略目标等内容。

滑动查看下一张照片

图17-20:团队成员参观新门会客厅人才驿站


鲤城、晋江实践团联学共建座谈会

7月26日下午,北京大学“南燕知行”鲤城、晋江实践团联学共建座谈会在新门会客厅人才驿站举行。鲤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才贵,鲤城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组织部副部长陈晓辉出席座谈会。会议由陈晓辉副部长主持。


会上,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才贵指出,近年来,鲤城推深做实校地合作项目,与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高校进行合作、给予学生见习实践的机会,既展现了泉州对人才的需求和吸引人才的渴望,也是泉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先行地区、在整个国家建设尤其是人才培养方面的担当,希望同学们能为泉州的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随后,张部长对同学们接下来的见习提出三心希望:一要怀着感恩之心,感恩党和政府所创造出的良好发展环境,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赓续奋斗,砥砺前行;二要怀着空杯之心,虚心认识自身在社会实践中的短板,看到差距,真正地去领悟、去体悟、去学习,才能有所收获;三要怀着敬畏之心,尊重基层的干部、群众、企业家的实干创造精神并向他们学习,发扬泉州“有情有义”的“石头”精神,坐如老君岩、站如东西塔、卧如洛阳桥,着力培养达观包容、正直担当、坚韧仗义的品质。

图21:张才贵部长作讲话


会上,在场的各位领导和同学还一同观看了泉州本地艺术家精彩的现场沙画表演,作画内容从最开始的人才“港湾计划”逐渐过渡到泉州各种历史文化元素、最终展现南燕知行实践团开怀拥抱世遗之城的场景,点燃各参会人员踊跃参与讨论的热情。

图22:艺术家进行现场沙画表演


随后,鲤城、晋江实践团的成员依次发言,向在场领导和同学进行自我介绍,感谢区委、区政府所提供的平台和软硬件保障,并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和见习经历、分享对即将过半的党政机关见习所作的阶段性总结,其内容涉及来泉缘由、城市印象、见习工作、心得体会、反思评价、建议举措等多个方面。

图23:团队成员分享见习感悟体验


随后,陈晓辉副部长以“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这一诗句象征搭建各种引才、爱才、尊才平台的努力及其愿望,并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能够通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在人生中留下有关见习地的美好记忆,希望大家能够爱上这座城市,在今后有机会的情况下能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最后,两位领导提醒大家在台风天注意安全、减少出行、小心积水和落物,座谈会也在其乐融融的氛围里圆满结束。

04

悟渐浓,见习抒随想

刘安齐

实习单位:鲤城区生态环境局

在鲤城区生态环境局实习的两周中,我参与了当地臭氧、扬尘、新污染物等的数据分析、成因探讨等工作。在实习过程中,我既增强了将专业知识运用于解决现实中的环境问题中的能力,也增进了对基层环境保护工作的了解。我真切地体会到了环境学科“问题导向”的特点,在与环境局工作人员交流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他们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作为环境工作者的责任担当。这也激励我未来在继续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将目光投入到实际的环境问题中来,探索各类具体问题的解决之道。


图24:刘安齐正在办公


李天乐

实习单位:鲤城区政法委

在区委政法委的见习已经过半,短短两周内见证了鲤城区目前着力打造的“一网统管“调度平台不断补充完善的过程,理解了这一重要尝试对于实现政府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体会到整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也惊叹于有关部门如何在各种限制条件下一步一个脚印找到最优解的“艺术”。建设好“一网统管”调度平台,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但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非常期待在见习后半段的日子里平台建设的新进展与实际效果,我也非常愿意继续配合团队做好后续相关调研工作,为发现提升空间、探索优化策略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图25:李天乐正在办公


陈宇田

见习单位:鲤城区财政局

我在鲤城区财政局投资评审中心实习。投资评审中心主要负责对投资项目进行评审、审批和监督管理的工作,在过去的两周实习中,我的工作也围绕着以上几个方面展开。我首先通过见习,了解了投资评审中心的工作内容与流程,并且参加了对往年资料的整理工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深化了自己的认知与理解。随后,我参加了一个近期工程项目的预算审核工作,通过现场调查了解了项目施工前的情况。在财政局的这两周实习经历为我带来了不少收获,让我明白了财政局的工作其实是十分综合的,除了与数字打交道,还需要与多方沟通交流、进行实地考察等工作,这对我来说既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也是我在之后两周中努力学习成长的动力与方向。


图26:陈宇田正在办公

05

结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随着实践的深入,福建泉州鲤城团的十名成员愈发意识到,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很重要,但通过行动将思想的力量发挥出来也十分关键。习近平同志曾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见习后半程,基于团队成员间的高效协作和鲤城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同学们也将进一步在工作与调研中促成“知”与“行”的融合,让最好的青春绽放出最绚丽的底色。

关于我们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就业办公室,隶属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学生工作处,主要负责北大深研院全院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就业管理服务、用人单位招聘服务的专业化部门。基本业务包括就业手续办理、政策答疑、招聘宣讲、实习实践、选调生管理、毕业跟踪、困难帮扶、就业指导以及生涯发展服务等。

此外,就业办公室还指导下属学生社团——南燕职业发展协会,定期开展企业参访、求职分享等活动。欢迎各友校(院)就业工作主管部门、社团等合作共建!

联系我们

办公地点: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H栋102C.

办公电话:0755-26034007

邮箱:cdc@pku.edu.cn


欢迎关注

“南燕就业”微信平台

文字:李天乐 陈宇田
图片:李成浩 王诗语 鲤城区委人才办
编辑及初审:刘安齐
审核:鲤城区委组织部 李涛 张睿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