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燕知行”2023|广西来宾合山团:主题教育研学系列活动——重温南国抗战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前行(九)

南燕就业 南燕就业 2023-12-27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启动“知行计划”2023年地方党政机关暑期见习实践,引领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党政机关,练就过硬本领,了解国情政情,树立正确就业观,在基层一线书写北大人的使命担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知行计划”力求引领学生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党政机关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自2018年启动至今,知行计划已走过六期,帮助和引导一批批北大选调生们明确了就业方向,引导更多在校生立志前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2023年地方党政机关暑期见习实践覆盖19个省份,共开设35个实践基地,同时与深圳研究生院合作推出“南燕知行”实践活动。“南燕知行2023”系列合集推送将会呈现各见习团队扎根基层、知行合一的实践成果。本期为系列推送第五十六篇——《广西来宾合山团:主题教育研学系列活动(二)——重温南国抗战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前行》。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激励广大青年学子继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北京大学“知行计划”广西来宾合山团开展“凝心铸魂强党性,奋发合力谱新篇”主题教育研学系列活动,主题教育研学活动从深圳出发,路过梧州、桂林、柳州,最终到达来宾合山,从莲花山到东纵路、从广西特委旧址到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从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到柳州烈士陵园,一路走来,改革开放精神、红军长征精神、陈树湘烈士事迹、联华印刷厂烈士事迹……一路研学、一路听讲、一路感悟,漫步在这片革命热土上,合山团成员热泪盈眶,思悟颇深。

主题教育研学第二天,北京大学“知行计划”广西来宾合山团全体成员来到了梧州和桂林,于梧州中共广西特委旧址、韦拔群烈士纪念碑、中山纪念堂,桂林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参访学习。

01

 追忆梧州红色印记,勇当新时代逐梦人

梧州位于广西东部,扼浔江、桂江、西江总汇,自古以来便被称作“三江总汇”。1897年,在西方列强的强迫下,梧州被开辟为广西第一个通商口岸。1925年,中共梧州支部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建立的第一个支部,点燃了广西红色革命的火种。大革命时期,梧州是中共广西地方组织的策源地,在广西党史上写下了18个值得自豪的“第一”,如广西第一个中共地方党支部、第一个中共农村支部、第一个中共工人支部等。中国共产党在梧州播下的红色火种,迅速发展为燎原之势,向广西各地扩散,广西的革命运动迅速掀起高潮。广西梧州的红色故事,既是群英荟萃的图谱,也是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缩影。“海纳百川、力争上游”的新时代梧州精神如同轰鸣的战鼓声,鼓舞我们更加奋力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为学习弘扬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响应实践育人的号召,北京大学知行计划合山团前往中共广西特委旧址、韦拔群烈士事迹陈列馆以及中山纪念堂等参观学习。

【一】

合山团成员参观中共广西特委旧址

旧址位于梧州市民主路维新里东一巷4号,四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09平方米,建筑面积277平方米,为典型的近代岭南民居建筑。中共广西特委旧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广西领导和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遗址,是梧州作为近代广西革命中心、将革命火种洒向八桂大地的重要历史见证。

梧州的工人、农民、学生、妇女在中共梧州地委的领导下,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斗争,极大推进了梧州和广西革命的发展。同时,中共梧州地委还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促进革命思想在梧州乃至广西的传播,派出党员、团员到南宁、柳州、桂林、玉林、桂平、容县、平南等地开展建党建团工作,广西革命运动迅速走向高潮,星星之火扩大为燎原之势。1927年5月,中共梧州地委改组为中共广西地方执行委员会——广西第一个全省性的中共地方组织。1928年1月,中共广西地委改组为中共广西特别委员会(简称广西特委),特委机关设在桂平白兰村。1928年6月,广西特委召开扩大会议。不久,广西特委机关迁回梧州,继续进行发展党组织和职运、农运、兵运等工作。

图1:合山团成员在中共广西特委旧址合影

合山团成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梧州”、“梧州人民反帝、反封建历史壮举”、“中共梧州支部诞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四个部分的内容,聆听党的故事,重温峥嵘岁月。大家通过一件件实物模型、一段段生动故事、一幅幅图片图表,充分了解到了中共广西特委旧址的革命活动历程。

<<滑动查看下一张照片>>


图2-5:合山团成员在中共广西特委旧址参观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同学们不由惊叹于这一幢砖木结构建筑内煤油灯的摆放、密室的隐藏方式等,这展现出的先辈们的革命智慧。

图6:合山团成员追忆当时开会场景

“我们应该永远怀念这些为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的革命先辈,传承他们的精神,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懈奋斗!”陈国萍感慨道。经过参访学习,大家深刻体会到了无数革命先辈的信念与初心,是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安定团结的幸福生活。我们要传承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不负青春韶华。

【二】

合山团成员学习韦拔群烈士事迹

“东兰山高千万重,革命红旗满山红。带头扛枪打白匪,要数拔哥最英雄。”这首流传于桂西北一带的山歌,称颂的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之一的韦拔群。毛主席曾称赞他“读了半本马列主义,红了半个中国。”邓小平在他的纪念活动上以三个“不愧是”作为他一生的评价:“他不愧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他不愧是名副其实的人民群众的领袖,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

图7:韦拔群烈士

韦拔群,1894年生,广西东兰人,壮族,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我党早期农民运动领袖之一。1929年12月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创建右江苏区,先后任右江苏维埃政府委员、中国红军第七军第三纵队纵队长、第二十一师师长等职务。1930年11月红七军主力离开右江苏区后,带领百余人留在右江地区坚持游击斗争。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1932年10月19日,被叛徒暗害于广西东兰县的香刷洞,时年38岁。

图8: 合山团成员学习韦拔群烈士事迹

学习了韦拔群烈士的英雄事迹,合山团成员们无不为其坚定的革命理想而动容。“韦拔群同志一直根植人民,心系群众,最善于把革命的思想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行动。他在百色起义中担任师长,1930年11月红七军开始远征前,他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仅带着七八十名老弱战士坚守右江革命根据地,在艰难的情况下,重新组建第二十一师,坚持长期革命。”王建证感慨道,“这样的奉献和爱国的激情启示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忠于党的事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定理想信念。”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征程中,有无数个像韦拔群一样的革命烈士,将青春与热血献给党和人民。他们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是中华民族闪亮的精神坐标。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也应当深刻感悟红色革命精神的力量,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青春之花,结奋斗之果。

【三】

合山团成员参观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坐落在梧州市中山公园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梧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校外活动实践基地、广西社会主义学院教学基地、梧州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九二一年十月至次年四月,孙中山为筹备北伐,曾三次驻节梧州,一九二五年三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梧州人民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随后,在李济深先生的倡议下,开始集资筹建中山纪念堂,以纪念孙中山先生为国家为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一九二六年初,中山纪念堂奠基仪式举办,一九二八年夏,中山纪念堂建设破土动工,一九三零年十月正式建成。这是全中国最早建成的孙中山纪念堂。

图9:合山团成员在孙中山先生立像前合影

梧州中山纪念堂规模宏伟,占地面积1630平方米,主体建筑的平面成“中”字形,分前后座,前座中部为四层塔式圆顶建筑,东西两翼为二层楼房陈列室,后座是千人会堂,占地面积1630多平方米,具有中西方建筑艺术特色,庄严肃穆,与四季常青的山峰相映衬,寓中山万古不朽之意;展厅内陈列有《伟人足迹—孙中山北伐驻节梧州》展览和《水都风云—辛亥革命与梧州历史陈列》展览,着重介绍孙中山三次莅临梧州指挥北伐出师广西和辛亥革命前后梧州的历史概况。

图10:合山团成员在中山纪念堂参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曾说: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在梧州市的中山纪念堂,我们系统地了解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感受到这位革命先驱者的伟大与崇高。”谢英标感慨说,“纪念堂通过丰富而生动的展览形式,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和思想精髓,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和民主思想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参观完中山纪念堂后,我们深刻认识到了革命精神的可贵。中山先生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坚定信念,勇于创新,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而不断努力。

02

 南国小楼暗涌风云,革命薪火永续相传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发挥党建工作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团成员继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北京大学“知行计划”广西来宾合山团来到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聆听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区中山北路14号,这座叫做“万祥醩坊”的小楼伫立于此已有八十余载,它还有一个更受瞩目的身份——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在惊心动魄的历史里几经沧桑,它见证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见证了80多年前桂林人民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也留下了周恩来、叶剑英、李克农等革命家运筹帷幄、抗日救国的身影。

纪念馆展览大厅内每一个展品都在无声地呐喊着那段岁月。曾经工作人员使用过的发报机、文件袋、手枪、毛巾等,描绘着日军入侵桂林大地满目疮痍的照片……这些物品的存在让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残酷和不容忘却。展示墙上列出一个个革命烈士名字。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革命的篇章,令人肃然起敬。

图11:合山团在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合影

图12:合山团在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合影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铭记英雄事迹,学习革命精神,让革命薪火永续相传!我们应更加自觉地肩负起与祖国共奋进的光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我们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就业办公室,隶属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学生工作处,主要负责北大深研院全院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就业管理服务、用人单位招聘服务的专业化部门。基本业务包括就业手续办理、政策答疑、招聘宣讲、实习实践、选调生管理、毕业跟踪、困难帮扶、就业指导以及生涯发展服务等。

此外,就业办公室还指导下属学生社团——南燕职业发展协会,定期开展企业参访、求职分享等活动。欢迎各友校(院)就业工作主管部门、社团等合作共建!

联系我们

办公地点: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H栋102C.

办公电话:0755-26034007

邮箱:cdc@pku.edu.cn


欢迎关注

“南燕就业”微信平台

文字:张雨 杨欣怡
图片:郜真 纪宁 谢英标 王建证
编辑及初审:张雨 伍晓薇 丰润芝
审核:合山市委组织部 李涛 张睿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