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东铁路②|牙克石:俄国人来探访家族墓地
离开满洲里和海拉尔,就离开了传统意义上的牧区,进入大兴安岭山林地带,乘坐火车一路穿行,能感受到自然景观从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连绵的山区。
牙克石
走出牙克石火车站,我一回头就惊艳住了。牙克石火车站竟然这么美,红白绿相间的城堡式建筑,火车站前广场有一列暗黑色的火车头。在蓝天映衬下,这种奇妙的美感显得格外不真实。
现在这座牙克石火车站不是老建筑。1901年修建的老站经过多次改造,建筑本身与之前的车站风格也完全不同,但在审美上却格外美妙。中国的仿欧式建筑太多,但出彩的很少。主要是与街景环境不搭配。牙克石火车站与对面迎宾街和林区北路的T字路口形成的街景,在清澈高远的天空背景下,反而有童话式的梦幻。
牙克石火车站,站前广场有个老火车头。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牙克石曾经叫扎敦毕拉雅克萨,意思是扎敦河河岸,这条河流经牙克石市区,不过年代更近一些的名字是喜桂图旗,从1950年建旗开始,一直到1983年,才改为牙克石市。牙克石是重要的铁路枢纽,是滨洲线和牙林线的连接处,也是内地通向大兴安岭林区的门户。
蒸汽机车时代的水塔
牙克石火车站虽然整体已不是老建筑,却保存了一处标志性的历史遗迹,就是站前103年历史的水塔,这是当年俄国人修建用来储水供水的,至今保存完好。水塔上端为木质,下端为砖砌,通体黄色,在红色车站的背景下格外醒目,是牙克石火车站的历史标志。
牙克石火车站水塔,需要进站才能看到下半部分。
水塔是蒸汽机车时代重要的铁路设施,蒸汽机的机理是烧煤给水加热产生蒸汽。铁路沿线有大量水塔,用来给列车加水。随着蒸汽机车时代结束,这些水塔完成了历史使命。牙克石这样保存完好并妥善管理的水塔,在整条中东铁路沿线也不多见(西边不远的乌固诺尔也有一座)。
离开火车站,我在牙克石首先去探访了两座桥——准确说只有一座,另一座只有一点残余痕迹。乘出租车大概十几分钟,就到了火车站东北边的牙克石大桥,当地人叫二道桥。牙克石大桥是在1977年修建的,如今已成为一座危桥,限制重量过大的车辆通过,桥头的护栏柱头刻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也是那个时代的遗存。
牙克石大桥桥头有栏杆,防止过重车辆经过。
从牙克石大桥继续乘车,沿着扎敦河往南,就能看到铁路。封闭的铁路线把这片区域分成南北两部分,行人车辆无法穿越。好在司机大姐想了个办法,我们徒步从火车道下方的河滩斜坡蹭过去,就到了“二道桥”之前的“一道桥”的遗址。“一道桥”是我自己叫的,当地人叫大铁桥,是随着中东铁路开通而修建的,大桥附近是“大桥屯”,分布着少许俄式建筑,大概是因大铁桥修建形成的居民聚落。
大铁桥在河里只剩下桥基,还能看到岸边的桥头痕迹。
这座大铁桥现在只剩河里的桥基,以及河岸两边的桥头和铁路线。唯有一处建筑很特别,是河东岸一座日军碉堡遗址。这座碉堡建于1938年,大概只有七米高,大概只能容纳一两人,像是一个射击据点。从残留痕迹看,建造时使用了铁路钢轨加固,这在碉堡建造中比较少见,但在铁路沿线却很正常,因为钢轨都使用优质钢材,沿线仓库往往存放着用来更换维护的材料,日军大概是占领了俄国的铁路仓库就地取材。
碉堡距铁路大概二十米,在河堤上容易被误以为是违建(左);(右)碉堡的材料用了钢筋混凝土和钢轨(右)
牙克石的夜景很漂亮,只是过于短暂。火车站前的广场舞,下午五六点钟就开始了,九点不到就结束了,九点半之后,街上大部分店铺关门,这是北方城市固有的萧瑟。沿着火车站前面的林区北街一路向北走,能看到内蒙古林业总医院。这座人口30多万的小城市,有一家三甲医院和两家二甲医院,能看出这座城市过往的高福利。还有一家级别很高的精神病院。当地人说,牙克石是林业之都,常年在林区的人容易得精神病。
牙克石火车站前的广场舞。
小山村的木刻楞房子
从牙克石继续一路向东,有一个小村子,是我此次旅行颇为期待的地方。这个小村子叫伊列克得,蒙语是“狼窝”的意思。这里的火车站,是1901年修建的。现在已不再上下乘客,只能乘坐大巴车前往。一大早从牙克石乘坐前往博克图的大巴车,上车告诉司机要在伊列克得停一下,大概两个多小时到。如果想乘车返回,就要按时在村口公路边等候,每天只有两班车通过。不过人们平日也可搭顺风车。
乘坐大巴过了西岭口站,在头道梁子的东边,能看到被山谷环绕的伊列克得村,铁路线贯穿村子,公路在铁路南边,村民大多居住在铁路北边。这片大山是雅鲁河的发源地,河水汇聚了大兴安岭的山泉之后,最终流入嫩江。当地人说,这里自然环境保护得很好,经常可以看到野生的狼、鹿、狍子和野猪,稍远的山里还有黑熊,上山采榛子的居民都要小心避开好奇心过重的小黑熊。
伊列克得的老式俄国房子。
从公路边望下去,三栋俄国老式木刻楞房子,散落在和缓的山坡上。木刻楞是俄国传统的民居样式,房屋主体完全是木质的,棱角分明,上面雕刻着花纹。俄国人在此建设中东铁路期间,木材取用方便,铁路沿线的俄国员工宿舍大多是木刻楞。这里要指出,俄国人本身没有中东铁路沿线林区的砍伐许可,很多都是盗伐的。
这三栋木刻楞房子,下部围墙是石头砌的,一般下面有个地窖,冬天储藏酒和腌菜。俄国人喜欢腌酸黄瓜,东北人擅长渍酸菜。为了御寒,木头房屋的窗子往往是双层的,东北很多房子都是这样的。修建这种传统的木刻楞屋子不需要铁钉,而是用木楔加固接缝处。在屋子外面,木栅栏围成的院子里,还堆放着白桦木垛,大概是冬天烧火取暖剩下的。
伊列克得这三栋木刻楞房子,除了少许墙体开裂之外,保存非常完好。门口均有门廊,起防风作用。这是很考究的设计。木刻楞房子往往色彩鲜艳,以明黄色和绿色为主,北方冬季漫长萧瑟,人们用鲜艳的颜色聊以安慰。
这三栋房屋目前有一栋已荒废,屋内可以看到遗留的生活痕迹,有床榻、床头柜和灶台,地上散落着一些笔记本、小册子和生活用品,另两栋仍有人居住。伊列克得也有一座水塔遗迹,顶端已经消失了,只剩下碉堡一样的圆柱形砖石塔身,被圈在一户村民的院子里。
伊列克得没有像沿线其他车站那样变成繁荣的城镇,依然只是一个小山村。只有行驶缓慢的货运列车和检修车会经过这里偶尔停留。那三栋精巧的木屋,却把人的记忆带回一百多年前,远至欧亚大陆另一端的铁路员工们,在这里修建起他们家乡的房屋。
“免于泅渡”的小镇
离开伊列克得,乘坐大巴继续向东,可以到下一站:免渡河。免渡河是牙克石下面的一个镇子,我原以为其名由于河水太浅所以“免于泅渡”,但免渡是蒙古语“门都克依”音译,意思是平安的河(牙克石市区就有一个门都公园)。1901年,俄国人在免渡河建起一个极其重要的车站。如今,免渡河镇上尚存的中东铁路遗迹主要有两座,一座是免渡河铁道学校,另一座是免渡河东正教堂。
免渡河铁道学校在一座酒厂的大院里,不过围栏不高,可以翻进去。这座建筑已有110年,一开始免渡河并没有几户人家居住,后来因免渡河车站是重要的编组站,很快有大量铁路家属和侨民来此居住,为满足他们子女的读书需要,就修建了这所学校。1931年,日本人占领免渡河后,这里改为日侨小学,1949年后变成免渡河铁路职工子弟小学。学校主体是两栋平房建筑,都是俄式木刻楞房子,屋顶、屋檐、窗框雕刻围栏保存完好。
免渡河铁路学校老房子。
免渡河东正教堂情况不太一样,围栏很高,门锁很结实,而且在车站铁路电力工区大院内,不方便翻进去。这座教堂比学校的历史更早,1903年就建起了。当时,在整个牙克石地区,最多有八所教堂,东正教徒八千多人,仅免渡河一地就超过千人。在免渡河东边的山谷中,有一条“毛子坟沟”,是曾经的俄国侨民墓地,过去镇上的侨民在教堂里举行葬礼后,就把遗体送往毛子坟沟埋葬。
免渡河东正教堂,大门和一楼窗子都用砖封上了。
日本人占领免渡河后,驱逐了东正教会,把教堂变成发电厂,战争中又用作仓库,教堂的部分结构在轰炸中损毁。建国后,这座教堂归当地电力部门使用,目前属闲置状态,里面什么都没有。
东北人习惯上把俄国人称为“老毛子”,把中俄混血称为“二毛子”。据说这是因为俄国人毛发浓密,所以戏谑称呼。这个称呼大概出现于清朝末期,因为中国人最早接触的俄国人,是以哥萨克人为主的远东探险队,这些人普遍尚武,不修边幅,行为粗鲁,经常与中国人发生摩擦冲突。葵花籽是从俄国传入中国的坚果类零食,东北人至今依然把葵花籽称为“毛磕儿”,意思是老毛子磕的东西。
免渡河如今有一座不小的基督教堂,按当地人说法,信徒有上百人,还有不少的家庭教会成员。而那座老东正教堂的历史掌故,当地的基督徒并不清楚也没什么兴趣,只说那是老毛子留下的,和我们不一样。打听这座教堂,当地人倒是习惯叫老电影院,因为教堂后面以前是厂区电影院,当地人把那一片都叫作电影院了。
曾经的老电影院。
免渡河镇上亦有不少俄国老民居,很多都还在使用,大多是石头墙体木质窗框围栏。这些建筑本身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但好在日常有人生活修葺。在南边离免渡河不远的乌川,也散落着一些俄国老房子,外观保存非常完好。
兴安岭隧道区
牙克石与扎兰屯之间,有一片中东铁路沿线重要的区域,就是兴安岭隧道区,是连接大兴安岭东西两边的隧道,至今也是唯一的铁路通道。兴安岭隧道区是整条中东铁路线上修建难度最大的一段,在中东铁路线通车的时候隧道还在修建中。需要注明的是,这个站叫兴安岭站,不叫大兴安岭站,以前叫兴安站。
兴安岭隧道,上面是老碉堡。
博克图镇是火车穿过隧道后的首个车站,也是中东铁路最早的五个大站之一,博克图东边有一个地方被称为“毛屯”,是当年俄国人的墓地。按照当地人讲述,博克图过去曾是俄国人聚集的繁荣小镇,而且是俄国驻军的要地,这里有中东铁路护路军办公室。沿着1901年建成的火车站,往山坡上走去,能看到那座与周围民居格格不入的石头堡垒式建筑的司令部旧址,格外威严,同一时期还有博克图宪兵队旧址,现在是第二百货商店。
这座坚固的石头房子在周围低矮平房的衬托下很显眼。
建国之后,博克图的俄国人纷纷离开,只剩下一些出生于此的中俄混血留在这里,大多现在也早已去世。曾经的俄国墓地被逐渐开垦成农场,已无法找寻到当年的遗迹。不过偶尔有侨民后代来此探访,他们的家族墓地在大山更深处。这些俄国人有些是独自来访,有些是一家人,当地出租司机把他们送到公路旁,他们自己去山里,回程时默默不语,不知是找到之后的感慨,还是没找到的失望。
兴安岭隧道现在不能徒步走进,只能在上面拍照,以前还有武警把守看管。我乘坐的火车穿过隧道之后,往下面的山沟里望去,发现了几栋散落在沟中的老房子,那个山沟叫做新南沟。
从博克图出发大概半小时的车程,进入可以远处眺望到兴安岭隧道的路段,司机告诉我,那下面就是新南沟。我沿着路边的斜坡下到谷中,最先看到的却是一座堡垒和一条短隧道。
因兴安岭隧道区附近山地路况复杂,当时火车推力不够,无法直接爬坡,所以需要修建螺旋线路爬坡,在火车线路通车时,隧道还没有完工。在兴安岭隧道外,还修筑了一条新南沟隧道,即我在路边看到的碉堡把守的只有几十米的隧道,当时称作“兴安岭石头瓮道”,是螺旋展线绕山行进的必要建筑。
从公路上看过去非常显眼的碉堡。
因螺旋展线的起点与隧道东口的线路高度悬殊,展线绕行中与经过的线路形成上下交叉。为使线路在此穿过到达兴安岭隧道东口,这条新南沟隧道,与螺旋展线和兴安岭隧道同时修建,直到2007年滨州铁路线改线取直之后,这条隧道才停止使用。
在展线交叉隧道的两端,各有一座碉堡,有人说是俄国人连同隧道一起修建的,也有人说是日本人占领博克图之后修建的。我个人倾向于后者,因为按照当时的历史,俄国人修建隧道通车很仓促,来不及修建碉堡,之后也没有在此修建碉堡的必要,反而是日本人占领后为了防范苏联需要修建工事。另一佐证是日占时期在附近的乌奴尔地区基本都有日本的军事设施修建,包括山地堡垒和机场,很多遗迹保留到现在,所以较符合推论。
两座碉堡中东侧的小一些,西侧的差不多有东侧的两倍大。碉堡墙面上还有粉刷的白字,可以辨认出“团结紧张”几个字。碉堡内部可以进入,只是通向二、三层的楼梯被拆除了,估计是担心有人攀爬危险。碉堡内还有地下部分,但无法进入且有积水。从碉堡内,能清楚看到当时的防御工事设计结构以及射击孔设置思路,两座碉堡死死守住这条路线复杂的兴安岭铁路线。
新南沟里的木头老房子。
西侧碉堡再西面,就是一片山谷草甸,膝盖深的野草从中,散落着四五栋俄式老房子。大部分房屋整体结构保存基本完好,大部分木质都没有腐朽,但有个别一两座只剩少许墙体。房子大门都完全敞开,进入房子内,还有少许残留物品和灶台等痕迹,部分房屋地板已出现破裂塌陷,可以看到下面的地基和积水。因为野外热胀冷缩无人维护,很多玻璃和窗框都是损坏的。
房子上都有保护建筑铭牌,但看起来没起到太好的保护效果。
司机师傅说,每年都会遇到三五个外地人来新南沟拍老房子。前几年,这些房子还有铁路员工在里面休息,现在好像彻底荒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