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来自公共生活:曹杨新村中的新空间
对社区而言,所谓“城市更新”,应是在原先的空间肌理基础之上进行改善,来适应人们对空间需求的变化。作为本次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当中唯一一个展示社区的案例,“宜居空间:普陀区曹杨新村实践案例展”,向人展示了一种老社区更新的可能性:规划设计以公众参与为基础,创造更多人可以使用的公共空间,并将持续的改善当作一项长期工作。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自1951年被规划建设起,曹杨新村经过了六十多年历史。历史的积淀更新,让这里形成了多元化的空间格局,这也意味着多元化的社区融合。
当下的城市更新,又能为这里做点什么?在曹杨新村,社区之中仍然散发着特有的浓厚人情味,街坊们见面招呼寒暄,对陌生人问路也热情回应。这里的不少居民上了年纪,与宠物为伴,如果社区有一个宜人的公共空间,会成人们坐下交谈的好场所;而社区中的年轻居民、周边的打工者,也需要一个交往活动的空间。曹杨新村实践案例展的展品——桂巷路步行街的改造,正是试图对此交出一份答卷。
桂巷路步行街位于曹杨新村环浜周边,是个滨水空间。记者先后在本次案例展开启当天、两天之后,来到桂巷路步行街,体验这个空间的改变,并希望回答这样一些问题:步行街空间是如何变成当下的样子?这个空间是否对人们的公共生活有促进?人们的日常活动,又如何在这里发生?而设计又应该如何回应居民的需求?
如何变成当下的样子
本次案例展的策展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伟强向记者介绍,原先这里有一片传统形式的绿化带,的确美观,但灌木、大树等绿化,却将人和水隔开,使人无法走到植物当中,无法走到水边,也无法在此坐下来与他人交流。“公共空间是需要使用的,不能仅仅用来观赏。”
桂巷路步行街滨水地带 。
曹杨新村当中常见的传统形式绿化带。
实际上,作为案例展的内容,这条街的空间品质改善,并不止这一处。
起先,步行街上的商户,都希望自己的招牌更醒目突出,但最后招牌的颜色、大小等都比较杂乱。策展人团队使用了简洁且廉价的统一装潢设计,将各店家招牌的核心内容保留,并加装统一的防盗窗,使路过者感觉整洁舒适。
改造后,菜市场背面的一段步行街。
而商户对面的空间,正好处在菜市场背面,原本被一些理发店用来晾晒毛巾、堆放杂物,墙上只有些浮雕,也沦为一个无人使用的消极空间。策展人团队希望激活此处空间,用架高的方式,在地上铺装了龙骨、地板、座椅等,在墙上做了绿化,用百叶窗的形式衬托原先的浮雕。“进行环境改造,让老百姓愿意来这里活动,商户就不好意思把东西堆过来了。”虽然油漆味道并未散尽,仍有不少居民坐在这里,欣赏落叶美景。
“这是一种低强度的改造,花钱也不多,今天看,大家还是挺满意的。”王伟强表示。
对公共生活的促进
案例展开幕当天,步行街上特别组织了一次开放论坛。论坛期间,有几个居民牵着狗,坐在设在绿植、环浜之间的座椅上,一边听论坛上专家发言,一边做自己的事,非常自在。论坛期间,主持人表示,大家都可以随时参与谈话。这或许证明着策展人打造这个空间的意义——让人可以自由地参与到公共生活之中。
开幕式的开放论坛,边上有居民休憩,随时聆听,随时参与。
开幕式当天,这条街上还有一个小型的曹杨摄影展。从一些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曹杨新村居民在社区公共空间休闲的状态,与当下桂巷路步行街的空间有很大区别。
论坛现场,就有一位老婆婆踊跃举手,提出:“我们现在年纪大了,曹杨新村没有一个地方装电梯,我住七楼,走路实在走不动,希望考虑我们年纪大的人的要求。”她的发言,引起现场人们善意的笑声和鼓掌。
现场提出装电梯问题的老婆婆。
正如开放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所说的那样,城市更新不仅是要搞一些高大上的东西,更重要的可能是和生活更贴近的那些东西。有了这样的公共空间,老年人与年轻人,都会乐意在此间活动,彼此的联系也无形间增进。
居民们对模型展开讨论。
在展览期间,这条街上还布置了一个开放的帐篷,里面有研究设计团队对社区的研究和未来的设想,以模型、展板等形式展现。团队希望能将曹杨新村的环浜打通,为社区创造更多的步行空间,让居民得以亲近这里难得的水系。而当下的环浜尽管非常漂亮,但有几段被一些单位堵住,还不能走通。对这个模型,曹杨新村的居民特别感兴趣,虽然大家未必都看得懂设计师的用意,但都争相指着自己家的位置,讨论未来变化的可行性。
环浜打通的设想。
或许,这正是一个居民开启深入讨论的起点。实际上,讨论为的是解决问题,而有些问题解决起来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反复协调和讨论,乃至最终形成规则。
开幕式当天,居民在看关于曹杨新村的纪录片。
比如,老婆婆在论坛现场提出的装电梯,就是一个老社区当中的普遍问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孙施文,长期深入关注、研究曹杨新村,就老公房装电梯的问题,孙施文教授也向记者做了一些解释:“首先是与房屋的质量有关系,其次与居民的协调也有关。老社区的房子日照算得都很紧,前面的房子装了电梯之后,可能影响到后面房子的日照,尤其是底层的居民,这就要楼与楼之间居民的协调;楼上的需要装电梯,楼下的不用,一栋楼内部居民也需要协调,这里面确实有使用率的问题,如果是一人一票,那楼下不同意,达不到比率,电梯就装不起来。可能需要给出配套资金的分配规则,还需要一些对日照的补偿,但这个需要很多协调的工作,很难处置。”
日常的活动如何发生
相比案例展开幕当天,两天后,步行街的生活气息更重了一点。商户门前出现许多自行车、电动车,用来送外卖等——在开幕当天,它们大部分都被藏了起来。理发店的毛巾,也晾了出来,摆在对面的地板上。相比清理之前,杂物比过去还是少得多了。
帐篷被放了下来,不再敞开,大约是为了让模型不被随意触摸而破坏。但仍然有许多人走进帐篷里,指着模型,相互聊天。保安也参与其中。有人说:“这是哪个开发商要拆房子?”也有人说:“这个不过是设想,要实现还早。”而围在一起的人们,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自己头顶的白色布条正是环浜的形状,上面的图案,对应人们在不同地方的活动强度。譬如这段路适应多少人遛狗、那段路大致会有多少人运动、跳舞,等等。
下午常有老人扶着拐杖、牵着狗,从这条街上走过,正巧呼应着设计师对环浜遛狗地带的构想。
在滨水地带,有一位老大爷,一直坐在座椅上,长达一个多小时。也有人在这里吃东西。两位各自抱着孩子的妈妈,正巧坐在了三位老婆婆斜对面,大家相视而笑,老人开始逗孩子。一些人临水而立,靠在栏杆上,好像在谈论着什么。
在桂巷路上,记者还遇到一位从宁波特意来参观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老师。她很羡慕上海能够有这样的案例。“现在这样的做法还是很少见,建筑设计越来越需要进入社区,去考察人真正的需求。”她与学生一起坐在椅子上,观察着这个社区,并试图像社区居民那样,来使用这些设施。
设计回应需求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总工程师俞斯佳和王伟强一起,访问过许多曹杨新村的社区居民。他们发现,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意见非常具体。“有些居民说,路比较窄,人行道是否应该再完善一些?甚至,有位老先生说,能否把菜场放在自己接孩子的路上?”俞斯佳在开放论坛上表示,社区当中的设计,一定要反映居民的真实需求,这些意见为设计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才是真正值得推崇的社区精神。
策展团队在设计之时,考虑到了美观、交往等种种需求。但在生活在此的一些居民眼中,尽管这个空间已经有了改善,但还称不上完全适用。
记者听到,有居民向街道工作人员反映,滨水绿化带的边缘,用的是钢板,小孩来这里玩,万一不慎摔倒,后果恐怕将十分严重;还有居民指出,商铺对面的公共空间,用的是架空的地板,落叶等落入此中,不便于打扫。还有人提出,座椅是不是可以加一个靠背呢?
居民提出,钢板棱角可能会加剧伤害。
居民提出,缝隙之下可能会累积垃圾,清理不便。
对此,设计团队表示,未来会对钢板棱角处进行有利于安全的处置;而街道方面也表示,要探讨这些设施如何维护的问题。
在城市更新的命题之下,规划与设计或许将是长期与使用者互动的一项任务。尤其是在社区当中,一套使用空间、维护空间的机制,与设计的思路方法,是相互协同的。在对未来的畅想之中,曹杨新村的精神是什么,需要保护什么,改造什么,对环浜打通的策略具体应当怎么实施。这些内容正在这个空间里展示,正在被曹杨新村居民所讨论。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1月21日,但具体的设计还在持续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