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届“城市好视图”挑战赛:我们推动社会进步的那些事儿

2015-11-01 澎湃新闻 王昀 市政厅

中国城市交通的现状如何,怎么看待相应的问题,如何让市民也能进一步思考和分析,进而更加认同可持续交通的理念?


只讲道理还远远不够,除了个体的体会之外,还需要有一些实证的思考。在这个讲求数据的时代下,我们试图以数据共享、共同参与的形式,来请大家用数据讲城市交通的故事。


这就是澎湃新闻与一览众山小共同举办的首届“城市好视图:出行的秘密”数据可视化挑战赛:作为组织者,我们提供15个城市交通方面的小数据,请参赛者用信息图形式,据此向公众讲述城市交通的故事,由专家打分、公众投票,选出一二三等奖及分项奖;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智诚智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和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为本次挑战赛提供了大力支持。



当下,首届“城市好视图”挑战赛已圆满结束。


这只是一个小尝试。我们之前并未想到,会有那么多来自交通、规划、环境、媒体等方面的从业者,以及公务员、高校学生等来参加这样一个比赛,并产生了那么多可圈可点的作品。


我们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参赛作品的相关影响还在继续。当下大奖与分项奖已经决出,但这些作品还在持续收到反馈,成为高校老师、研究机构在设计方法、交通原理、公共政策传播等方面的素材,被更多人看到并讨论着。


而最让我们高兴的还是,这种竞赛形式本身,甚至让专业圈子受到触动,目前也有更多竞赛,采用类似“城市好视图”的组织传播方式,让普通市民能更加轻松地了解城市的运行机理,也让参赛者能在合作中有更多专业层面的交流。


这里我们总结的内容,或许也只是一小部分。所有提交作品的参赛队,都有自己的收获和独到想法。本文中没有被提到的队伍和作品,同样推动了时代的进步,我们同样感谢和祝贺。


为了市民的时代


事实上,一些来自规划、交通等方面的专业人士,此前一直在呼吁公交优先,但一来过去拥堵并不严重,二来互联网不够发达,言说收效甚微。重要的是,汽车产业也是振兴经济的重要来源。先富起来的人们,更是把小汽车当作身份的标志,上路必开车。这哪里是说教能制止得了的?


随着小汽车越来越普及,开车出行却不再越来越方便。这成为让更多人重新思考的契机。城市面临的问题是,近年来城市人的出行距离更长,而中国城市的密度如此之高,如果每个人都开着小汽车同时出发,恐怕都会被堵在路上。作为与公交接驳的选项,自行车、步行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当然,不同的城市,情况也不尽相同。


该如何更好地传达、分析这些信息?我们想到了信息图的形式。



节选自《拿什么拯救你,城市交通》,上海思来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参赛作品,原作获“最福尔摩斯奖”。


信息图本身并不稀奇。人们当下在电视、网络上,常能见到这类数据信息图。正如本届“城市好视图”评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院信息室主任姜鹏所言:“图形作为信息交流的载体,早于文字。相对纯文字,数据可视化更符合人脑的吸收方式,可以直接建立某种联系,具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


我们见到的这类作品,多半由新闻媒体制作。但对专业数据之间的逻辑,媒体人未必能理解透彻,再加上数据的统计口径不同,就导致这些可视化作品,单纯拿来展现数据的多,自己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加工的少。对此,媒体人也很无奈。


而专业人士呢?无疑,他们理解、拥有数据,制作清晰易读的图表更是其看家本领之一。但这些内容,多用于向领导汇报,以及同行交流,而非为市民进行讲解。基本上枯燥无趣,少有传播,即便普通人见到,也未必能理解其中的术语和指标。


参与和表达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冯苏苇,是通过微信朋友圈看到“城市好视图”竞赛的。她感觉眼前一亮:“街头巷尾的老爷爷老奶奶,都可以评论交通问题。但真正专业的分析却不常见。有时,好的研究也上演‘深宫怨’,不接地气,老百姓看不懂。这个竞赛把这些要素都结合起来了。”


“参与性是公民时代的重要特征 生活在一个城市 每个市民都有自己的故事吧。比如,对幸福(城市)和健康(城市)的理解。因此,这种活动对提升公民素质和参与性而言,很有必要。”


其实,有许多参赛者正是抱着“向更多人讲述城市的秘密”的愿望而来。其中就包括凭借作品《交通让城市生活UNHAPPY》获得三等奖、最受欢迎奖的花果山队。


花果山队主要由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交通团队的成员组成,是唯一一支NGO组队参赛的队伍。“我们既是交通行业的研究人员,同时也是普通的市民。参加城市好视图的比赛,可以向公众介绍我们机构对城市缓堵减排的专业建议。”花果山队的成员宋苏表示:“我们讲了四个城市交通的普遍问题: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停车难、公共空间缺乏。这四点既是目前中国城市交通面临的普遍问题,更是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每天出行都会经历的痛苦。我们机构的可持续交通研究正是围绕这几个核心问题展开。”



节选自《交通让城市生活UNHAPPY》,花果山队作品,获最受欢迎奖、三等奖。花果山队主要由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交通团队的成员组成。


在入围短名单的三十个作品中,《交通让城市生活UNHAPPY》之所以获得评委好评,除了数据分析有理有据之外,“故事性好”、“诉诸痛点”、“思路不错”等,也在评委评语有非常突出的体现。


宋苏表示:“我并不认为视图应该是特别专业的,应该让不同民众,上到老人下到小朋友,都能看得懂,都能体会其中的问题,了解解决的办法,并身体力行去规范自己的行为,爱城市,爱城市的环境,这才是我们本初的目的。”


宋苏还认为,“市民”不仅作为传播对象而存在,大家都可结合自己的体会,用视图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想法:“大家都对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有着自己的看法,‘城市好视图’可从各个群体——包括NGO、民众个人、研究机构甚至政府部门等——的渠道,表达对城市交通的看法,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专业与市民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高宁也认为:“本次可视化目的为城市信息的公众教育,而非规划者的自娱自乐和自我表达,是进行城市调研教学,城市信息分析教学,信息可视化教学的生动案例。城市的未来在于市民的广泛参与,在这之前,市民需要掌握参与的工具,知晓参与途径,更重要的是,了解参与对象。”她的学生是艺术大类的环境设计专业,看到我们的比赛,对此也很感兴趣。


将专业与市民打通,结合市民精神与专业气质,也是很多年轻人的理想。“Forward”队的队员、南京大学的常恩予就表示,之所以与小伙伴们一起,“带着专业热情和创意脑洞”来报名,是因为:“‘城市好视图’比赛秉承了澎湃新闻一贯的有趣味有责任有内涵的风格,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从规划专业视角去思考城市的日常、结合设计和创意表达专业思想的平台。”



节选自《行无涯》,原作获二等奖,制作者“Forword”队成员来自南京大学。


在她看来:“这不仅是一个竞赛,更是一个价值转换与分享交流的纽带。数据的价值转换为视图的价值,专业的思想转化为大众的知识。澎湃新闻的用户是城市中的广大的有思想市民,我们通过市民的数据来剖析城市,带着专业的眼镜去诊断城市,我们从中发现城市的秘密,然后将这些秘密分享给广大市民,构成一个价值最大化的完美回路。”


与花果山队一样,常恩予和她的伙伴们,也拿出一份针对性很强的作品,证明了自己的坚持。他们的作品《行无涯》,洋溢着独特的中国元素,讲述“行”为何又长又堵,随之推出“子将何如”的建议,最终获得本次挑战赛的第二名。



节选自《毕业了,何去何从》,原作获一等奖,“靠普先锋”队制作,主要成员来自中国城市规划院交通分院。


除了提供公共政策建议、让市民理解城市运行之外,交通、规划等专业,可否直接服务于市民的生活?本次挑战赛获得第一名的作品,《毕业了,何去何从》,就希望能直接服务年轻的市民,从交通的角度,描述城市生活的焦虑,为毕业生选择就业城市提供参考。制作者是“靠普先锋”队,主要成员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


“它也是我们曾经面临过的人生重要选择。选择在哪个城市工作,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影响一生。我们想通过我们掌握的专业数据、专业的分析方法,利用诙谐、接地气的方式,向90后、00后的毕业生们提出建议,为他们的人生选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也体现了我们专业的另一种社会价值。”“靠普先锋”队成员、中规院交通分院的伍速锋表示。


降低传播门槛


正如一览众山小的发起人刘岱宗所言:“自下而上的时代,应该更加重视面向市民的讲述,他们才是使用者。”


主办方的考虑


要向市民讲述城市交通,就不能只局限在单一的专业领域,也不能做成PPT式的展示。在我们看来,专业人士在谈论专业问题时,多运用大词。市民无法理解,或无法直接与自身生活对应。


要把道理和现状讲得更接地气,就得打开思路。其实,在专业需求和市民需求之间,作为竞赛组织者,我们也多次面临各种选择。


比如,“城市好视图”的任务,是制作一幅长条图——这是为了适应当下人们手机阅读的需求。为了这个格式及尺寸,我们犹豫了很久:从可视化表达而言,一张宽幅海报是比较好的选择,数字和图形构成平面的迷宫,人们的眼睛决定阅读的顺序,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再从上到下、从下往上,都可以做出有趣的设置;但当前时代,大家更习惯手机阅读,用拇指从上到下刷内容,这样一来阅读的顺序就被限定,讲述逻辑固定,制作起来也未免太单调。


最终,我们还是下定决心选择了后者,并写入参赛手册:“有人看才是根本,做得再酷炫,如果不利于传播,也不过是孤芳自赏。”同时,为了让阅读者打开更方便,线上展示的图片,也牺牲了一些精度。


综合性的要求:合作


对专业人士而言,一条长图而已,看起来很容易做。但实际上,许多选手向我们表达了“这事儿的确有挑战”的感受。


因为,交通数据解读、故事陈述、可视化设计,这三方面技能缺一不可——组委会提供了有限的小数据,需要辨别口径,进行分析;还要能把事情讲好,不能过分跳跃;图示也要恰当、好看。等等。依照参赛手册中的表述,就是专业评委“基于作品所述故事的精彩性、数据分析的可靠与新颖性、作图的美观性以及专业跨度的综合性”,来为作品打分。


要把这项工作做得漂亮,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充分的团队合作。有的参赛者报名之后,拿到数据进入QQ群,发现一个人力所不逮,而后在群里找到搭档,最终出品佳作。


相对来说,机构参赛队的优势无疑更大。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的王鹏就曾对我们表示:“懂数据的设计不够漂亮,懂设计的又不理解数据”,不过,在经过一番团队合作之后,他们以“I-city Lab”队为名制作的作品《奔跑吧,小汪!汪星人vs喵星人,城市择居之战》,以生动的猫狗视角、详实的数据分析,获得第五名。评委给出的表扬,集中在“现实性”、“数据分析充分”、“信息丰富”等方面。无疑这是一幅体现了专业性的作品,但活泼诙谐的卡通场景,未必就能让人轻松理解数据的意思。



节选自《汪星人vs喵星人,城市择居之战》,原作获三等奖,“I-city Lab”队制作,主要成员来自清华同衡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陈清凝在“I-city Lab”主要担当数据分析、制图工作,也帮助完善创意,兼做了一些美工。她认为作品也有遗憾:“最后设计阶段时间比较紧张,图面效果还有待提升。”


获得第一名的团队“靠普先锋”,也有自己的分工合作。其成员伍速锋表示:“我主要参与了参赛组织、技术路线讨论和作品版面结构确定等工作,数据分析和绘图等工作是其他队员完成的,他们在这方面有很强的优势。”


“这次竞赛的成功离不开高效的团队合作,这是最令我兴奋和难忘的。这是一群非常优秀的实干家,有经验丰富的70后,有意气风发的80后,更有朝气蓬勃的90后,有的擅长数据分析,有的擅长美工,有文艺青年,也有段子手,兴趣爱好和专业背景有较强的互补性,大家在参赛过程中,相处非常融洽,每个人都贡献了自己不一样的力量,缺了谁,我们都不完美。请允许我再次感谢他们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感谢张洋、康浩、李敢、刘佳妮、张毅、曹雄赳、王芮!”


学习的成果也不错


尽管如此,我们仍能看到,有佳作出自两人甚至一人团队。比如《优化道路级配比,市民出行更合理》,它获得二等奖(第三名),制作者是由两名成员组成的“Machu Picchu”队。


当得知自己团队得了二等奖时,北京大学城乡规划专业(5年制)的13级学生李瑞激动地给队友沈昕打了电话,把他从睡眠中叫了起来。“看到‘专业人士的良心作品’这一评语的时候,真是受宠若惊,因为我们一点也不专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13级学生沈昕说:“我觉得,这对自己是很大的鼓励。”



节选自《优化道路级配比,市民出行更合理》,原作获二等奖(第三名),“Machu Picchu”制作,二位成员来自北京大学。


这个带有交通专业概念“级配比”的作品,并非来自交通专业人士。其实,这是这两位年轻人的学习成果。


“比赛是我先在一览众山小的公众号上看到的,当时李瑞已经回家了,我还在学校。前面主要采用微信邮箱联系,后期面对面交流。”


沈昕主要负责做数据分析,也包括国外数据的获取。“当时的主要思路,是所有因子放一起回归,看看哪个最重要。然后我把一些比值也放了进去。回归发现干路支路这几个因子相关性特别高。就又查阅了一些文献,才知道这个叫级配比。”沈昕说:“读了一些文献发现,数学模型的方法比较多,实证的比较少,就这么确定啦。”


沈昕表示,自己在spss的学习上,得到了李瑞的帮助。而李瑞对平面设计比较感兴趣,全权负责制图,“都是他用PS、ai画出来,没有用现成的可视化软件”。期间沟通调整内容和设计,也是两人共同合作努力的。


尽管也有评委提及“结论略显牵强”,但从评分来看,这个学习成果,显然已经足够专业。年轻人的思考力不可小觑。


沈昕认为,这个比赛让自己对可视化的理解更加深入:“尤其是看了其他作品,感觉自己对可视化的理解还可以再深入一些。和其他选手一起参赛的过程中的交流、学习,都感觉受益匪浅。此外,在课程上对一些计量的方法、对交通的关注也更多了。我觉得对自己也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一边学习,一边合作,这个过程是挑战脑力的享受。沈昕说:“通过这次和李瑞的合作,我俩都觉得很合拍,好多课程也一起合作了,收获了一个超级靠谱的小伙伴儿也是超级开心的!”


自组织的活力


找到靠谱的合作伙伴最重要。一些自组织也不缺热情和活力。南京大学的学生常恩予和她的小伙伴们组成的“Forward”队,一共8人,在合作之中同样有着明确分工。常恩予主要负责文案、数据分析与方案创意。


“团队主要由创意总监、文案总监、美工总监、数据总监共同组成,大家各发挥所长,在激烈的想法交流中,碰撞出丰富的火花,互相学习,配合默契。”她总结道,与人合作要懂得倾听和理解,讨论交流中的协调把控和总结很重要。


“Forward”队方向的选择经历了多轮头脑风暴。“从一开始期望讲一个和出行链有关的故事,到由数据出发客观反映各类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到从专业角度呼吁绿色出行,再到最终将关注点聚焦于‘时间’主题。”


常恩予表示,受到知乎上某帖“人的一生要花多长时间等红灯”的启发(“感谢题主”),团队决定结合严谨的数据分析与逻辑推理,讲一个与时间有关的城市出行故事。套用《庄子·内篇·养生主》句式进行发挥,充分挖掘出行之“无涯”的内涵,不仅包括时间之久、距离之长,还有出行过程的种种潜伏的危害,以及对人潜移默化的改变。


“守望城市”队的作品《带你走进“大”数据时代的小世界》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最终荣获第六名兼最狄仁杰奖。该队成员八人,均为“一览众山小”的志愿者,分布在香港、北京、西安、厦门、广州各地,主要通过线上交流完成作品。



节选自《带你走进“大”数据时代的小世界》,原作获三等奖、最狄仁杰奖,由“守望城市”队制作,队员系“一览众山小”志愿者。


“作品呈现角度,更多的是倡导数据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因为拿到组委会提供的数据时,我们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发现得到的结论与现实存在着偏差,进而引发了我们对数据的一些思考。”守望城市队的队员李佳佳表示。


“守望城市”队分为数据组和设计组。“香港的队友经常提到我们是‘互联网+’小分队。最后大家一起顺利完成作品,十分欣慰。收获也很大,组长协调各位成员与进行相应分工,数据组小伙伴们的各种技能,设计组小伙伴的奇思妙想,着实上了生动的一课。”


可以看到,通过参赛者团队内部的合作、“城市好视图”QQ群的交流、对彼此作品的观摩,产生了诸多合作、学习、传播的机会,专业分析因此而更有说服力,其呈现也更加清晰亲民——这个过程本身,可能比作品更有意义。评委姜鹏认为,这次比赛值得借鉴推广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增加了不同群体和社群之间的碰撞交互。


未来,可以如何提升?


比赛的影响并未结束。在市民和参赛者之间,还有诸多关心、研究城市的年轻人,他们是潜在的参与者。而关心和参与本次竞赛的人究竟有何期待,更是我们未来需要重视的方向。


年轻学子的分析


上海财经大学这学期的一门公选课上,冯苏苇老师就用我们的入围作品做素材,“进行二次开发,提高学生们的思辨能力”,请同学们对作品进行一轮点评,分析作品的好与坏,如果是自己又将如何制作。“作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当前城市遭遇的问题和挑战,并尝试给出符合逻辑的解决方案。目前来看,初步达到了这个目的。”


“学生多选择了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作品进行点评。比如毕业留在哪个城市、汪星人等作品。他们分析的深度,与自己的专业背景有关。比如,数理经济和统计学的同学,会提出利用回归分析,进行更深入的数据挖掘;大多数同学主要分析了作品内在的逻辑层次、指标选取、表现形式等。”


从冯老师给我们看的一些学生作业中,我们看到,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意思的建议。


有同学最喜欢《优化道路级配比,市民出行更合理》。“没有只局限在用数据反映城市交通状况,而是另辟视角审视造成这一状况的可能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的原因,这无疑是十分可贵的,也的确令人眼前一亮。”


他同时也指出:“结论部分展示了一个回归模型,并通过显著性来描述各因素对交通拥堵的影响程度。但要注意的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例如,作品中提到快速路与主干路比例越大,城市拥堵越严重。是否可以解释为城市规模过大、拥堵严重,才需要建设大量快速路?其次,作品介绍了世界主要城市中道路级配状况,但却没有解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影响,无法给人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这位同学希望,能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可能影响拥堵状况的因素做因果关系的分析,首先确定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然后再决定是否将这一因素纳入回归方程。并搜集国内外交通状况良好的城市的道路级配情况,结合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以及机动车数量等数据,探索并优化不同类型城市的最佳道路级配比。


最喜欢《行无涯》的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些数据之外的思考。“如果我来制作,将给出如何治理交通带来的污染和噪声的办法。污染和噪声两方面,都将分别从污染源头、污染过程、受害对象三方面,分别给出不同的预防、治理办法,其中办法将分为直接和间接、基于市场的刺激手段和法律法规。”


他还称,“想将近代交通的纵向发展和空气质量的纵向变化以及人类与交通有关的疾病的纵向变化进行横向的比较。并引出观点:交通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引起污染和噪声,而污染和噪声的解决仍基于交通发展。”


有同学很喜欢《奔跑吧,小汪!汪星人vs喵星人,城市择居之战》。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选择宜居之地还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其一是生活便利指数(包括吃、行、生活配套设施等)。对于农转城市化的人群来说,显然家里能养一片草原四周空无一人并不是这群人群来到城市打拼想要的归宿,所以,那些刚起步刚发展的城市就不大适宜居住。由此也引出了第二个因素:经济发展。由于这幅作品所描述的消费对象主要是农村转城市的人群,所以要设身处地考虑他们的想法,经济发展潜力与可持续性是一个很关键的衡量因素。”


针对《毕业了,何去何从?》,有同学指出:“如果我做这一项作品我会对其不同城市的交通状况进行单独的分析,作出不同出行方式出行时间的总体情况,比如选择以私家车出行的人在上海的通勤时间一项,应详细考虑多少比例的人以多少的时间完成一天的通勤,在不同城区的人有什么样的区别,而并非简单的给出均值,因为在很多场合均值并没有足够的代表性。”



节选自《大城市vs小城市,我们的青春如何安放》,原作获“最脑洞大开奖”,由“包子脸的皮卡丘”队制作,该队成员主要来自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类似的想法还有很多。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建议都很好,数据挖掘层面可以更加深入,也可有更多资料补充。作为组织者,我们考虑到了这些问题。组委会成员、蒋冰蕾博士就指出,作品其实还可以在分析深度、逻辑性上有提高。


而有些想法看来很美,但可能无法真正实现——问题在于缺失相应的数据。


数据,还是数据


补足数据方面的欠缺,是参赛者们提出的共性期待。虽然我们希望传达的一个信息,就是并不迷信大数据,但无须讳言的是,当前的数据,确实还有些不充分,不过,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也是一种推动。


获得第一名的团队成员伍速锋就表示,参赛的一个目的,是“想看看大赛能提供哪些数据,这个略有遗憾,当然,这正好凸显了这次比赛的重要意义——“激励相关部门开放数据。”


他建议:“如果明年再组织好视图比赛,我建议数据更丰富一些,最好是能结合某个具体问题,提高实用价值。另外,外部辅助数据所占比例不超过10%这一条建议再适当放宽一点,提高到30%左右。”


“守望城市”队的参赛作品,结尾更是呼唤更多的数据公开、开放。其成员李佳佳说:“希望组委会可以提供更多翔实可信的数据,供各参赛队进一步揭开城市的面纱。”


《行无涯》的制作者之一常恩予也表示:“我们的作品在数据可视化的表达方面和方案的整体逻辑方面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希望下次提供的数据能够再多元丰富一些,如果不仅提供交通出行方面的数据,还有城市其他领域的数据更佳。”她也期待有更多能为市民用数据的机会。“数据开放的呼吁一直备受关注,不仅是城市与交通研究领域,让数据开放的价值真正回归于市民,才更能提升开放本身的意义。”


关注更多问题


关于城市交通,我们也相信,还有更多可以关注的领域,更多可以传播的空间。


健康是首要问题。组委会成员蒋冰蕾,相对更喜欢那些采用了健康相关数据的作品。她感到:“国外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多了,但国内还几乎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这方面的影响会越来越重要。”



节选自《城市出行的秘密:城市与步行的相互影响》,原作获“最佳颜值奖”,制作者系“SG Studio”,两位成员来自谢菲尔德大学。


花果山队队员宋苏就提出:“希望让更多来自不同群体的成员都参与,也让更多市民了解城市与出行的情况。此外,请大家关注小朋友的群体!”


队员的亲友往往是接触到作品的第一人。他们可以代表市民的眼光。


常恩予提到身边人对自己团队作品的反映时表示:“普遍觉得作品很有意思,有创意,视觉效果比较炫酷。但在不了解数据的基础上直接看到作品,有些人会感到有些脱节。”


陈清凝的亲友则反映这个作品太专业,看不懂。她希望:“以后的比赛,不仅仅是创意,更多的是亲民性和结论。也许不需要特别专业,但是尽量让每个人都看懂。”


评委姜鹏有这样的总结:“首先,不同类型的读者,对同一作品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有些作品的深度还是值得继续挖掘;有些作品的话题选择还是过于狭窄,本身就限制了接受度。其次,数据可视化具有传媒价值,其目的是要帮助目标观众更好地理解数据。所以设计时的定位很关键,是要为目标观众设身处地服务,而不是沉溺自己的酷炫狂拽,避免因为过于看重艺术性、学术性及自我喜好,弱化了传播效果,忽略了根本目的。最后,数据可视化肯定是使数据更加易读,如果感觉复杂的话肯定是没有真正做好。”


关于城市、市民、交通、数据,我们还有很多方向,可以继续努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