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流沙河:可怕的曾国藩

90后小文青 2020-01-09


荐读流沙河演讲:美国人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未删节版本)


回忆高小初中,国文教师选讲《曾文正公家书》,催人渴睡,记不起讲些啥。校长每周训话,又抬出曾国藩大圣人做榜样,烦死人了。


1940年代来成都读高中,《曾文正公家书》有廉价本,青年路书摊上摆着呢。本想翻翻,听同学说蒋委员长爱读此书,便决心不看了。


1950年代做了编辑,又听同志们说此书“反动透顶”,想看看到底是如何反动,图书馆里又没有了。跃入1960年代,阶级斗争炮火连天,读了罗尔纲研究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一篇文章,才晓得曾国藩加冠了,是“现行反革命分子”,觉得这顶帽子有趣。现今混到六十快退休了,突然瞥见湖南大学出版社精印的《曾国藩家书》,非常吃惊。买一本来瞧瞧。


瞧瞧之后,更加吃惊。好厉害哟,曾国藩之为人!


这家伙,上承三省吾身的祖训,下开自我批评的先河,时刻不忘修身养德,狠抓自己活思想,狠斗私字一闪念,堪作样板。不像我和我所见的一些人,自我批评挂在嘴上开会说说罢了,他有具体措施,落实在行动上。


道光二十二年,他三十一岁,从十月初一那天起,灵魂深处爆发反革命,给自己订了个“日课册”,名之曰《过隙影》(我联想起“文革”时革命者“过电影”),天天在上面写。写些啥?“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终身不间断。”天天写《过隙影》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念念欲改过自新”。


《过隙影》必须字字写正楷,以示狠抓狠斗狠修养。不但写,而且做。十月初九日,也就是《过隙影》刚写到第九天,便猛省从前与小珊结仇怨,错在自己当初“一朝之忿,不近人情”,是夜即到小珊住处“登门谢罪”。长谈之后,过了四天又请吃饭。效果呢?“从此欢笑如初,前隙尽释矣。”


想那《过隙影》中一定写有不少丑念丑事,此亦足见他的自我批评敢于刺刀见红。太可怕了,这老反革命,不,壮反革命!


这家伙,可以说是无限热爱本阶级的最高领袖道光皇上。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初十日,欣逢皇太后七十寿辰,他以新任翰林院侍讲学士的身份,同满朝文武跪在一起,抬头有幸目睹龙颜(其实看见的是给太后跪拜时高耸的龙臀),立刻想到咱们皇上春秋已高,种起子来仍然强壮,六十一岁那年种出了八阿哥,今年六十四岁又种出九阿哥,可见“圣躬老而弥康”。又目睹“七阿哥仅八岁,亦骑马雍容,真龙种气象”。这些都是特大喜讯,宜函告家人,以分享幸福。如此忠爱老龙,如此慕爱小龙,难道还不可怕不可恶?


这家伙,进士出身,先任礼部侍郎管文教,后任刑部侍郎管司法,从不掌兵。咸丰三年,太平革命军解放南京城,关他屁事。部长级京堂官他不当了,这时候倒跑回湖南去办团练,募湘军,还说“系为大局起见”。从此做定了革命死对头,可恶,可恶!可怕,可怕!


这家伙,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吃一堑,长一智,败不馁,胜不骄,愈打愈顽强,一路攻下去。


咸丰四年十一月,攻下黄梅县,逼近九江府,函告家人:“我现在军中声名极好,所过之处,百姓爆竹焚香跪迎,送钱米猪羊来犒军者络绎不绝。”如果此人热得发昏,太平天国就有希望。可惜他不发烧,仍然“寸心兢兢,且愧且慎”,“唯力尽人事,不敢存丝毫侥幸之心”。


两月前奉旨署湖北巡抚,赏戴花翎,而“现在但愿官阶不再进,虚名不再张,常葆此以无咎,即是持身守家之道”。


第二年打败仗,回头整顿水师,以鄱阳湖为根据地,“日日操练,夜夜防守”;“不敢片刻疏懈”。不时巡弋长江,隔断武汉南京两处的太平军,使之首尾不得相应。


第三年,亦即咸丰六年,战局扭转,到处反攻。两个弟弟也上战场带兵打仗,凶猛异常。湘军名震东南,前景辉煌,他却函训二子:“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尔等)为大官,但愿(尔等)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这时候南京城内那一群革命王侯在忙啥呢?在忙着建王府,筑侯宅,做礼拜,坐江山。广西大脚婆昔年生育的革命种子,恐怕早已养成小衙内了。天王洪秀全不时发神经,宣布昨夜梦见天父上帝怎么说,天兄耶稣又怎么说。东王杨秀清封了禾乃师,嫌九千岁少了不够用,要洪秀全给万岁。北王韦昌辉袭杀杨秀清,洪秀全又杀韦。翼王石达开全家被屠杀,不得不出走。


对比两个阵营,站在革命那边,痛感到这家伙实在可怕可恶!


这家伙,身许社稷,魂绕家园,信函一封接一封地寄回湖南湘乡曾宅,给家人撞警钟。自身既为皇上侍讲学士,能通天了,深恐老父在家乡卖人情,诫以“莫管闲事”,嘱其谢绝一切请托。听说“父亲大人近来常到省城县城”替人说情,又赶快提醒他:“此是干预公事!”朝廷将要委派新学官去长沙,又预先说明白:“父亲万不可去拜他!”


以上都是道光年间事了。


咸丰四年四月,屡次挨打后,“幸湘潭大胜”,又函告家人:“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之。”


两天以后,又嘱家中四位老弟勿来长沙军营找他,“但在家中教训后辈,半耕半读,未明而起,同习劳苦,不习骄佚”。


同年九月,收复武汉有功,奉旨署湖北巡抚,赏戴花翎,又恐家人头脑发烧,赶快提醒四位老弟:“诸弟在家,总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侄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万望诸弟刻刻留心,勿使后辈近于此二字,至要至要。”


咸丰八年,在江西建昌行营时,又函促家中子侄读书,种菜,养鱼,喂猪。规定“后辈诸儿须走路,不可坐轿骑马”,“诸女莫太懒,宜学烧茶煮菜”。


咸丰十年,奉旨署两江总督兼钦差大臣,功名到顶峰了,还在发愁:“余家后辈子弟,全未见过艰苦模样,眼孔大,口气大,呼奴喝婢,习惯自然,骄傲之气入于膏肓而不自觉,吾深以为虑。”


像他这样不近人情,悭头啬脑,吾蜀人所谓的老牛筋,可怕已极!


这家伙,不但严束家人,频撞警钟,而且狠抓九弟的活思想,及时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旁边有同志说,“反革命的思想工作!”我想也是)。


九弟曾国荃咸丰六年率湘军三千入江西援吉安,由此登上战争舞台,同三年前的胞兄一样,做定了革命死对头,而且最后埋葬了太平天国。


咸丰八年二月,国荃弟前线来信,诋上级长官为“傀儡膻腥之辈”,不乐意听彼辈的指挥。国藩兄复函批评,说此语“已露出不耐烦之端倪”,担忧“将来恐不免于龃龉”,提醒他勿忘了去年所赠箴言。两月后又去函,说顷接别人来信“言弟名远震京师”。下一句就敲戒尺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弟须慎之又慎!”


同治元年二月,知悉国荃弟与同事关系紧张,又批评他只看见对方脸色凌厉,看不见自己的脸色同样凌厉。又举出他的来信“常多讥讽之词,不平之语”,并指出他的随员和仆从在外面“颇有气焰”,而他本人作何面目不言自喻。三月后又去函,责备他不太廉,指往年刮钱买田地一事,警告说:“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持久。此余所深信,而弟宜默默体验者也。”不到一个月又去函,专谈听取批评,哪怕批评的不是事实,态度也得“抑然”,不得“悍然”,并提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八个字。这八个字后来被奉为革命队伍的金科玉律,我辈耳鼓膜都听起趼皮了,天哪,原来还是这家伙的语录!想起怪不自在!


这家伙,“抑然”了一辈子,毫无进取意识,常诵的格言是“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常求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


同治二年四月,知悉九弟升官,署了浙江巡抚,花似乎全开了,他怕,随即奏请将自身两江总督钦差大臣两顶帽子分出一顶给别人戴,“将来遇有机缘,即便抽身引退”。同治三年七月,打下南京城,灭了太平军。两顶帽子之上又封侯爵,他倒“弥增歉悚”起来。两年后,他五十五岁,上疏请求解除本兼各职,注销爵位,仅以退休人员身份“留营维系军心”。同时函训长子曾纪泽(此人后来成了能干的外交大臣):“读书乃寒士本色,切不可有官家风味!”次年函达太太欧阳氏:“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


得失荣辱看淡了,打起仗来心不纷,特别可怕可恶!


这家伙,体孔孟思想,用禹墨精神,操儒学以办实事,玩《庄子》以寄闲情,由封建文化培养见识,从传统道德汲取力量。也许厉害就厉害在这里吧?三十七岁跳升内阁学士,该享受绿呢车了,仍坐蓝呢车,补礼部侍郎缺,仍坐蓝不换,其慎可知。军务虽忙,“凡奏折、书信、批禀,均须亲手为之”,“每日仍看书数十页”,其勤可知。两江总督卸任,工资尚结余二万两银,其俭可知。遗嘱不许出版文集,其谦可知。


猜你喜欢——


“没有人天生就卓越出众。


宋朝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曾国藩的半部家书,也足以让我们每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国藩,战场打出来的悍将,官场炼出来的能臣。自古以来真正做到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只有他与王守仁。


 

花一点时间看他写的家书、日记等文稿,就能学到他一辈子的管理、识人、交际、治家、教子智慧。


  • 梁启超在成家时读曾氏家书,收获了一套家庭教育良方,所以他一门九子,个个才俊;

  • 毛、蒋均在青年时读曾氏日记、奏折,参悟到受用一生的政治智慧和军事谋略;

  • 任正非在创建华为之初,曾氏书信就是他的经商战略指导。

 

这些牛人都是幸运的,在他们人生最好的年纪,及时读到了曾国藩。所以有人说曾国藩文集,20岁可读、30岁爱读、40岁后必读。


读曾国藩文集,小编强烈推荐《曾国藩全书》。本书既有很高收藏价值,又让读者比别人学得更多,看得更透。


  • 本书包含曾国藩的智慧精华;

  • 包含曾氏家训,是持家、教子秘方;

  • 与领导沟通的话术秘笈;

  • 三军统帅的识人、用人之道;

  • 让你走进大人物的心灵世界;

  • 领略桐城派领袖的文采风流。



如果论中国历史上最功成名就的人,估计曾国藩会排在前几位。很多人说曾国藩“笨”,殊不知他内有乾坤!


010

曾国藩克己自律

学习之道、一勤天下无难事

 

曾国藩考了7次才考中秀才,他的学生李鸿章曾经当着他的面说他“儒缓”,就是反应有点慢,意思就是笨。


曾国藩克服“笨”的方法,就是最简单的一个字——勤。于是他留下了一句最简单又最有用的格言:一勤天下无难事。



曾国藩在军中时,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



为什么农家子弟出身的曾国藩,最终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资质多高真的无所谓,重要的是有没有心去训练自己,还要坚持不懈地训练。


020

曾国藩家书、日记

修身之道、家教良方、管理谋略

 

“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用尽。”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修身、治家金句,都出自《曾国藩家书》。


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


  • 当荣华富贵时,关于自身修养、持家操守,曾氏告诫儿子:

    凡人多愿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

  • 当部队打胜仗时,他这样提醒兄弟:

    贼既办后,不可露得意之声色,心中亦必存一番哀矜的意思。


曾国藩深知凡事不可太盛,太盛则亏。而他懂得在逆境中顽强,在顺境中谨慎。短短书信言语,透露着他谋略之深、顾虑之全。



030

更有曾国藩公函书信

纵横官场的为人、识人、用人秘籍

 

曾国藩识人的本领天下闻名。


李鸿章曾经带过三个人来见曾国藩。


曾国藩只瞧了瞧他们三个,就对李鸿章说:“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险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应予重用。


李鸿章惊呆了:“老师,我还没介绍他们呢,你这么快就派给他们工作。


曾国藩说:“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三人的面前时,右边那人垂首不敢仰视,可见他恭谨厚重,故可委派补给工作。中间那人表面上必恭必敬,但我一走过,立刻左顾右盼,可见他阳奉阴违,故不可用。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不亢不卑,乃大将之材。


而这个大将之材,后来就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台湾巡抚刘铭传。


企业在用人方面可以学习曾氏的识人智慧,把人才分配在合理的位置,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样企业才能发展壮大!



写奏折就是跟皇帝沟通。话要说得中听,理要讲得明白,事要办得妥帖。曾国藩厉害之处,在于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该说的怎么说。


攻克太平天国之后,曾氏奏折上写到:然卒能次第荡平,铲除元恶,臣等深维其故,盖由我文宗显皇帝盛德宏谟,早裕戡乱之本。


【译】最后能平定反贼,剪除元凶,臣等深刻思考此中缘故,是因为我仁宗显皇帝福德宏大,早早奠定了平乱的根本。


职场人无论是给上级写报告、或是做年终述职汇报。曾国藩的奏折,堪称最佳范本。



在乱世中,曾国藩由一介布衣而位极人臣,一生功名显赫,为朝廷建立了丰功伟业。他被奉为官场“楷模”,在官场中以老成持重、灵活多变、坚韧不拔著称。他不是军人,却为朝廷建立了丰功伟业;他不是哲人,但留下的文稿字字珠玑,饱含人生的哲理。


很多人明明艰苦奋斗但始终徒劳无功,大概是因为缺乏这种高人的眼光。小编力荐《曾国藩全书》,为了实现自我提升,与君共勉!



《曾国藩全书》是您一生不得不读的一套书!他被称为中国历史完人,不仅是当官做到了极致,为人处世都达到了成圣不朽的地步。因此也不妨可以称:人之大者曾国藩。


有图有文才叫书

传世经典之作,不要错过哦~


曾国藩全书 豪华黄金珍藏版

正版发行

图书定价:480元

小编力荐只需198元(包邮哦)


全国包邮,货到付款,敬请放心购买。

由于新疆、西藏运费较贵,每套书需补收30元运费差,请新疆、西藏的朋友酌情下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