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您吃的药里,有“激素”吗?

2015-06-16 中国医药报 药事网

王丽娜 赵宁 盛晓燕

一提起“激素”,许多人并不陌生,像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它们的后缀都有一个“松”字,因此,人们能很快地就辨认出这些药是激素。

但是,这就是所有的吗?还有其他的激素吗?激素可以分为几类?在药物咨询室,笔者遇到咨询类似问题的患者也不在少数。其实,了解激素种类不难,通过药品名称我们便能初步判断了。

首先,什么是激素?激素是指由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的化学信息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激素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在临床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很高的临床利用价值。

其次,激素有哪些种类?根据化学结构,我们将激素大致分为氨基酸类、肽类、甾体激素类(类固醇激素)。

肽类激素

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低精蛋白锌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等,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治疗,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这一类激素名字里通常都有“胰岛素”3个字,由于起效的快慢、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同,又分为不同的种类。

降钙素:如鲑鱼降钙素、依降钙素等,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药名中含“降钙素”的药品可以判定为激素。

人工合成的垂体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皮质素、促甲状腺素等,此类激素名字中常带有“瑞林”,如“曲普瑞林”。

除了这些常用的激素外,临床还有许多药物属于肽类激素,比如生长激素等。

甾体激素

即老百姓口中常说的一类激素,又称类固醇,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其对维持生命、免疫调节功能、性功能及生育功能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中性激素又分为:雌激素(雌二醇、炔雌醇、己烯雌酚、他莫昔芬等)、孕激素(醋酸甲羟孕酮、炔诺酮、炔诺孕酮等)、雄激素(睾酮、丙酸睾酮等)、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司坦唑等)。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合成制剂可以用于避孕。性激素类药物名称中通常含有“雌”、“孕酮”、“龙”、“睾”、“昔芬”等字。

肾上腺皮质激素又称“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很常见的一类药,包括泼尼松、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奈德等。此类药物抗炎作用强,但是应用时要注意疗程和剂量。糖皮质激素类药的名称中通常都含有“松”字,但也有个别例外的,如“醋酸曲安奈德”。

氨基酸类激素

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像这种药品名称中含有“腺素”后缀的,大多都是激素类。

总之,大家在区分药物是不是激素时,还应该多多咨询专业人员,切忌盲目下结论,用错药。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


原文发表于《中国医药报》2015年1月16日刊,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药事网”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识别持续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