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小刚向王健林"开炮"背后:是华谊与万达的博弈?还是别有私心?

2016-11-18 网易财经

华谊亲兄弟,万达父子兵。华谊兄弟与万达的纠纷终于闹上台面了。11月18日,冯小刚新片《我不是潘金莲》刚刚上映,就疑似遭遇到了华谊“老冤家”万达院线的消极排片。对此,老炮冯小刚18日中午在微博上公开发文,手撕王健林。


在这封《潘金莲致王健林先生的一封信》的文章中,冯小刚以潘金莲的口吻,对王健林表示不满,称其“小胸怀”“孩子气”。



王健林还没发声, 王思聪却坐不住了,在微博上公开回应,不仅暗讽冯导此举是“碰瓷”,还反问他,“只准你们排片挤走别人,不允许我们对你片的不看好而降低排片?”



冯小刚也不是好惹的,立刻给怼了回去,称“您的不悦导致万达低排片。”




这一来,本来注意力都在林丹身上的网友立即调转枪头,奔着这几位爷去了。上万条留意也是各执一词,有的认为冯小刚捆绑炒作,有的指出万达院线涉嫌垄断,但更多人的内心则是这样的…




有许多吃瓜群众疑惑,冯小刚在信中反复提及的『小墙皮』是谁?


『小墙皮』指的是王健林的爱将叶宁。在叶宁主管万达影业期间,2014年万达院线实现A股上市,所有影片无一亏损。王健林还在2016万达年会上破例,点名表扬叶宁。


不料,叶宁2016年2月突然辞职,被冯小刚所依靠的华谊『挖墙脚』,担任华谊影业CEO。据报道,叶宁的出走,让王健林『在办公室里捶胸顿足』。


《我不是潘金莲》万达的排片率却仅为10.9%


对于冯导的公开信,王思聪也随即在微博作出回应:“说话别那么阴阳怪气的,听着恶心”,并回呛作为一名导演,应该用拿得出手的作品说话。”




不少网友纷纷表态,表示这次要站思聪!



而冯小刚密集的两条微博,也引发了网友热议。有人支持冯导,称万达排片存在偏私。



但很多网友也对冯导的行为不认可,尤其是公开信中冯小刚第一人称用了“潘金莲”、“小女子”、“奴家”等。





华谊与万达究竟什么仇什么怨?有媒体评论指出,这其实是一个“新仇旧恨的故事。只不过冯小刚在这个时候摆到台面上说,夹带点捆绑宣传的嫌疑。


众所周知,冯小刚与华谊兄弟十多年来深度合作。华谊兄弟董事长、CEO王中磊在一周前的演讲时还公开提到:“尽管我到现在已经出品了150部电影,最近几年我也拍了很多英文的电影,但其实每次被大家问起来的时候,我心里最骄傲的事大多出于我跟冯小刚导演的合作。”


1999年,冯小刚与华谊兄弟合作拍了喜剧电影《没完没了》,至此开启了冯小刚“贺岁档之王”的生涯,也为华谊兄弟赚到了金钱与声誉。很长时间里,冯氏喜剧在贺岁档的上映,都像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新年保留节目。2010年华谊兄弟登陆A股的时候,冯小刚也成为明星股东,分享财富。


但其实贺岁档的命题作文,一直是冯小刚心中的一个“梗”。冯小刚真正想做的是刘震云小说改编的那些电影,像《一地鸡毛》、《温故1942》和在的《我不是潘金莲》。这些表达中国人苦难,用荒诞的方式纪录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人性裂变,才是冯小刚真正感兴趣的。但无疑,这种不负责逗乐观众的电影,是要让投资人承担巨大风险的。


所以后来冯小刚和华谊兄弟双方也有不同类型的电影合作,有的大胜,比如2007年的战争电影《集结号》。有的票房惨败,比如2012年的《1942》。2009年,冯小刚与华谊兄弟签订合同,冯小刚在合作期限内为公司拍摄五部电影作品,《我不是潘金莲》就是第四部。

多方押宝下,《我不是潘金莲》自然是冯小刚和华谊兄弟包括该片保底发行方“耀莱影视”都高度重视的项目。而另一方面,万达院线对华谊兄弟出品的电影在排片上有所挤压的消息,业内早有知晓。


今年暑期档,华谊兄弟出品的动画电影《摇滚藏獒》就在万达院线遇冷。彼时大家猜测纷纷,是否因为此前王健林的爱将叶宁跳槽华谊兄弟任高管,而激怒老东家?但其实从暑期档的竞争影片来看,同一时期光线传媒出品的动画片《大鱼海棠》也是非常又卖相的,出于票房受益的考虑,对同一类型的电影,万达院线给予《大鱼海棠》较多排片更多的也许不是因为做作而是因为《大鱼海棠》的票房预期更好。


但《我不是潘金莲》的情况又有所不同。这部电影有冯小刚、范冰冰等一线大咖加持,此前经历了题材敏感、海外获奖和突然跳档,早就吊足观众胃口,还是挺受期待的。至少在该片上映的首周末,国内大多数电影院都给了40%左右的排片量,而万达院线旗下影城给该片排片仅在10%左右。的确引人争议。



《我不是潘金莲》剧照


目前,华谊官方也发文力挺冯小刚,因此从事态的发展看起来,很像是影业公司对万达院线发起的一场反垄断讨伐。甚至有文章渲染为,冯小刚揭开了整个电影圈的暗战,这出戏可越来越好看了…


万达忌惮的对手?


说起双方的利益博弈,不管是万达高管转投对手公司,还是万达院线排挤华谊影片,都传递出院线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信号。


上市以来,万达院线一直是绩优股的典范。万达院线今年1-10月累计票房收入63.1亿元,同比增长25.17%。截至10月31日,公司拥有已开业影院359家,3164块银幕。


华谊兄弟的影院建设在加速推进。截至9月30日,华谊兄弟已开业的影院总数量已达到17家。三季报显示,华谊兄弟1-9月份实现营业收入21.52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96%,净利润为6.22亿元,同比上涨1.33%。


不过相比起华谊,《我不是潘金莲》背后的另外两家公司耀莱影业和猫眼电影,也是今天这出大戏不可或缺的角色。


《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由华谊兄弟出品、耀莱影业保底发行、光线传媒旗下猫眼电影独家宣发。


耀莱影视进军电影业的路径和万达相似,通过投资影院建立渠道,然后逐步向上游挺进,进行电影的投资和发行。尽管目前从绝对影院数量来说,万达要远高于耀莱,但后者正在通过资本市场奋力追赶。


相比耀莱,猫眼所拥有的线上发行能力,已经在过去几年让万达吃过苦头。2014年国庆,一部《心花路放》让猫眼的票补和预售模式成为电影界的新宠,两个月后,由万达五洲保底,万达院线一路护送的《一步之遥》却票房平平。


另外,在今年各家都很少对电影进行票补的情况下,猫眼决定增加对《我不是潘金莲》的票补:有院线人士透露,《潘》首映日排片若超过50%,每张票补贴最高可达15.1元。这也让万达不得不警惕。它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再出现第二个《心花路放》。


冯小刚“为钱”发声?


然而,潘金莲”也并非善妇,冯小刚的动机很难说没有私心,公开炮轰王健林背后,也又一部分是为了钱袋子着想。下文部分摘自微信公众号《财经啸侃》 文/五谷


2015年12月,华谊兄弟斥资10.5亿元收购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70%股权。根据华谊兄弟的公告,收购后冯小刚、陆国强两人将分别转让旗下69%和1%的股份给华谊兄弟。


据公开资料显示,美拉传媒成立于2015年9月2日,注册资本为500万元,其中冯小刚出资350万,持有东阳美拉99%的股权,陆国强持有东阳美拉1%的股权。




也就是说,美拉传媒成尚未满百天,但总估值已经高达15亿元(10.5/0.7=15);也有人私下说,冯小刚竟然把华谊兄弟当成了提款机。

  

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作为美拉传媒老股东,冯小刚等作出了5年业绩承诺期限,其中2016年度承诺的业绩目标为税后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自2017年度起,每个年度的业绩目标为在上一个年度承诺的净利润目标基础上增长15%。)若未能完成该目标,冯小刚将以现金补足差额。


不过今年的目标看起来很难完成了,2016年上半年,美拉传媒净利润只有3535万元,换言之,截止上半年业绩连承诺的一半都没到。


根据冯小刚及华谊兄弟于2009年签署的《合作协议》,冯小刚在合作期限内为华谊兄弟拍摄五部电影作品。其中冯小刚为华谊兄弟拍摄的电影作品《我不是潘金莲》,视为冯小刚为华谊兄弟拍摄完成的第四部电影作品。


作为年底大片,公开资料显示,美拉传媒也将从《我不是潘金莲》票房中获益,并成为完成业绩承诺的一个重要砝码。


《我不是潘金莲》出品公司包括耀莱影视、北京文化摩天轮、华谊兄弟电影和美拉传媒;美拉传媒和华谊兄弟电影全部隶属于华谊兄弟。


也就是说,美拉传媒也将从《我不是潘金莲》票房中获益,并成为完成业绩承诺的一个重要砝码。一旦《我不是潘金莲》票房失利,作为出品公司的美拉传媒,2016年业绩完成难度会更大。


更重要的是,冯小刚可是签了“对赌协议”的!按照协议规定,若冯小刚未能完成某个年度的“业绩目标”,则老股东同意于该年度的审计报告出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以现金的方式(或美拉传媒认可的其他方式)补足美拉传媒未完成的该年度业绩目标之差额部分。


因而冯小刚炮轰王健林事件,可以说一大部分也是为了钱。目前来看这一招还是比较成功的。至少,大家都知道这部电影上映了…


又有多个地方放大招!有的城市楼价要大涨,有的终将成炮灰!

从酒店门童到坐拥40亿,迎娶白富美,后来沦落街头做麻油鸡

最新权威出炉!中国100家最佳医院+37个最佳专科,收好不谢

【后厂村研究局】31省GDP数据出炉 不要急于叫好

后厂村研究局|东北经济陷低谷:人才外流有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