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两支“大白战队”的核酸检测故事|疫情下的科技工作者
奋斗的人生是最美丽的!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一个又一个“大白”
用坚毅的背影描绘了
最美画面、成就了英勇壮举。
疫情来势汹汹,
省会郑州有两支“大白战队”
积极响应号召,
加入核酸检测大军,
向险而行,逆行出征,
为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
彻底胜利而不断冲锋。
50天“急行军”1500公里
第一支“战队”,是河南省药学会会员单位、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临床药理室的药师团队。
早在今年1月,安阳地区突遭“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侵袭,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遭受严重威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河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临床药理室的赵宁民、李巧艳、王漪檬等药师,积极报名参加河南省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医疗队,火速驰援安阳。
在临时搭建的核酸检测方舱实验室中,这支队伍日夜奋战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最终助力安阳市阻断了疫情扩散。赵宁民、李巧艳、王漪檬获得安阳市“终身荣誉市民”称号。
3月份,我省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反弹。3月10日,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临床药理室的马爱玲、陈晓萌紧急出发,支援濮阳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这是一支由7个不同专业、30名年轻的抗疫“老兵”、两台移动核酸检测车组成的“精锐部队”。
在陌生环境开展核酸检测是第一项挑战,连续转战是第二项挑战。刚结束了濮阳的抗疫任务,这支“战队”又连续转战修武。
一切又重新开始。
调整方舱,调配物资,
准备试剂和耗材,
然后就是不分昼夜地工作。
3月26日支援漯河市临颍县,
4月2日支援周口市太康县,
4月9日支援永城市……
50多天里,
医疗队共到六个地方进行支援,
并且每次都是“急行军”。
累计下来,核酸检测队的
抗疫之路已有1500多公里。
这支“战队”的内部微信群的名称也因此被改为:省医1500公里核酸检测支援队。
连续高强度的工作,队员们需要克服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这是第三项挑战。出门在外最难熬的就是对家的思念,离开家、离开家人,每一天都是思念,思念孩子、挂念老人、心疼爱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
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
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
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白衣执甲勇战新冠
第二支“战队”,是河南省肿瘤医院援沪核酸检测队。
3月份以来,上海市接连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4月3日,河南省肿瘤医院快速响应省卫健委的任务部署,组建了6人核酸检测队并入省援沪核酸检测队伍。出发前,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任武、罗素霞对全体支援队员“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表达了感谢,同时嘱托大家做好防护平安归来。4月6日,带着院领导殷切的嘱托和同事的关心,队员们整装出发,前往上海。
飞机上,队长李刚传达了省委、省政府和省卫健委对援沪工作的要求,并对疫情形势进行了研判。他信心十足地鼓励队员们:“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援沪任务,不辱使命。”
到达方舱后,队员们自己动手,搬运物资、清理场区、搭建帐篷、安装仪器、上机测试,第二天基本完成了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并进行了每个队员核酸自测和环境学采样检测。为了防控任务,每一个队员都在和时间赛跑。
准备妥当之后,队里举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队员们信心满满,纷纷表示:“不灭疫情终不还!”“一定要助上海战胜疫情!”
核酸提取工作,每人都是“神枪手”,手磨破了,消消毒,继续加,真正做到了“能吃苦、肯吃苦” 。每天每个队都要完成大量标本的检测,光是拧标本盖就磨得手指头疼,更别说还穿着防护服。但队员们能吃苦,克服许多困难,尽全力将每一份标本检测准确。
双人审核、双人上报,检测一批上报一批,24小时不间断上报,密切配合保证检验结果及时可靠。河南省肿瘤医院援沪核酸检测队制定的阳性判断规则流程图被当地疾控部门充分认可,转发到青浦区疾控部门工作群里分享。
队员丁晶利用休息时间,主动担当,成为斯诺酒店的“楼长”,收集大家生活上的需求,为其他队员分发药品和生活用品,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核酸检测工作难不难,难,累不累,累,但作为抗疫的一份子,这支团队的每位队员都有着坚定的信念,用实际行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队员高绍冰专门写了一首诗,表达大家的心情。
七律·援沪
援沪不怕远征难,核酸检测不敢闲。
防护服下勇奋战,守好岗位要争先。
团队协作能吃苦,兄弟单位同奉献。
待到花开归来时,扫除新冠迎明天。
推荐阅读
1.疫情期间看病难?中医专家孟毅就在“眼前”|疫情下的科技工作者
2.大工匠疫情期间“扎根”实验室,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培育新钻石|疫情下的科技工作者
3.怪了?这个“白大褂”博士为啥抗疫期间到麦田“讲故事”|疫情下的科技工作者
4.不开车、不追剧!“最美科技工作者”陈小兵疫情期间干了些啥?|疫情下的科技工作者
来源:河南省药学会、河南省微生物学会
编辑:河南科协小编团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要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