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诺贝尔奖得主……那些发光人生背后的高考故事
▲点击关注“河南科协”,参加“科普竞赛”▼
有益!有趣!答题赢红包、得证书……
又是一年高考时。
回首往昔,刘洋、屠呦呦、袁亚湘、甘晓华等“科星”也曾经历这一次“大考”。今天,科技日报记者追寻他们发光人生背后的高考故事,为即将走向考场的1193万少年送上祝福。
祝成功,祝凯旋!
迈过这一步,你们将迎接一个更加“闪亮”的自己。
刘洋:高分过线,成为女飞行员
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出征前,航天员刘洋在朋友圈发了4个字:“准备,出发”。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刘洋。
1997年参加高考的那段日子里,这位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航天员,也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刘洋在河南省郑州市长大。念高中时的她,在老师们的印象中“内向、文静、中规中矩”,有异于同龄人的沉稳,踏实而勤奋。她学习好,是所有老师眼中的“大学苗子”。初三时,刘洋曾获市级英语竞赛二等奖。她高中的学籍卡上,语数外成绩大多90分以上,其他功课大多是“优”。
1997年初,某航空公司招飞行员。
刘洋的身高、视力都符合条件,高中班主任武秋月第一时间帮她报了名。“大学你肯定考得上,当女飞行员却千载难逢。”武秋月的话,打消了刘洋父母的顾虑。后来,空军招飞人员来学校,“一眼就看中了刘洋”。
时任教导主任的陈静陪着刘洋母女,坐火车去济南参加最终体检,母女俩看着都挺高兴。刘洋估分非常高,可能是参加体检的“准飞行员”中的最高分。
政审、高考也顺利过关。老师们的印象中,刘洋考了620多分,高分过线。
“人生路上这个小小的插曲,从此改变了我一生的方向。”刘洋这样写道,她接到了空军长春第一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成为新中国第七批女飞行员中的一分子。
刘洋的高中毕业合影照局部(二排中为刘洋)。
屠呦呦:生物成绩突出,选择“向医而行”
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在宁波降生。她的父母用《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
屠家虽然不大,但是楼顶专门开辟了小阁楼存放书籍。这块小天地也是屠呦呦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中医药的书籍和图文并茂的小插图,让屠呦呦受到了药学的启蒙。
屠呦呦在工作中(翻拍资料照片)。
除了初中毕业后因病休学的两年,屠呦呦的学习生涯一路顺遂。
1948年,18岁的屠呦呦进入宁波私立效实中学高中就读,两年后转至宁波中学读高三。这两所学校都是当地的知名高中,效实中学曾经培育过十多名院士。
在效实中学读书时,屠呦呦的生物成绩较为突出,生物老师曾开玩笑地说:“如果其他同学都能像屠呦呦一样勤学好问,我即使再辛苦也开心!”
屠呦呦在宁波中学的生活辅导主任、宁波市政协原主席徐季子先生对她印象也十分深刻,曾评价她:“屠呦呦,优秀、安静,是个好学生,聪慧、灵巧,不仅读书好,品格也好,不是一个捧着书死板读书的人,本身就有学习上的天赋。”并且鼓励她:“不要只贪恋生活的宁静,应该有面对暴风雨的勇气。”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药学系,在兴趣的指引下,她选择了相对冷门的生药学专业,并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向医而行,不改初心。
袁亚湘:去高考,就像参加五子棋竞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亚湘是1977年“文革”后首届高考生。
大概是在正式高考的前一个月,袁亚湘的父亲从县城带回了“恢复高考”的消息。那时候,在农村的袁亚湘,“每天就是干农活,不想别的”。
袁亚湘(后排右一)小时与父母、哥哥的全家福。
袁亚湘回忆,得到消息后,脱产了一个月,到读高中的学校租了一间房子住下,每天和几个备考的同学一道复习,学校指派了老师做适当的指导,但主要就是靠自己做题。
“有机会去参加高考,就好像我们单位昨天搞了个五子棋竞赛一样,就是去考个试。考不上就考不上,能考上,大概就可以去镇上工作,不用再做农民了。至于做一个科学家?这是压根想不到的。”他说。
考完试,袁亚湘就回去干活了,后面都没有主动打听过结果。一直到今天,他都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
袁亚湘从小最喜爱的科目就是数学,他的数学成绩也一直很好,总是名列前茅。“学数学对我来说就像现在的小孩子打游戏一样,我是很快乐的。”在务农的那几年里,袁亚湘会去书店,找一些数学题来解,也会问当初中数学老师的叔叔借数学科普书看。
后来,县里贴了录取榜,袁父看见了儿子被湘潭大学计算数学系录取的消息,转告给他。
袁亚湘在办公室里。
袁亚湘先后就读湘潭大学、中国科学院及英国剑桥大学,学成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工作。在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他在信赖域法、拟牛顿法、非线性共轭梯度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袁亚湘给青年学子的手写寄语。
甘晓华:向往蓝天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专家甘晓华从广播里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时,是1977年10月20日左右。他还记得,江西省高考时间定在12月3日和4日,那时离高考也只有1个多月。
当时正值秋收时节,身为生产队长,甘晓华不得不留在队里领导大家进行秋收。那段时间里,他只能晚上复习。
“山里的农村没有电,也舍不得买煤油,只能用抽水机用的柴油点灯。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至深夜一两点,第二天早晨五六点钟又起床干农活,洗脸时鼻子发痒,手指一抠都是黑炭,原来鼻子里吸满了柴油燃烧散发的黑烟。”他回忆道。
甘晓华院士。
尽管复习时间抓得紧,但时间仓促,甘晓华连高中课本都没有复习完就上阵了。考试结束后,他又回到了生产队,和往常一样每天干农活,同时,在焦虑中默默地等待高考结果。
1978年1月,他迎来了改变命运的日子。
经过一番权衡,他填报的第一志愿为南京航空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个志愿排列是航空院校、医学院校、建筑院校。虽然做木工的他对土木建筑有一定理解和感情,但他更向往看起来更高科技的专业。
“由于平时能看见天空战鹰翱翔,觉得从事航空应该是自己的梦想。”他回忆道。
推荐阅读
来源:科技日报、新华社、新京报、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央广网等
编辑:河南科协小编团
| 近期视频 |了解更多,欢迎关注河南科协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