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圆满落幕,这些“大咖”观点不容错过→
6月27日下午,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在长沙北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出席并致辞,湖南省委副书记朱国贤,湖南省副省长陈飞,中南大学校长、湖南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田红旗出席,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有关领导,院士专家、企业家和一线科技工作者代表,以及媒体记者300余人参加闭幕式。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徐延豪主持闭幕式。
张玉卓在致辞中指出,本届中国科协年会围绕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创新引领 自立自强——打造中部崛起新引擎”主题,以科协“三型”组织特色和“四服务”品牌产品紧密对接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需求,体现出“任务聚焦、活动务实”的鲜明特点。年会聚焦政治靶心,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突出关注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营造团结奋进开放创新的良好氛围。聚焦学术引领,着眼于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国际科技界,持续推出高质量思想产品。聚焦地方发展,围绕助推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助推企业组织创新和技术变革、助力内陆地区开放崛起、助力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搭建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赋能平台。
张玉卓强调,党中央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协组织要做坚强后盾,为科技工作者坚定创新自信、坚持“四个面向”、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支撑。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科技群团发展道路,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当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现代科技治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科学文化、营造优良创新生态。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贡献。
闭幕式上,中国科协副主席、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发布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共30个问题难题入选。据了解,2018年以来,中国科协连续5年组织全国学会、企业科协等组织,广泛联系国内外科技组织和专家,征集评选重大科技问题难题,并在中国科协年会上发布。五年共征集问题难题2772个,发布160个,146个全国学会和学会联合体参与推荐,对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好奇心和自由探索热情,引领科技创新趋势和科研攻关方向,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参加闭幕式的有关领导向推荐入选2022年问题难题的中国化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等28个学会颁发“优秀推荐单位”牌匾。都有哪些问题难题?>>更多详情
闭幕式上,还举办了2022年中国(长沙)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大赛暨海外创业者中国行启动仪式,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与项目推荐渠道代表现场签约。大赛创办于2016年,是中国科协联合地方政府,为服务海外人才来华创新创业搭建的国际化平台,已先后举办六届。本届大赛将组织进入总决赛的参赛团队,在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怀化、邵阳、郴州等8个地级市开展“海外创业者中国行”活动,面向全球推介湖南创新创业环境、展现良好创业生态,以更好地服务举办地经济社会发展。
在闭幕式的主旨报告环节,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陈亮,湖南苏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意麒,中国中铁隧道局隧道股份有限公司盾构主司机、隧道工高级技师母永奇,分别作了题为《在戈壁无人区燃烧青春,推动核工业产业链最终闭环》《从“看见”到“看懂”,人工智能赋能下的科创高地》《奋斗书写青春 拼搏成就梦想》的主旨报告。
本届年会以“创新引领 自立自强——打造中部崛起新引擎”为主题,彰显创新引领整体效能,推动科技为民扎实落地,营造聚才引才良好生态,强化改革赋能基层,服务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共有690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会交流互动,其中企业界、产业界和投资界代表3442位,创历史之最,110余家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承办、协办和参与活动。
延伸阅读
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期间,周济、杨学军、高鸿钧、何清华4位科技“大咖”分别围绕智能制造、因果关系数据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企业自主创新作主旨报告,共话科技创新发展。
今后15年是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时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济
中国制造业有着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强烈需求,同时也恰逢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历史机遇期。今后15年正是5G+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新一轮工业革命核心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业完全可以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集中优势力量打一场战略决战,实现中国制造工业的弯道超车、跨越发展。
制造业有三个基本范式,第一代智能制造主要是指数字化制造,第二代智能制造主要是指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或者叫“互联网+制造”,新一代智能制造就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这三个基本范式体现了智能制造发展的内在规律,中国制造业还处于工业2.0后期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采取并联式的发展方式,也就是要采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技术路线。
从现在到2035年,我国的智能制造发展总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实现。第一个阶段数字化转型,从现在到2028年应该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程。第二个阶段是智能化升级,从2028年到2035年将深入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工程。
智能制造是一个集成的大系统,它包含了智能产品、智能生产以及智能服务三大功能系统,以及智能制造云和工业互联网络两大支撑系统集合而成。制造业创新的内涵包含了四个层次:产品创新、生产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制造系统集成创新,在这四个层次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都是制造业创新的主要途径。
智能制造第一个重要的应用方向主要是智能产品,我们可以预见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将为产品和装备的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智能生产是制造智能产品的物化过程,智能工厂就是智能生产的主要载体。而以智能服务为核心的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引发了产品和生产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也引发了制造服务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产品服务的方方面面。
智能制造价值创造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云平台两大支撑系统,把智能产品、智能生产和智能服务三大功能系统集成起来,通过系统的集成、优势实现新的价值创造。
中国制造业的同志们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制造强国战略,以制造业的繁荣和强大支撑国家的繁荣和强大,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发展因果关系数据湖
走出数据沼泽困境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学军
走出数据沼泽困境,我们认为不仅需要创新数据采集和传输存储技术,更需要创新数据分析技术,因果关系打开了一扇通往强人工智能的“科学之门”。为此,针对大数据沼泽治理的挑战,结合国际科学技术最先进的进展——因果关系新科学,我们提出要发展因果关系数据湖技术。
具体来说,因果关系数据湖是一个智能数据管理系统,用户无需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即可按原样组织存储大容量、高纬度、众源头、多格式的数据,并可按“关联、干预、反事实”的因果关系之梯分析数据。
所谓因果关系之梯,包括了三个阶梯。第一个阶梯是关联推理,即我看到了什么;第二个阶梯是干预推理,即如果我实施行动将会怎么样;第三个阶梯是反事实推理,即当时我做了会怎么样,没做会怎么样。我把这三个阶梯称之为“眼腿脑”定律——我们读万卷书,不仅眼睛要看,还要行万里路、想万众的事。
那么,因果关系数据湖如何做呢?近年来,我们按照核心概念开发、架构设计创新、关键技术突破以及典型应用验证的步骤迭代推进。
首先,我们提出了数据模、场景集、因果箭的核心概念。一个操作系统的架构首先要有核心概念,没有核心概念就不可能有架构创新,而架构创新又是制约信息系统和智能系统的关键问题。
在架构创新方面,我们基于核心概念设计了一个因果关系数据湖架构,即数据组织层、数据世系层、因果推理层。其中,数据组织层包含了传感数据池、文档数据池、关系数据池、图数据池等等各类的数据池。数据世系层包含了世系因果箭管理,也包含了血统演算、可信演算、证据演算。因果推理层包含了推理因果箭管理,也包含了关联推理、干预推理、反事实推理。
有了架构还要突破核心技术。因果关系数据湖包含了5个核心技术,即基于数字对象的数据组织,基于数据池的数据存储,基于数据世系的数据演算,基于因果推理的数据分析,基于因果查询语言的人机交互。
因果关系数据湖怎么用?在实际运用中,因果关系数据湖可以是以云服务的形式部署的数据中心,也可以以软件的形式部署在边端平台。目前,在医学领域,因果关系数据湖可以做新冠疫苗反映多组学分析;在社会科学领域,因果关系数据湖则可以做政策评估分析。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鸿钧
一是发挥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策源地的作用。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根底和源泉,是所有基础问题的总开关。近年来,我国的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跟踪模仿式科研的惯性较大,提出新理论、新方法,开拓新领域、新方向的信心和能力不足。
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加快跃进,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特别是国家科研机构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集聚了大批优秀科学家,拥有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创新平台,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主体力量。
应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性机遇,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重大问题,开展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源源不断地为国家长远发展提供基础储备。
二是发挥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主力军作用。
在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关键核心技术上,作出重大创新贡献,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定位的根本体现。当前,我国很多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创新链、产业链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聚焦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整合各方面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断产出有影响的重大技术、战略性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保障创新链、产业链自主可控,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
三是发挥好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主阵地作用。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培养造就战略人才力量的最好实践平台。应在实践创新中培养更多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大胆选拔和放手使用优秀年轻人。培养壮大卓越工程师队伍,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是发挥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引领者作用。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始终处在科技创新最前沿,对科技体系改革具有内生动力,也有迫切需要。应围绕制约科技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大胆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创新活力和潜能。
同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主要代表,应积极牵头发起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更加主动参与国际科技组织和重点领域、新型技术标准规则的制定,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
制造业高地源自体系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专家 何清华
经过23年的发展积淀,山河智能产品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在性能、质量、外观各方面都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端产品,依靠的是23年来一以贯之的体系建设。
在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山河智能瞄准成果产业化,坚持“科教兴产业、产业促科教”宗旨,与中南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逐步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机制。
我们创立了先导式创新模式,探索了基于先导式创新下的四大创新模式,分别是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和持续创新。山河智能在创立之初,以极具中国特色的原创性产品液压静力压桩机高起点自觉走上自主发展之路。
理性地推进制造系统的数字化工程。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手段,但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制造的效益化,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部分。在实现精益生产基础上推进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才能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效益化。
山河智能创办以来就认识到管理第一,技术第二。只有先进的管理才能确保技术的持续进步。一直以来,山河智能通过有效的管理构建起平台,使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发挥了更好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认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是创建一个更加有利于制造业高地建设的社会性体系。
首先要认识到精品是制造业高地的基本特征。高端产品就是制造业高地的基本特征,应具备辨识度高的外形与性能、足够高的可靠性、比较高的价格和比较低的成本等几个特点。
要在全社会广泛培育精品意识。攀登制造业高地应该是多层次的,要从理念和观念上加强对精品的宣传力度。要倡导培育崇尚高端产品的社会风气,自觉杜绝低端的伪劣产品,制造者要将“制造精品”作为自己的职业操守。
要发动千军万马锤炼精品。不同领域的制造高地及高端产品体系有着很大差异,在浩繁的民用制造业中,高科技“突破卡脖子以及技术创新”应当有更多的评价维度和不一样的举国体制。要树立“成本也是核心竞争力”的观念;鼓励做精优于做大,重视鼓励小微企业潜心突破一项产品技术并将产品做到极致;提高民众的生活品位,奠定精品的社会基础;培育制造业文化。
推荐阅读
1.30个!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发布
2.周培源:以国家需要定义人生坐标|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巡礼3.吕国范一行赴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调研全省学会工作情况4.河南省政府与中国科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这次“省会合作”将给河南带来什么?来源: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信息中心,湖南日报
编辑:河南科协小编团
▲ 活动火热进行中▲
有益!有趣!答题赢红包、得证书……
扫码关注“河南科协”,点击“科普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