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速公路改扩建实践
编者按:7月19日,在赛文交通网主办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技术应用及实践”线上研讨会中,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路院副总工程师姜正晖作了《浙江省高速公路改扩建实践》主题报告。
该报告介绍了浙江省二十多年来高速公路改扩建概况及特点,结合工程案例,回顾总结了改扩建理念与技术的发展过程,并分享了实践体会。
“十三五”末期,浙江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096公里,面积密度达4.8公里/百平方公里,但由于交通量需求增长依然快速,不同道路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依然存在,且浙江省地理、地质特征,土地资源稀缺等特点决定了后续仍需加快既有高速公路的改扩建。
浙江省改扩建工作始于2000年,现已经完成了近600公里的建设,主要有沪杭甬高速、杭金衢高速、甬台温高速乐清段以及杭宁高速。
目前在建或已经进入前期研究和设计阶段的待建里程约850公里,包括甬台温高速、甬金高速绍兴段、甬金高速金华段、申苏浙皖高速长兴西互通至浙皖界段、乍嘉苏高速南湖互通至浙苏界段、诸永高速直埠至街亭段,以及沪杭甬高速二次扩容。“十四五”拟改扩建的项目基本情况如下表。
随着高速公路改扩建发展,浙江省改扩建理念不断提升,内容更加丰富。首先是提前谋划,从早期的根据交通量饱和情况对局部路段进行加宽,逐渐发展为进行路网级改扩建筹划。
其次是利用改扩建时机对旧路构造物、设施的提质升级改造,对制约沿线地方规划及人们生产生活的改造等内容增多。三是改扩建期间对道路及路网运行的影响,以及环保、社会影响等方面更加重视。
高速公路改扩建受路网条件、交通量、地形、地质、城镇规划与密度、交叉构造物分布等影响大,随着改扩建从平原微丘区逐步向山区发展,高速、铁路及地方路网完善,城镇发展、航道规划等级提升等,浙江省的特点是这些影响因素往往在一个路段同时多个因素交织。
随着改扩建理念的发展,工程内容与复杂度大大增加。通过实践,深刻体会到了早规划、早研究的重要性,而且在工作深度上相比新建要加深,随着阶段进展不断优化完善,做到“提前、精细、求实效”。
这有利于合理改扩建方案及交通组织方案的确定,进而影响着建设时机、分段分期建设安排、标准与规模的确定,成为改扩建区别于新建的重要特点之一。
理念的发展也体现在改扩建形式上的演变。浙江已完成的改扩建项目均位于平原或微丘区,均采用两侧拼宽为主,局部分离的加宽改扩建形式;在建及代建的项目,另建新线、改高架、单侧加宽、分离跨越等新形式的比重逐渐增大。在这方面也有所体会:
一是目前仍以加宽改扩建为主,但未来会出现立体复合式。目前在建及代建项目中,经与立体复合形式比选,在工程规模与造价、技术成熟度与复杂度、运营与服务等方面,加宽改扩建相对优于立体复合式,考虑浙江特点如地形多变、互通等大型构造物密集、区间交通量大等情况,均采用加宽改扩建。
沪杭甬高速二次扩容目前也已进入研究阶段,立体复合形式作为重要的比选方案目前正在开展中。
二是加宽改扩建中,两侧加宽(两侧拼宽或两侧分离)仍是首选。浙江目前所有项目经比选最终都采用了两侧加宽为主的形式,其对规模控制、运营使用、施工期保通等均相对有利。
三是借鉴立体复合的理念,对部分改造难度、规模特别大的枢纽节点可采用分离新建跨越的方式,分离新建幅直行,老路幅维持与交叉高速的转换,丰富了加宽改扩建形式,增加了该类形式的适用性。如甬台温高速吴岙枢纽。
四是受城镇规划等要求,另建新线、改高架、改地下隧道。这虽然不属于加宽改扩建,但会穿插于路段之中,成为改扩建的一部分,其对总体方案、交通组织同样产生重要影响。
如甬台温台州互通至南城互通段(7km)位于黄岩区中心城区,现状高速公路采用填方路基和低矮桥梁穿越,对城区造成割裂效应,采用整体拆除抬升为双向八车道高架桥方案。如甬金高速金华段穿越双江湖为解决与地方规划矛盾采用水下隧道。
总之随着浙江省改扩建的发展,受各种因素制约,改扩建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要求将进一步凸显。
改扩建形式的多样化趋势,对总体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浙江高速公路改扩建总体设计,强调紧紧围绕“利用与改扩建有机结合、建设与运营相互协调”,将工程技术与交通组织的同步研究,清晰把握好两者底线,采用互助互谅的方式,不断糅合、反复,来寻求科学方案。
如可采用各种工程措施,如采用超拼、边坡陡直开挖、一侧拼宽后改移中分带、隧道扩挖或改路基、边坡下设置隧道等减小施工期交通组织难度,采用局部封闭集约化施工等形式为施工创造条件。
此外,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地技术创新、合理标准采用、适度的宽容等还能为总体设计助一臂之力,如局部路段的硬路肩宽度缩小、分车道进行路面设计等等专业技术的采用,如通航等级提升时结合未来航道实施计划,采用 “老桥老标准、新桥新标准” 先分离新建,并为日后航道提升拆建老桥预留好条件。
岩尖坑隧道改路堑
RECOMM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