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基金会,引领“科学公益”价值思潮|科学公益专栏
编者按:
“推动科学公益”是北京三一公益基金会(简称:三一基金会)的使命,2017年三一基金会将全面探索和建构“科学公益”理论体系,并推出科学公益专栏,期望传递有价值的公益思想,呈现优秀的公益项目,促进思考和行动,引领中国公益科学发展。
如何理解“科学公益”?来听听三一基金会秘书长赵文洋的阐释。
以下摘录自三一基金会秘书长赵文洋在3月1日三一基金会3ESPACE项目2017战略升级发布会上的发言。
回顾历史,促进和推动中国现代公益慈善变革发展的,有几个重要的理念思潮。
“专业公益”的价值思潮
故事可以追溯到1981年7月,中国第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组织——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这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公益慈善事业走上现代化之路的标志,随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组织开始不断涌现。以基金会为例, 上世纪90年代起基金会主体形式的公益机构不断增多,特别是2005年前后呈陡然上升之势,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共有5544家公益慈善基金会。可见,机构化,也就是有组织地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出发点去做慈善,已经成为公益的常态形式。
机构化发展的结果是催生了专业公益,这对于公益事业发展的意义非常大,也使得公益行为更有组织性也更具效率。将公益专业化,在于建立一个完善的公益制度,大到公益文化、行业准则、法律保护和监管、公众问责,小到机构治理机制、员工专业素养、薪酬福利体系、职业幸福感等等。现代公益发端三十年来,专业公益的理念似乎早已成为公益的基因,而去年出台的《慈善法》让机构化公益有法可依,是对专业公益的又一记强有力推动 。
“民间公益”的价值思潮
在中国现代公益慈善发展最初的十几年里,具有中国特色的官办公益组织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比如政府系统的慈善会和绝大多数公募基金会。21世纪后政策逐步放开,2004年3月国务院颁布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将基金会分为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起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就可申请设立非公募基金会。这是政府首次承认并鼓励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被视为支持民间公益的破冰性文件。
随后中国第一家民间公益基金会——北京华夏慈善基金会成立。此后主要由民间资本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开始蓬勃发展,《2015年度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5年度,中国非公募基金会数量达到3198家,占全国基金会总数的比例达66.85%。《2014年度慈善捐助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各类基金会所接收的捐款有67.6% 流向非公募基金会。这说明无论是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还是它掌管的公益资金都已超过公募基金会,这是公益社会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另一方面,从整个社会的捐赠意愿来看,2008年由于南方冰雪灾、汶川地震等重大事件的发生,实现了全民公益的启蒙,全国的公益慈善捐赠总量达到1070亿元,较2007年的200亿直接翻了五番有余 。2015年社会捐赠主要来自于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占比为93.28%,政府、事业单位、宗教团体等其他主体的捐赠不足一成。可以看出民间公益意识开始觉醒,资本在源源不断地流向公益。此外,互联网激活了自下而上的公益模式,直接助推了公益的社会化,民间力量成为公益主流。
“透明公益”的价值思潮
2011年,以郭美美事件为引爆点,中国公益领域爆发了一系列丑闻,继而引发了社会对公益行业的信任危机,2011年成为了中国公益慈善的问责年,公益机构的财务透明成为公众捐赠所最关心的问题 。随后公益行业展开了一系列自律行动,2012年8月29日,基金会中心网发布中国公益基金会透明指数FTI,2013年,壹基金发起中国民间公益透明指数 GTI,通过透明指数公开打分和排名,促进公益行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据基金会中心网的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5544家基金会中4216家在基金会中心网上有FTI得分,也就是说全国七成以上的基金会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进行信息披露。FTI推出近五年来,基金会平均透明指数由2012年的35%上升为48%,增幅近40%。2013年GTI团队通过互联网采集到信息的民间组织为1000家,而目前这一数量达到3710家,GTI平均得分32.83分,较2013年的27.23分增幅逾20%。虽然整体透明度仍有待提高,但数据说明我们公益组织的透明意识在不断增强,中国公益行业的信息透明度正在平稳上升的状态。
三一基金会,引领“科学公益”的价值思潮
无论是机构化催生的专业公益,社会化助推的民间公益,还是公众问责倒逼的透明公益,都在不断推动中国现代公益慈善的进步。然而,当公益开始走向机构化和专业化的时候,就已经不再是一种由一腔热血、感情情怀驱动的行为了;当公益越来越社会化和多元化的时候,公益就不再仅仅是一个第三部门了;当公益越来越多的被提倡为生活常态和价值取向的时候,它应该先成为一种探寻解决社会问题根源的科学。面对着极速增长的公益资金,未来公益需要不断思考如何让每一分钱都最大程度的增进社会利益,如何能够产生切实有效的效果和持续影响。
在“科学公益“这个词里面,科学是公益的定语,是公益的底层代码,公益要建构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操作系统之上。它包括但不限于解决方案本身的科学性,还应该包括从事公益应用的方法和手段的科学性。胡适总结了科学的核心要义在于实验主义,它是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而当我们在谈科学公益的时候,我们在强调价值验证,价值验证是一个过程,无论证实还是证伪都是值得的,推动科学公益正是促进拥有价值验证的思维方式。
因此,我们并不急于给“科学公益”下一个定义,它更大的意义在于促进思考和价值导向,我们希望它成为引领中国现代公益事业发展的新的价值思潮。
北京三一公益基金会(Sany Foundation,简称三一基金会)于2013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成立。三一基金会以“推动科学公益”为使命,同时开展运作、资助和研究类项目,致力于探索、建构和完善“科学公益”理论体系,孵化创新有效的公益项目,资助并树立优秀项目标杆,以期影响行业、公众、社会资本和政策,引领中国公益科学发展。
北京三一公益基金会
Sany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