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助学减贫实验 | 用金钱换行动,从传统慈善到科学公益
2014年,一场圆梦助学的减贫实验,在中西部贫困地区悄然展开。
这是三一基金会独立运作的旗舰项目,每年选取数百名刚考入高中的贫困生,对他们进行为期3年的经济资助。
与一般资助项目不同,这些贫困学子通过审核后,会被随机分配到不同小组,接受项目组与他们约定的“资助条件”,如学习成绩必须“稳步提升”或至少“保持稳定”。
学生们正式参加圆梦项目,会收到第一笔1500元左右的资助款。但若想继续得到资助,必须按要求汇报学习生活情况。若“条件”达成,他们将拥有高中3年的持续资助,每年3000元左右,并可能延续到本科、研究生、甚至出国留学阶段。但约定“条件”若没达成,成绩退步,他们就会失去资助资格。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资助条件”并非模糊的描述,项目组对每项“条件”都有量化的评判标准。“成绩稳定”表示,原则上不得低于第一次排名,原来成绩位于前10%,允许5%的波动;而“稳步提高”指,以高一第一学期末成绩排名百分比为基础,各学期末年级排名百分比原则上不得低于上一学期,直至排名进入前10%。
本是助学的公益行动,为何要加上种种限定“条件”,给学生们增加更多负担呢?圆梦项目有着自己的计划。
1
“用金钱换行动”
事实上,这是一种被称为“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s,CCTs)”的扶贫方式。这种项目向赤贫家庭提供现金资助,但受益家庭必须遵从一系列“条件”,比如保证子女上学、接受医疗保健或其他社会服务。有人形象地将这种方式称为“用金钱换行动”。
与大城市不同,在中西部,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初中毕业就辍学了。
孩子们会认为,“父母必须努力工作才能供我上学,我成绩差,上学就是浪费钱。如果不上学了去工作,即便不能挣到很多钱也能养活自己”。
经济压力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和父母可能都无法对未来前景和教育产出形成正确的预估,导致很多孩子早早结束学生生涯,成年后又会后悔当初离开学校的选择。
“如果好好学习能够拿到钱,甚至还能考入大学,孩子又为什么要辍学呢?”。圆梦助学希望采用这种“有条件”的资助方式,为贫困学子提供经济支持,鼓励他们刻苦学习的同时,也给他们一定的压力。
另一方面,一般的资助中,“成绩优秀”往往是资助的风向标,善款会被学校或老师作为对优等生的奖励,真正需要资助的贫困生却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达不到“优秀”标准,得不到资助。可是,我们怎能要求一个每天要为衣食学费犯愁的寒门学子与衣食无忧一心学习的学生成绩一样优秀呢?
圆梦项目并不对受资助学生的成绩做出要求,更多地希望能够给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更多的求学机会,“有条件”的资助是动力也是压力,有收获亦要付出。
2
“有条件”的资助方案设计
过去十几年来,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CCTs)项目在发展中国家备受青睐,教育方面尝试颇多,成效显著。
2008年世界各国CCTs项目-世界银行
有感于世界各国对CCTs项目的多年实践成果,圆梦项目决定采用这种“有条件”资助的方式的同时,特别注重了“条件”的选取。
很多教育领域的CCTs项目,都将“入学率”作为“资助条件”。项目推进显著提高了入学率,但评估结果也同时发现,这并没有导致学生考试成绩有所提高。
拉丁美洲部分CCTs方案的受益条件设置-世界银行
产生这样的结果,原因很多。比如家长养育子女方式不得当,缺乏信息或其他教育、健康资源的投入情况。当然也有可能源自服务质量过低,仅仅凭借增加服务的使用无法产生更大的收益。
圆梦项目没有像国际上大多数教育项目一样,以“入学率”作为“资助条件”,而直接以成绩水平作为“资助条件”。以此,能够有效研究和验证,究竟何种资助方式对于孩子们学业的进步、健康的成长、家庭经济状况改善更有效果。
这就是圆梦助学项目一直视为项目基石的精神,基于“以事实为依据”的研究、严谨系统的项目设计、量化有效的评估方式,去践行“赋贫者以机会”的使命。
3
“摆脱代际贫困的轮回”
其实,3年前,远非圆梦助学行动的起点。
早在2007年,有感于沉重经济负担对有志寒门学子的束缚,三一基金会理事长梁在中决定成立“圆梦助学计划”,践行他的第一次公益尝试。通过为优秀的贫困大学生提供现金资助的方式,让“寒门学子”们通过接受优质的教育,摆脱代际贫困的轮回。
开始仅是源于简单的公益发心,圆梦项目却在7年间,为三十多名优秀学子提供了持续深造,甚至走出国门的机会。
随着对公益了解的深入,梁在中意识到科学的方法比发心更重要,科学实践的影响效果能够产生有力可测的社会价值。
4
“沉下心,找到需求痛点”
2013年,从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学成归国的梁在中,决定创立三一基金会,将国际创新、领先的扶贫理念与方法注入圆梦项目,迈出科学公益第一步。
第一步,要沉下心,找到一般资助项目缺失的,需求痛点。时任三一基金会秘书长冯罡通过研究发现,高中成了教育水平对脱贫影响的一道分水岭。
对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者,教育提高收入的效果并不显著。反而,对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者,教育水平发挥了根本性作用。
另一方面,高中也是教育资助中最薄弱的环节。对比高校,助学金的覆盖率已达到20%,基本覆盖所有贫困生。而在普通高中,却有7%在校贫困生得不到任何的资助。
冯罡意识到,与其单纯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不如以高中作为切入点,将项目重心从资助已经考上重点大学的“分子”,转向培育有机会参加高考的“分母”,通过扩大“分母”来促进“分子”增长。
由此,2014年,资助重心转向高中。圆梦项目希望通过让更多贫困学子有机会步入高校,再资助他们走向卓越,形成完整、全面的助学链条。
5
“选择有效、量化的效果评估”
对于项目的产出,圆梦项目关注的,不仅是“资助条件”对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成绩、升学率等产生的影响,更希望通过收集学生健康、家庭收支情况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教育、健康、经济发展、脱贫情况等多个层面探查产生的社会价值与影响力。
要实现这样的一系列目标,需要量化、系统、有效的效果评估方法。
随机干预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正是这样一种,能够很大程度避免“选择误差”的评估手段。通过随机分组和不同干预手段,结合数据对比分析,考察项目是否有效地达成了预期目标。
这也是圆梦项目立足的另一个根本——重视数据与量化评估。
运用RCTs方法的核心在于能够有效“归因”。随机分组的方式消弭了其他因素对受益对象行为改变产生的影响,研究员能够通过考察受益对象(高中生)在“被干预”下与“未被干预”下在结果上产生的差别,来分解出哪些影响和变化是由于哪项(组)干预所引起的。
事实与反事实,White,2009
6
“让一次实验研究推动政策决策”
圆梦项目的RCTs试验,将学子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共ABCD四组。
其中A组和B组为“干预组”,即以CCTs方式,采用不同的“约定资助条件”进行资助。
D组是“无条件现金转移支付”实验组,当学生被随机分入这一组,只要按时汇报,将没有任何限制条件就能够持续受到资助。
C组为“对照组”,不会受到资助(不干预),但仍需按时汇报学习生活情况。
圆梦项目利用随机分配的方式,使不同实验组在结果上的差异能够完全归因于“干预”,由此得到与项目“净”影响效应最为接近的估计值。
从短期效果来看,这种方式仅仅针对辍学率、升学率和健康状况指标进行衡量。但中长期来看,持续的数据和量化研究,能够比较不同的经济资助效果及被干预地区贫困、教育、就业和经济发展情况。
进一步,借助于因果链分析,RCTs的试验方式可以帮助研究者和政策决策者理解项目或政策的机理,从而寻找出项目或政策成功与失败的源头,为未来进一步完善设计、改进决策奠定基础。
7
“把数据坚守和量化精神坚持到底”
将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CCTs)和随机干预试验(RCTs)相结合的新公益方式,是圆梦助学项目的核心,亦是科学公益的有益实践体现。这听起来很“高大上”,做起来却非常困难。
要运作这样一个精细、复杂的项目,不仅需要系统的设计,量化、规范的流程,更需要非常繁琐、高效的执行。不仅要完成教育扶贫的公益使命,更要达成效果评估的研究目标。
项目执行的繁琐程度与困难程度都远非普通捐助项目所能想象,但圆梦项目仍在坚持这种科学公益的实践方式。
三一基金会秘书长赵文洋认为,中国面临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因果之间的关系缠绕越来越紧密,教育、扶贫、养老的问题互相牵制,“精准扶贫”更需要系统考虑,在探求公益发心之外,更要重视科学评估项目影响,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作为项目设计的基础。这种科学精神和系统方法行业非常缺乏,我们期待更多的公益机构能够从传统慈善向科学公益转变。
虽然,圆梦项目至今仅开展3年,只是几百个孩子的“实验”,但该类项目对于解家庭贫困的燃眉之急,刺激对孩子的健康和未来进行投资的意义非常深远。表面上看,直接受益的只有几百个孩子和家庭,但最终的受益的,会是整个社会。
圆梦学子齐聚长沙
三一基金会三周年年报重磅发布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浏览
引领科学公益价值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