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公益指南》下载 丨 让每一份善意发挥更大价值
“ 实事求是 精益求精 "
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大学者叫张岱,他写过一部名为《夜航船》的著作。张岱说,天底下的各种学问,只有在夜晚航行的船只中遇到的问题最难以应付。因为夜航船中人们的学问都提前做了准备,比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如果有人说错姓名,那些人就会捂着嘴嘲笑,认为记错一个名字就很可耻。但他们不知道,其实记错了这些名字,对于学问的文辞理义并没有什么影响。
在张岱的家乡,有很多孩童都在读书,但他们仅仅是熟于背诵,什么《性理大全》、《通鉴纲目》都烂熟于心,偶然被问到一件事,无论是人名、官职、年号甚至是地理方位都能一一列举出来,没有错误。但张岱认为这和目不识丁其实没什么区别,并笑他们是“两脚书橱”。这种形容略显刻薄,但是张岱指出了关于“学习”的重要原理:比起概念本身,更重要的是理解概念背后的意义和思维方式。
中国现代公益事业开河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历经四十余年发展,知识结构日渐繁杂。自理论到实践,从工具到方法,从业者在学习时常感迷茫。有时花大力气精研学理,踌躇满志,但在真实世界中却又无从下手。
一门知识若成为经典,后人往往会发展许多技术分支,并在细节上加以阐释,为成逻辑必会产生诸多冗余。其要旨或许三、五日便能讲清,但为了自成说法,难免点缀装饰一番。一来二去便需花费数月攻读。学习者看似掌握许多概念,却仍不解脉络与要义,应用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
知识的学习,不在识别其形,而在理解其义。譬如,“变革理论”和“逻辑框架”都是公益领域常用工具。一般来说,“变革理论”适用于组织战略的制定,而“逻辑框架”适合具体项目的管理。但两者原理其实并无二致,如能活学活用,任其规模大小,名词变换,无非是以一定步骤梳理工作,使其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更有条理地开展。
人类存有良善之心,看见同类遭逢苦难之时愿意伸出援手。慈善发源于良善之心,但在当下极其复杂的社会结构之中,职业工作者经过专业训练、学会运用理性开展实践后,就可以更好地让善意发挥价值。
自三一基金会提出“科学公益”至今已有六年。六年中科学公益从一种“口号”逐步成形,但远未完善。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时间很短,得益于无数从业者共同努力,慈善事业发展非常迅速,并且出现了一些非常优秀的原创实践。但在抽象总结方面,可以说还未出现被广泛承认且原创的思想和理论。思想理论的构建、修正和应用是漫长的。三一基金会愿与同行共同努力,在慈善的思想市场中深耕探索。中国与世界都处于剧烈变动的大时代之中,只要有心为之,我国必定会在慈善实践之上产生新的重要思想,从而为历史安放一个路标。只要各自尽力而为,便不会辜负岁月。至于谁能成之,大可不必在意。
张岱在《夜航船》序言的结尾中提到一个故事:曾经有个小和尚和一个读书人在一条船上过夜。读书人高谈阔论,小和尚听后很是畏服,于是蜷缩着脚聆听。但讲着讲着和尚发现读书人有很多疏漏,便说:“请问公子,澹台灭明(孔子的弟子)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读书人说:“是两个人。”和尚又问:“这等尧舜是一人还是两人?”读书人说:“当然是一个人!”和尚于是笑着说:“如此,且容小僧伸伸脚。”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以全职身份参与慈善事业。希望《科学公益指南》能帮助从业者,特别是刚进入行业不久的从业者建立对慈善的基本认识并掌握相关工作方法,在遇到问题与挑战时,不至于畏服蜷缩,而可从容伸脚。
1
《 指 南 》目 录
01 纲要
02 项目
03 评估
04 组织
05 捐赠
06 职业发展
2
如 何 获 取
电子版下载
扫描二维码填写信息后获取下载链接
注意:《科学公益指南》为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未经许可不得用作他途
纸质版申请
本次暂未开放纸质版申请渠道。有使用需求的伙伴可以关注后续推文。
2013-2023
北京三一公益基金会
2013年12月31日,三一基金会正式注册成立,至今已有十年。过去十年公益行业发生了许多变化,作为中国时代进步、公益慈善行业发展中的一部分,三一基金会希望借十周年生日之机,与公益行业的伙伴有更多交流与对话,也希望听到伙伴对于《科学公益指南》的反馈与建议。
如您对指南有任何方面的建议,或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project@sanyfoundation.org
愿科学公益让每一份善意发挥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