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再添国家级名片!获颁“全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城市实践基地”称号
11月19日
来自深圳南山的生态治理成果案例出现在了
杭州淳安千岛湖的会议大屏幕上
这是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的
全国首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千岛湖大会
南山区作为获得首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典范城市优秀案例”的代表,与会分享了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和成效,并被现场授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城市实践基地,全国仅10个地区获此荣誉。
近年来,南山区生态文明“金字招牌”愈发闪耀,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区榜首的同时,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以更严格保护、更充分发展,探索出一条经济发达城市中心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新路径。
和谐“共生”
绘就发达城市中心区“风景画”
现今的南山,蓝天白云、山清水秀,全区公园总数增至189个,森林覆盖率达34.33%,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5%,PM2.5连续9年下降,一年四季绿意盎然,城、景、人和谐共融。
精准“治污”。持续推进大气环境治理攻坚,擦亮“南山蓝”城市生态名片,形成生态、住建、城管、交通等职能部门和各街道齐抓共管的大气治理工作格局。累计完成1380个小区老旧管网改造、49个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提前2年消除黑臭水体,水环境从达标迈向达优。
协同“降碳”。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出台全国首个区级政府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综合性措施,发布首批绿色低碳企业、绿色低碳产品评价标准,服务企业靶向性绿色低碳转型。辖区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万元GDP水耗仅为3.62立方米,为全国最低地区之一。
挖潜“扩绿”。有序开展山、海、林、湖、城一体化修复,贯通全市首条长达13公里的塘朗山-大沙河-深圳湾山海通廊,建成16公里“深圳最美海岸线”。如果在冬日走进深圳湾公园,你会发现迁徙而来的候鸟在这里越冬;内伶仃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也已成为豹猫、猕猴等珍稀物种的安身之所。
和合“共治”
谱写绿色发展可持续“协奏曲”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南山区以高质量发展红利反哺高品质生态环境建设,181万人、4300多家国高企业和784种野生动植物在185.3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和谐共生。
抓统筹。建立“一个指挥部、一个领导小组、一个委员会”,高位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率先开展区县级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考”,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8大目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夯实政府、企业治污主体责任。
聚合力。针对居民群众关切的噪声、臭气等环境污染问题,创新建立“党建+政企居”“党建+低碳环保先锋工地联盟”“党建+大气减排联盟”,有效化解区域臭气扰民,获评2023年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十大创新案例”。
善创新。大胆开创地方政府、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和科技创新企业氢能示范应用合作新模式,“氢能场景打造”样本领跑全国。对32个城中村实施“整旧、改破、清脏、治乱、增美、添绿”综合改造,构建形成新时代枫桥经验“南园模式”,人居环境实现蝶变。
和美“共富”
开启民生幸福现代化“新篇章”
城美、民富、人和,是南山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落脚点。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成为南山推动“两山”转化的一把“绿色之钥”,开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居民生活和美幸福之门。
绿色融于产业,创新驱动再创“南山奇迹”。集聚创新资源,将河流治理、景观改造与城市周边产业、居住功能融合,大沙河、后海河“两河流域”成为全市高端产业、高端人才最密集的区域,聚集中兴、大疆等数千家优质企业,以及腾讯、华润等数19家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
自然创造价值,生态产品转化“美丽经济”。南山区积极播种文化种子,寻文化之根打造展现深圳改革开放、深港融合的湾区文化名片,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创新高地,将南油工业区改造为动漫基地,华侨城工业区重塑为创意文化园,通过世界之窗、荔枝文化节、自然艺术季等文化窗口播种生态文明。
环保织入生活,绿色种子增添“幸福之光”。南山区以自然学校、环境教育基地为宣传阵地,开发了34个系列教育课程、116个教育方案。公众体育与绿色生态融合,南山半程马拉松、企业赛艇友谊赛等活动取得良好反响。“自然艺术季”获广东“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公众生态文明素养提升至40.3%。
绿水青山绕碧城,金山银山映蓝湾。南山区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全面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加快绘就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
来源 | 深圳特区报 记者 | 王志明
海报 | 伍俊诺 编辑 | 喻梦婷 责编 | 董非
审核 | 梁亚淑 李蔓铃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本条微信部分图片或来自于网络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南山区委书记、区长黄湘岳走上《民心桥》:坚持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