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连发2例,1人病危!这水果深圳常见,很多人爱吃!
周一广播剧,管哥邀您一起听
生活在深圳
大概最不缺的就是水果吧
一年四季,各种水果不断
在众多水果中
有一种水果备受不少人喜爱
它酸酸甜甜、超多汁水
切开还是可爱“星星”状
没错,是杨桃了!
不过
管哥要提醒下
杨桃虽好吃
但吃的时候要当心了
吃不对可能“有毒”
严重还可致死
近日
广东发布提醒
有人吃杨桃后中毒,生命垂危
一起关注详情
吃杨桃后两人被紧急送医
其中一人生命垂危
最近,厦门一家医院
连续收治了两名杨桃中毒的患者
其中一名患者只吃了半个杨桃
就昏迷、休克了一周
1
吃半个杨桃
男子昏迷、生命垂危
前段时间,60岁的王先生不停打嗝、呕吐,还浑身酸痛,被家人紧急送医。
血液检测发现王先生的血肌酐指标数值达到了600多,是正常人的六倍之高。尿酸指标也很高,是明显的肾脏疾病。
经询问病史,王先生告诉医生,自己知道肾脏病人不能吃杨桃,但想着自己以前吃过,也没有中毒,这次抱着侥幸心理,吃了半个,没想到吃完两个小时后就出问题了。
这是杨桃惹了祸!
了解病因后,医生立即给王先生抑酸护胃、补液、纠正酸中毒。但王先生本身已有三十年的慢性肾脏病史,毒素代谢太慢,没过多久就出现了休克。
王先生病情危重,昏迷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到90mmHg和40mmHg以下。还伴随着口吐白沫、双眼上翻、牙关紧闭症状,被紧急转入重症监护室抢救。
经过连续一周的体外血液净化治疗,王先生逐渐清醒好转。
2
进食杨桃后频繁打嗝、呕吐
一女子被送医
而就在王先生转回普通病房时,医院又收治了一名因进食杨桃重度中毒的女子。
该女子是长期需要血透的尿毒症患者,也是在进食杨桃后出现频繁打嗝、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所幸经过床旁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后顺利脱险。
好好的杨桃
为什么有的人吃了就会出问题呢?
以后还能不能吃?
医生提醒:
这些人不能吃
首先
我们先来了解下杨桃
杨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钾元素等。
但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杨桃中还有两种物质让它变得凶险。
草酸
和菠菜一样,杨桃草酸含量高,因此吃起来会感觉有些涩。
过多的草酸会刺激胃肠粘膜,导致腹泻和腹痛;
此外,还会与血液中的Ca2+结合,形成草酸钙结晶并在肾小管沉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和间质性肾炎。
杨桃毒素
有研究发现,这种物质可穿越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产生兴奋性毒性,导致癫痫发作、意识模糊。
健康人群吃了杨桃后,可将这种神经毒素通过肾脏代谢排出体外。但是肾功能不全病人,尤其正在接受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的患者,即使只食用小半个杨桃或喝一杯杨桃汁,都可能引起中毒症状。
食用杨桃中毒后
有哪些症状?
杨桃中毒后的表现症状
杨桃中毒后,有三个程度的临床表现:
●轻度:呃逆,呕吐,失眠
●中度:烦躁,肢体麻木及肢体感觉异常,轻度意识障碍
●重度:中至重度意识障碍,昏迷、癫痫、低血压以及休克
如果不及时治疗,病人的病情就会由轻度进展为重度,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
这些人不宜食用杨桃
此外
除了肾功能不全病人
这些人也不宜吃杨桃
√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因为这类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脏损伤。
√ 婴幼儿。肝肾功能本身不强,不适合食用。
√ 对杨桃过敏者。
食用杨桃时注意几点
身体健康人群食用杨桃
很少发生中毒情况
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但吃的时候也要注意健康食用
1. 避免空腹食用杨桃,减少刺激。
2. 每次食用杨桃不超过1个(100克左右)。
3. 食用完全成熟的杨桃,减少草酸摄入。
4. 去除果棱和果心食用。
5. 热水处理3分钟以上也可降低杨桃果肉中草酸的含量。
对于吃货们来说
人生的信条大概就是
“活到老,吃到老”
没有什么能比吃吃吃更幸福了
然而
有些食物看起来虽美味
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
除了杨桃
吃这些水果也要注意
儿童不能大量吃荔枝
鲜荔枝含糖量高,儿童多吃易肥胖。如果连续大量进食荔枝,尤其是空腹食用,极易引发突发性低血糖,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的会抽搐或者昏迷。
高血压患者当心柚子
柚子对非洛地平等地平类口服制剂作用明显,可不同程度地升高其血药浓度,过多吃柚子可导致头晕等低血压症状。
消化不良少吃猕猴桃
猕猴桃中的蛋白酶和草酸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
过敏体质慎吃菠萝、芒果
过敏体质人群吃菠萝易引发皮肤瘙痒、红肿;吃芒果易引发口唇部位的接触性皮炎。
最后
如果觉得身体不舒服
正在吃药的朋友们
下面这些注意了
这些食物不能和药品同吃!
↓↓↓
以上这些你都记住了吗?
千万不要生吃!
扩散转发
让更多人看到
🏃🏃🏃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
还有还有
大家别忘了大奖海报征集活动啊!
最高5000元呢!!
戳图直接跳转了解哦!
知识产权周
宣传片也可以看看哦
本期封面:
离谱!“五一”酒店恶意退单后再涨价?深圳大鹏持续开展专项整治!
案值10亿元!走私“红油”漂白成柴油?这样的油千万不要加......
-END-
——————————————————
编辑:深圳市场监管
来源:人民网科普、科普中国、
健康时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健康广东人、深圳大件事等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