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我成长 | 立Flag总打脸,改变为什么这么难?

NightCaroline 靠谱心理 2023-05-25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每到新年之际,甚至是新一年的整个第一季度,是许多人立flag的时候。

“新年我要好好健身,养成跑步的习惯,必须的!”

“我不能再沉溺于游戏和日剧中了,我要奋发图强,学习各种技能,写出牛轰的剧本!”

“每周都要看一本书,勤做读书笔记!”

……

很多人会列一长串的清单,上面写着今年想完成的所有事,立志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生活的没有目标感。

有一部分人,还会对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个人生活安排等重大的方向,进行一些调整和变化。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改变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并不是你立下了flag之后,到了年尾或者你预计的截止日,就会收获你想要的成果。



01


那既然我们也想改变,为什么又会这么难改变?

因为在心理学上,你一定听过一个词:心理舒适区。

也就是平时我们常说,如果想有所改变,就要走出心理舒适区。


比如,有人在小城市找了一份稳定安逸的工作,虽然工作没有太大的成就感,但是比较舒适,所以就不想再挑战自己,突破自己了,这就是心理舒适区。

但其实,心理舒适区并不一定意味着舒适。

我相信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外面的世界一定要比监狱里舒适。可是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老布就不这么觉得。

他在监狱里被关押了50年,这几乎是人的一生了。当他获知自己即将刑满释放时,不但没有满心欢喜,反而差点精神崩溃。

因为他已经熟悉了这座监狱,离不开了。

为了让自己继续在监狱里呆着,老布不惜举刀杀人。再一次出狱的时候,他甚至选择了自杀。

监狱这个环境,虽然“不舒服”,但这是他的心理舒适区。

从老布的例子你可以看到,有时候,你处于一个很艰难的环境中,仍然不愿意改变。这也是一种心理舒适区,只是因为你已经熟悉它了。

其次,心理舒适区也并不是意味着熟悉的环境。

我见过一些人,换了个地方,换了份工作,马上就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我也见过很多人,去过很多国家,做过很多工作,却一直没什么变化。

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长长的过去,这些过去并不存在于环境里,而在我们的所思所想中。

如果这些不改变,光改变环境,是没有用的。

所以,走出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我们走出熟悉的环境,而是改变我们以往的应对方式。



02


在想要做出改变之前,先来看看阻碍我们改变的想法都有哪些: 

  改变会令人恐惧


有人可能会害怕必须放弃一个好不容易达成的平衡。

虽然某些时候会让我们感到不开心,但是对目前的运作方式已然非常熟悉了,甚至已经变成一种自动机制,而要改变,就是要走向未知的东西。这会让人担心失去控制,或者担心自己能力不足,无法驾驭新的运作方式。

而另一个害怕的原因是,害怕改变带来的后果和需要付出的努力。

比如,有人看到结束一段关系是必要的,但是又觉得自己离不开这段关系,尽管这段关系会为他带来痛苦。

因此,我们要看到改变的困难,否则的话,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会时刻牵制自己。

  执着于一种身份认同的痛苦

要知道一个人的痛苦有时候会成为一个人的身份认同,似乎这个人只能有这种痛苦来定义。

比如我就是这样糟糕的一个人,我就是很敏感,我就是因为被你们欺负才变成这样……

因此,如果要改变这种状态,意味着他要失去这种身份认同,这就很容易导致抗拒心理。

  满足现状

心里留存着自我安慰,其实我就算不改变也过得不错呀。

就像我上文提到的,生活在小城市很舒适的人,并不想做出什么改变。

那是因为她并没有把眼光放长远,如果去大城市做自己擅长的事,是不是很有可能比现在赚得更多,收获更多呢?


03


在搞清了自己为什么改变总是失败之后,可以对症下药的去找适合自己的改变方式。

比如,重新建立改变的意识

最近日本有一个观察节目很火,叫做《50日間で女性の顔は変わるのか!?》,节目邀请了4位素人女性,不整容不减肥,只改变她们生活的环境,看她们50天后的颜值变化。

得到了时尚编辑工作的家庭主妇变成了这样:

每天被夸的女孩子取下了眼镜,也多了笑容:

这其实就是身份的转变,在此之前,她们可能是不起眼的家庭主妇,也可能是不敢摘口罩的宅女。

节目组对于环境的改变其实就是给了她们一个“新的身份”,让她们逐步去认同这个“身份”,并且尝到了“变成这样的人带来的甜头”。

比如一直被夸的女大学生,她在迷茫期试探性的进行每一步的时候都会有人给予积极的暗示,最终她也变成了一个自己希望成为的“受欢迎的人”。

我们也可以试试,给自己一些甜头

比如每天给自己的鼓励,和朋友约定好每天互相夸一夸,等等。

这些都是改变途中所需要的快乐,等到你获得足够的快乐了,你自然知道做什么会让你自己更开心。

再比如,降低门槛循序渐进

有的人想要做出改变进行系统性地健身,制定了详细的方案。

当我看了你第一次的运动计划,我认为你可能是海军陆战队的特种兵,因为坚持的难度太大了,极有可能失败。

相反,如果这样制定计划:第一次去,慢跑3公里,然后,4公里、5公里……慢慢地,上器械,加大运动量。

门槛降低了,踏入健身房的难度也降低了,坚持的成本也降低了。

在刚开始的阶段,建立形式很重要:“坚持”这件事本身,比所做的内容,更重要。

因为只有良好的习惯深入了身体,形成了坚固心理记忆,然后循序渐进,改变的效果才会逐渐明显

最后,支持性的环境对改变也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改变是具有“传染性”的(Rachman, 2010)。你可以试着在生活中为自己找到一个改变成功的榜样,或是令自己置身于某个鼓励相应行为的团体。

我自己以前有严重的电话恐惧症。入职上一份工作之前,我本来不知道它需要打这么多电话。看着身边的同事都在游刃有余地电话沟通,我慌得不行。

最终,还是在邻座同事的鼓励下硬着头皮拿起话筒。没想到,几天下来,困扰我几年的电话焦虑竟然好转了很多。虽然现在我已经离开那个岗位,不过它带给我的“奖励”却一直没丢。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将自己的改变目标告诉身边信任的朋友、家人。

在又一次面临想要退缩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他们也会给予你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在这种支持鼓励下,我们也更容易坚持下去。

“做出改变”听起来很难,但它在做成功之后也不过如此。

任何伟大的道路都是从脚下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任何人都有潜力成为一个能够改变的人,也只有你自己,才可能将生活从困境中拯救出来。




作者:NightCaroline,央视春晚供稿人,江苏文艺出版社主编,签约德瑞姆心理、京师博仁、干货帮、教育一读等20家大型公众号,写有多篇百万+爆文被视觉志,京东图书等大号转载。

编辑:刘祎
* 文中插画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靠谱心理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微信号:stesschina)联系以获得许可,欢迎分享。




往期回顾

/亲密关系

拒绝冷暴力,做一个温暖的人吧

/职场加油站

职场老司机固有的3个“坏习惯”,你有吗


/自我成长

自我成长 | 承认不完美,是完美主义者的终极解药

/心理科普

持续性影响效应 | 错误信息为何阴魂不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