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都是为了你好”,孩子为何不领情?
一天晚上,在小区的花园里乘凉儿,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
“儿子,妈妈花了很多钱,四处托人,开学后我会送你去上最好的寄宿小学,你可要给妈妈好争气啊!”
“妈妈,我不想去那上学,因为那里的老师我不认识,没有朋友,我也不想离开家,我……”
妈妈打断,“好了,不用说了,我都是为你好,你还不愿意了。”
我的心为之一动,又是这句话“我都是为了你好。”
孩子从小到大,不论是和小朋友玩、上兴趣班、升学、就业、择偶,做父母的是不是都说过这句话。每当孩子想要做自己时,一句看似平常的话语,却可能会让孩子的心情跌入谷底。
父母为孩子好,可孩子却不开心,还常会出口顶上一句“我的事不用你们管。”
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
01
孩子长大了,父母没长大
孩子的成长速度之快有时让做父母的有点措手不及。当你发现孩子顶嘴、说不、有自己的判断时,孩子的思维已经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奔向自己的世界。
但很多父母对此却毫无察觉。
小雯的母亲陪着她去办身份证,一进大厅,墙上贴着清晰的办证流程,可是她就是不放心,追在孩子身后不断唠叨:“我告诉你,先填这个表。然后去照相……”
小雯没好气的说:“知道啦,真烦!”
“你这孩子,我都是为了你好。”
有的父母说,“我都是为了你好”,是怕孩子走弯路,难道不对吗?其实孩子在自主选择中经历一点小挫折,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
试想,从不失败的孩子一旦失败,肯定会一蹶不振,因为他们从未学会如何从失败中调整自己的本领。
而且,你不让孩子自己选,他就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只会等、靠、要。
02
时代变了,父母没有变
现代社会可以说一天一个样儿,在你面对飞速变化的世界手足无措时,你的无奈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还想用“我都是为了你好”来约束孩子?
其实,他不是不听你的话,是想听成功者、智慧者的话。可惜很多父母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倒觉得是孩子的错。
父母要把“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时间,用在提高自己身上,努力开拓知识的新领域。如:学学微信编辑,听听流行歌曲,发个抖音…..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不做固步自封才好。
针对这种情形,父母应该怎样调整自己呢?
(1) 跳出“为你好”的惯性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做父母常说“我都是为了你好”,它背后有两层意思,一是我是为你活着的;二是你要为我负责。
这句话本身没有错,对于未成年孩子,他们价值观、爱好处于左右摇摆的时候,父母给予有效、正确引导,无疑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
尽管如此,也不应该将“为了你好”挂在嘴边喋喋不休,对孩子形成强势的控制和无形压力。
结果就是越控制,越失序。
如:孩子不喜欢胡萝卜的味道,你说这个可以补充营养;孩子的兴趣不在打乒乓球上,你说它可以锻炼身体……诸如此类,结果是孩子不爱吃菜,讨厌上兴趣班,还让你心情郁闷。
这样的关系带来的影响会悄无声息地给彼此间的成长带来磨损。这样的“引导”背后,已经不是一种爱,而是一种控制了。被控制长大的孩子,很可能不会活出自我。
因此父母如果想要说这句话的时候,要把我是“为了你好”变成“我希望是为了你好”。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爱和控制的区别。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人财产,是独立的个体。父母不能勉强他们像你,因为生命是走向前面而非向后发展的。
父母们应该把“我都是为你好”建立在 “孩子,你快乐吗?”的思考之上,效果会好得多。
如:不再以“我都是为了你好”为借口而催孩子结婚生子,而是问孩子“你快乐吗?”;不再试图引诱孩子说出手机的屏保密码,而是关心孩子“今天你在学校开心吗?”
想想孩子顶嘴、玩手机背后的需要,亲子间的沟通会顺畅得多。
(2)别让“你的好心”成为道德绑架
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这样的话“你不要选心理学专业,毕业肯定找不到工作,还是学建筑吧,实惠!我都是为你好!”。
很多孩子认为“我都是为你好”是一种道德绑架。
当父母不想采纳孩子的想法和建议时,不想让孩子做什么事情时,只需这一句“我都是为你好”就可一次否定和说服,这句话自带不容反驳、不容商量的气势,因为很多父母坚信自己为孩子做的一切选择都是对的,这成为很多孩子心里不可抹去的痛。
父母喜欢把自己认为好的事物强加给孩子,他们不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衣物、文具,甚至想掌控孩子的一切。因为他们的内心写着一句话:我认为的好才是真的好。
每位做父母的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但请记得,他不一定爱你所爱,他最终会成长为和你有不同想法和喜好的另一个人。
因此,父母认为好的东西或许是真的好,但并不会永远合孩子的心意。与其硬塞给孩子,不如尊重孩子的选择,支持鼓励他去探索自己的可能性。
“妈妈,我不想学民族舞了,想学芭蕾,因为它可以让我的舞姿更优美。”
“孩子,学芭蕾对脚的伤害太大了,但是既然你喜欢,妈妈会支持你的选择,咱们就学芭蕾试试吧!”
这时孩子会觉得妈妈能理解自己,即使孩子在今后学习中遇到困难,也会因为兴趣和父母的支持而战胜它。
“为你好”是父母与生俱来的固有想法,可以适当地表达自己为孩子着想的心情,但请试着放下里面含有的道德绑架的意味,转而把心打开,听听孩子的需求和想法,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地感受到父母的爱。
用“我都是为你好”的句式来让孩子知道父母做决定的出发点,但不鼓励父母用这句话来粗暴地省略掉和孩子沟通商量的环节,即“父母做这样的决定是为你好,但你仍然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咱们好好商量再做决定。”
写在最后:最好的教育是尊重孩子,作为父母,如果希望孩子活出自己的人生,就要学会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的内在动力,从心底里相信他们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 靠谱心理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微信号:stesschina)联系以获得许可,欢迎分享。
作 者 招 募 & 投 稿
投稿邮箱:contact@stresschina.com
往期回顾
/社会热点为何粉丝总是无条件为偶像辩护?/亲密关系《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 你被爱情操纵了吗?
/自我成长
重新定义成功 | 如何避免被“高目标”吞噬?/心理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