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述声电台 | 有一种尊重,叫做“收到请回复”


朋友在一家公司做行政。有天上班,她接到领导指示,明天公司拍宣传片,要求所有员工穿黑色正装。


她立刻在公司微信群发通知,最后还特意叮嘱“收到请回复”。


同事们陆陆续续回复了,但直到下班,还有3个同事没有回。朋友赶紧给他们打电话。结果:一个说没看到;一个说觉得是小事;还有一个同事连电话都没接。


“我就一直担心那个没接电话的同事第二天会不会没穿正装,到时候领导又觉得是我没有通知到,第二天看到他穿着正装来上班才松一口气。”



朋友说,在工作中,她最怕的事情就是发通知。


发通知这事,虽然简单又无技术含量,但最考验人的耐心。

 

隔着手机屏幕,我们永远不知道对方的等待有多焦急。但我们能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发通知的那个人呢?有紧急或重大消息要通知到每一个人,你会怎么做?


你是否也会选择群发的方式,并且希望得到大家的反馈呢?当你的信息发出去许久,只得到零星回复,你是否会焦虑?会担心?


“收到”两个字,花不了你1分钟的时间,但是对通知者而言,是一种证明和交代。


“收到”两个字,虽然简单,却体现了将心比心。懂得将心比心的人,能够尊重他人。


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人品不会差。



回 复 “收 到” ,是 一 个 承 诺


和朋友有着同样烦恼的,是我的同仁们——高校辅导员。比如每年毕业季,关于如何办理离校手续、准备毕业材料的通知,辅导员都要发很多很多遍,QQ群、微信群、短信、邮件,一个都不落下。

 

“我也不想发那么多遍,因为我很少能收到回复,我只能多发几遍,确保他们能看到。”这是辅导员的心声。

 

可就是这样,临近毕业办手续,总有些同学的材料准备不足,而准备不足的借口永远都是“老师,我没看到信息呀”。

 

在学生不及时回复信息这件事上,老师更担心的是这种行为背后所展现的学生“契约精神”的缺失。


“不回复,就默认为没看到、不知道,到时候出状况就可以推脱。都是成年人了,还这么没有责任感,没有担当,工作了怎么办呢?”

 

社会很大,不再像以前一样,能够转个路口就能找到对方。

 

信息很多,不再像以前一样,能够时常聚在一起来通知。

 

更不会有人反复通知,等你确认。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

 

“收到”两个字不仅仅代表你看到了这条信息,还意味着你明白这条信息里包含的内容和要求,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


“收到”两个字虽然简单,却体现了契约精神。遵守契约,主动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有责任有担当的表现。


有契约精神的人,人品不会差。



回 复 这 件 小 事

做 起 来 并 没 有 那 么 难


回复这件小事,做起来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难:


1. 别人通知一件事,回复一下“收到,谢谢。”

 

2. 别人问你一个问题,知道就回答,不知道不愿意就可以回一下“不了解。”

 

3. 别人在你很忙的时候找你,可以先说一声我很忙,等到闲下来再说。

 ……



这个世界越来越大,信息越来越多。我们越来越忽视收到的信息,可能是因为习惯了,可能是觉得无所谓了,可能是因为忙……

 

但是,对于发消息的人而言,宁愿要你否定的回答,也不要一片沉默。

 

给一个明确的答复,凡事都有交待,这就是好的人品。



本期主播

商学院 | 薛蕾



薛蕾,硕士,中共党员,现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16级辅导员。2017年12月,她被聘为“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四川高校优秀辅导员”校园巡讲和网络巡礼宣讲团成员;2013年7月至2013年8月,她作为四川省学生代表参加中美学生文化交流项目,与全国25所高校25名学生赴国外参观学习交流;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她参与教育部课题《三网融合时代重大灾害中的科学传播》报告的撰写,总报告共20万字;她曾在《中国出版》(C刊)发表专业论文一篇。她曾获得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第三赛区二等奖、第五届四川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十届学生工作创新论坛论文二等奖。


猜你喜欢

青春榜样 | 他们是好学上进的新青年,他们是敢想敢拼的梦想家

小信说 | 童年不可Ctrl+C,小信帮你Ctrl+S

微聚焦 | 学校与武侯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产业研究院”

青春榜样 | 他们命运多舛不低头,他们用爱心守候温暖

青春榜样 | 他们是班级的领头羊,是团支部的主心骨

青春榜样 | 十佳青年学生



新媒体中心

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联合出品

文章来源/共青团中央   图片来源/网络

制作/校广RCC
编辑/李夏  审核/王强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