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冬至|数九过寒冬,春归亦有期

“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

北京时间12月22日

5时48分迎来冬至节气

民间习俗从这一天开始“数九”

标志寒冬到来




岁暮天寒 静待春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至,有极致之意。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这一日白昼最短、黑夜最长,自此后,白昼则逐日增长,正如民间有“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的说法。


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此时节,土中的蚯蚓仍蜷缩着身体冬眠,随着阴气渐退、阳气渐升,麋开始解角,山中泉水渐渐流动。“冬至一阳生,天时转日长”……在古人看来,冬至是阴阳交替之时,阳气自此萌发,开始盼望冬去春来的日子。



唐代诗人杜甫在《小至》诗中云:“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无论是堤岸边静待抽条吐绿的柳树,还是山上冲破寒气欲待绽放的梅花,勃勃生机间仿佛吐露出春的气息。宋代词人赵彦端也曾写道,“一点青阳,早梅初识春风面”,在冬日里一点暖阳下初绽的梅花,着实让人欣喜阳气的初生,冬至后对春天的期盼也愈发迫切。



冬至如年 饺子暖心


冬至,又称“冬至节”“冬节”“亚岁”等,在古代还是一个重大节日,民间有着“冬至大如年”之说。


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也提到:“官府、民间,各相庆贺,一如元日之仪。吴中最盛,故有肥冬瘦年之说。”人们在此日更易新衣,馈送节仪,举杯相庆,热闹非凡。



如今的冬至日,各地有着不少流传至今的食俗。“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在冬至日吃饺子有着“消寒”的寓意;江南地区的人们喜欢在冬至吃汤圆,即“冬至圆”,认为“圆”有“团圆”“圆满”之意;南方一些地区,尤其是两广地区,则会在冬至日吃晒制好的烧腊,意味着加菜添岁。


静候不觉冬已深

让我们在回望

这一年点滴岁月的同时

期待下一个春日的到来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召开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线上评估启动会
小信说 | 从此不问行程祝前程
202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在全国范围内举行
四川省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防疫须知
在大学,可以拥有松弛感吗?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上,钟南山院士提出8条个人防护建议
我校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软件”重点专项项目
南京大屠杀与你我有什么关系
如何面对奥密克戎——高校学生亲历者说
如何面对奥密克戎——高校学生亲历者说(二)
小信说 | 拉伊卜陪你一起看世界杯啦~
再坚持一下,这次一定!
@杏仁儿,做好个人防护,这8个小贴士请收好
防疫缩影 | 默默守护的后勤耕耘者
投票啦 | 确认!领取你的成信小确“杏”
今日,大雪


融媒体中心

来源 | 人民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