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秭归县“村村响”升级改造纪实

王诚 秭归发布 2021-07-10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广播里的歌声在荡漾,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2018年初的一天,擂鼓台村驻村第一书记、县图书馆馆长周未走访了一天的贫困户,哼着歌走在回村委会的路上。这个村的村民有的住在山顶,有的住在江边,他每次满山村跑得双腿发抖。看着挂在电线杆上的一个个喇叭,心里就惦记着,什么时候把这个摆设用上,那宣传很多扶贫政策的时候就会比他和工作队员两个人一家家跑快多了,而自己所在的县文新广旅局改革重组后就有这项职能。于是,周未回去把这个想法反映到了局里。主管局领导说,县委、县政府已经决定,5月份全县将启动“村村响”升级改造工程,既然他能想到”村村响“,就优先他所驻的擂鼓台村升级改造。


类似擂鼓台村的哑巴广播,全县还有很多。早在2014年,全县就建成了拥有1个县级平台、12个乡镇级平台和186个村平台的“村村响”有线广播体系。但随着广电改革,“局台网”分离,后续维护没有及时跟进, 渐渐地整个“村村响”系统联网失效,大都不响了。


扶贫政策如何快速传达到每家每户一直困扰着扶贫人。农户大都是一日三餐的时间在家,扶贫干部只好利用这个时间段入户宣讲政策;农户下地干活时扶贫干部也只好跟着穿梭在田间地头,和他们商讨脱贫措施;晚上乡下没有路灯,山路崎岖不平,要想到农户家走访很难,而且农户劳动了一天,睡得早,因而一直存在扶贫信息传达不畅的问题。


目前,全县“村村响”都实现了天天响。不只是通了信息,还畅通了人们脱贫致富的思路。当农村群众无论置身什么环境都能轻松从“村村响”中获取政策信息时,大家也许都未曾想到 “村村响”能响背后,还要破解六大难题。


图丨秭归农村大喇叭


破解信息传送渠道是难题之一


县委、县政府领导在乡镇走访调研扶贫工作时发现,政策宣传光靠扶贫干部两条腿跑远远不够,有些过于分散的村,一个政策要全部传达到要十天半个月。秭归是山区县,其真实写照就是“站在山这边望得到对面,一喊喊半天,走到对面要绕大半天”。破解信息瓶颈,光靠扶贫干部送政策上门很难,很多时候,七弯八拐跑半天到农户门口,才见门上一把锁。于是大家就想到了广播。广播过去有,现在怎么了?很多人都在问同样的问题。广播刚从过去的县广播电视局划归到县文新广旅局,尽管历经了机构改革重组,但不能丢了广播这个宣传阵地。


过去的“村村响”要翻山趟河,且线路老化、树枝常常与广播线路搅在一起。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县文新广旅局从拿方案到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县委、县政府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从财政划拨170万元资金,在电力、移动、楚天视讯网络公司等部门有效配合下,全县“村村响”升级改造工程立刻上马,将“村村响”提档升级为智能广播,既能按时响,又能随时通话,实现了全面覆盖。


图丨工作人员正在磨坪乡广播站进行设备调试


破解广播信源缺失是难题之二


“村村响”工程要有稳定的信号源及传输链路,才能确保系统长期处于正常状态,满足智能应急广播功能的实现。


几年前,因广电改革、电视的全面普及等因素, “村村响”的信源保障有所淡化。同时,全县实施全光网升级改造,各级平台原有的同轴联网方式已不复存在,致使“村村响”信源缺失。现在的无线喇叭响了,响什么内容?在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县文新广旅局多方协调,县广播电视台克服资金困难和技术难题,建立了“村村响”专供信源,确保了日常广播常年有效运行,丰富了节目内容,开辟了扶贫政策宣传专栏,并优化完成市县平台对接,与市级“村村响”平台有效接入,保证了“美丽乡村”节目完整优质传输。


“村村响”让那久违的声音又响彻在大山的各个角落。每天清晨,当人们还在床上时,就收到了传到耳朵里的政策和信息,同时,还能收到由村委会传达的卖猪、卖羊、卖柑橘等信息。人们坐在家里、站在自家自留地里,就能知晓天下事。“村村响”、天天响、按时响受到了人们好评。


图丨广电设备


破解广播复合传输是难题之三


“村村响”未升级改造之前,信源传输主要以有线电视网络传输,以电信IP为补充,实现县级广播信源县、乡、村三级贯通。在村以下广播分配网建设上,80个村依托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广播信号,106个村采用无线调频方式传输。整个系统为综合有线、IP联网,有线、无线覆盖的混合运行模式。这样导致线路与网络维修责任主体多,协调环节复杂。


随着“村村响”升级改造的技术升级,全县全面实现了四级贯通、回传监测、电子政务IP联网、信源接入,并与省级网改工作要求接轨。改造后,整个广播系统使用同一传输网络,确保了系统传输的完整性、稳定性,有利于运行管理及后期维护,破解了多个传输网络主体协调难度大的问题,还破解了原有同轴传输网节点多、线路复杂、故障频发、抗雷击能力弱等问题。


改造中,时间紧、任务重、人员严重不足,而且要有效利用原有喇叭,能保留的尽量维修保留,还要解除原来多网链接的线路,同时又要重新安装升级新设备。摆在升级改造团队面前的困难是一个接一个。


破解施工技术难题是难题之四


县文新广旅局的2名技术人员史永东和宋小卫是原县广播电视局机构改革重组过来的,他们过去是负责广播维护的专业技术骨干,广播升级改造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他们肩上。“我们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县委、县政府和单位交给的任务。就这样一句朴实的承诺,解决了技术改造难题。他们一边协调设备厂方技术人员协助安装,一边协调地方乡镇、村委会派遣当地一名技术人员协助,三方人员一道分成三组同时施工,他们两人则奔走在三个小组之间专门解决安装调试中的疑难杂症。


2018年“十一”国庆期间,技术员宋小卫在外地工作的女儿专门赶回来看望快退休的老宋,而老宋还爬在杨林桥镇响水洞村“村村响”的水泥杆子上紧张施工,他从裤兜中艰难地摸出手机,女儿的头句话让他感动了,“我回来想陪陪你,你跑到哪儿去了,你可是血糖严重超标的老革命了那一瞬间,老宋才感觉到自己年龄不小了,身体也是不大“周正”的人了。而技术员史永东的女儿是高三美术特长生,正在武汉特训,“十一”放假要回来,她打电话让父亲去接,可史永东还在两河口镇云台荒那个秭归最高的山上施工,女儿只好独自乘车回来,为此,父女俩的关系闹僵了好久。


就这样,全县“村村响”升级改造工程原计划要一年半的时间,硬是提前了一年时间全部按质按量竣工。


图丨工人正在安装“村村响”设备


破解管理责任不明是难题之五


自“村村响”建成以来,日常维护管理基本上由业务主管局大包大揽,相关部门职责不明。由于野外设备长期待机,抵御雷击能力脆弱,损坏严重,致使管理难度大。


为此,县文新广旅局建立完善长效管理责任机制。“村村响”升级改造的同时,出台了《秭归县农村智能广播网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关于全县“村村响”工程建设工作的专题办公会议纪要》《秭归县“村村响”广播管护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落实了属地维护管理责任,建立健全了“村村响”广播日常维护管理考核机制,以达到村村响、天天响、优质响。


破解维护困境是难题之六


随着“村村响”升级改造工程的有序推进,后期工作也在不断跟进,原有“村村响”服务保障体系已不存在,乡镇以下广播系统维护管理失去支撑。因此,县文新广旅局一边改造一边着手探索后期维护办法、维护队伍建设,积极争取财政后期维护专项经费,积极采纳各乡镇人民政府及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后期维护意见及建议。经过反复考量比较,最终合理有效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同时,完善了后期维护考核办法,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广播“村村响”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我县升级改造的“村村响”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大举措。无论是飘着小雪的清晨,还是被热浪炙烤的黄昏,“村村响”一定会穿越丛林、雨雾、山风与村民们相约,它承担起了“舆论引导、文化传播、公共服务”的职能,拉近了干群距离。自升级改造以来,各乡镇干群关系明显改善,群众矛盾及非法上访、闹访、缠访事件较过去明显下降。“村村响”于无形处托起了农民群众的小康梦!


来源:秭归大扶贫

往期精彩回顾【视频】从无到有 从有到精 秭归旅游“化茧成蝶”
雨雪冻我肤,你却暖我心!
【视频】雨水荒不再“荒” 民心水利“润”屈乡

监制:郑家裕

编审:张新玲 初审:韩晓晴

责任编辑:周京婷 值班编辑:吕梦川

转载本公众号发布图文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sxzgzx@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