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大普奔】十年内两度问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蛮拼的!撒花,点赞!

刚刚翻过2014的日历,迎接理工的是充满期待的2015以及振奋人心的喜讯——由我校黄润秋教授率领的团队历时6年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月9日上午,黄润秋教授代表其团队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里接过了沉甸甸的获奖证书。据悉,这是10年内第二次由我校教师团队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黄润秋教授作为代表在人民大会堂领奖


项目主要完成人黄润秋(中)、许强(右)、裴向军(左)在人民大会堂外合影



我们要为哪些人点赞呢^_^?!


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

黄润秋、许强、裴向军、唐川、李为乐、王运生、范宣梅、罗永红、余斌、李渝生、李勇、沈军辉、冯文凯、赵建军、巨能攀

该项研究提出了以“发震断层效应”、“地形地貌效应”为主导的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系统揭示了汶川地震同震地质灾害和震后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复杂斜坡动力响应规律以及强震大型滑坡形成机理;建立和发展了震区泥石流灾害预警预测模型和灾害治理新技术。该成果不仅提升了对强震地质灾害的认知水平和防控能力,支撑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选址和重大地质灾害防治,也在2013年的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以及若干重大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项成果也在包括《Nature》(地球科学)等在内的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被SCI收录60余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2008年汶川地震后,黄润秋教授在北川指导抗震救灾救灾工作

肩负历史使命 坚持野外工作

作为工程地质学家,黄润秋教授及其团队科研工作的区域大多是我国西南、西北自然条件较差的高山峡谷地区。为查清与大型工程建设有关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和西部地区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多年来,他们每年都坚持长时间的野外工作,披星戴月,风餐露宿,足迹遍布西部地区的山山水水,信念惟有一个——为大型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为防灾减灾事业拼搏奉献。

唐川教授在东河口调查灾情

关注地灾防治 坚守科技前沿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该团队意识到如果紧紧抓住汶川地震这一极震事件并将其作为地震天然试验场,对汶川地震触发的地质灾害开展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不仅是丰富和提升人类对强震触发地质灾害认知水平的需要,也是汶川地震灾区灾后科学重建的需要,更是提高我国广大高地震风险山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进行长期减灾防灾的需要。

2008年,裴向军教授在青川现场向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汇报地质灾害排查工作

然而知易行难,真正要做好这项研究却一点也不简单。“汶川地震触发的地质灾害,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和独特,其现象和科学内涵远远超出了原有认识。”团队成员许强教授介绍说,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点不仅分布范围广,数量还特别巨大,仅7度以上的重灾区就达10万平方公里左右,多数分布在高山峡谷和陡峭的斜坡部位,现场调查难度极大。但科研团队并没有后退,先后派出千余人次赴灾区进行地质灾害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中途还有多人次在调查过程中受伤。

2008年汶川地震的第二天,许强教授驰援北川县城指导防灾

不仅调查难度大,研究难度同样极具挑战。因为汶川地震发生在地形和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的龙门山区,再加上其特殊的构造背景,强震过程中斜坡的动力响应和成灾机理异常复杂,导致其所研究的科学问题就变得极为复杂。为了研究强震条件下斜坡的动力响应规律,该团队坚持了长达5年的斜坡地震动响应现场监测;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大型振动台试验,模拟工况上百个,采集试验数据超过10000组,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耗时数年之久。


我校专家参与地质灾害排查

收获科学硕果 坚定科研信念

今年由黄润秋教授倡导并担任主席的全球性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组织——国际巨型滑坡研究会将于5月在我校举行“第四届强震地质灾害长期效应”的学术研讨会,届时将有20余个国家的地球科学家聚集成都,全球强震触发的巨型滑坡的研究又将成为黄润秋和他的团队的下一个攻克目标。

发挥地学优势,赴灾区参与调查


团队如此拼,让我们怎能不点赞!怒赞,狂赞,无敌赞!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供图


新闻中心 顾华宁/文

新媒体工作室 橘子/编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