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3年内,绍兴乡村要大变样!
让触发乡愁的老物件活起来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34岁的陈小强回到家乡越城区孙端街道安桥头村,兴致勃勃地来到村里鲁迅外婆家陈列馆朝北台门,寻找儿时的记忆。陈列馆还是原先那个陈列馆,“精神气”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足。三间两进、坐南朝北的鲁迅外婆家朝北台门修整完善,水乡古戏台、祝福祭祀一一呈现,省内外游客常年络绎不绝。“光今年9月份以来,参观游客已达上千人次。”安桥头村村干部、朝北台门宣讲员黄丽说。在柯桥区福全街道徐山村,一个由房式仓和土圆仓改造升级而成的场馆呈现在村民面前,并且有了一个响亮的新名字——福全农耕文化馆。这里曾是徐山粮仓,2017年以来处于闲置状态。为更好管理与使用这些富有特色的粮仓,促进农耕历史文化传播,去年,福全街道积极和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开始了粮仓的改造计划,将这里的粮仓改造成福全农耕文化馆和徐山村文化礼堂。“今年以来,已经接待过好几拨人。”徐山村党支部书记王秋良告诉记者。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一批批乡村博物馆、文化馆应运而生,一些触发乡愁的老物件在这里“活”起来,并成为挺立在广袤乡间的一道道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景。乡村博物馆是我省在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大花园”建设中产生的新事物,是一种新的博物馆形态。近年来,我市各地结合“五星3A”创建及农村文化礼堂和新农村建设,已创办各类乡村博物馆200余家,场馆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拥有各类藏品2万余件。乡村博物馆已成为我市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公共文化供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探索多元文化投入、加强文旅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乡村博物馆的建设本身就是一场文化兴盛的过程。有了博物馆,乡村才真正成为‘回得去的家乡,到得了的远方’!”市文广旅游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把原汁原味的乡土气传承好
“乡村博物馆对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要把乡村博物馆建设成为‘乡土味’和‘高品位’兼具的乡村文化公共空间,不能成为老物件的储藏室,更不能铁将军把门。目前,我们的乡村博物馆在特色体现上还不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昨天的业务培训班上,绍兴市文广旅游局副局长戚建刚一语中的。王秋良坦言,福全农耕文化馆的“面子”已经有了,但“里子”还在逐步完善中。目前,文化馆没有正式对外开放,也没有进行较大力度的宣传,参观人员基本以周边学校学生为主,人气欠缺。今年6月份以来,我市启动“百家乡村精品博物馆”示范建设。“从前期的走访看,场馆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市文广旅游局博物馆处处长梁智渊说,展品展陈内容不够丰富、规模设施管理欠缺、人员配备不足等,是诸多乡村博物馆亟需补齐的短板。那么,乡村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何解决?原汁原味的乡土气如何传承好?开放时间不足、讲解服务欠缺是目前不少乡村博物馆的普遍问题。“吸纳社会化力量参与其中。”培训班上,绍兴博物馆副馆长张丽君说,目前各个博物馆都在探索队伍建设新路径,通过发展“博物馆之友”或招募优秀志愿者来充实队伍。比如北京首博,专门成立了芳华讲解队,面向各界退休人士发起招募,平均年龄在57岁。为了博物馆特色更鲜明,今年,安桥头村按照《绍兴市示范乡村精品博物馆评分标准》制定了“微改造、精提升”计划,实施对鲁迅外婆家朝北台门陈列馆的改造提升建设。“新场馆运用数字化手段,互动性、趣味性更强。”黄丽说,乡村博物馆就是乡村发展的一个窗口,通过这扇窗口,可以让村民和游客看到并读懂更多乡村文化和乡村变化。“要充分认识乡村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梁智渊看来,探索乡村博物馆建设新路径,一定要结合地方实际,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保护传承基础上发展,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新闻多看点
当班小布:姜京和
资料:绍兴日报
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