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问学 | 张广达:「世界文明与历史思维」课程大纲

2014-12-10 张广达 学术与社会

编者案:这是网上流传的张广达先生在台湾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必多说,无缘参加课程却有心向学者,可以借此大纲内容和参考书目自习。


————————


100-1博雅班通识课程「世界文明与歷史思惟」


教学大纲(初稿)


1. 开课兩週之内徵求同学意見,将依据同学意見修订大纲初稿为定稿

2. 定稿中将开列课下指定必讀量、课堂讨論时间、考察本课程的学习成绩而需要上交三次小型作业的时间

(本稿得到巴黎现代东方语学院汲喆博士的大力协助,深致谢忱)


提纲:


週次 课程内容


第 1 週 绪論:关於本课程的目的与讲授方式

第 2 週 歷史思惟教育与啟迪同学培育开创能力、提高文化脩养的相关性

第 3 週 古代世界中经歷「轴心时期」的文明

第 4 週 古代世界中经歷「轴心时期」的希臘城邦

第 5 週 基督教的起源和传播

第 6 週 四~十三世纪中华世界的分裂与再统一

第 7 週 十二世纪的地中海世界:一个内海三种文明

第 8 週 西方的变革时代的來臨:十四至十六世纪西方的人文主义、文艺復兴和宗教改革

第 9 週 新航路的发现移民和殖民

第 10 週 文艺復兴运动的最终表现:十七世纪西方的科学革命

第 11 週 中国传统时代的科学与技术的性质

第 12 週 十七世纪末开始的高举理性大旗的欧洲启蒙运动

第 13 週 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学

第 14 週 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

第 15 週 自然科学影响下十九世纪人文学科的发展

第 16 週 兩次世界大战带给世界的变化

第 17 週 二战以來的一些思想潮流

第 18 週 到二十一世纪之初的当代史发展



第一讲绪论


1. 关於通识课程(the liberal-arts curriculum)中的「世界文明与歷史思惟」


大学中设置的通識课程,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人文知識(the humanities: literature, language, philosophy, the fine arts and

history);

(二)數理与生物学科知識(mathematics, th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三)社会科学知識(the social sciences)。

本课程属於(一)的组成部分。


2. 本通识课的讲授内容


1897-1898 年间,高更(Paul Gauguin)在大溪地(Tahiti)完成了他的一幅举世闻名的油画。高更在这幅鉅製(139.1×374.6 cm)中绘出了一系列象徵性图像,在这幅绘画的左上角留下了这幅传世名画的题目: “D'où venons-nous ? Que sommes-nous ? Oùallons-nous ?”

D'où venons-nous ? / Where do we come from? /我们从哪裡來?

Que sommes-nous ? / Who are we? / 我们是谁?

Où allons-nous ? / Where are we going? /我们将去哪裡?

请大家上网找一找高更的这幅名画。

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Paul Gauguin, 1897–1898

oil on canvas, 139.1 × 374.6 cm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來?我们向何处去?數千年來,对这些问题的追问与答覆,几乎奠定了整个西方古典哲学的基础。今天的歷史学能為这些问题提供新的答案吗?和思辨内求的哲学家相比,歷史学家似乎更倾向於相信:只有对我们自身的生活和他者生活的「世界」做歷史性的把握,才更能理解我们作為「人類」一员的本性以及我们的「命运」。在多重的时间(从事件、局势到结构性的长时段)和空间(从家庭、社区、社群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种族)的交错当中,人類创造了层层累积、纷繁多样的文明。不同的我者与他者的文明要素,以不同的方式和强度决定了人類文明的可能性和多样性。


2009 年过世的波蘭哲学家、政治思想史家莱谢克‧ 柯拉可夫斯基(LeszekKolakowski)有句话曾被人们广為传颂。他在1896 年的一次讲演中説:「我们学习歷史,不是为了要知道如何行事,或如何成功,而是要知道我们是谁?」稍早,法国作家Jean Duché 在他的五卷本《世界史》(Histoire du monde, 5 tomes, Paris: Flammarion,1958-1966) 的序言中,也以复數的主语「我们」再次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我们究竟是谁?我们从何处來?我们向何处去?


所不同於高更的是,这里的追问,将「我们究竟是谁?」摆到了第一位。这种追问超越了一己的私人故事和短瞬的眼前局势。这种追问提供了恢宏的多重时间与空间视域(horizon),旨在建立对人類文明的通識。这种通过歷史理性建立的歷史通識,有助於立志思考「我们向何处去?」的行动者更加坚定其意志,在公共生活中进一步运用歷史思惟做出判断和选择。简言之,歷史的思惟有助於我们理解日常实践、建构自我认同的基础。


本课程在18 週内上课54 学时。要在这麼有限的学时之内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是谁?」我们将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在雅斯贝斯(Karl Jaspers) 提出的「轴心时期」(或译「枢紐时期」/ the axial period)突破以后人類文明的一些最重要进展之上。


关於「轴心时期」或「枢紐时期」,大家可能已经有所瞭解。1949 年,雅斯贝斯提出,西元前600 年至西元前后的數百年间,在地球上的若干文明地区,发生了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突破。在此期间,欧洲、印度和中国分别產生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并為各自的文明奠定了基础。In his book, Socrates, Buddha, Confucius, Jesus, Jaspers described these four as 'paradigmatic individual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ir understanding of love (loving your neighbor) was universal.

从「轴心时期」至今,就时间计算,人類文明已经经歷了兩千六百餘年。本讲作为绪論,拟在同学们在中学期间所学的歷史课程的基础上,对「轴心时期」以來兩千六百餘年的人類文明歷程做些必要的復述。



3. 本通识课的讲授方法


从高中刚刚升入大学部或升入大学部不久的青年学子们应该儘早转变中学时期的被动学习方式。本课程将把同学们从只是习惯於讀教科书、背笔记、关心考试分數的心态中驱逐出來。


研究歷史与研究自然现象在方式方法上大大不同。任何时代都存在著时代的思考精神。歷史学家建构的文本多由三部份组成:(一)史实的說明,或曰歷史的叙事(narrative),(二)解讀的架构,(三)意义的詮释。在歷史学家的整体表达(presentation)的任何部份,歷史学家都无从排除主观因素。歷史思惟关注的正好是人類对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的思考,特别是行为与思考的互动,或者說,行为与思考的相互作用。


本课程将促使同学们自觉地及早学会独立思考。1981-84 年出任臺湾大学校长的虞兆中先生說过,作育英才的关键在於启迪大学生的创造力(虞兆中《臺大与我》,页292)。


第一讲阅读书目(※表指定阅读)


※雅斯贝斯,《歷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页3-35 (绪論、第一章轴心期、第二章世界歷史纲要)。

附參考书目:Shmuel .N. Eisenstadt et al. (eds.) The Origins and diversity of axial age civilization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6.


第二讲歷史思惟教育与啟迪同学培育开创能力、提高文化脩养的相关性


人们今天面临的职场挑战


通識教育或者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通常简称作liberal education,或称 general education),起源甚久。在中国古代,就有所谓“六艺"。在儒家,所谓“六艺",一説是禮、樂、射、御、书、數,一説是诗、书、禮、樂、易、春秋,后世歷代大儒多有治学的論述。在西方,在十二世纪,七门学科被定為中世纪上层教育的基本课程,这七门学科是Grammatica, Rethorica, Dialetica, Musica, Arithmetica, Geometria,et Astronomia。其后,这一人文教育所强调的重点随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及至现代,通識教育的主旨在於补充专业化之不足,补救学科设置之不当,或因过於专门化而导致学生知識面狭窄以及对人文价值关怀不足。二战后,美国哈佛等名校再次强调liberal education,美国许多大学也将设置通識教育视為现代大学教育的基础。今天,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迅猛发展,讯息急剧增殖,在学生配备一台电脑就相当於拥有一座e-图书馆的情况下,世界上越來越多地区的大学重视在本科课程中设置通識教育或博雅教育,旨在强化(intensively)培育学生日益专精於本学科训練之同时,也不忽视广泛(extensively) 开扩学生的视野, 在為他们增补必要的辅助性学識(subsidiary knowledge)上有所助益。


今天,人们生活在以數位化资讯为先导的智識型社会。培养人才,不能只顾及学生个人的专门技能的进修, 而不注意培养学生关怀现实、探索未來的能力。數理化工程、生物医学的进展有待与人文、社会科学互动, 自然科学的一枝独秀不利於社会的均衡发展, 不利於人文精神的发扬和人類基本价值的追求与提升。提高各个专业的同学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与综合判断能力,重视内在文化修养(an inward enrichment),通过歷史思考以瞭解现代社会规范,培育与现代化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人文价值意識,是生活在现代化社会的需要。


同学们是在台湾成长的。目前都是大学部的同学,但是要开始培养以赛亚‧伯林 (Isaiah Berlin) 所論证的现实感,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是生当反思性现代化时代(reflexive modernization)和全球化(globalization)时代。在这样的空间和时代成长的青年,应该在大学学习期间就清醒地认識到关係此生的最重要一点是:著眼於未來,及早建构自己的实力并在自己見长的场域(field)培育自己的实际本領。不管毕业后是就业,还是走研究道路,都应及早打好根底。


在今天,东西方面臨的现实没有根本性的差别。所以,本课程对同学们提出早日让自己成熟的问题。要成為一个成年人,就需要及早自觉确立自己的方向,脱離若明若暗乃至於浑浑噩噩的狀态。当今社会学从应对社会现实的挑战和胜任未來职场的竞争著眼,对所谓「文化资本」有重要論述(Pierre Bourdieu)。生在拥有一部iPad 就等於驾驭了一座图书馆的资料數位化时代,同学们不仅在校期间不能输掉个人的the educational race,而且应该參照自己未來就业的可能优势,运用自己在学校和在社会积累的「文化资本」,尽最大努力來开创一番事业,并在自己事业有成之后实现自己的价值取向──反馈社会。


同学们或许已经知道从网上流传的所谓「比尔‧盖茨对青年学子的十一点劝告」(比尔盖茨的11 条人生箴言/ Bill Gates’ 11 Rules to live by that students do not learn in school),或许也讀过了乔布斯(Steve Jobs)2005 年在Stanford 大学毕业典禮上十五分鐘的演說或看过该演說的Youtube,不知你们各位对之做何感想。


同学们入学后即将分别从事不同专业的训練,但是,大家即将面臨共同的一点考验,就是在专心致志掌握专业知識,既与自己的专业不再隔越、也没有忽略儘可能扩充自己大面上的知識之同时,儘快融会贯通所学得的基础知識,儘快使自己熟能生巧。


什麼是融会贯通,宋代大学者朱熹对之有很好对論述。牛顿也留下了人们熟知的看苹果落地而导出万有引力的故事。同学们应该使自己儘快体认什么是「突入知識学的新境界」(epistemological break, Louis Althusser, 1969),建构个人「致知的本領」与「默会的知識」(tacit knowledge) (博藍尼「个人知識」,第一、二编)的极端重要性。特别是我们现在生活在反思性现代化社会,而今又迈入數位元元资讯社会,培育自己开创能力的智慧(intellectual capacities)这一训練无比重要。


第二讲阅读书目


※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以学术为业〉,收在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

北京:三聯书店,1998,页17-53。


附參考书目:迈可‧博藍尼(Michael Polanyi)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識:迈向后批判哲学》,臺北:商周出版,2004。前言、第一章、苑举正〈博藍尼《个人知識》简介〉、许泽民〈译者序博藍尼与个人知識〉

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生活在后传统社会中〉,收入《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页72-138。


皮耶‧布赫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的論题」(芝加哥研讨班)

皮耶‧布赫迪厄「反思社会学的实践」(巴黎研讨班)

以上兩文收於皮耶‧布赫迪厄 (Pierre Bourdieu)、华康德(Loïc Wacquant)著,李猛、李康译,《布赫迪厄社会学面面观》(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臺北:麦田,2009,页107-320、页321-376。



第三讲 古代世界经歷「轴心时期」的中国


1. 中华文化的黎明与在东方世界的发展


2. 中国的春秋时代(770 B.C.- 476 B.C.)与战国时代(475 或403 B.C.- 221 B.C.)


秦的统一、中国的王朝体系 (221 B.C.-1911 A. D.) 、中国古代专制国家和文官制度、皇权下的禮制与政教中国传统社会的编户齐民、中国皇权下的四民社会


3. 中国前近代史的理論问题


第三讲阅读书目


※许倬云,《我者与他者:中国歷史上的内外分际》,作者自序,臺北:时报出版,2009,页5-10。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歷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臺北:英文汉声出版,2006,页47-90(第二章),页91-142(第三章)。


第四讲 古代世界经歷「轴心时期」的希腊城邦


1. 早期希臘 (800 B. C.- 480 B. C.)、希臘神话、早期城邦 (Archaic Polis)、雅典


2. Solon(去世於西元前 559 年)的立法、西元前507年Cleisthenes /Clisthenes的改革


3. 雅典称雄时期(479 B.C.-431B.C.) 、雅典民主的诞生、谁是雅典的公民、公民享有的民权(civil rights)与宗教権(religious rights)、由诸神和剧场凝聚起來的雅典公民的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雅典的保护神Athens雅典的Parthenon神殿、神殿建筑所体现的追求完美、雅典的节庆日、运动项目雅典的外侨(métèques)、雅典的奴隸


4. 古典希臘 (classical Greece) 的黄金时代Clisthenes (约 494 B.C.-429 B.C.) 的政


古典希臘时期的艺术


古典希臘时期的戏剧Odeon 剧场


5. 古典希臘时期的哲学苏格拉底 (Socrates 470 B.C.-399 B.C) 柏拉图(Platon427 B.C.-347 B.C)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 B.C.-322 B.C)


6. 马其顿的亚歷山大东征、希臘化时期的东西文化接触


第四讲阅读书目


※傅佩荣,《西方哲学史》,古代哲学部份,页6-94。


第五讲 基督教的起源和传播


1. 基督教的起源:希臘化时期和古羅马时期希伯來信仰、希臘哲学、西亚其他宗教思想(如gnosis)之冲突与融合、耶穌生平、耶穌时期的巴勒斯坦和羅马帝国、新约的成书


2. 基督教的传播:最早相信耶穌即是基督/救世主的信徒、圣保羅、基督教作为救世宗教之渐次得势、基督教的大致传播经过、从建立教堂到284-476年建立基督教会、期间的屢受迫害、基督徒的信念之日益坚定、蛮族入侵、尘世混亂和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


3. 如何解释基督教的最终成为普世性宗教


4. 基督教三系:天主教(Catholic)、东正教 (Orthodox)、基督教/新教 (Protestant)的演变


第五讲阅读书目(待补)


第六讲四~十三世纪中华世界的分裂与再统一


1. 雷海宗(1902-1962)通过比较中国史和世界史而提出中国歷史具有独一无二的延续性和兩大週期(雷海宗「断代问题与中国史的分期」、雷海宗「中外的春秋时代」,1941年)


2. 律令制下的隋唐盛世、隋唐王朝的五个特徵


3. 唐宋变革、宇野哲人基於中国哲学史研究而提出的唐宋时代观(1914年) 、内藤湖南的文化史视野下的唐宋时代观(1922年)


4. 兩宋时期的文化昌盛书院 道学/理学印刷术


第六讲阅读书目


许倬云論中古后期和近古中国的特色 (许倬云《万古江河》第五章;许倬云《我者与他者:中古歷史上的内外分际》,作者自序、第十章唐代的中国、第十二章宋代-列国体制下的中国)


余英时論宋代士大夫的主体意識的成长 (余英时《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自序一、自序二、上篇通論 第三章)



第七讲十二世纪的地中海世界──一个内海 三种文明


1. 东部拜占庭的东正教文明


2. 西部天主教的封建制文明


3. 622 年崛起的阿拉伯穆斯林文明阿拉伯世界的科技成就及其科学知識的西传欧洲亚里士多德著作的传回欧洲


为什么有十字军东征?

地中海世界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

威尼斯的地位和作用、马可波羅为什么从威尼斯东來

近年西方学者关於封建制度的新見解


第七讲阅读书目(待补)


附參考书目:Elizabeth A. R. Brown, The Tyranny of a Construct: Feudalism and Historians of Medieval Europe, in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79 no.4 (Oct.,1974), pp. 1063-1088. (一个概念的暴政封建主义与欧洲中世纪史学家)Susan Reynolds, Fiefs and vassals : the medieval evidence reinterprete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1994, 560pp. (封建主义、領地与封臣)



第八讲西方的变革时代的来临──十四至十六世纪西方的人文主

义、文艺復兴和宗教改革


1. 义大利和Flanders地区知識阶层的思想新动向:不拋弃上帝,但开始对人自身更感兴趣。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的视野及其对古典时代的顶禮膜拜文艺復兴的一个主要策源地──以Florence 为典型例证

艺术新题材、绘画、雕刻、建筑大学、印刷术文艺復兴运动从义大利向欧洲其他地区的扩展欧洲大约从1580 年到1630 年的这段岁月和莎士比亚、蒙田等人等名字聯结在一起


2.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加尔文):加尔文主义在欧美地区的影响、反宗教改革


3. 欧洲近代城市的兴起


第八讲阅读书目


※羅蘭‧斯特龍伯格(Roland N. Stromberg)著,劉北成、赵国新译,《西方现代思想史》(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Europe),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第一章〈伟大的传统及其衰落〉,页1-27。※托尼(R. H. Tawney)著,赵月瑟、夏镇平译,《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有关宗教改革部份,并请參阅第十三讲书目。



第九讲 新航路的发现、移民和殖民


1. 新航路的探查与发现、印度洋贸易圈


2. 移民和殖民的开始、新大陸的经济发展


3. 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九讲阅读书目


※羅伯特‧马克斯著,夏继果译,《现代世界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World)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页61-91(第二章)、页93-128(第三章)。


※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著,史建云译,《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The Great Divergence: Europe, China,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页1-11〈中文版序言〉、页1-31〈引言〉。



第十讲 文艺復兴运动的最终表现──十七世纪西方的科学革命


1. 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


2. 「天才的世纪」(the century of genius)的來臨:哲学上的英国经验主义与欧陸理性主义的先驱──培根和笛卡尔既是哲学家又是科学家,一身而二任、新的思惟方法引导的新的文化认知


3. 欧洲近代文明多元化的开端:(一)既遵循天启的精神价值,又宗奉科学、诉诸理性;(二)既崇拜古典主义,又追随Baroque风尚人文思考与人文学科之向自然科学看齐、维科(Giambattista Veco)的文化史观


4. 欧洲绝对主义专制王权(absolutism / absolute monarchy)的系谱



第十讲阅读书目


※懐德海(A. N. Whitehead)著,傅佩荣译,《科学与现代世界》(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臺北:立緖文化,2000,页2-28〈第一章「近代科学的起源」〉、页56-79〈第三章「天才的世纪」〉。


※何丙郁,《海纳百川:科技发源与交流史》,臺北:聯经,1994,页127-140〈第十二章「欧洲文艺復兴时期的科学发展」〉、页141-152〈第十三章「文艺復兴与近代科学的开端」〉。



第十一讲 中国传统时代的科学与技术的性质


1. 中国文化积累的巨量文献、中国文献承载的认同或归属记忆、对中国传统文献的评价


近年中国出土的简帛文献反映出來的中国古代有关天、地、人的象數方伎之学


2. 唐宋时期的科技发展


3. 李约瑟问题(the Needham Question)


第十一讲阅读书目


※何丙郁,《海纳百川:科技发源与交流史》,臺北:聯经,1994,页67-78〈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页79-104〈第八章「唐宋的科技发展」〉。


※托比‧胡弗(Toby E. Huff)著,周程、于霞译,《近代科学為什麼诞生在西方》(The Rise of Modern Sci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isty Press, 2nd edition, 200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0,页1-6〈导論〉、页302-335〈第九章「近代科学的兴起」〉、页228-269〈第七章「中国的科学与文明」〉、页336-337〈结语〉。


附參考书目:Dirk Bodde, Chinese Thought, Society and Science: The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Pre-Modern China,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陈天机,中国人的思考特色;陈天机,《大自然与文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页425-458(第十五章)。


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為何出现在西方》,北京:三聯书店,2009。


余英时 李约瑟问题 《上海书评》2010/3/1 此文是为陈方正上书所写的书评,又刊於《讀书》2009 年第3 期与该书序。


艾尔曼,《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Benjamin Nelson, On the Roads to Modernity: Conscience,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s. Selected Writings by Benjamin Nelson, edited by Toby E. Huff. Totowa, N. J.: Rowman and Littlefield, 1981.



第十二讲十七世纪末开始的高举理性大旗的欧洲啟蒙运动


1. 启蒙时代的「哲人」(“philosophes”)的共同话题,他们对理性、进步的信仰以批判性思惟(critical thinking)取代神话性思惟(mythical thinking)作为“a cultural project”。启蒙思想的传播及其强调运用理性於公、私領域、提倡科学或实用知識、批判现存秩序、容忍人道主义司法正义伏尔泰的“crush infamy”


2. 启蒙运动没有统一的政治理論,但有一系列的政治信念“开明专制”(enlightened despotism),环大西洋的革命(1776年的美国的革命和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是这些信念的实践。头脑的解放使法国人开始了对”旧制度”(l’Ancient Régime)的批判、第三等级、人权宣言欧洲从绝对主义国家系谱的人治走向近代主权国家的法治


3. 伊曼努尔‧康德的号召:“Sapere Aude! / Dare to know!”


4. 社会之科学在启蒙运动中的產生


第十二讲阅读书目


※康德著,李明辉译,〈答「何谓启蒙」之问题〉(1784 年9 月30 日),見李明辉,《康德歷史哲学論文集》,臺北:聯经,2002,页25-35。


※參考福柯《什么是启蒙》(1982 年) 一文, 可从网上检索李康的译文.


※彼得‧盖伊(Peter Gay)著,劉森尧、梁永安译,《启蒙运动:一个詮释》(The Enlightenment: An Interpretation, 1966 ) 上卷《现代異教精神的崛起》(The Rise of Modern Paganism)、下卷《自由的科学》(The Enlightenment: The Science of Freedom),臺北:立绪文化,2008。请只翻阅绪言部份。


附參考书目


帕尔默、科尔顿、克莱默著,孙福生、陈敦全、何兆武译,《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


帕尔默、科尔顿、克莱默著,陈敦全、孙福生、周颖如译,《啟蒙与大革命:理性与激情》,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


諾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著,王佩莉、袁志英译,《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卡西勒(Ernest Cassirer)著,李日章译,《啟蒙运动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Enlightenment),臺北:聯经,1984。另一译本;凯西尔(Ernest Cassirer)著,顾伟铭等译,《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施密特(James Schmidt)编,徐向东、盧华萍译,《啟蒙运动与现代性:18 世纪与20 世纪的对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第十三讲 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学


1. 重商主义的前期和后期、工业技术的进步;蒸汽机也成為变革世界的引擎经济起飞、1760年代產业革命的开始、1815-1848年欧洲的社会转型

从统计數字看资產阶级与无產阶级,以曼彻斯特的棉纺织业为例:工鑛中的女工与童工、1840 年代的欧洲工业佈局、1848 年的欧洲革命无產阶级与社会主义


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考察、1848年2月《共產党宣言》发表於倫敦


3. 韦伯对资本主义的考察《新教倫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考察方法与侷限


4. 对一个半世纪以來的马克思主义兴衰的研究(Leszek Kolakovsky, Main Currents of Marxism, published in 1978)


5. 从 另 一角度对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Karl Polanyi,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s, first published in 1944)


第十三讲阅读书目


※安东尼‧吉登斯(A. Giddens)著,简惠美译,《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論:马克思、涂尔干、韦伯》,臺北:远流,1989 年。《新桥译丛》5


※马克斯‧韦伯著,苏国勛等译,《新教倫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倫理与商人精神》,臺北:聯经出版,2004。


第十四讲 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


1. 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资本主义体系与依附理論


2. 民族主义欧洲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几种不同道路(Liah Greenfeld)


3. 东方问题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4. 民族独立给亚、非、拉殖民地带來的是解放还是混亂当代世界的民族问题



参考书目


里亚‧格林斐尔德(Liah Greenfeld)著,王春华等译,《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等五条道路》,上海:三聯书店,2010。



第十五讲 自然科学影响下十九世纪人文学科的发展


1. 社会学的诞生与实证主义的发展从简单社会到复杂社会,分類的无所不在分類的符号效能


2. 英国的政治经济学


3. 工业化欧洲的进步观念:黑格尔、孔德


4. 达尔文主义斯宾塞与社会达尔文主义:以胡适改名为例,看严復翻译《天演論》对晚清思想界的影响


5. 十九世纪德国的歷史学近代史学规范的建立史学的分派


6. 二十世纪初文学现代主义的出现


第十五讲阅读书目


※羅蘭‧斯特龍伯格(Roland N. Stromberg)著,劉北成、赵国新译,《西方现代思想史》页284-314〈第九章「进步的观念:黑格尔、孔德、马克思」〉、页3 15-353〈第十章「达尔文与维多利亚时代的信仰危机」〉。


附參考书目:爱弥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著,汲喆译,《原始分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米歇尔‧福柯著,莫伟民译,《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上海三聯书店,2001。



第十六讲 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世界的变化


1.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社会和政治思想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梁启超的《欧游心影錄》


3.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和战争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5. 美、苏的崛起及兩大阵营的对峙


第十六讲阅读书目


※羅蘭‧斯特龍伯格(Roland N. Stromberg)著,劉北成、赵国新译,《西方现代思想史》,页509-543〈第十五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第十七讲 二战以来的一些思想潮流


1. 二战后初期的主要思潮


2. 1968年的激进思潮


3. 解搆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4.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传统 vs. 转变百年蹣跚中的现代中国


第十七讲阅读书目

※羅蘭‧斯特龍伯格(Roland N. Stromberg)著,劉北成、赵国新译,《西方现代思想史》,页544-582〈第十六章「反叛与反动:1968-1980 年」〉。



第十八讲 到二十一世纪之初的当代史发展


1. 冷战与共产主义的没落苏聯何以在没有发生暴力革命的情况下自行解体?从安德烈‧祖波夫 (Andrei B. Zubov) 主编的兩卷本《二十世纪俄国史》(第一卷1894-1939年、第二卷 1939-2007年)看人類迈入二十一世纪之初面对的意識形态演变动向


2. 西方取得全球优势的歷史回顾: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的多样与多元(the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lurality)、相異性(alterity)在不同文化接触中的重塑与变造我者与他者


3. 大学与知識的破碎化、某些学术团块、对人文学科取得基本认識的重要性


4. 面对反思性现代化世界、面对全球化趋势的歷史思惟


第十八章阅读书目


许倬云,《我者与他者:中国歷史上的内外分际》,臺北:时报出版,2009。




学术与社会

微信:Academia-Society

读者QQ群:392262135

意见反馈邮箱:koolbird@163.com

In libris liberta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