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棵树的前半生,一群人的一辈子

2017-08-04 中国文明网

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河北省最北端。一弯深深的绿色镶嵌于此。


她叫塞罕坝。

塞罕坝机械林场(7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树,在塞罕坝是最平常的东西,也曾是塞罕坝最稀罕的东西。


从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部驱车向东北方向驶去,进入红松洼自然保护区。在一整片低矮的樟子松林中,远远就能望见一棵落叶松兀自挺立。


20多米高,枝杈密布,主干粗壮,两个人才能合抱起来,树龄已超过200岁。“我们叫它功勋树。没有这棵树就没有今天的塞罕坝。”林场党委办公室主任赵云国说。

7月12日拍摄的“功勋树”。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清朝同治年间,她还是茫茫原始森林中的一棵小树。那时的塞罕坝,物产富饶,牲兽繁育。


清朝晚期国势渐衰,为弥补国库空虚,同治皇帝宣布开围垦荒,原始森林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


上世纪60年代初,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国家仍咬紧牙关,下定决心建一座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


1961年,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刘琨临危受命,带着6位专家登上塞罕坝。


10月,本应秋色斑斓,坝上却已刮起遮天蔽日的白毛风。他们先是在亮兵台和石庙子一带石崖下,发现被火烧过的黑黢黢的树根。反复辨认,确定是落叶松。


在凛冽寒风中行进到第三天,不知谁喊了一句:“你们看!”大伙儿的眼睛瞬间都亮了:渺无人烟的荒漠深处,一棵落叶松迎风屹立。

“功勋树”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一群人扑上去抱住树,含着眼泪大喊:“塞罕坝能种树,能种出大树。我们要在它周围建起一片大森林、大林海!”


塞罕坝机械林场由此成立。


1962年,369人肩负使命,他们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平均年龄不到24岁。


初来乍到,热血青年们干劲十足,两年种下6400亩落叶松。可没想到,成活率还不到8%……


“那年春节,大雪下了一米多厚,气温零下四十几摄氏度,我们愁眉苦脸地在坝上熬过了除夕夜。”81岁的退休职工张省回忆说。


比气温还低的是创业者的心情。是去还是留?


不服输的塞罕坝人沉下心来,找原因、想对策。


“不是树种的问题。苗木都从东北运过来,长途跋涉后根系大量失水,到了塞罕坝已经蔫了,哪还能种得活?”张省说。


外运不行。塞罕坝人决定白手起家,自己育苗。


“落叶松是阳性树种,幼苗期耐不了高温和阳光直射,以往通常采用遮阴育苗法。这样做产量上去了,但苗木就变得脆弱了,经不了风雪。”当年承担育苗工作的退休职工尹桂芝回忆。


于是,塞罕坝人反其道而行之,首次在高寒地区取得全光育苗成功。


1964年的春天姗姗来迟,决定塞罕坝命运的关键时刻到了。


林场职工集中在三面环山的马蹄坑,连续大干3天,在516亩荒地上种满了自己精心培育的落叶松幼苗。


经过20天焦急和不安的等待,奇迹出现了,96.6%的幼苗开始放叶,奋力而顽强地伸向天空,塞罕坝人在汗水与泪水交织中欢呼雀跃。


5年过去了,绿色不断萌发,希望不断升腾。


十年过去了,60多万亩树木让濯濯童山换了人间。


上天对塞罕坝人的考验并没有结束


1977年10月28日,一阵大雨过后,树枝断裂声铺天盖地,撕人肺腑。这场雨淞灾害中,20万亩林木毁于一旦。


1980年,林场又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12万亩树木旱死。


毁了,从头再来。面对一次次灾难,塞罕坝人没被击垮。


凭着超常的恒心和意志,塞罕坝人仅仅用了20年,就造林96万亩,总量3.2亿多株。


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再次拔地而起,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步伐戛然而止。


三代人的青春和岁月,还清百年间历史欠下的生态账。


在林场最西部的三道河口分场,记者遇到了王建峰。


王建峰1991年到林场工作时,塞罕坝已完成大规模造林,一片绿色海洋。但没想到,他要去工作的三道河口却还是海洋中的孤岛。


“那时候没电、没路,也没多少人,进进出出都靠一匹白兔马,最难的是种不活树。”王建峰说。


“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在这块塞罕坝沙化最严重的区域,从落叶松到沙棘,再到柠条、黄柳,能种的都试了一遍,但种什么死什么。


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办法:把在陆地上培育两年的幼苗,移植到容器桶内再培育两年。取掉容器桶进行栽植,既能保水,也能吸水。


三道河口终于开始由黄变绿。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塞罕坝的绿色攻坚,也向着更强的堡垒进发。


那就是最后近9万亩石质荒山。


“这些地方大多岩石裸露,土层只有几厘米,最大坡度达到46度,好比在青石板上种树。”林场林业科科长李永东说。


在这里种一亩树,成本至少要1200元,而国家补贴只有500元,种得越多搭进去的就越多。更何况,当时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八成,最后这一小块硬骨头,还值不值得啃?


塞罕坝人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宣战。

工作人员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植树

(2014年5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认识坚定了,但行动起来却千难万难。


第一次上石质荒山,林场职工范冬冬看着寸草不生的山坡,心里直发怵:“怎么上得去啊?”


手脚并用爬了上去,第一项工作就是挖坑。按照整地技术规范,需要在山上挖出长和宽各70厘米、深40厘米的坑,一亩地要挖55个。


坑虽不大,可薄薄的土层下全是石头,挖变成了凿。拿起钢钎、尖镐,叮叮当当凿了没多大一会儿,双手就起了血泡。“当时北京市一所高中的学生来体验生活,几十名学生半天也没凿出一个坑来。”李永东说。


但最难的还不是凿坑,而是搬运苗木上山。坡度陡,机械无法作业,只能靠骡子驮或人背。一株容器苗樟子松浇足水后足有七八斤重,坡陡地滑,骡子扑扑腾腾爬两步,就累得呼哧带喘。“它们有时也给你甩脸色,闹不好就罢工。”范冬冬说。


骡子上不去的地方,就只能靠人背着树苗往上爬。常年背苗子的人,后背往往都有麻袋和绳子深深勒过留下的疤痕。


苦心人,天不负!塞罕坝人硬是啃下7.5万亩硬骨头,全部实现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


“剩下的1.4万亩,2018年将全面完成。”林场副场长张向忠说。

工作人员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植树

(2014年5月13日摄)。记者 王晓 摄


但塞罕坝交出的成绩单却令人惊讶: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达到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全国森林平均水平的1.58倍,世界森林平均水平的1.23倍。(节选自新华社文章《从一棵树到一片“海”——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有删减。)


塞罕坝人用行动证明,

再难,

树,都能一棵棵种出来;

再难,

绿色奇迹,都能一步步干出来。

塞罕坝风光。来源: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官网


塞罕坝风光。来源: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官网


相关链接<<<

塞罕坝精神,是什么? 怎么做?

了解几代塞罕坝人的更多故事,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监制:张其胜

审核:王晓宁 邓植尹

责编:王爽 王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