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把青春献给你,我的塞罕坝

2017-08-31 中国文明网

塞罕坝风光。

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塞罕坝,这里的一草一木汇聚成的百万亩林海震人心魄,一枝一叶都在诉说着三代塞罕坝人的故事


同事们深情祭奠老书记王尚海。

图片来源:河北新闻网


生是塞罕坝人,死是塞罕坝魂

王尚海,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第一任党委书记,1962年2月只身来到塞罕坝,而后又带着妻子和5个孩子从承德市搬到了这里。他与工人们一起扎根荒漠,坚守高寒地带,造林植绿成为他工作生活的全部,13年造林54万亩!68岁的他永远长眠在他深爱的美丽高岭。如今,茁壮成长的“王尚海纪念林”紧紧依偎在老书记周围,守望着林场。


刘军、齐淑艳夫妇坚守望海楼11载,两只爱犬是他们孤寂生活中的小伙伴。图片来源:河北新闻网


情感上最难割舍的就是望海楼

海拔1940米的望火楼,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制高点,因此这座望火楼取名“望海楼”,意为瞭望林海的楼。望火楼瞭望员刘军、齐淑艳夫妇,在这里已经坚守了11个年头,这里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家。11年来,夫妇俩面对极寒天气和艰苦条件,无怨无悔,把青春献给了这片茫茫林海。夫妇俩计划退休后把望海楼的接力棒交给刚结婚的儿子刘志钢。


在百万亩人工林海中挺立着9座望火楼,其中8座都是夫妻共同坚守的,因此也叫夫妻望火楼,他们肩负着整个林场的火情监测任务。


刘鑫洋在测量树木胸径。

图片来源:长城网


成了父母的同事,接力守护林场

去年10月,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的刘鑫洋顺利通过考试,成为塞罕坝机械林场下辖的千层板林场生产股的技术员,家中第三代林场人。


  “当时不太理解父亲的坚持,总觉得没必要让自己那么辛苦。”刘鑫洋说,从成为林场人的那一刻起,她好像突然间明白了父辈的坚守。“那是一种责任,一种作为林场人天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正是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刘鑫洋选择继承父母艰苦奋斗的精神,扎根坝上、守护林场。


  “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到这片土地,我应该起到自己的作用,将在学校学到的林业知识和父母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更加科学地管理林场,更好地守护这片林子。”


雨后,大学生们齐力将拖拉机从泥滩中推出。

图片来源:河北新闻网


林场工人小心地植下一株幼苗。

图片来源:河北新闻网


建场初期塞罕坝创业者曾经住过的窝棚。

图片来源:河北新闻网


工作人员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采集数据(7月12日摄)。

图片来源:新华社


如今的塞罕坝(7月15日摄)。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阅读

习近平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在塞罕坝,种活一棵树有多难?

塞罕坝究竟有多美?让这10张精美公益广告带你看尽她的春夏秋冬

记者眼中的塞罕坝绿色奇迹

文字来源:河北新闻网、长城网等综合

监制:张其胜

审核:王晓宁 邓植尹

责编:王爽 王文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