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伯退休后到这座文明城市当保洁员,3年里写了1000多首诗

他叫鲁关生,河南人,退休后到浙江绍兴当保洁员。

3年里,他写了1000多首诗,连垃圾也成了创作题材。

他说,劳动着,快乐着,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那就是幸福的感觉……




29岁的王怡君,最近收到了一份贴心的礼物:诗!

这些诗朗朗上口,诙谐幽默,传递善意。“搞卫生的大伯天天写诗,这次,他帮我们写了垃圾分类劝导诗。”王怡君把诗晒到小区微信群里。大伯是谁,这么有才?居民们对大伯的关注持续发酵。

王怡君是越城区北海街道火车站社区网格员,这位大伯是她的搭档——保洁员鲁关生。“一直读他的诗。”王怡君兴奋地说,以诗化人,引导垃圾分类,“我早该想到这点。”

一则“温馨提示”

让他当上专管员


9月16日,清晨7时,雨。

披上雨衣,扎紧斗笠,鲁关生开始保洁工作。草坪上,鼓鼓囊囊的垃圾包扎眼,他弯腰拾起,解开,仔细“淘”出可乐瓶、空油壶……再扎紧,妥妥地放进厨余垃圾桶。只是,垃圾包里的异味常常让他皱眉……

协助小区做好垃圾分类是他的新工作。“老鲁认真、耐心。”15日,火车站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王天德说,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工作,在养成习惯之前,需要一些人来带头监督、劝导。


3个月前,社区物色垃圾分类专管员,王天德想起了水木清华楼道口一张用黑色水笔写的温馨提示:

“各位居民大家好!垃圾分类很重要,混在一起您方便,运到工厂无法搞。骨骼内脏菜叶梗,剩餐厨余绿桶抛;此物虽脏多异味,运往工厂做肥料……”把大道理说得这么浅显生动,有才!

“哈哈,我写的。”6月的一天,社区干部问起这事,鲁关生浓眉一挑,高兴地说,“垃圾分一分,可以减少很多浪费。”他拎起自己的领口,“不怕大家笑话,我这身衣服,就是从垃圾里拣的。”

话音一落,四周的目光齐刷刷落在鲁关生的“大嘴猴T恤”上。“这身衣服我都穿了一年,你们看,质量好不好。”鲁关生回忆说,当时,这件九成新的T恤混在西瓜皮里。他拿起来,看了又看,实在觉得可惜,拿回家煮了煮就穿上了。

说完,他发现大家更好奇了,继续说:“我是一名退休教师,不愁吃穿,可有个毛病:节俭。但现在,你看,垃圾都要分类,往大道理说,就是珍惜资源,是对未来负责。”


半晌,全场没有声音。“鲁老师,我们聘请你当垃圾分类专管员,一起推进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王天德主动上前握手。

“花甲退休闲无聊,发挥余热工作找……遇有乱扔好言劝,逢到混放作督导;黑绿两桶摆整齐,盖好盖子无臭冒。虽然工作辛苦脏,换来社区环境好……”从社区走回家的路上,鲁关生内心激动,在手机上写下《我自豪》,发给了王怡君。

工作中的体验

成了创作的灵感


鲁关生是河南平顶山汝州市人。三年前,他从当地一所乡村中学退休。因为儿子在绍兴工作,他和老伴一起搬到绍兴。“比起我们北方,这里好山好水好空气。”鲁关生深深吸了一口空气,突然眉心拧成疙瘩,说,“可惜,我的老伴因生病离开了我。”

“那阵子,心里就像开了个洞,难受。”鲁关生说,干什么都没劲。“是微信群上的亲戚朋友,一次次开导我,拉着我走出情绪低谷。”

有一次,看了朋友的安慰话有所触动,就把朋友的姓名和发言融合起来,写成打油诗。“收到很多鲜花点赞。”大家的鼓励,让他心境慢慢打开,尝试着把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写成诗记下来。

“脑子转个方向,视野就会开阔不少。”鲁关生说,当老师的时候,心里觉得环卫工很辛苦,现在自己干上了,深深体会到环卫工的不容易。许多新体验成了他笔下的素材。

“手指有长短,人素质也有高低。”他说,同一个小区,有些居民看到你,会礼貌地打招呼,甚至说一声“伯伯辛苦了”;个别居民就不太像话,直接从楼上往下抛垃圾,砸下来,散一地。“对垃圾的态度,照出人的内在。”

每次,心有所动,他就在脑子里组合文字,得空闲时,找个树阴处,坐在底下用小纸条记下灵感。

“最早读到他的诗,是今年春天。”王怡君打开手机,翻出一首诗,题目是《小区赏果》:“时值四月天,果树正欢颜。桃子如俏肚,甜梨似灯盏。花果缀枝头,红豆镶绿间。荔冠开黄瓣,石榴朵鲜艳。多先恐后长,你追我赶妍。”王怡君说,当时,她仔细读完后,惊喜地发现,这些果树水木清华小区都有。她心里暗暗叹服,“鲁老师,真是有心人!”

自从成为工作搭档后,王怡君经常能读到鲁关生眼里的“美”。

写诗的本本

也是垃圾里拣来的


“垃圾分类需要人人参与。只有从源头做好,才能真正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当过老师又干保洁,鲁关生对此有更深的理解。

“给你算笔账,加饭酒瓶2角一个,可乐罐3元一斤,玻璃5分一斤,塑料4角一斤,纸板1元一斤……”他以水木清华为例,41幢,1000多户人家,垃圾分一分,日积月累,是个大数目。要是不分,或填埋或焚烧,耗财富又影响环境。

说话间,他从屋里抱出一沓笔记本,厚厚六大本,密密麻麻写满了诗。“这些本本,全是我从垃圾里拣来的,全新就被扔了。”他抚摸着一个封皮套本本感慨地说,“我们这一代人,挨过饿,赶上现在的好日子,特别心痛‘浪费’。”

鲁关生笔记本

记得五六岁那年,叔叔抱着他去村里大食堂打稀饭,接过盛满稀饭的碗,叔叔一不小心,碗滑落,稀饭撒了一地,心疼死了……“当时我们国家穷,加上‘自然灾害’,能吃饱就是最大的满足。”他说,干了3年保洁员,他从垃圾里看到了“变迁”,他把它们默默写进诗里。

“你看日本,光一个酒瓶,可以分出很多门类,商标纸、酒盖,连盖子里的橡皮圈也要抠出来……人家一上小学,有堂课就叫‘垃圾分类’。咱也要学学,从最简单的‘两分法’(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做起。”他打开手机新华网APP上的一篇评论说。

三年前,他花3000多元买了一辆变速自行车,以车代步,健身旅游。“我越来越喜欢了。”他说,遇到名胜美景,他就把它们编写成顺口溜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喜欢绍兴、向往绍兴。如今,这辆车派上大用场,只要听说绍兴哪个乡村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他就骑车去考察、学经验。

“很耐心,就像老师教学生。”家住水木清华的“90后”小陈,几乎天天和老鲁打照面,“要是没分好,会被严肃地指出来。分好了,他会送你一个大拇指。”大伯的善意正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


鲁关生诗集

摘录


垃圾分类好

餐罢饭后生垃圾,

随处抛扔行为孬;

影响环境脏乱差,

降低城容形象糟。

混在一起弃桶内,

杂乱无序亦不好;

分类存放举止良,

返回工厂废为宝。

果皮果壳骨内脏,

菜梗菜叶厨余料;

放进绿桶盖好盖,

运往工厂做肥料。

废纸旧物纺织品,

玻璃陶瓷其他料;

放进黑桶存放好,

运往工厂重制造。

人人动手彰品贵,

员员分类显礼貌;

居民业主共努力,

此项工作定见效。

(2018年8月30日)


绍兴的花椒熟了

春吐嫩芽初夏花,

三伏孕果浅秋下。

宛如珍珠似玛瑙,

好似红豆如灯挂。

颗颗粒粒涨红脸,

串串束束裂皮炸。

正值采收好时节,

谨剪慎取防刺扎。

晾干保存待餐时,

烹调盛宴味道佳。



来源:绍兴文明微信公号

近期热门文章

■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一起学习!

■ 手机和身份证放在一起会“消磁”?真相来了…...

 从农民工到企业家,奋斗成功后的幸福是什么?



审核:邓植尹 王晓宁

责编:王文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