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家40年 | 一封书信:40年前是工具 40年后是情怀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一封书信,字里行间跃动着的是问候与倾诉,沉淀着的是牵挂与思念。从书信到电报,从座机到微信,通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可任他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书信于我家的那份独特情怀始终不变……

讲述人:邹杰,男,51岁,广铁集团铁路职工。

记录人:邹向,男,23岁,大三学生,讲述人之子。


保存完好的书信。图片来源:讲述人提供。

  1967年,我出生于新疆,童年时代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父亲在夜下挑灯,认真书写一封封家书,那是我们与长沙老家联系唯一的方式。父亲和长沙的叔伯们约定每月一封,准时寄送。那时,父亲收到老家的信总是欢喜,看了一遍又一遍,直至思乡泪湿润了眼眶,才依依不舍地珍藏在小木箱里。那些跨越三千里路的家书,让我们知道了远方亲人们的近况。尤其是叔伯们会在信里写一些兄弟姐妹的“傻事”,所以每到信来,家里总是欢声笑语一片。我们也会陪着父亲一起写信和寄信,而后每天眼巴巴瞅着,希望能尽快看见叔伯们的回信,等待家书是我们童年最幸福的期盼。

  1982年,我上了高中,迷上了以书信为媒以笔交友,照现在的话说就是有颗文艺青年的心。朴素的信纸上,或倾诉学习中的喜悦或失意,或交流写作的方法技巧,或抱怨生活中的困境难关,喜怒哀乐全都包含其中。读笔友的信件成为高中岁月里最惬意的事,看他们的字,读他们的文,好像和他们面对面的交流,聆听着对方的倾述,有一种对话的感觉。

  就这样过了5年,我已经二十出头,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姑娘,她当时在上海念书,而我已回到长沙工作,一段刻骨铭心的异地恋就此展开。青春岁月里最有趣最甜蜜的事莫过于用书信来传达思念之情。每隔两天我就书写一封,寄信时的激动、盼信时的煎熬、收信时的喜悦、看信时的幸福、回信时的欢欣,周而复始。那会儿我才真正体会到,“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情感,才体会到什么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那一张张邮票,一个个圆形的邮戳,一张张密密麻麻写满钢笔字的信笺,让我回味无穷,珍藏许久。好似信一到,她整个人就俏生生站在我面前一般。有情人终成眷属,我最终得偿所愿迎娶了她,并生下了可爱的儿子。

  改革的春风越来越劲,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单位有了公用电话,家里也安装了座机。当时的座机是个稀罕物,安一个座机,4000元一个不说,还得自己安电线杆,所以一个小区有一家有座机就了不得了。当时家里还买了“大哥大”,在还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大哥大”可是当时最时髦、最便捷的通讯工具了。就这样,我慢慢放下了纸和笔,更多的是拿起电话,亲切向那头问道:“喂,您好!”

  2000年后,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我给乡下的父亲母亲家也安装了座机,第一次用电话的时候,二老激动地围在话筒旁,直说“听到啦!真的听到啦!”二老有时会和我们说谁谁谁打了电话来,我一想,哦是当初父亲在新疆的战友。想起当年我们在新疆和家里联系只能靠写信,现在一通电话马上就可以联系,真是时代在发展啊。

  2014年,微信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它让电话都成为了过去式。找到要联系的人,发上语音或者文字就能对话。这样的方式让我再次触摸到了书信的味道,只是虚拟的键盘替代了修长的钢笔,回车的按下替代了邮戳的盖印。

  回想四十年前自己读书时,家书千里迢迢而至,拆阅时的急不可耐还历历在目。现在再收到信笺,往往是晚辈们四处旅游,留作纪念发来的明信卡片,简单而温馨。现在的书信已经变成了一种情怀,通信的人享受一笔一画地写,一字一句地读,亲情友情就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升华加温。现在的孩子估计再也想象不到那个车、马、邮件都很慢的年代了。可我依旧想把那些发黄的信笺整理在一起,闲来读一读,翻一翻,感受那个年代给予我的勇气和力量......

【记录人的话】

 父亲那些千里传书的岁月,是我不曾经历也无法想象的事情。于我而言,每每翻阅家里那些泛黄的信件,品读文字里跃动的问候与倾诉、沉淀的牵挂和思念,是闲暇的一种享受。我很庆幸生活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拿起手机,微信、QQ里不断涌现的即时对话聊天,文字、照片、视频应有尽有,地域已不再是沟通的天堑鸿沟。未来还会有更加先进的通讯方式,我希望乘着改革的新风,去开创那片未知的世界,让如今的通讯方式也能成为未来的情怀。


近期热门文章

■ 模范“片儿警”汪勇:不负时代 为民服务勇前行

 一间婚房:40年前遮风挡雨 40年后精致温馨

■ 唐诗中的名山,你知道几座?


审核:邓植尹 胡杨

责编:张殊凡 王文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