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鉴流芳、尼山半席、彪炳文光……这组文化密码你可知道

细微之处见文明,中国文明网“微观”栏目带您走遍大街小巷,感受城市之中的文明点滴。今天我们去往江西赣州上犹县,那里有如画的山水村寨,还有独具特色的客家门匾。

行走在上犹县的山水村寨中,家家户户大门额上的四字门匾,与粉墙黛瓦相映成趣。这就是承载着上犹县独具民俗特色文化的客家门匾。


客家门匾因历史上南迁的中原人“落客”于赣南而流传,蕴含着客家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精髓,传承着客家人崇尚祖训、铭记历史、注重家教、爱惜名节的文化精神,它广泛出现在广阔的赣南客家民居中,以物质与非物质相结合的形式传承下来。


一家一门匾

默默述说着各自的故事

上犹客家人悬挂的门匾,有的反映姓氏来源,如“沈根传芳”是叶姓,叶姓是春秋时叶公的后裔,叶公姓沈,名诸梁;有的反映先祖发祥地,如“太原遗风”是王、易等姓,古代太原郡在现在的太原地域,王、易等姓的祖先曾在太原郡成为名门望族;有的彰显姓氏堂号的,如“紫荆传芳”是田姓,“紫荆”是田姓的堂号之一;还有的标榜先辈品行风范的,如“文正遗风”是范姓,“文正”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谥号。

一批批南迁的客家人在慎终追远、寻根念祖等传统观念影响下,形成了赣南客家门匾的基本思想、内容和形式。这些客家门匾是中华门匾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其内涵丰富深刻,宣扬了治家、爱国、和谐、为官、爱民、让贤、清廉、友善、孝义、读书、励志、才华、修养等思想观念,体现了赣南客家人对待历史和文化的积极态度,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哲学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社会和谐稳定的“黏合剂”

走进上犹县梅水乡园村,茫茫茶海中一栋栋客家民居点缀其间。“耕读传家”“穆如清风”“勤劳致富”等客家门匾镌刻在村民的门额上,成了大家心中的“村规民约”,内容涵盖了立志自勉、处事理念、文明家风等方面。

客家门匾成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门匾的内容传递出赣南客家人勤劳节俭、艰苦创业、孝悌仁爱、恭敬谦和、廉洁奉公、务实进取的精神追求,对形成赣南客家人的优秀品格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如陈姓的门匾“义门传芳”说的是以孝治家,曹姓的“武惠流芳”说的是为人应仁义慈爱、心怀宽恕,赵姓的“琴鹤高风”说的是为官要清正廉洁、无私爱民、以德求官、以忠谋政。

正是有了客家门匾潜移默化、绵延不绝的价值观培育,赣南地区涌现出一大批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文明家庭,对赣南客家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黏合剂”作用。


  党风廉政教育的宝库

“清白传家”“金鉴流芳”“廉政高风”……客家门匾不仅是建筑文化、姓氏文化、书法文化的载体,还具有廉政教育的功能,是廉政教育的重要资源。每一块客家门匾都是一部“微型族谱”,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乏强调修身齐家和官德修养的部分。

例如,杨姓门匾“清白传家”,说的是东汉清官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吴姓门匾“三让传家”,说的是周朝周太王的大儿子泰伯,为了实现父王心愿,先后三次放弃继承王位的故事;傅姓门匾“金玉家声”,说的是北宋四朝重臣傅尧俞“清臣一节始终不变,真金玉君子也”的故事;张姓门匾“金鉴流芳”,说的是唐朝张九龄为相时贤明正直,刚正不阿,推行一系列利国安民的措施,后被唐玄宗追赠为司徒的故事。这些客家门匾的故事成为了赣南客家子孙充沛的廉政教育资源。

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上犹县“客家门匾习俗”,它被列入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表性项目。客家门匾承载着过去的辉煌和未来的希望,是“客家摇篮”赣州的一朵文化奇葩,也默默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的振兴。


看了这么多,聪明的你知道“尼山半席”是哪个姓氏的门匾吗?

(答案在评论中揭晓)



上期回顾

眼前一亮!这里是“七十二变”的发生地,是你想象中的北京!

综合自文明江西微信公号、赣州宣传、上犹微帮

近期热门文章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 7年时间,他在墙上画出了一幅西大街版的“清明上河图”

■ 这些诗中透出古人的智慧和幽默



审核:姚杰 王晓宁

责编:王钰 王文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