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中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2021-08-30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21日在甘肃兰州考察时这样强调。“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让群众满意,正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终极目标。
  11月10日,中央文明办公布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一批工作基础扎实、创建成效突出、群众满意认可、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城市名列其中。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座现代化城市的美好愿景,有高耸入云的楼群,有绿树成荫的花园,更有居于其间人们的笑颜。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确立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如鲲鹏之两翼、流马之双轮,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8月26日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才公园拍摄的无人机灯光秀。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改革潮涌珠江,作为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深圳在由边陲小镇向国际化大都市转变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如今走在这座“六连冠”的全国文明城市,每一处绿意盎然的角落、干净整洁的路面让人舒心;在小区、在路旁、在公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处处可见;在市场、车站以及各个公共场所,人们依照“一米线”有序排队,秩序井然……这一切彰显着这座城市的人文尺度,也不断充实着这座年轻城市的精神底色。

  与深圳一样,在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在上海徐汇区,305个居民区全部建成了高颜值的“邻里汇”,实现养老、儿童照护、休闲娱乐以及政务服务等功能“一网打尽”;在浙江宁波,首批20个整洁如家的城市客厅示范区域,可以让人随时“席地而坐”;在山东济南,“10分钟购物圈”“10分钟就医圈”“10分钟阅读圈”,圈出城市幸福生活模样……

市民在厦门筼筜湖周边休闲(9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文明城市创建的主题思想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城市创建不但要坚持为民利民惠民,突出文明和谐、宜居宜业,更要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

  从“神经末梢上”入手,在“麻绳最细处”攻坚。湖北十堰制定《十堰市民公约》出台《十堰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广东肇庆推行《肇庆市市民文明行为促进行动方案》,把文明创建的“大道理”落到群众“小利益”上;云南普洱创办“文明培训班”,浙江德清设立“草根道德奖”,容失德者改错,让有德者有得;陕西延安建设红色文化传播阵地,贵州六盘水打造“红色商圈”,凝心铸魂,传承红色基因;安徽合肥“好人城市景观”成为新地标,辽宁鞍山“两代雷锋”塑造钢都灵魂……文明城市创建,让社会主义道德的阳光温暖人间,让文明的雨露滋润社会。

  大地如歌,激发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

  人以城为“家”,城以人为“本”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城市的核心是人,文明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永远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角。

1月27日,张定宇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综合病区楼联系、协调工作。新华社发(柯皓 摄) 

  “英雄的城市武汉仍是全国文明城市!”这是最新全国文明城市复核名单公布后的一条网友留言,透露着骄傲与自豪。在与新冠疫情激烈斗争8个月里,数以万计的志愿者默默付出,近3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周密有序的网格化管理短时间内扭转不利局面,武汉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更展现了“老牌”全国文明城市的政治勇气和城市担当。

  面对危难,城市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堡垒;回归日常,城市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体现城市的温度,对于细节的执着,是城市管理者应用的“绣花”之功。为解决2000万人口大城市的“如厕难题”,广州历时三年,改造了4133座公厕;在四川成都,望得见雪山的“公园城市”里,绿道交错,夜市沸腾;在江西萍乡,智慧型公共图书馆建设,让市民在上下班路上就可以通过“自助机”借还图书;在广西桂林,215条背街小巷实施整治行动,得到了市民的大力拥护和点赞。

市民在济南24小时泉城书房阅读(6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文明是一种自觉,其动力源于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说到底还是要看百姓支持不支持、参与不参与、满意不满意。很多城市非常注重充分调动市民的主动性,文明城市创建迸发出活力和创造力。

  在云南昆明,万名出租车司机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展现城市风貌,倡导文明行为;在北京西城区,“公共文明引导员”和“西城大妈”们,成为网友热议的热心肠、解决一切问题的“神存在”;在河北廊坊,“星期六文明行动”是很多市民度过周末的首选;在安徽宣城,293个“联点共建”单位连续14年走进社区街道,解决各类群众反映问题37013个;在天津西青区,“学雷锋志愿服务V站”里,洋溢着志愿者温暖的笑脸;在福建福州,农历正月二十九,几乎全市百姓都会早早熬好“拗九粥”,孝敬长辈馈赠邻里;在青海西宁,为建设高原上的“无废城市”,锦园小区居民细心地把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必须实实在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在文明创建活动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样的创建活动必然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必然会有持久的动力和活力。

  文明城市,文明长驻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追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只是为了一块牌子,而是城市文明涵养的持久提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

10月2日,市民和游客在南昌县“原城纪南昌城市文化街区”游览参观。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江西省南昌市建立了常态巡查机制,利用文明创建指挥调度系统对全市10200个实地测评点位进行实时监控,对“数字城管”“12345”市长热线有关投诉及日常巡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研判,促进文明创建工作有的放矢;组织各城区组建市民文明巡访团,常态化开展辖区内巡访和跨区交叉巡访,促进社会公德的养成,建立城市管理的良性循环。

  不少城市探索以立法常态促进社会文明,加强文明创建法治保障。厦门市出台了《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开发社会文明信息管理系统,将不文明行为信息与文明单位考核等挂钩,以法治手段保障文明创建常态长效,这座“六连冠”城市从未停止城市文明创建的步伐,目光坚定,步履从容。杭州市出台全国首个城市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政策法规,建立“主评+客评+外籍人士评价+实地观测”四位一体的公共文明素质评价体系,为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刚性保障。

  时光如梭,初心不改,事业更上一层楼。

  1984年6月,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在福建三明召开,会议号召“全国学三明、三明学全国”,拉开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序幕。36年来,“满意在三明”,三明文明创建的脚步从未停歇。

  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曾是长江边上围垦建村的“贫困村”。改革开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永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6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1995年10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江苏张家港市召开,“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十六字“张家港精神”和“张家港经验”走向了全国。25年过去,张家港成为六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县级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艳说:“‘文明张家港’既是全体张家港人共同的精神记忆,又是新时代全体张家港人共同的精神追求。”

  今年,首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的西部省会城市兰州,市文明办主任崔峰巍无比激动地表示:“历时15年,我们始终保持‘越战越勇’的状态和‘不胜不休’的精神,锲而不舍推进创建工作,终于把‘全国文明城市’这一金字招牌争回兰州,但这只是我们事业的一个起点,我们还将保持‘十足干劲’,创建决不停歇!”

  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从一个省到全中国。文明城市创建所蕴含的内生精神动力,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城市建设者,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城市管理者。

  回首近40年的文明城市创建之路,文明之花已在城市间绽放。到目前,浙江省实现地级市“全域文明城市”,江苏省12个地级以上城市、山东省11个地级以上城市、安徽省11个地级以上城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位于西部地区的云南省3个地级以上城市和6个县级城市名列全国文明城市名单。连点成片,群星璀璨,133个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和151个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如珍珠一般镶嵌在祖国大地上,闪耀着夺目的文明光辉。


News

系列综述


【之一】殷殷嘱托记心头 习习春风暖神州


来源:中国文明网

记者:王小宁 邓纯雪


审核:邓植尹 

责编:王爽 王小伟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