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论坛|杨元喜:综合PNT体系及其关键技术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部队的作战样式,尤其是改变了战场感知样式;也改变了政府的多种管理模式,特别是交通管理的样式。中国建成的区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也在中国交通管理、应急指挥、海洋渔业及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BDS与美国的GPS、俄国的GLONASS和欧盟Galileo系统一样都具有天然的脆弱性。即信号弱、穿透能力差、易受干扰。
卫星导航系统(GNSS)一般由3部分组成: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首先,空间段卫星的安全稳定运行存在隐患,卫星本身和卫星的重要载荷可能出现故障;其次GNSS卫星信号非常微弱,极易受到干扰和欺骗,影响国防、电力、金融等核心用户群;另外卫星的星历一般靠地面跟踪站和运控系统提供,地面运控系统一旦崩溃,GNSS的PNT服务将无法保障;最后GNSS的PNT服务不能惠及地下、水下和室内,在高楼林立的大城市和森林密集的特殊地区,由于GNSS信息易受遮挡,也无法保证PNT服务的可用性、连续性和可靠性。
早在2010年,美国交通部和国防部就开始谋划美国国家综合PNT架构[],拟在2025年前,构建国家PNT新体系。该PNT系统能够提供能力更强、效率更高的PNT服务。美国把PNT作为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依赖的基础设施。美国发动的海湾战争和南联盟战争,已经将GPS PNT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美国的决策者们也已经意识到美国的国防行动过分依赖GPS,于是,他们又开始担心GPS PNT的脆弱性、安全性和稳健性,并策划构建新的PNT替代体系[]。美国国防部和交通部联合40多家科研院校和企业,开始研发基于不同物理技术、不同原理和新计算理论的PNT体系[]。
Parkinson教授2014年提出PTA概念[],即保护(protect)、坚韧(toughen)和增强(augment),其核心是保护GPS的PNT信号不受攻击,并具有坚韧性。他提出采用星基和地基增强方法提升GNSS的PNT服务能力,提高可用性和完好性。Parkinson教授2015年进一步强调[],在PNT应用的基础设施方面,美国要发展威胁GPS PNT的正规模型,并分别监测GPS和其他GNSS信号的完好性。
美国另外的一些学者则强调:发展以GPS为核心的,并包容其他手段的PNT体系。包括微型定位导航与授时技术(micro PNT),量子感知PNT技术以及其他有望提升物理场感知灵敏度和精度的传感器技术,高稳定和高可靠性原子时钟技术等[]。
本文试图从综合PNT的基本概念、基本信息源和核心关联技术入手,描述未来综合PNT的发展,以便为综合PNT的体系建设、设备研制和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1 综合PNT基本概念
所谓“综合PNT”至今并无统一定义,依作者的观点,“综合PNT”首先是多信息源的PNT(multi PNT signal source),其次是非中心化或云端化运控(云平台控制体系)的PNT,第三是多传感器组件深度集成的PNT(integration of multi PNT sensors),最后是多组件多源信息在不同用户终端深度融合的PNT(fusion of multi PNT dada)。所以综合PNT最终体现在用户PNT服务性能的提升。换言之,“综合PNT”必须包含几个核心性能要素:即必须满足可用性(availability)、完好性(integrity)、连续性(continuity)和可靠性(reliability)。此外,还应加上稳健性(robustness)。如此,可给出如下“综合PNT”定义。
综合PNT定义:基于不同原理的多种PNT信息源,经过云平台控制、多传感器的高度集成和多源数据融合,生成时空基准统一的,且具有抗干扰、防欺骗、稳健、可用、连续、可靠的PNT服务信息。综合PNT概念框图见。
上述定义实际上也包含通常GNSS PNT服务的兼容与操作性[]。
实际上,“综合PNT”具有“混合”和“自主”的属性,有人称为“混合自主PNT”(Hybrid and Autonomous PNT System),简称HAPS[]。混合自主PNT也强调基于不同原理的多类PNT信息源,多种技术和多种功能的PNT传感集成,多类信息的融合服务。混合自主PNT强调协同、组合、集成、融合,以致多系统组合提供的PNT服务比单一系统的PNT服务更具有可用性、连续性和可靠性。如多类GNSS融合导航、GNSS/无线电通信组合、GNSS/重力匹配/INS组合等都属于这类综合PNT服务体系。
自主PNT系统(autonomous system)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某单一PNT系统无须其他外部系统支持,可自主完成或维持PNT服务;如基于星间链路的卫星自主定轨、测时所维持的GNSS PNT服务,惯性导航提供的PN(定位与导航)服务等;二是某一系统与其他功能组件进行紧组合实现体系的自主PNT服务,以补充单一系统PNT服务的保真性(fidelity)和稳健性(robustness)[]。通常采用的GNSS/INS紧组合导航即属于这类自主综合PNT。
定义“综合PNT”不难,而搭建国家综合PNT系统、提供综合PNT服务则相对困难。首先,PNT的服务用户需求各不相同,如高安全用户需求抗干扰、防欺骗,并要求具有水下、地下PNT服务功能;普通用户要求具有室内外一体化PNT服务能力;交通运输用户要求具有高动态、连续且不受障碍遮挡影响的PNT服务;特殊群体还需要PNT服务可穿戴、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等。
显然,综合PNT体系构建必然涉及服务终端的高度集成化、小型化甚至微型化(如芯片集成),而且综合PNT体系还涉及智能化的信息融合。
2 综合的PNT信息源
为了满足稳健可用性、稳健连续性和高可靠性,综合PNT必须具有基于不同原理的冗余信息源。之所以强调“不同原理”,是因为基于相同原理的信息一旦受干扰、遮蔽,再多的信息源也无济于事。
(1) 天基无线电PNT信息。天基无线电PNT信息仍然是未来综合PNT的主要信息源。中国的综合PNT系统必须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为核心,兼容美国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Galileo和其他区域卫星导航系统,这种综合系统有人称之为GPSS(global PNT system of system)[]。这些高轨GNSS信号必须满足兼容与互操作[],否则综合PNT服务将会产生混乱。
为了提升GNSS的服务能力,尤其是提升飞机安全飞行与降落安全性,多个发达国家分别建立了星基增强系统(SBAS),美国称之为广域增强系统(WAAS),欧盟称之为EGNOS,俄罗斯称为SDCM,日本称为MSAS,印度称为GAGAN等;为了精密测量和局部增强,多国建立了地基增强系统(GBAS)。
此外,为了增强天基PNT,也有人提出利用低成本低轨卫星和通信卫星作为天基GNSS信号的补充和增强。首先低轨卫星和各类通信卫星轨道较低,信号功率相对较强,一般不易受到干扰(刻意干扰除外),而且低轨卫星和通信卫星参与PNT服务可极大增加用户可视卫星个数,增强用户卫星观测的几何结构,而且信号强度也得到提升,于是有利于提升天基PNT服务性能。高低轨卫星集成PNT示意图见。
但必须注意:即使天空布满各类PNT卫星,但当信号被遮挡(如地下、水下、室内)时,这类天基PNT服务必将中断。且天基PNT服务易受故意干扰或者欺骗,不能确保PNT服务的安全性。此外,这类天基PNT服务需要地面运控系统的支持,一旦地面运控系统受损,天基PNT服务即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2) 地基无线电PNT信息源。地基PNT包括地基增强GNSS,伪卫星系统,以及其他多种地基无线电PNT服务体系。实际上,在GPS之前各国就发展了多种地基无线电导航定位技术,如多普勒导航雷达系统(Doppler navigation radar)、罗兰系统(ROLAN)、塔康系统(TACAN)、奥米伽(Omega)甚低频无线电系统、伏尔(VOR)甚高频系统、阿尔法(Alpha)系统等[]。这些地基无线电导航系统作用范围小,不易实现全球无缝PNT服务。但可以作为区域PNT服务的补充。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移动通信和无线网络系统可以作为新型地基PNT的重要信息源。此外,可以基于地基无线电网络体系构建PNT云(PNT Cloud)服务系统,类似于云计算。所有志愿者都可以在定位、导航和时间服务平台上提供各端点信息,通过云平台计算使端点用户获得网络PNT信息服务。
(3) 惯性导航信息源。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是机电光学和力学导航系统。INS具有自主性强的优点,与外界无须光电交换即可依赖自主设备完成航位推算。INS的微机电系统MEMS具有成本低、易集成的特点。INS系统可以提供载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信息,适于水下、地下、深空等无线电信号不易到达区域的导航定位。
但是,INS一般不能提供高精度时间信息,误差积累较为明显。而高精度INS价格昂贵。所以INS一般需要与其他PNT信息源进行集成和融合,首先需要集成高精度时间信息源,其次需要高精度外部位置信息进行累积误差纠正。
(4) 匹配导航信息源。匹配导航信息源一般先将具有统一地理坐标特征的信息进行存储,然后通过各类传感器获取相应特征信息,再与预先测量并储存的信息进行匹配,进而获得位置信息。这类匹配PNT信息源主要有影像匹配、重力场匹配、地磁场匹配。这类匹配导航信息适于水下、井下和室内导航定位。导航定位精度取决于预先测量信息的空间分辨率和绝对位置精度,也取决于载体传感器的实时感知精度,其中地磁场信息过于敏感,任何物理环境的扰动都会引起地磁场信息的较大变化。此外,匹配导航一般不提供时间服务,于是也需要与时间信息源集成,并与其他PNT信息源进行融合。
(5) 其他PNT信息源。光电天文观测信息、银河系外的脉冲星信号、激光导航信息、水下声呐信标等都可以作为综合PNT信息源。
3 综合PNT体系实现的关键技术3.1 综合PNT服务终端技术
随着PNT信息源的增加,必然给用户PNT服务终端研发带来挑战。未来的综合PNT服务终端应实现芯片化集成,才能实现小型化和低功耗;应包含无线电导航、惯性导航组件和微型原子钟组件等微型装置,且无系统间偏差,满足互操作等特性。
目前,最易实现的是将芯片级原子钟、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的惯性测量单元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和GNSS集成,或将IMU和芯片级原子钟嵌入到GNSS接收机,这方面研究很充分,并且有相应的产品,而且INS与GNSS的互补性强,是比较理想而且相对简单的综合PNT集成系统[, ]。但是由于惯性导航的误差积累显著,在缺失GNSS信号的情况下,这类综合PNT的长期稳健服务仍然存在问题。
另一种PNT终端集成是各类匹配导航传感器、芯片化的原子钟与计算单元及MEMS IMU集成。注意到尽管影像、重力、磁力值所对应的位置信息本身精度不高,但它们没有明显的系统误差累积,而且这几类PNT信息一般不受外界无线电干扰,于是可以用于长距离航行的惯性导航误差纠正。此外,超稳微型原子钟单元可以为各类匹配导航、惯性导航提供同步时间信息。
综合PNT未来终端还可能包括脉冲星信息感知传感器、光学雷达传感器等。多源信息感知的敏感性、抗干扰性、稳定性是集成PNT传感器的关键。应该强调,未来综合PNT体系发展,首先必须解决小型或微型超稳时钟研制难题,为机动载体提供稳定可靠的时间服务;其次是发展超稳定、且累积误差小的惯性导航组件(如量子惯性导航器件)等,为长航时载体提供无须外部信息支持的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必须发展芯片化传感器的深度集成技术,而不是各类传感器的简单捆绑,如此才能满足小型化、便携式、低功耗、长航时PNT服务的需要。
3.2 多源信息融合技术
“综合PNT”不是单一PNT信息的集成或者综合,而是多类信息的融合。多类信息由于空间基准不同,必须进行空间基准的归一化,中国综合PNT体系应该采用中国2000坐标基准[-];多信息融合必须基于统一的时间基准,尤其是对于高速运动的载体的PNT服务,统一时间基准尤为重要。中国的PNT必须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为核心,于是应该采用中国北斗时间(BDT)作为时标[],对其他信息源进行时间归算、时间同步和时间修正等,使用户的综合PNT对应同一时标。
多源PNT信息融合必须统一观测信息的函数模型。实际上基于不同背景、不同原理构建的PNT服务系统或PNT服务组件,其函数模型是不同的。各类观测信息中可能还含有各自对应的重要物理参数、几何参数和时变参数等信息。为了实现综合PNT服务,各类PNT观测信息的函数模型必须表示成相同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参数(即用户关注的PNT参数)。
函数模型的统一表达是深度PNT信息融合的基础。共同的函数模型还应包括各类PNT传感器或各类PNT信息源的系统偏差参数(或互操作参数)[],如多个GNSS信息融合的频间偏差[],惯导与GNSS组合的惯导累积误差等[]。
多源PNT信息融合必须有合理优化的随机模型。不同类型的PNT观测信息具有不同的不确定度以及不同的误差分布。在多类PNT信息融合时,应实时或近实时地确定各类观测信息的方差或权重,可以采用方差分量估计或基于实际偏差量确定的随机模型[-]。
综合PNT信息处理必须采用合理高效的计算方法。多源信息并行计算是实现高效PNT信息融合的重要手段;如联邦滤波[-]。为了避免重复使用动力学模型信息,可采用动静滤波技术[]。为了控制各观测异常对PNT参数的影响,可以采用抗差信息融合[-]。为了控制动力学模型异常对综合PNT参数估计影响,可以采用自适应Kalman滤波进行PNT信息融合[-]。多源PNT信息融合框图见。
多源PNT信息融合必须建立在信息兼容与互操作基础上,如此才能确保PNT结果的可互换(interchangeable)。融合后的PNT,不仅可用性和连续性得到提升,实际上,稳健性和可靠性也会得到显著增强。
这里需要强调指出:中国的综合PNT数据融合,应尽可能以BDS信息为核心,以BDS对应的坐标基准和时间基准为基础。此外,在综合PNT体系下,单一系统的完好性的重要性将显著减弱。因为综合PNT的信息源更丰富,多源信息的容错能力、误差补偿能力将得到增强[],尤其是基于抗差估计原理的多源信息融合,将会提高综合PNT的抗差性(稳健性)。
4 结束语
综合PNT是未来定位导航和授时的发展方向。综合PNT首先是PNT信息的“多源化”,传感器的高度“集成化”和小型化,综合PNT时空基准“归一化”,运控手段的“云端化”,多源信息融合的“自适应化”,PNT融合数据的“稳健化”,最终实现PNT服务模式的“智能化”。由于综合PNT强调PNT原理的多样性与信息的冗余性,于是综合PNT的容错能力、系统误差的补偿能力、异常误差影响的控制能力、及抗差性(或稳健性)都会得到显著增强,进而可用性、完好性和可靠性都会得到提升,于是,一般意义上的单系统用户完好性要求将显著削弱。
综合PNT发展的核心技术包括:微型超稳时钟(芯片化原子钟)、超稳惯导器件或自主导航传感器、多源传感器的芯片化集成、多源PNT信息的自适应融合理论模型与快速计算方法等。
中国的综合PNT体系一定是以BDS PNT为核心的多源信息融合的PNT。
第一作者简介: 杨元喜(1956—),男,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动态大地测量数据与卫星导航数据处理研究。
更多精彩内容:
大师周江文|杨元喜:周江文先生深邃的学术思想是我学术进步的一盏明灯
学术前沿|张新长教授领衔主讲《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OOC课程正式开课!
学术前沿︱刘经南:北斗系统有望明年进入大众手机 2020年可服务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