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士论文摘要 | 张猛: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洞庭湖流域多尺度湿地研究

测绘学报 智绘科服 2021-09-21

《测绘学报》

构建与学术的桥梁        拉近与权威的距离

复制链接,关注《测绘学报》抖音!

【测绘学报的个人主页】长按复制此条消息,长按复制打开抖音查看TA的更多作品##7NsBSynuc88##[抖音口令]

本文内容来源于《测绘学报》2020年第8期,审图号GS(2020)4062号。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洞庭湖流域多尺度湿地研究


张猛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326;40771198);中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2017zzts087)

引文格式:张猛.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洞庭湖流域多尺度湿地研究[J]. 测绘学报,2020,49(8):1065-1065. DOI: 10.11947/j.AGCS.2020.20190350.
阅读全文:http://xb.sinomaps.com/article/2020/1001-1595/2020-8-1065.htm
全文概述



湿地作为地表重要的覆被类型和生态系统,在全球及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为此,论文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对洞庭湖流域湿地时空格局与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多尺度的分析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针对流域多尺度湿地信息的遥感信息提取,发展了基于MODIS数据的流域尺度、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数据的城市群区域尺度,以及基于GF-1卫星数据的湖区局地湿地信息提取的系列遥感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不同尺度湿地信息提取的精度。

(2) 定量分析洞庭湖流域湿地多尺度演化的特征与规律,分析并揭示了湿地时空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流域湿地类型以河流/湖泊/库塘、泥沙滩地和水田为主。近15年来流域湿地总量约增长了8.86%,各类湿地变化均较为显著。湿地变化在空间分布上十分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洞庭湖和城市周边。洞庭湖流域降水量的减少及气温的升高,加之局部区域的高强度人类干扰是近年来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人类活动加剧了湿地变化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3)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技术,发展了高时空分辨率植被NPP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区域植被NPP的时空估算的精度。定量估算了洞庭湖流域、洞庭湖区、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多时空尺度植被NPP空间格局与变化。研究表明,洞庭湖流域多年NPP平均值为82.62(gC/(m2·a)),湘北滨湖平原地区由于河湖密布,该区域的NPP值相对较低。湘西山地植被区及湘南山丘盆地植被区林木生长旺盛,使得两者成为流域内NPP的高值区。流域湿地植被,苔草、芦苇等面积的变化对NPP值有较大的影响。

(4) 基于时间序列MOD16数据,定量分析了洞庭湖流域地表蒸散量的多尺度变化与特征,及其与降水和气温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洞庭湖流域年蒸散量空间差异性高,呈现东北低、西部和南部高的趋势。研究时段,流域蒸散量平均值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地表蒸散值与降水量和气温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67和0.41,蒸散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更强。河流、湖泊等湿地类型的时空变化对流域地表蒸散有较大的影响。

(5) 构建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定量评价了洞庭湖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洞庭湖流域健康的湿地主要分布与洞庭湖区、“湘、资、沅澧”四水周边以及部分湖泊周边;不健康的湿地则主要集中分布与长株潭城市群及县市等人类活动较为剧烈的区域。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张猛(1987-),男,2018年6月毕业于中南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指导教师:曾永年教授),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遥感。

E-mail:251zhangmeng@sina.com



《测绘学报(英文版)》(JGGS)专刊征稿:LiDAR数据处理


魏子卿 阮仁桂 贾小林等 |《测绘学报(英文版)》(JGGS)精选论文


北斗和美国的GPS相比,真的更厉害吗?


行业 | 海洋二号C卫星成功发射!





权威 | 专业 | 学术 | 前沿

微信、抖音小视频投稿邮箱 | song_qi_fan@163.com



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测绘学报」,关注我们,长按上图二维码,关注学术前沿动态。



欢迎加入《测绘学报》作者QQ群: 751717395


进群请备注:姓名+单位+稿件编号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