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3月1日以后新近进站的博士后及拟进站博士:中南大学27个“高水平科研平台”和一大批“高水平导师团队”助力您申报2021年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快来看看吧!

项目介绍  

“博新计划”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遴选400名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薪资待遇  

薪酬标准:国家资助40万元/2年+学校资助20万元/2年+团队(导师)科研绩效;

科研经费:不低于20万元(含国家资助部分)+3万元国际交流费(国家资助部分)+团队(导师)资助;

额外补贴:租房补贴1800元/月+住房补贴约1500元/月+长沙市的人才补贴;

职业发展:在站期间可申报研究系列副高专业技术职务;出站后直接入选优秀博士后,申请留校不受学院当年进人指标限制;

其他保障:参缴五险两金,学校配套拥有历史悠久、最具创新教育理念的省级示范幼儿园和实验中小学。

申请条件  

1. 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

2. 拟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为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的全日制博士,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拟进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在申报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已初步选定博士后合作导师,并与合作导师拟定初步研究计划;

3. 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是2020年3月1日(含)之后进站的人员,且之前未申报过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博士学位获得时间须为2020年1月1日(含)之后;须依托所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行申请,不得变更合作导师;

4. 1989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5. 其它条件详见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博管办〔2021〕10号)文件规定。

申报方式  

> 个人在线申请

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在线提交至设站单位。

👁‍🗨说明:申报截止日期前,申请人对已在网上提交的申请数据有修改需求时,可逐级申请驳回。

申请材料  

1.《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书》

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在线生成,自行生成无效。

2. 身份材料

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须提供博士学位证和毕业证。应届博士毕业生须提供学生证、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或博士论文预答辩通知书;如无预答辩通知书,可提供学校学位主管部门或所在院系出具的相关证明。以上材料均提供扫描件。

3.《博士导师推荐意见表》和《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

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资料下载”专区或“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下载填写好后上传扫描件。

4. 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

代表申请人最高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等,可以从以上类型材料中任选,但总个数不超过3个。其中:论文提供全文,专著提供目录和摘要,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扫描件。

👁‍🗨说明:不需提交纸质申请材料。在网上申报开通日期前,可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资料下载”专区下载相应模板作为填报参考。如通过专家通讯评审,需提交答辩材料,供会议评审使用,相关要求另行通知。

6

重点提示 👈请仔细阅读

! 资助领域进一步聚焦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

资助领域调整为基础研究主要面向:基础科学、交叉研究、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应用研究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数字经济。

! 进一步聚焦高水平平台和合作导师

同等条件下,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倾斜。

! 改革专家评审办法

将原一轮会议评审改为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两轮评审,其中会议评审设申请人答辩环节。

! 改进评审指标

突出“高水平平台、高水平导师、高水平人选”要求,将申请人情况、合作导师、科研平台、研究领域单独作为指标项,并按照百分制为各指标项赋值。

时间安排  

🕐个人申报:2021年2月20日—3月20日

🕑单位审核:2021年3月21日—3月30日

🕒专家评审:2021年4月下旬

🕓公布结果:2021年5月中旬

8

联系方式  

> 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胡老师  钟老师  刘老师

联系电话:0731-88836815

电子邮箱:csubgb@csu.edu.cn

> 各流动站


学校优势

中南大学位于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长沙。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完备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体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免疫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物理学等17个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排名居全球前1‰

拥有享“南湘雅”美誉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3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湘雅口腔医院,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海口医院。

学校坚持瞄准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深入推进协同创新,积极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主战场。2000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109项,其中获国家科技一等奖(特等奖)16项,9个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中南大学国家级科研平台       

中南大学欢迎您


THE END

中南大学博士后

编辑 | 郑 微 肖思华

审核 | 胡 岚 钟慧媛 刘庆膂 

联系方式:0731-88836815

邮箱: csubgb@csu.edu.cn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附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