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白||如何才能拥有蓬勃的生命力?
一直很爱看黄小姐的朋友圈,她的每一天都是足斤足两,读书、看展、逛街、品美食、和朋友谈文学……
哪怕很早就起床赶飞机,晚上回来还是能奋勇再写五千字。我们年龄差不多,我总觉得,她比我多活了三分之一。
经常看着那马不停蹄的行程,她的样子就在眼前了,圆圆的脸,笑得弯弯的眼睛,即使和女明星合影,也不会被对方气场碾压。别人纵有倾城容颜,她也有肉眼可见的蓬勃生命力啊。
说来很有意思,被蓬勃生命力吸引,还是这几年的事。
再早些年,我会觉得颓一点似乎显得更“高级”。
虽然不至于像鲁迅先生说的把“吐半口血扶着丫鬟去看白海棠”当成人生理想,但就是莫名迷恋那种“我不想跟这世界废话”的高冷,迷恋清空眼前物、过浮萍一般毫无重量的人生。
这种生存方式未必不好,但这两年很多想法都在变,因为世界在变,变得人眼花缭乱,有时会生出无力跟随的惶惑来,时常有一种电量耗尽的疲倦感。
此时反而更欣赏那些永远有能量去迎难而上的人,像《飘》里的郝思嘉,坚信“Tomorrow is another day”。他们赤手空拳,在无序世间开辟出一片天地,让自己和所爱者活得更好一点。
生命力也是一种美,没有生命力的美,是岌岌可危的。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但不是还有个道理,叫做知易行难吗?生命力也不是几句豪言壮语就能召唤出来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拥有持久而蓬勃的生命力呢?
好在,不单是黄小姐,我的女友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最不缺生命力(我也是写到这里时才发现的),我并不乏借鉴对象。
她们获取生命力的路径千差万别,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她们是非常擅长“自我驱动”。
说起来好像又是套话,自我驱动谁不会,我每天都要自我驱动一百遍。但很多时候,只是引擎响了半天,人还在葛优躺,比平板支撑更难的动作,是放下手中的平板。
总结自己“自我驱动失败”的原因,我总会简单粗暴地归因为自己太懒(并一再幻想要是我不懒肯定能成事),要么就是运气不好,没碰上好的时代。一边放不下过去,一边又恐惧着未来。
这些心态具象的呈现,就是不断地内耗与焦虑,一事无成也就罢了,生命也愈发笨重卡顿。
但我所见到的那些能够时刻自我驱动的人,她们都是懂得如何“索取”的人。
这第一重索取,是“内向索取”。她们永远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因为明白就算天塌下来能依靠的从来不是别人,只有你自己。
比如我的朋友小萍,她的人生,是我肉眼见到的传奇。
她的来路比大多数人要荒茫,父亲去世得早,她差点被卖给人家做童养媳。小学毕业去山上砸石头,十几岁时去上海打工。我曾经尝试代入过她,没法想象在这样的背景下,还能无所畏惧地奔前程。
会有自卑吧,会习惯性对自己说“不行,你这人运气不好”吧,但是小萍的超人气质就体现在这里,她不背这个包袱,每一刻,她都觉得自己行。
还是服装流水线上的缝纫工时,她就开始给当时国内号称稿费最高的某大刊投稿,一年上了三篇稿,被该杂志邀请参加笔会。
那次笔会上,她得知杂志社在招人,她的条件完全不符合,但她觉得这事儿她能搞成。
果然就成了,两三年时间,她完成了人生蜕变。
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部书,一度成为畅销之作。随后她又将稿费拿出来,给麻风病院买了空调。
每次见到她,我都会很开心,就感到特别轻松,她总在说要做什么,就像一定会成功那样,满眼放光地说。
有时候你会特别惊叹于她身上的这种澎湃的自信感,但转念想想,她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信赖自己、信仰自己得来的。
她依靠着自己的力量走出荆棘丛,不断成长,又不断自我反哺。她野心勃勃摩拳擦掌地挖掘自己的潜能,越是大踏步往前走,路才会渐走渐宽。
CC各方面和小萍都正相反,她是命运的宠儿,长得美,出身优越,前面三四十年就没吃过苦,她就像那种名花,每一个花瓣都被悉心照料。
但谁能猜到命运会出什么牌呢?四十岁刚过,生活突然垮塌,呼啦啦似大厦倾,以前以为坚不可摧的堡垒,秒变豆腐渣工程,生活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她展示了更加真实的另一面。
朋友们都在为她前途担心,我酝酿了好一番措辞,才决定给她打个安慰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她告诉我,她在景德镇学画瓷。
都啥时候了,还有心思弄这些风雅?也太不可思议了!CC说,不是风雅,是为了谋生,她要想办法挣钱养家。
在去景德镇之前,她已经做了很多尝试,到茶楼当服务员,去古董店当售货员,还曾弄了个编织机,想开一家织毛衣的店,统统铩羽而归。歪打误撞地找到这个画瓷的活,早年学美术的那点老底派上了用场,她现在干得不错,准备拉个投资,办个厂。
我的天,我这还没替她走出来,人家已经像风走过八万里了。
她是那种一直在路上,也享受在路上的人。
当知道命运给她的困境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迅速收拾起来,向前冲:“不然呢?天天在家哭,有用吗?再说谁规定人一定就该是什么样的命呢?我现在不是活得挺好?”
不为来路困窘,不为去路忧愁,也不需要用“是否成功”来考量自己,单是感受自己的力量,就已经很让人愉快了不是吗?
当然,像小萍和CC这类能够知行合一的人也算是天赋异禀。
我相信,像我这样的人才是大多数,浅层次的道理我懂,深层次的道理我也懂,但每当要向自己索取能量的时候,总是需要深呼吸一口气做足了心理建设。但其实也有另一种方式的索取,即“外向索取”。
所谓的外向索取并非将他人当作存放情绪的“垃圾桶”,而是最最简单可执行的,时刻与高能量的事物相伴。
黄小姐就属于特别懂得从别处借力的人。
告诉你一个秘密,看似奔腾不息的黄小姐,也有多愁善感甚至很脆弱的一面,但她不会在敏感深处沉陷太久,转眼又看到她在朋友圈里po去了什么地方,见到了谁,聊了什么话题,有怎样的收获……
换言之,她是那种特别擅长“见好”的人,总能见世间的好,然后为我所用。
我有次跟她说我经常写不下去,老觉得没力气,就像一块耗损太多的电池,既充不进去,也释放不出来。
黄小姐说,你在桌上摆放一些你喜欢的东西,可以是一个工艺品,也可以是一盆植物,喜欢的事物能够带给我们能量。
我听着都觉得像门玄学,第一反应就是不会有用的,但有次实在写不出来,截稿期又迫在眉睫,按照她说的那么做了,发现,外物真的能够激发内力。
当满眼都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觉得,我把生活建设得还行,那么,就继续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建设中吧。
推荐:豪门启示录||宝珠和她的四个女儿,一手的烂牌怎么打出王炸?上文:扯白||薇娅离开后,“直播寡头”李佳琦的日子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