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高考全国卷各科高频考点分布图+第三轮复习建议,让你不再走“盲区”
2017年各省份的试卷使用情况
全国Ⅰ卷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全国Ⅱ卷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
全国Ⅲ卷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自主命题省份
自主命题:江苏、北京、天津
部分使用全国卷省份
海南省:全国Ⅱ卷(语、数、英) 单独命题(政、史、地、物、化、生)
山东卷:全国Ⅰ卷(外语、文综、理综) 自主命题(语文、文数、理数)
本文用图表形式帮助使用全国卷的省份考生分学科解读,包括高频考点分析、典型例题剖析、复习建议及备考策略及资深名师多年教学精华总结,帮同学们为2017年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重在教大家分析考点、把握重点的方法,希望大家坚持看完!定受益良多!
【注】
1、本文内容较多,阅读时间约25min,建议大家收藏起来。
2、本文分析数据基于2013-2015年高考试题,未涵盖2016年高考试题。
3、请结合2017年最新考试大纲进行备考!
4、附:第三轮备考策略,内容仅供参考!
2017年高考九大学科高频考点
数学
(理科)
一、高频考点
由以上柱形图可以得出,新课标I卷高考理科数学近五年高频考点为:
1. 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和概率与统计,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数列,年均占比11.43%,9.36%,7.69%,6.34%;
2. 立体几何初步/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占比合计12%左右,也需同学们着重注意;
3.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推理与证明题,占比4%左右;其余知识点年均占分约为一道选/填题的分值5分;
4. 最后一道计算题为3选1,共10分,可在几何证明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这三道大题中任选其一。
二、复习建议及应试技巧
试卷结构与考试时间同文科数学。
● 拿分技巧:
1. 三角函数、数列、概率、综合、立体几何、三选一题目难度不大,保证拿到基本分数;
2. 圆锥曲线和导数难度相对较大,请拿到基本分后,再突破高难。
● 复习重点:
1. 补全易错题、薄弱知识点;
2. 善于总结结论、方法;
3. 多与同学交流做题经验与思路;
4. 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①做往年的模拟题或真题,选填控制40分钟,进行强化训练;
②每天做1-2道圆锥曲线或者导数的大题,不用限制时间,做深入地分析。
语文
语文科目课标Ⅰ卷与课标Ⅱ考查形式上和难度差别不大,考题内容选材上有所区别。
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内容:
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2011-2016年均是材料作文。
备考建议:
1、今后的高考语文试题,势必会从新闻、科普文、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材料中,选取更多生动鲜活的事例,意在引导考生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起来。考生在2017年高考备考中,一定要增强“时事语文”意识,及时阅读新闻报刊,保持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度。
2、考生还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基础知识尤其是古诗文的积累,融汇历史知识,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脉络有基本的了解。
3、以往的高考大纲中,现代文阅读共有三篇,其中一篇论述类文章阅读为必考,实用类和文学类阅读则是二选一。现在三篇都是必考了,一篇2000字的文章,阅读加答题要15-20分钟,如果其他题量没有减少,就意味着语文高考答题时间将更加紧张。
一、近3年高频考点分析
1. 2015试题分值
2. 2013年到2015年各类题型的考点分布
2.1 阅读理解
由上图可知,近3年英语阅读理解以细节题和推断题为主;词义推测和主旨大意两类题型考查较少,每年一种题型一道或无。
体裁以记叙文为主,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基本每年一篇。
● 做题方法:
(1)细节题
①略读获取主旨大意;
②写下信息词,注意层次结构的词;
③查读法(带着问题找答案);
④细读。
(2)推断题
①文章没有给出明显的事实和依据,让你自己根据文章给出事实进行理解、推断;
②做题方法:可用排除法。
2.2 完形填空
● 考查词性频率: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
● 体裁:
记叙文、议论文、夹叙夹议。其中记叙型完形填空是高考和备考的重点。
2015年选材常用国外网站几年前的文章、选项表意优先,长短其次。
● 做题技巧:
①首句信息:主旨
②暗示信息:语境
③语篇标志语、逻辑关系词语
④原词复现,近义词语
2.3 语法填空(2014年由单选题变为语法填空)
● 体裁:
短文体,提示词7个,无提示3个。只填1个词。
● 如何下手:
(1)分析句子结构;
(2)结合语境;
(3)具体出题形式与答题技巧:
①给出动词基本形态,填写词性词形转化(转为名词、形容词),或填写谓语部分,可能需要填写两个或三个词,或是填写非谓语动词;
②给出形容词,需要填写比较级、最高级,或词性词形转化,转化为副词,或是填写反义词(前缀);
③给出副词,填写比较级、最高级,或是填写反义词;
④有提示词考查: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副词;
⑤无提示词考查:冠词、介词、连词、代词。
2.4 短文改错
上表显示,近三年全国课标 I卷短文改错高频考点为名词单复数、连词、冠词、介词、形容词和副词、动词时态和代词。
● 出题遵循11815原则:
“一删,一填,八改,15个出题点”。难度较低,共8-10个句子,符合每个句子有0-2处错误。
下面给同学们列举近3年短文改错的实例,帮助同学们练习总结规律:
二、书面表达
● 体裁:
书信体。如邀请函、自荐信、感谢信、道歉信等,并熟悉各种相关的体裁和句式;
● 内容:
体现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主题的题材;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话题,如游览名胜、民俗节日等;会用英文描写传统文化。
● 高分作文的三大要求:
① 内容完整,表达准确
② 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③ 表达正确,语句优美
三、复习建议及应试技巧
一轮复习:基础知识。词汇、短语、语法。3月前
二轮复习:专项练习。语法专项练习,题型专项练习。4月
三轮复习:冲刺高考。5月→高考
● 习惯:
① 词汇习惯:掌握3500个词汇;
② 阅读习惯:每天做至少1篇阅读练习;
③ 字典习惯;
④ 错题本习惯:经常拿出来复习;
⑤ 提问习惯:不留任何知识死角;
⑥ 多关注社会时政热点、传统文化及英美文化。
● 应试技巧:
① 考试做好时间分配;
② 考试时注意保持好心态;
③ 重视平时做的练习和试卷;
④ 贵在坚持,日积月累,达到量→质的转化。
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内容:
1.进一步细化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
2.优化考试内容。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选修2-2、3-3、3-4和3-5。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一、近5年高频考点分析
1. 试卷结构:
● 8221(3)模式:
8选择、2道实验、2道计算、最后一道3选1模式。
● 选择(48分):
8个选择4个必修模块思路不变,跨模块题目一般在第18题或21题出现。电磁感应是选择题的压轴题。
【14-18】 单选 偏向力、电 (4道)
【19-21】 多选 综合(4道)
实验(必出一力一电)(15分)
【22】力学实验题
【23】电学实验题
计算(力、电交替)(32分)
【24】必修模块(静力学或运动学)
【25】选修模块(力电磁综合)
● 选考:
【33/34/35】(15分)
(选修3-3/3-4/3-5每本书出一道)
以湖南省为例,湖南省近5年新课标Ⅰ卷理综物理不同题型的学生高考的得分情况给大家做一个汇总,希望给别的省份的同学们一个参考,了解同学们的失分点主要在哪里,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备考。
● 得分率 = 湖南省学生平均得分/近5年此模块的总分值,由图可知:
① 选择题和第一道实验题较简单,得分率50%;
② 第二道实验题比第一道难度稍大,得分率40%;
③ 两道计算题第一道和第二道得分率43.5%和18.5%,所以要注意难度梯度合理攻克;
④ 在33/34/35三道选考题目中,得分率分别为20%、39%、43%,也就是选择第35题的学生得分率最高,但也不能左右同学们选考的具体题目,还以最擅长做为选考。
2. 考点分布:
从近9年新课标Ⅰ卷物理高考各本书考查平均分值可以看出,其中必修Ⅰ和必修3-1考查力度最大,占分最高,其次为必修2,选修三本书每本赋值均为15分。
● 选择题年年必考的知识点是前4个:
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静电场、物理学史;其次为电磁感应与理想变压器、交变电流。
二、各本书考查的高频知识点:
● 必修一:
① 直线运动的规律及运动图像分析; (以选择题为主,交替考查)
② 力:共点力,平衡分析;(年年必考)
③ 牛顿第二定律。(年年必考)
● 必修二:
① 曲线运动之抛体运动圆周运动;
② 万有引力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高频考点)
③ 机械能。
● 选修3-1:
① 电场叠加;(高频考点)
② 恒定电流(电路的动态分析);
③ 带点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 选修3-2:
电磁感应;交流电(高频考点)。
● 选修3-3:
热学。
● 选修3-4: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学,作图。
● 选修3-5:
动量守恒、原子物理。
● 能力方法:
① 夯实基础,注重高频考点:牛顿定律、直线与曲线运动、能量观点、电场与磁场及磁感应主干知识;
② 需进行方法的强化:整体法、隔离法、极值法、逆向思维法、模型法、数形结合法在物理中的应用;
③ 注重创新,在变压器和实验中表现地较多;
④ 综合性题目,各模块知识的堆积。
三、各主观题特点与答题分析
1. 近5年实验题分析——全国I卷
● 特点:
①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② 力学与电学实验交替出现;
③ 由“一小加一大”的模式,逐渐两题分值均衡;
④ 22题力学实验主要考查:数学应用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素养;
⑤ 23题电学实验主要考查:电表改装、电路器材的选择以及数据的处理;
⑥ 试题分多个层次进行设问,由易至难。
2. 近5年计算题分析——全国I卷
● 特点:
24题(较简单)—纯力学综合,胡克定律,物体受力平衡,牛顿运动定律;
25题(压轴题)多过程、多知识点、考查面广、综合性强、区分度大的压轴题。
● 计算题主要考查三种能力:
① 推理能力;
② 分析综合能力;
③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3. 选做题
【33题】热学:晶体非晶体;气态方程;
【34题】振动和波;光学:折射、干涉、衍射;作图部分:折射定律与全反射定律;
【35题】第1小题光电效应方程,第2小题动量守恒定律。
四、复习建议及备考策略
1. 复习建议:
重点放在物理解答技巧与公式的理解。
考纲修订后,将修改后变为必考的内容抓紧时间去复习,同时,在日常的复习和练习当中,不要仅仅只是锻炼解题能力,更要注重对题目的分析能力和解题思维的开阔,在有限的机会里多培养动手实验的能力。
2. 备考策略:
明确已知—方法运用—透视隐含—规律选取—了解考查—知道要求
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内容: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要求学生从4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考生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一、近5年高考化学考点分析
● 必考:必修一、必修二、选修四
● 选考:选修三、选修五任选一题
下图分别是每本书各章节内容占比,以期帮助同学们有重点的进行复习:
有机化学、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与生活、实验综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仍然是占分最多的5个部分(包括选做题在内)。
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内容:
1.对能力要求的一些表述进行了调整。例如,将“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调整成“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2.在考试大纲中删去选修1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考试说明选修1中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调整成“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
一、近5年新课标Ⅰ卷生物综述
1. 试卷结构(总分90) :
【6道选择题】每题6分;
【4道必做简答题】均为必修内容;
【1道选做题(2选1)】选修1和3;
2. 试题总体评价:总体难度适中
3. 试题总体特点:
① 紧扣教材内容,强化双基考查;
② 突出主干知识,重视四大能力;
③ 注重知识综合,把握内在联系;
④ 突出实验考查,注重探究能力;
⑤ 突出核心概念,重视语言表达。
4. 详细分析
① 题图与文字数目的变化
由上图可以看出,2011年-2015年的文字数,除2012年外,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希望同学们加大生物试题文字阅读能力的提升。
图表题是生物考查的重点内容,在生物学考查中占有重中之重的地位,如果同学们不能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就不能从容作答。
表格题每年必考一道,多在大题中体现。
图题比重最大,12年考查5道,除了15年没有考到,每年均有大量的图题,近5年年均3幅图。
② 新课标全国卷生物分值分布及比例
必修三比最大为40%;其次为必修一27%;必修二17%;选修一/选修三为二选一,占比16.1%。
③ 高考实验与探究题统计
近5年实验与探究题的比例越来越大,2015年占比达到28%,也即将近1/3的题目都是实验题,因此应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一般29、31题都是实验题或探究题,除此之外,选择题中5或6题也有可能考查一道实验题。
二、近5年高频考点分析
1. 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考点分布频率
如上表所示,其中:
1代表近5年考查几率为100%,也即年年必考,这些知识点有细胞代谢、遗传的基本规律、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种群和群落;
0.8代表近5年考查几率为80%,也即5年中考了4年,这些知识点有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生药系统及其稳定性;
0.6代表考查了3次,有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基因工程;
其余为考查了两次和一次的知识点。由此得出高频考点的考查几率,同学们一定要把握高频考点,多做多练,达到牢牢掌握的目的。
2. 近5年各知识点考查分值合计
有的知识点虽然高频,但是多半考的是客观题,所以未必占分很高,看看占分最多的知识点有哪些吧: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和群落,细胞代谢,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工程,年均分别14分、10.8分、9.6分、9分、8分、7.8分。
三、 复习建议及应试技巧
1. 重视教材,规范语言;
2. 结合主干,构建网络;
3. 重视图表、信息题的审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4. 总结反思,温故知新;
5. 关注生产、生活,关注生物学热点,联系实际。
附:第三轮复习策略
一、基础最重要,难题要放弃;不做难题,重回教材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知识最重要。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占60%~70%。高三班主任说道:“如果学生能把基础题全部作对,考上本科没有问题。”
要学会取舍,不要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应付难题、偏题、怪题上。尤其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应敢于舍弃难题,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的再熟悉、再巩固上。
最后几天内,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坚决克服重资料、轻课本;重解题、轻听课;重深难题、轻基础题的倾向。
总的要求是点点落实,板块清晰,网络完善。回归课本时,注重知识的归纳总结,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因为高考中的任何一道题,几乎不可能只考一个知识点,而是综合了相关联的几个知识点。
因此,复习备考时要特别注意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弄清其来龙去脉,同时注重应用和理解,以及知识的迁移和创新。
二、反思很关键,总结要及时;收集错题,反思错题
在复习备考时要记住做题重在题后反思。收集整理、反思错误是为了今后少出错误甚至不出错误。知识掌握越准确、越精细、越深刻,高考取胜的把握才会越大。
反思最好的形式是建立错题本。错题本的建立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分类整理;二是勤于回头;三是整理细节;四是拓展延伸。对每一道错题的整理,至少包括:这是什么问题,我为什么出错,应该怎样做,还会有哪些变化等部分。
在认真审题的前提下,还要学会对做过的题进行反思。很多学生就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过分在乎所做题的数量、正确率,不对知识进行反思,缺少对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总结和归纳,没有构建起自己的解题模式。
教师讲题时,有些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自己的答案和教师的一致了,就高兴,不一致,就沮丧。仅是对照答案,而没有认真理解教师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答案只是参照物,题目做错了也没关系,只要能把题目和课本知识相结合,找到题目考核的知识点,分析题目,找出做错的原因,反思出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也是一种进步和提高。
看似费时,实则有助进步。建议考生不要怕耽误时间,一定要用些时间来进行思考、总结。不能只等着教师来“喂饭”,还要学会自己“做饭”。
三、复习有计划,演练经常化;天天要做题,“手感”不能丢
三轮复习时间虽短,却不能没有计划。有些学生常感高考临近,时间不够用,却又无从下手。建议考生列一个时间表,这样就能目的明确,条理清晰,使自己的复习进度和时间同步,心中不慌乱。
去年,有个女生就做得非常好。在距离高考还有35天的时候,她订了自己的复习计划——把知识过三遍。第一遍,用15天时间,第二遍、第三遍各用10天时间。她把复习任务细化到了每一天,列了一个计划表,贴在课桌上。每完成一项,她就画一个“√”。高考前,她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复习计划。
三轮复习时,模拟训练是家常便饭。但是,能与高考的时间完全吻合的训练并不多。高考上午考试时间在9点,而高三学生上午的模拟训练时间大多从8点就开始了。学生最好能利用 “高考时间”做高考模拟题。比如做语文模拟题时,时间卡在9点~11点半,在这个时间段内,认真答题,包括作文,要认真写完。
有些学生做模拟题时,喜欢拖拖拉拉,一套题能做3个多小时。还有些学生,只做客观题,不做主观题。这都算不上是真正的模拟。
平时要养成用黑色水笔的习惯。有些学生平时喜欢用铅笔、圆珠笔答题,说等高考时再用水笔,这个习惯不好。去年,有个学生,平时喜欢用圆珠笔,高考时,换成了黑色水笔。因为平时没用习惯水笔,加上高考答题纸又硬,他觉得写起来很费劲,心情立马不好了。心情不好,就影响了考试的发挥。
曾经有个女生,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三轮复习时,把大量时间花费在了文综上,数学题只是看看,想想解题思路,就放一边了。高考后,她只走了一个二本学校,让周围人颇感意外。
看着容易做着难,三天不练会手生。我们建议学生,在三轮复习时,要保证每天做一定量的题,保证“手热”,不能把一轮、二轮复习时掌握熟练的知识、技能“放凉”或“整丢”。
高考时间紧迫,考场上学生心理紧张,需要有非常熟练的做题“手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考试。没有做题“手感”,在分秒必争的高考考场上,势必影响做题速度,影响考试发挥。
△规范答题,养成习惯。
卷面质量不高,潦草、涂改、不条理、不整齐、用笔颜色不美等现象比较突出。失分有时往往不是知识遗漏,而是答题不够规范。
规范答题的习惯靠平时养成,考生们可以学习近几年高考评分细则,熟悉各科规范答题的要求。平时答题时要纠正“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快、快而不准”的坏习惯,争取高考时该得的分一分都不丢。
△不能提早回家复习,家里环境虽好,但是没氛围。
实践证明,提早回家复习的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一会儿喝杯水,一会儿上趟厕所,一会儿吃个苹果,或者干脆躺着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一个人在家复习,还会产生孤独感,对学习并没有帮助。建议同学们,不要提早回家,应留在学校,紧跟老师的进度,有序复习。
△饮食上保持清淡,忌生冷。
饮食是同学们后勤保障最关键的环节。复习和考试期间,同学们用脑过度,尽量不要吃油腻的东西,少吃肉,少放盐,保持清淡。另外,可以多吃菠菜、草莓、柠檬,这些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有助于缓解压力。胡萝卜、干果等食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均可以提高记忆力。
切记不要再吃油腻及生冷食物,以防拉肚子及肠胃不适。此外,同学们要少食多餐,不可吃得过饱或饥饿。在感受到压力时,可以嚼口香糖缓解压力。
四、情绪要稳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研究表明,影响高考成绩的二十个因素中,学生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居第四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居第三位,考前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二位,而临考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一位。由此可见,好心态才会有好成绩。
通过观察发现:成绩处于一本线到二本线之间、二本线到三本线之间的同学以及高分数段的同学更容易焦虑。这些在分数线边缘的孩子担心自己从一本线掉到二本线上,或者从二本掉到三本。他们通常认为,“一分之差”可能改变命运,因此给自己施加较大的压力。
另外高分段的同学,目标特别明确,一般都瞄准北大、清华等顶尖高校,一旦考不上,心理落差较大,因此考前给自己施加的压力也过于沉重。
对于大家出现的考前焦虑,北京市宏志中学心理辅导教师周冬梅表示,焦虑并不意味着对同学们完全不利。适度的焦虑其实有助于大家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
心理学上做过有关考试心理的研究, 研究表明,焦虑的水平与学习效果呈现“倒U”型关系。焦虑水平过高或过低,学习效果都不理想,而中等程度的焦虑,则会让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因此,适度焦虑其实是同学们最好的状态,如果同学们对高考过于不在乎,情绪放松,那胶原蛋白等身体激素的释放指数会很低,则无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不利于考试的发挥。
而重度焦虑则会造成心理过度紧张,大脑或身体都将出现不适应的状态,影响考试发挥,甚至导致考试发挥失常。只有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才能保持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