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实 | 我在二道井子盖房子

考古团学 2019-06-11



我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和这么多人一起穿越。

 

出于现代社会对远古文明的浓浓好奇,向来以引领时代而著称的北大专门成立了一支小分队,从全国十余所高校召集二十余名学考古、文博和建筑的年轻人来到内蒙古赤峰市二道井子遗址,先(shí)遣(yàn)穿( kǎo)越(gǔ),直达青铜时代早期的夏家店下层。二道井子天地广阔,青年们大有可为。

 

哦对了,忘了说了,我们是来盖房子的。

 

Amazing ~


1

张剑葳老师看着这一群叽叽喳喳的后生们,眼睛里闪过高深莫测的光。这已经是史前建筑复原实验项目的第三年了。阳光透过云层直直地投射在镇长家地旁边的空地上,他隐隐约约有点预感,今年的实验,大概能成功。

 

而这群学考古文博和古建筑的年轻人们可能没有料到,在21世纪,他们的事业虽然已是与废墟打交道,回到四千年前,面对的仍然是青青野草、满眼荒芜。


工地初始


还能咋办?先平地呗!

平整场地


说到开荒平地,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是砍树薅草已经耗费大半力气,还要翻垦松土、夯实地基,呼哧呼哧的各位甚至没有停下来熟悉队友的空隙,当一个整洁齐平的工作面终于出现的时候,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平整好的场地


2

如果真的有人以为穿越就是带着现代技能回到古代吟诗作对、打怪升级,那就大错特错了。想在史前有套房比21世纪更不容易:料得自己备,砖得自己码。幸好二道井子的屋子用料简单,土坯和杉竿已经备好,就在工作面50米开外整齐放着。至于这50米崎岖坎坷的搬运路程,张老师说了,同志们一定要更真切地体验这个时代居民搭建房屋的感受。可以可以(鼓掌)

搬运土坯

吉新华(北京大学古建筑研修班学员,木匠世家,F100“全能指导”)

图为土坯排排放


砖堆和木料

土坯按照遗址出土的尺寸特别定制,每块480×240×100,重约10Kg,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当然了,原料拿到手,不一定就能直接用的。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有的土坯不劈一劈也没法儿砌。

左:季宇(北京大学博士生),右:王梦珊(南京大学研究生)

图中正在加工土坯,妥妥的“技术工”。


几乎所有的壮劳力们都在辛苦搬砖、运土、取水, “砍草妇女”和“纺织女工”们顶着半边天也还挺自得其乐。拾草、运草、剁草,拆绳(远古时是搓绳,我们反过来),间或帮忙制作稀泥和草拌泥,一刻都没闲着。

切割干草

赵潇涵,复旦大学本科生;温婧琦,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徐敏,西北大学本科生;鲍杰瑞,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干草需要处理成3-5厘米长的碎草段,方便草拌泥的制作。


拆麻绳,看着简单,实际上极考验耐心和细心程度


制作草拌泥,按泥土:碎干草=3:1的比例,并增添适量白灰,作为砌墙粘合的原料。


左:王懿卉(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右:王梦珊(南京大学研究生)

看我新和的泥美吗~?


听着山对面现代工业科技的轰鸣,烈日烘烤下的大脑有些放空。或许在四千年前,运土取水对二道井子的老乡们而言更加不易,而大量的房屋一层叠一层地垒起来,直到现在仍能让人感受到那股蓬勃旺盛的气息,不得不说,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中最伟大的奇迹。

典型地层关系图


3

万事俱备后,房屋正式开始搭建。湿润土坯、码砌土坯、草拌泥勾缝等工序逐项开展,经过一天半左右的分工协作和完美配合,两座房屋很快初具雏形。

为了增强土坯之间的粘合度,码放时要先稍微润湿一下土坯

张家宸(山东大学本科生)




码砌土坯

左图右一:杨兆凯(北京大学博士生,也是本次指导教师之一),F111砌墙盖屋主心骨。

右图右一:杜永祥(云南大学研究生)右图中:王文丹(南京大学研究生)


复原的2号院落内有两座房屋:F100 和F111。老师把我们分成两组,分别对两座房屋以不同方式开展建造实验。

 F100 和F111 用白灰放线定房屋基址的对比


F100和F111在建造过程中的第三天


F100

根据遗址发掘情况,F100的房屋墙体由两层砖砌成,近门处自第五层开始逐渐叠涩,且幅度逐渐增大,并同时修整砖土坯,并最终在第十层完成整个门的修筑。

第三天,门底部宽约60厘米,从5层开始叠涩。


但在搭建结束后,意外出现了:门道下沉倾角越变越大…..赶紧想办法修正。除了一定的地形原因外,许是搭建时收得太急,也有雨水的影响。可以想见,何以古代建筑要筑于高爽之地,即使选址需要考虑水源,也往往不会直接定居在河滩边,大约由此可知了。

 

由于F100是土坯墙体+木构的复原设想,那么屋顶如何设计搭建,是贯穿整个复原始终的关键性问题。经过模拟尝试和讨论,最终选择了搭建四层井干并铺设苇席、茅草封顶的方案,并在实际搭建过程中,选用了简单榫卯的方式配合麻绳捆绑进行连接,确保紧密结实。


房顶设计示意图: 我们就是不想用CAD。Word直接画图的技能了解一下。


F111

与F100不同的是,F111的墙厚仅一层土坯。自水平第七层起,房墙开始逐渐内收,向穹窿的形状发展,但搭建难度也逐渐增强:填补缝隙的草拌泥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层数增加,房屋高度逐渐超过同学们的身高,需要借助土坯、梯子垫高作业。


左一:张椿荟(烟台大学研究生)。

图为“大泥伺候”——用铁锨运送草拌泥。


随着房壁内倾角度的增大,土坯内滑趋势越发明显。因此同学们采用了“人肉支顶”的方式。砌墙时由两位同学支撑着土坯,待泥浆稍微固结、相对牢固后再撤去支撑。

“人肉支顶”

同学们相互配合,“人肉”支顶起券。


穹窿即将合拢,同学们关于房顶修建方式的讨论也逐渐热烈起来。在参考了中、日和欧洲相关穹顶建筑的形制后,一个鼓座搭配廊柱的方案获得好评。

定制土坯

左图:宋鸽(北京大学古建筑研修班学员),右图:胡晨雨(西北大学本科生)。

刀斧齐上阵,定制土坯忙。


实际搭建时老师觉得文艺复兴的穹顶廊柱还是穿越得太出戏了,于是又临场调整了方案,改成了一个小拱,也算是增加房屋造型的多样性吧。

修整穹顶

张剑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师,本次教学大boss)


用土坯搭建起房屋后,我们还用草拌泥糊抹了内外墙壁,增强房屋稳定性同时增加房屋美感。并利用零碎的砖块制作了房屋的下碱。

烂泥糊墙图

左:张家宸(山东大学本科生),右:陈婷婷(山东大学本科生)。

为土坯墙“穿泥衣”。


4

“快封顶了,”菁姐45°仰头望着几近完成的屋顶,风吹起耳畔的碎发,眼睫垂下的阴影显得有些深沉,“是不是该搞点事情了?”

 

搞事情?锵!


王思淇(沈阳建筑大学研究生)正在加工木梁架

二道井子遗址的年代当然没有锯子,为了提高速度,本次实验并不完全模拟当时的加工工具。但同时也并不会使用现代工具加工出当时没有的复杂节点。


左:牛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正在屋顶绑扎梁架。

右:高勇(北京大学研究生)正在铺设屋顶苇席和稻草


杨菁(北京大学博士生,本次指导教师之一)

史前时代的“妇人启门”?


挂上单位大名牌的二道井子F100

(据二道井子遗址发掘亲历者孙金松老师的讲座,按现存遗址的规模和更迭情况分析,二道井子在当时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聚落群团,与其他类似聚落一起拥簇着以大甸子遗址为中心的方国政权,因此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级行政区首府。)


牌子是挂上了,总觉得还是缺了点儿什么。众所周知,一个史前政权,如果没有经过神授,大概是不会被承认和祝福的。“F100大祭司”和“兼职萨满”的仪式,无疑为“二道井子政权”的“合法性”进行了强力认证。

F100大祭司人偶

左:黄青岩(北京大学博士生)的萨满扮相

青岩,江湖人称“大哥”,籍贯长白山,持“二道井子省委省政府”核发的“业余萨满执照”

右:杨菁所扮F100“保护神”与“萨满”相得益彰


仪式内容当然是同学们自创的,但是建筑活动结束后大家为什么要自发举行仪式活动,这其中的人类学意味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对一些杜撰内容的说明可以参见张老师在上一篇中的注释:


链接:新闻|我们在赤峰有套房


专业妆容和天衣无缝的搭配,F100的“主创团队”全都参与其中,伴随着音乐和古典的节奏,每人手捧“牺牲”和“法器”进入房屋再鱼贯而出,一同为这些天的“心血”真诚祈祷……

 

而隔壁的F111同样弥散着一种不安分的气息……

 

“不如给队长糊上草拌泥跳大神!”

“看院子的大黑狗看起来很适合牺牲!”

“一只公鸡最合适!”

……

 

诸多方案中,大家最终敲定,用一只大公鸡来做牺牲,为房屋落成仪式祈福。

左一:张欣毓(清华大学本科生):“手感很不错。”

右:季宇(北京大学博士生)主祭


房屋建造完成,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房屋中火灶的使用实验和墙皮的烘烤实验。望着屋内的火苗,不安分的同学们再次陷入沉思……

房屋内的烘烤实验

同学们捏制了各类陶器放入火堆中。F111原本会不会就是厨房兼窑炉呢?

放入火中烧出的有,陶女神像、陶鬲、陶笛等等,以及土豆2333333


烧制好的陶女神像被安置在屋顶处,伴着天光云影、朗月薰风,守护着这处房址,也守护着二道井子的远古遗风。(注:二道井子遗址并没有出土陶女神像,相关说明还请参见上一篇)


5

夏家店下层的这一支文明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我们都还不曾得知。或许正如这支实验考古的队伍从21世纪而来,又将要回到遥远的21世纪去。

 

F111与F100建成后,同学们又搭建起院墙。落日余晖下屋中燃起袅袅的炊烟,一派怡然和乐之景。夜幕降临,繁星点点,虫鸣阵阵,屋中燃起灯火,不知照亮了何人归家的小径,又摇曳着何人思慕的心房。


落日、夜幕下的院落图


当最后一道晚霞划过小院的屋顶,我们收拾起行囊,再看一眼夜色中的小院。踩着蜿蜒的山径下山,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七日前初到,此处尚是荒草青青;七日后暂别,两处居址在静夜中伫立。我们于此却不过是过客,留下这方小院、两处小屋,倾诉着二道井子的遗音。他们轻声问道:

       

君从何处来。


两座复原房屋与二道井子博物馆


又道:

何日君再来。



BY

文案 /鲍杰瑞(首都师范大学)  张欣毓(清华大学)

摄影 / 陈婷婷(山东大学)、王思淇(沈阳建筑大学)、张剑葳、鲍杰瑞、张欣毓等

编审 / 张剑葳

排版 / 赵小雯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