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炒房炒钱的人要小心了!央行1份报告70次提到1个词!

2017-02-21 五道口金融沙龙

加群请联系(微信号:wdkjrsl),由其审核通过后拉您进群五道口金融沙龙是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主办的公益性金融教育沙龙。沙龙已成功举办十六期,嘉宾分别是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许均华博士、德润租赁董事长王琨 先生、天图资本合伙人杨辉生先生、申万宏源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博士、前高盛首席经济学家马宁先生、民生银行私人银行北京管理部副总经理李鞠民先生、点 融网创始人郭宇航等。

来源:PPP项目争端解决

编者按

        央行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令人震撼的是:央行在这份大约3万字的报告里,70次提到了“风险”,16次提到了“泡沫”,这向我们传递了重要的政策信号!

    

  其中,报告还两次提到了“房地产泡沫”,并首次强调,要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这对楼市会带来什么影响,房价会大降吗?

  央行每个季度会公布一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作阶段性的总结和展望,对于投资者来说极具研究价值。

  2016年四季度,是中国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向“稳健中性”的关键节点,也是房地产市场从放松到不断加强调控的关键节点。因此,这份报告更值得关注。

  一、防止“以钱炒钱”加杠杆行为

  在去年的季报里,央行提到了“风险”的次数在不断增加,二季报提到了53次,三季报里63次,四季报里达到了空前的70次。

  报告提到,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加强重点领域风险排查:

  加强对企业债务风险、银行资产质量和流动性变化情况、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保险资金运用、房地产泡沫风险、互联网金融、跨境资金流动、跨行业跨市场风险等领域的风险监测分析。

  报告给出了具体措施,包括:

  继续做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风险压力测试,及时提示风险,完善应对预案。

  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以钱炒钱”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杆行为,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减少监管真空和监管套利等等。

  ……

  高度重视“资产泡沫”,尤其是楼市泡沫

  在四季报里,央行非常罕见地16次提到了“泡沫”(主要是资产泡沫),而在二季报里只提到了1次,三季报里只提到了7次。此外,四季报还两次提到了“房地产泡沫”,这是二三季报里没有提到过的。

  对于房地产,央行在四季报里是这样说的: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则对房地产市场实施调控,强化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指导分支行配合地方政府开展房地产调控,在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合理增长的同时,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下一阶段,要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各项制度和机制建设,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主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更为重要的,是从完善财税制度、改进土地占补平衡等方面入手,从供给端解决房地产供需错配问题,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显然是下一步央行在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上的基本策略。“宏观上管住货币”,意味着M2增速很难再超过12%,在2017年多数月份会在11%左右挣扎,甚至逼近10%;而m2和m1的剪刀差也会收窄,维持低位运行。这对于楼市、股市来说,是个偏空的消息。

  虽然央行强调了“因城施策”,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信贷会比较宽松,但缺少了一二线热点城市的带领,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会比较缓慢,市场将逐渐呈现出“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局面。

  央行报告还告诉我们,中国房地产贷款余额在过去一年里从21万亿增长到了26.7万亿,占全部贷款比例的25%。去年个人房贷余额增长了4.9万亿元,而商品房销售是11.76万亿。即便考虑到供楼结束的因素(比如1万亿),纯新增个人房贷占新增销售额的比重也只有50%左右。这说明个人购房者的杠杆率不算高。

  此外,由于CPI出现显著反弹,物价上涨压力上升,央行报告对物价问题关注度提高。如果CPI继续走高,则央行将有全面加息的压力。这对于股市、楼市将构成利空。

  银行全面收紧融资,地产告别“高杠杆”时代!

  经济观察报记者通过多渠道证实:中、农、工、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融资全面趋紧,具体包括四项:

  1、禁止“配资拿地”等地产夹层融资

  2、新增开发贷趋紧

  3、拒绝给“五证不全”开发商提供贷款

  4、暂缓存量信贷置换房贷等交叉融资手段

  一些股份制银行如招商、兴业、交行相关人士也称,开始收紧房地产类贷款,包括个贷和开发贷规模都受到严格控制。

  2月1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备案管理规范第4号》文件(以下简称“4号文”),强调对北上广深等16个房价上涨过快城市住宅项目的私募产品不予备案。

  去年10月底,证监会连同交易所和交易商协会也加强了房企公司债的分类监管,房地产企业的公司债已经处于严控状态,土地类的更是监控的重中之重。

  去年在房地产投资业务上增长较快的投行部门,可能也将引来一轮房地产风险排查。

  种种迹象给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2017年金融机构给到房地产的企业和购房者的支持相比去年将大打折扣,房企正在告别“高杠杆”时代。

  一位交通总行信贷人士预计:“今年开发商的资金成本至少增加0.5个百分点。”

  房贷紧缩,楼市进入寒冬,这几类人最惨!

  最近,北京、天津、广州、青岛等一大批城市都有收紧房贷的举动,普遍把首套房按揭利率的85折变成了90折。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深圳等一大批热点城市的楼市正在入冬。

  一些投资客仍然没有看懂2017年楼市,抱有幻想。倘若房价大跌,这几类人要悲催了:

  第一种人:去年8月份以后,高杠杆杀入热点城市楼市的投资客。

  这批人比较悲催,他们几乎在最高点杀入了楼市,而且使用了高杠杆。其中有些人连首付都是通过高利贷获得的资金,或者P2P的配资。如果买的是新盘,目前尚无法交易,只能死扛。如果是二手房,或许还可以斩仓出局。但如果是大房型,又是在一线城市,估计出手将非常困难。

  第二种人:热点城市调控之后,高杠杆杀入三四线城市的投资客。

  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的楼市,都是一个大坑。如果有人口增量,投资的物业比较优质,长线或许能保值。但如果是短炒,绝对会非常麻烦。最大的可能是,不仅现在找不到人接盘,未来也很难。最终,只能斩仓出局。

  第三种人:热点城市调控之后,购买旅游地产、养老地产、商业地产的投资客。

  旅游地产、养老地产,一般来说都在风景区旁边,远离中心城市。这类房子多是“美丽的陷阱”,环境非常诱人,但利用率非常低,无法转嫁房地产税。被运营商托管之后,回报率很低,也很难监管其真实收益。如果没有过度加杠杆还好,过度加杠杆的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绝大多数城市来说,商业地产也大多过剩,虽然租售比高于住宅,但上涨的动能比住宅差很多。

  财经评论员齐俊杰对此评论道:从去年开始楼市进入了明显的博傻阶段,很显然后面的傻子已经越来越少了。

  社科院专家:现在是对一二线城市征房产税最佳时机

  每经实习记者 张钟尹 每经编辑 陈星

  随着调控政策的持续深入,北京等地楼市春节后持续出现成交量同比下跌情况,无论是新房市场还是二手房市场,2月上旬成交量均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跌。业内认为,北京房价目前已出现区域性松动迹象,随着交易量的持续下挫,房价将迎来回落。

  据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1月中国大数据房价指数(BHPI)》显示,多数样本城市住房价格趋于平稳,少部分样本城市房价虽在上涨,但其涨势已经得到有效抑制。

  针对目前楼市是否退热、2017年房价是否下降以及楼市风险如何防范等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

  倪鹏飞认为,2017年房价走势将总体平稳,个别月份、个别城市有可能出现下降。此外,今年楼市出现猛涨的概率比较小。

  个别二线城市成“蓝筹股”、“新大陆”

  NBD:2016年合肥、武汉等城市房价涨的非常快,这些城市是条件成熟、具备上涨空间,还是虚高炒作?

  倪鹏飞:我认为两者因素都有,首先是这些二线城市基本面比较好:公共服务条件好,经济绩效比较强劲。加上目前我国处在大城市化的阶段,大城市人口限制松动的政策,导致大量的人口涌入,带动了刚需,造成房价长期上涨预期。

  另外,基本面比较好使得投资者和投机者认为这些城市未来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相当于“蓝筹股”、“新大陆”。去年合肥购房人群中,本地人与非合肥的本省人各占50%。

  NBD:有媒体报道合肥二手房售价降幅较大,投资客急于出手,您如何解读这样的现象?

  倪鹏飞:合肥的调控力度比较大。在土地层面,大大增加了土地供应,政府限购力度也比较大,可见其调控措施的含金量,这可能是房价出现下调的重要原因。

  此外,真正的投资者和消费者目前应该是在观望状态,没有较大的动静,但一些投机者受到资金的压力,急于出手。

  NBD:春节过后,北京、上海两地楼市均出现二手房交易数量下滑的现象,除去春节假日因素,这是否表明楼市调控政策初显成效?

  倪鹏飞:宏观调控政策的实际效果开始显现。

  第一,调控政策起了作用,目前限购政策从严,政策也更加具体,投资者和投机者无法进行购买。

  第二,2016年房地产销售火爆,出现透支的现象,比如很多人本来准备2017年买房,但因为恐慌心理,2016年就买了。

  第三,政策调整对预期产生影响,即使是真正的刚性需求也推迟和观望了。

  第四,由于前期销售较好,开发商回款比较好,没有资金压力,不愿降价销售。因此,总体上来看出现交易量的下跌情况。

  NBD:您能否预测一下2017年的房价走势?

  倪鹏飞:在各级政府调控的努力下,房价走势总体平稳的概率比较大,个别2016年房价暴涨的二、三线城市可能要下降,但要防止大起大落的不确定风险。

  现在仍是对一二线城市征房地产税最佳时机

  NBD: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房地产长效机制五大手段,其中房地产税备受关注,您认为是否该推行房地产税?为什么?

  倪鹏飞:房地产税推出是大势所趋,也势在必行,它具有多重作用,相当重要。仅从房地产角度来说,能够抑制投资和投机,调整房地产税收结构,同时也能够促进公平,调整收入分配,也有利于改善城市公共服务。

  从时间上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有总体布局,若兑现改革承诺,至少在2020年房地产税的框架应该初步形成,并在全国一些重要的区域和城市开征。全国全面开征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

  事实上,2013年之前是最佳时机,因为住房相对比较短缺,房价一直在上涨,征收房地产税比较合适。现在房价已经出现新的变化了,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征收房地产税的最佳时机也许错过,但是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房价还在上涨,开征房地产税仍是最佳时机,对抑制投资也比较有效。

  我们一直建议:先在上涨过快的城市开征房地产税,再向全国推行。初步建立之时,征税起点可以高一些、税率低一些,门槛宽一些,像其他国家一样,通过一段时间将房地产税制度完整地建立起来。

  NBD:有观点认为,房地产税对调控房地产作用不大,房地产税出台面临难题,您怎么认为?

  倪鹏飞:房地产税对宏观调控能不能起作用,我认为重庆的这次尝试是一个很好的观察。从实施效果来看,对“三无人员”的二套房开始征收房地产税变为对一套房征收,作为阻击炒楼的重要措施,很快起到了稳定重庆楼市的作用,尽管重庆房地产税税率不高。

  一些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显示:上海、重庆两个城市的实践表明,房地产税对抑制房地产投资是有效果的,只是由于征收的范围和程度非常有限,综合效果还不够显著。

  下一步,我认为深圳应该是房地产税扩大试点的理想城市。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许多创新制度都是在深圳先行先试的。深圳目前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应该更多地用经济而不是行政手段解决市场问题。内地房地产模式最初学自香港,这个桥梁是深圳,实际上是深圳学香港、全国学深圳。香港房地产模式体系中就有房地产税,深圳也可配套借鉴香港的经验,创造适合内地发展的模式,供全国借鉴。

  防范风险要“抑制炒”、“支持住”

  NBD:多个城市近期上调了贷款利率折扣,个人房贷监管趋严,您认为未来房贷利率趋势如何?

  倪鹏飞:我认为贷款利率的变化是合理回归,正常的消费行为要按正常的利率开展,尤其当房地产市场出现分化的时候,中央提出因城施策,三四线城市应该松贷款支持消费,一二线城市紧贷款抑制投资,但金融机构出于盈利性和安全性考虑,为了扩大一二线城市市场份额,在最低利率的基础上实行八五折信贷,不仅刺激了消费,更刺激了投资和投机。因此,贯彻支持中央关于房地产的调控,一二线城市房贷利率应该取消优惠,回归到正常水平。

  此外,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研究制定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备案管理规范第4号》,要求资管计划禁投16个城市房产项目,从而堵塞过去一些金融机构利用监管的漏洞和空隙,将资金流入到房地产市场的行为。这必将收紧房地产领域的资金。

  NBD: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6~2017)》认为全国35个大中城市楼市普遍存在估值过高的风险,热点城市的整体风险状况较为突出,我国房价风险是否已经到危险水平?如何防范?

  倪鹏飞:总体上,房地产风险处在可控水平,个别城市风险较大,比如一二线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房价事实上远远超出价值的合理水平。

  防范风险一方面要“抑制炒”,另一方面要“支持住”;如果不抑制炒的话,房价很有可能会反弹。这次调控的特点是“边调边看,逐步完善”,希望平稳调整,不是一个迅速的下行,避免大起大落。

  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建立促进房地产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相信今年会在长效机制建设方面有一些突破,所涉基础性制度改革,也将逐步启动。

  NBD:我国房地产库存中70%分布在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效果尚不乐观,您怎么看?

  倪鹏飞:前年我们在研究和测算时发现:总体上去库存大概需要四五年的时间。尽管都是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情况差别也非常大。首先,库存和积压过多的城市,需要减少供给,特别是减少土地供应,减少房地产投资和开发,这样才有效,否则永远去不完。其次,从需求层面来看,要改善三四线城市投资环境、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让老百姓不仅能够生活,接受好的公共服务,而且能够创业就业,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到三四线城市去。有了更多的收入,才能最终增加住房的需求。

 

我们尊重版权,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小编删除。小编微信号:wdkjrs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