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为虚拟股制度”背后,有哪些商业逻辑?


入五道口金融微信群请联系沙龙小助手陈夕(微信号:19801076232),发送名片审核

      五道口金融沙龙是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联合五道口校友企业直接资本、酒金会共同举办的公益性金融教育沙龙。沙龙已成功举办三十期,邀请金融学术届和业界的专家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传播金融知识和洞见,搭建合作共赢的平台。


      北京市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简称鸿儒基金会,原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由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校友发起,于2006年成立,是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北京市民政局注册的非公募基金会。鸿儒基金会致力于“教育、智库、公益”,推动中国金融的改革、创新和发展。2011年和2016年两度荣获北京市“4A级社会组织”称号。

导读

虚拟股是一种虚拟的收益权,借用股权的名义,但又不实际发放股权,也不实际存在股东。

这种收益权只是借助股权的形式来衡量报酬的多少,通过衡量业绩来发放,是一种不涉及股权稀释的长期激励性报酬形式。

“华为虚拟股”的含义非常丰富,不仅包含了合伙创业,还是风险和收益的权衡、行业薪酬组合拳的集中体现。

◎作者 | 吴世杰

◎来源 | 易参(YC-Inssent)


1

“华为虚拟股制度的原理是什么?”

华为自成立之初,便着手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迄今为止已经实施了4次大规模股权激励。

1990年,华为首次提出员工参股,员工薪酬由工资、奖金和股票分红三部分组成。

作为高研发成本、低收益率的早期公司,华为通过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金问题。

199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互联网泡沫危机在两年后到来。

这时,华为开始推出“虚拟受限股”的期权改革,并形成了任正非和华为工会并列的股权结构。

这次改革,华为不再向新员工派发1员1股的股票,老员工的股票逐渐向期股转化,并取消固定分红,转为增值权益。

适时的期股改革,让华为即使处于“寒冬期”,仍然拥有充足的现金流。

2008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华为在此时推出了新一轮期权激励措施。

这是华为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配股激励机制,即“饱和配股”,不同职位级别匹配不同的期股量,每一职级都有持股上限。

“饱和配股”让达到持股上限的员工不再拥有购买资格,大大激励了华为公司的新进员工。

2013年后,华为又推出了TUP(Time Unit Plan),早期是为了解决外籍员工的激励问题。

TUP是对现金奖励的递延分配,属于一种中长期的激励模式。虽然TUP一样享有分红权和增值权,但不能长期持有,到期结算清零。

这一制度安排,倒逼部分躺在车上的老员工跳起来“拉车”,再次激发了全体员工的奋斗激情。


2

“虚拟股制度有什么优劣势?”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就会问:

虚拟股制度这么好,一般创业公司能用吗?这就涉及到虚拟股自身的优劣势问题。

虚拟股的优势

1.虚拟股不需要监督部门繁琐的审批程序,无需进行工商变更,也就不会影响公司的股权结构,操作较为简单;

这就是说,虚拟股只是公司单方认可的“股权”,不是法律上员工拥有所有权的股权。

2.虚拟股的收益权包括分红权和增值权,公司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计虚拟股收益权的组合;

3.虚拟股不享有所有权和决策权,也有利于控制权稳定;

4.虚拟股不能转让和出售,当员工离职时,虚拟股便会自动失效。

如果需要员工出资购买,则由公司进行回购。

虚拟股的劣势

实质上,虚拟股是一种现金激励的延期支付,其激励资金来源于股东让渡的分红或增值收益。

因此,虚拟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员工信任问题。

对于需要拓展新业务,常常挖人的公司,虚拟股可能会让员工缺乏安全感。

例如,员工会担心虚拟股的法律效力,上市后能否获得收益等问题,可能会要求公司转实股。

华为的解决方法是,在过去20年,任正非通过让出99%的股权,让员工拿到实实在在的钱,虽然名为“虚拟股”,却一点也不虚。


3

“虚拟股制度有哪些风险?”


了解完虚拟股的优劣势,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虚拟股可能存在的风险。

对此,笔者检索了2019年因“虚拟股股权激励”而引起的法律纠纷,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案情简介

员工A购入河南孙行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000元虚拟股权,但没有成为工商登记的股东。

后来法院认为,员工的出资名为投资入股,实际上是公司以投资入股的名义向员工A的借款,借款证明就是公司出具的股权凭证

案例索引:(2019)豫0191民初899号

风险识别

公司采用虚拟股制度,员工虽然记载于股东名册,但没有办理工商登记,即员工“出资”没有转化为公司资本。

名为投资入股,实为借贷,当员工离职时,就可以要求公司退还本金。

另外,员工出资购买虚拟股,但没有实际的股权授予,可能会涉及非法集资的问题。

|应对策略

一般来说,虚拟股不需要员工出资购买,一旦授予便可持续获得分红。

所以,在使用虚拟股激励时,可以不赋予员工增值权,否则员工离职时可能就涉及到溢价回购的问题,而不仅是退还本金。

但从华为的例子来看,当员工出资购买,或者拥有增值权时,对公司的认同感、投入度更强,对股东身份的承诺感也更强,激励效果更好。

这种既有分红权,又有增值权的虚拟股,其实类似于期权,只不过期权可能会拥有所有权,这就需要虚拟股转实股。

此外,为了将虚拟股和非法集资区分开,可以通过严格选人,以业绩达标替代出资的方式实施。



4

“虚拟股真的不适用于一般创业公司吗?”

华为20年来坚持分红,乍一看,采用虚拟股的一个重要前提,必须是现金流很好的公司。

但是,创业公司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痛苦的。因为它们收了员工的钱,但往往拿不出利润每年都来分红。

就像共享单车公司收了用户押金,当资金链断裂、无钱可退时,就开始接连暴雷。

但说到底,虚拟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商业模式,创业公司能不能用,实际上是一笔账。

1995年,为了大规模招聘国内知名高校的毕业生,华为开出的工资比业界平均水平高出20%。

这带来了华为的高速发展,但赚来的钱大多数投入到了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当中,导致公司根本没有那么多钱发放承诺的高工资。

后来大众熟知的“华为虚拟股制度”,实际上就是以股权顶替部分工资的权宜之计。

简单来说,如果华为当时许诺给员工的工资是10000元,员工可以选择先拿5000元,另外5000元以虚拟股的形式发放。

曾任职华为人力资源部的汤圣平对此解释说:“华为2002年的效益并不怎么好,现金流也不充裕。”

但是,华为还是坚持了分红,并且顺利度过了当时的互联网泡沫危机。

当然,除了内部融资,华为还有其他收入来源,但其中反映出华为的两种能力,值得我们学习:

对行业薪酬水平的了解、对风险和收益的权衡。

因此,创业公司也可以通过充分了解所处行业的薪酬水平,判断好自身的现金流情况和风险承担能力,打造出适合自己的薪酬组合拳。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员工对虚拟股没有信任感,是因为员工存在“心理分账”。

但是,为了满足团队成员的心理账户,并不只有金钱激励这一途径。

例如,易参自主研发的 inX 系统 可以对员工持有的虚拟股价值进行记录和预测,让员工可以实时看到自己的权益。

同时,公司也可以通过 inX 系统 对虚拟股总盘的剩余数量、生效数量、兑现数量等变动记录进行管理,实现实时监控。

也就是说,创业公司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信任感问题,核心就是提高员工的价值体感。


5

“如何打造出适合自己的薪酬组合拳?”

归根结底,虚拟股也就是激励员工的方式之一。

但是,很多公司都是非上市的创业公司,缺少现金流,给不起高工资,还担心人才跳槽。

所以,基本工资、奖金,递延性的期权、受限股、虚拟股等等,这些形式都有它们的适用性。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这些激励形式的特点,做变换、做组合,就可以设计出适合自身的方案。

例如,对于技术骨干,工资、奖金、期权的薪酬比例可以是4:2:4,高薪防挖人,高持股留心。

至于靠市场营销生存发展的公司,开疆辟土的销售骨干,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工资、奖金、期权的薪酬比例就可以是3:5:2,一般待遇、高提成,再给予期权或虚拟股,以长期利益留人,共享公司的发展红利。

但应该现实地看到,股权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可以从正面去引导人努力工作,关注长期结果,也可能因为控制欲等问题,引发更复杂的公司治理问题。

这就需要把以上提到的各种因素考虑进来,科学地结合,而不是觉得工资、股权发得越多越好。


往期文章推荐:

一家酱油公司的市值为何能超海康威视,且是京东方的两倍?

一文看懂火锅| 海底捞的“骗局”,年赚165亿,靠的不是服务!

堪比茅台的垄断性好生意---免税店产业链分析



扫码关注最新动态  

参加线下沙龙

公众号ID:wdkjrsl01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本文版权、图片归原作者所有,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在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更多项目合作,请长按二维码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