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相杀上千年,最简明英欧恩怨史丨智谷趋势

2016-06-24 西飞雁 智谷趋势 智谷趋势

智谷趋势丨西飞雁



英国“退欧”公投已经于北京时间2016年6月24日下午2点尘埃落定,支持“退欧”的一方以51.9%的得票率赢得公投,英国投票决定退出欧盟。



“英国投票决定离开欧盟”


此次英国“退欧”是《里斯本条约》签订之后,第一个正式退欧的国家,也是正式退出欧盟的第一个欧洲大国。


此前1962年,阿尔及利亚曾由于从法国独立而“退欧”,随后1982年格陵兰岛公投退欧。然而阿尔及利亚地理上不属于非洲,更非欧洲核心国家;格陵兰岛人口不超过10万,对于欧洲经济无足轻重。而英国却是欧洲第二大经济体,欧盟三驾马车之一,如今退欧,无疑给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沉重一击。


欧洲一体化怎么出现?英国和欧洲是什么关系?


1欧洲统一的尝试:武力、思想与实践。


历史上,早就有人为统一欧洲做过各种形式的努力。首先是武力层面。1804年,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几乎统一了大半个欧洲的领土,但他只在位不到10年就被迫退位;而130年后的希特勒,再次梦想着通过武力征服来扩大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间,从而占领欧洲。他的美梦仅持续了不到6年,“纳粹”便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在思想层面,欧洲出现了众多主张“欧洲联合”的历史人物。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之后,法国神父德.圣皮埃尔就提出要建立欧洲国家联盟,以消灭各国间的战争。


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49年巴黎举行的欧洲和平大会上提出“欧罗巴合众国”的畅想,并说道:“会有一天,你们法国,俄国,意大利,英国,德国,大陆上的每一个国家,你们会并不丧失自己不同的品质,并不丧失你们光荣的个性,而又严密地组成一个更高层次的统一体,你们会组成欧洲的兄弟姐妹。”他在演讲中还提到促进欧洲各地区商业贸易、建立共同的市场、建立共同货币等想法。


奥地利政治家——古登霍夫-卡勒基伯爵是1945年前最重要的“欧洲联合”思想家与实践家。他在自己的著作《泛欧洲》中提出了一个现代联合欧洲的计划,他认为只有欧陆联合,才能面对美国竞争以及俄国威胁。他于1926年在维也纳发起了“泛欧洲运动”。


高中课本所学的“欧洲煤钢共同体”也其实早有实践雏形。国人陌生的卢森堡钢铁大王埃米尔.麦里什就与其它几位来自法、德、比、荷的欧洲钢铁大亨们订立“国际钢铁协定”,同意成立一个有利于泛欧洲地区的钢铁关税联盟,这也被认为是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前身,及早期最有意义的欧洲经济整合实践。


意大利记者及政治家斯皮内里于1941年发表《自由与联合欧洲宣言》。他质疑“民族国家”是二战“元凶”,并认为欧洲应建立“欧罗巴联邦”,而非寻求民族国家的独立。随后他于1943年创立“欧洲联邦运动”。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后,他也被认为是“欧洲之父”之一,并于1970年进入欧盟委员会任职。


一直以来,英国人中其实也有“大欧洲联合”的拥趸。二战后的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苏黎世演讲就提出当年雨果说过的“欧洲合众国”,但他提到的是一个类似“合众国”的松散组织,关键在于法德和解。而“大英帝国”似乎并不在这个“合众国”之列。


再后来,就是标志着欧盟前身成立的“舒曼计划”,由“欧洲之父”让.莫奈提出。一直以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欧洲,是许多欧洲知识分子的毕生追求之一。



法国外交部:“舒曼计划”宣布


我们今日熟知的“欧盟”,在“欧洲整合学派”中被称为“小欧洲”计划。欧洲整合中还有一个“大欧洲”计划,当年由英国主推。


欧洲联盟,源自欧洲煤钢共同体。1950年5月9日时任法国外长舒曼宣布“舒曼计划”,他说道:“法国政府建议设立一个共同的高级公署(Haute Autorité)来管理法国和德国的煤和钢铁的生产。其它欧洲国家也可以参加这个机构的组织。”煤炭和钢铁是战争中的必备资源,将两种资源至于一个权威性的跨国机构下管理,有利于从源头控制战争。


1951年,《巴黎条约》宣布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即今天“欧盟”的前身,当时成员国有联邦德国、法、意、荷、比、卢等六个国家。1957年的《罗马条约》宣布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逐步形成欧洲经济共同市场,促进商品、人员、资金、服务在成员国中的自由流动。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来到1993年,欧共体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后,正式更名为“欧洲联盟”。欧盟除了纳入之前各个欧共体机构之外,还加入了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协调欧盟各国外交。


从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到09年的《里斯本条约》,欧盟从经济共同体逐步迈向政治共同体,在农业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主权让渡,农业政策主要交给欧盟机构来协调。欧盟已经变成一个“类联邦政治机构”,拥有欧洲理事会、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部长委员会、欧盟法院、欧盟审计院等众多“超国家(supranational)”政治机构,类似于联邦国家运作的“超国家”运作体系。



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委员会


就这样,多年前欧洲部分知识分子的构想,正逐步实现,欧盟内部国家间实现了难得的70年和平(也是后来“欧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原因),欧盟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准国家”属性。


问题就来了,欧盟从经济合作转向了政治合作,从国家间合作转向了“超国家”合作。“小欧洲”计划的实践,在欧洲整合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合作形式与内容也逐步深化。而英国提倡的“大欧洲”计划则逐步边缘化,欧洲整合的方向与英国人的构想渐行渐远。


英国人并不想完全孤立于欧洲大陆,他们只希望不与欧陆捆绑得过紧。丘吉尔的“欧洲合众国”,还有1948年的海牙会议,英国均积极力推并参与。海牙会议中的一个提案,就是组成“传统形式的欧洲国家间合作组织”,这也是“大欧洲”计划的初衷,“大”在国家数量和地理范围,而非“大”在合作范围与合作深度,计划的最坚实支持者为英国与北欧国家。


1949年5月5日在伦敦签订《欧洲委员会法规》,成员国有爱尔兰、比利时、丹麦、法国、荷兰、卢森堡、挪威、瑞典、意大利和英国。《法规》提出成立欧洲委员会(Council of Europe),这也是整合东欧进程中最早成立的欧洲机构,也是“大欧洲”计划的载体。欧洲委员会总部位于法国斯特拉斯堡,一个法德和解的标志性城市。

 


位于斯特拉斯堡的欧洲委员会


该机构是由英国在战后主导的欧洲国家间合作机构,如今已有47个成员国,远多于欧盟的28个。而欧洲委员会成立之后,合作松散,着力点主要放在人权上,随后有欧洲人权法院、欧洲重建基金等机构成立,但在欧洲整合的作用上收效甚微。


1960年,为对冲欧共体的强势并与之竞争,英国又拉着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士、瑞典等国签署《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条约》,希望通过政府间合作,发展欧洲的自由贸易。不过由于合作形式过于松散,该条约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折腾了半天却没搞出名堂的“英式”欧洲合作似乎要石沉海底了。英国从1961年起“识时务者为俊杰”,多次申请加入欧洲三大共同体。不过当年法国总统戴高乐不愿英国介入欧陆事务(担心是美国打入欧洲之楔子),以及维护法国在欧陆的主导地位和世界大国地位,一再否决英国“入欧”申请。


经过时间洗礼,英国主导的“大欧洲”松散合作机制被“小欧洲”抛诸脑后,逐步在欧洲合作的舞台上失去声音。而欧洲委员会的预算,也只是欧盟预算的零头都不到。


从战后欧洲整合路径的不同方法开始,英国与法德等欧陆国家间的歧见一直未得到弥合。虽然英国最终于1973年加入欧盟(当时的欧共体),但它一直没有加入“申根协定”和“欧元区”,明显表现出对欧盟整合路径的不同看法。


2英国的独特性与历史上的英欧关系


而上述不同看法,只是英国这个海岛欧洲国家与欧陆国家之间千年分歧的一瞥。


虽然同为欧洲国家且同属印欧语系,但英国与欧陆的不同点表现在方方面面,恩怨情仇也积累了上千年。


首先是语言上。虽然英语和德语、荷兰语等欧洲语言同属日耳曼语支,但英语除了是英国官方语言外,并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大陆国家自始至终就是说英语的;相反,说荷兰语的有比利时、荷兰,说德语的有德国、奥地利、瑞士等。英语在欧洲大国语言中,成了一个特例。


法律体系的根本不同。学过法律的朋友,应该都在课上会听到“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这个“大陆”就是欧洲大陆,以法国和德国的法条及法源为主;而英美法系则毫无疑问地起源于英伦三岛。大陆法是基于条文和法典的普通法;而英国的法律体系是基于对过往案例的经验而形成判决的,即“判例法”。一个英吉利海峡,隔开了两个法律体系,


地理上看,英国是唯一孤悬海上的欧洲大国,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造就了一个领土空前的“日不落帝国”。而法国、德国则位于欧洲大陆,是典型的陆权国家,历史上的对外征战习惯性的倾向于陆路征服。丘吉尔当年的三环外交政策也是先强调自己的“英语兄弟”英联邦国家和美国,然后再是欧洲大陆其它国家。英国也更习惯称自己是“大西洋国家”,而非“欧洲国家”。英国人中,也极少有人会自称“欧洲人”。

 


英国,大西洋还是英吉利?


另外在宗教方面,英国虽与欧陆国家同属基督教大家庭,但经过宗教革命的洗礼,英国的主流宗教变成新教,与欧陆传统的天主教和东正教有了明显不同。在西方世界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长久以来信仰上的差异,也让英国与欧陆很多国家在心理上并不那么靠近。


在与欧洲大陆国家的关系上,英国也与欧陆多国有芥蒂。14-15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持续了116年,对两国均造成了极大的创伤。这次旷“年”持久的大战,让英王丢失了绝大多数在欧洲大陆的领地,使英国将对外扩张的方向从欧洲大陆转向海外新大陆,英国也正式走上了迈向海洋大国的道路。


英德之间两次世界大战,也让英国对德国有极深的戒备之心。当德国于20世纪上半叶两次崛起成欧洲第一强国时,英国均隔岸联盟其它欧洲国家压制德国的崛起。而在后来的欧盟中,德法领导地位日益凸显以及英国日益被边缘化,则只是历史路径依赖的延续罢了,英国与欧盟其它国家一直貌合神离。


英国一直以“离岸平衡者”自居,当欧陆上出现一个强大帝国而使欧洲政治失去“均势”时,英国必定介入,拉第二强的欧陆大国打击新兴欧陆帝国:1804年,拿破仑的法国崛起,英国参加“反法同盟”;20世纪初,德意志第二帝国崛起,它再拉法国打压之。英国外交政策就是保证欧洲大陆没有起支配作用的强国。


3“过河拆桥”


欧陆一些国家中,有人这样说:英国人是实用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典型,一旦有利可图,它立马就来;一旦要趟浑水,它第一个溜。


这一玩笑说法似乎很能对应此次英国“脱欧公投”,因为欧盟一直没有很好地处理债务危机,宏观经济并没有复苏;加之难民危机助推,英国越来越想溜了。而当年英国加入欧盟的一个因素,则是看到欧洲共同市场的初步形成,自己可以经欧洲市场获利,又不愿自己在欧洲事务中成局外人,则现实地加入了欧盟。


有好处时加入,好处用尽时退出。2009年逐步扩大的欧债危机,以及其它欧盟国家的高昂福利所付出的财政代价,让英国极为不满。随着希腊一次次“赖账”由欧盟其它国家买单、欧盟面对政策难题的无力感、英国与欧盟的深度捆绑等,让英国民众对欧盟带来的“负担”诸多抱怨。


近两年爆发的“欧洲难民危机”和其引发的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威胁,更成为“退欧”的导火索。为防止难民偷渡和由此可能遭受到的攻击,“疑欧派”趁机大做文章,挑动民众情绪,从而激起了本就很有市场的“退欧”。


与此同时,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退欧公投”也有利用民意拉抬自己声望的目的,利用一部分民众对于欧洲移民涌入、欧盟高福利制度、“主权让渡”损害主权的不满,来设立一个情绪宣泄窗口,获得更多民众支持。支持率提高,在打压政治对手的同时,他也寄望以民意为要挟,与欧盟机构进行谈判,使欧洲整合更多的偏向英国的意愿,不要那么紧密和深化。


而在获得欧盟的妥协之后,卡梅伦的算盘是:如果选民能看到欧盟妥协,“退欧”声音便会降低,从而以民意为支撑化解“退欧派”政治势力的压力,“退欧公投”也就不会通过。然而,他低估了自己同胞们“退欧”的意愿,渐渐地这个政治动作失控了,英国脱欧了,卡梅伦辞职了。


4欧盟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为何有衰落趋势?


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欧盟28国组成了类似于国内市场的单一市场。欧盟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7.1%(5.1亿人),却占世界22.1%的GDP。在2015年,欧盟作为一个经济体,GDP达到16.22万亿美元,仅排在美国17.95万亿美元之后,名列世界第二。而在2015年之前,欧盟GDP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位。

 


欧盟在世界经济中的权重(维基百科)


另外,欧盟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占有全球进出口总值的20%以上。其中,2013年欧盟与美国和中国的贸易分别占到其对外贸易的15.3%和13.8%。


然而,欧盟在经济方面也有很多薄弱环节。首当其冲的就是其疲软的GDP增长率(下图)。根据欧洲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欧盟近十年的经济增长率都没有超过1.5%,这无疑是深受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拖累的结果。



欧盟的公共债务与GDP之比达到85.4%,这一比例比美国的104%要低,但也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对欧盟一些国家(如希腊、西班牙等)的公共财政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欧盟存在“先天性”制度短板。当今世界国家的组成形式仍然是“民族国家”,欧盟成员国也都以“民族国家”形式加入。当前几十年,欧洲作为世界经济中心之一,有较好的经济成长、单一市场带来红利时,各民族国家必然愿意加深合作;然而“同甘”后是否愿意“共苦”则面临了巨大考验。


28国中有19国加入欧元区,进行了人类历史上头一次跨国货币的尝试,并迅速超过英镑,成为世界第二大支付货币,仅次于美元。然而看似风光的欧元区,有着统一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对之进行调配;而面对财政危机时,欧元区国家则无计可施,因为没有一个超国家机构能够起到协调各国财政政策。机构构建上的短板和“先天性”不足,让欧盟的经济实力大打折扣。


还有不可持续的高福利制度。一提到欧洲国家,很多国内的朋友会想到“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的确,多半欧盟国家都拥有这样的福利。然而,维持同样的福利水平需要很高的财政支出及雄厚经济实力,也需要很高的税收作为支撑。然而高福利下培养的一大群懒汉吃政府的失业救济,不愿意再工作,再加上某些国家(如法国)的高税收,让国内富人纷纷移民海外,造成恶性循环,导致欧盟依然面对希腊债务危机无计可施。


5英国人的历史选择


尽管卡梅伦和财政大臣奥斯本大力宣传“留欧”,但英国选民没有赴约,他们再次为英国选择了“大西洋”,而非“英吉利”和“欧罗巴”。英国也退出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彻底退出“小欧洲”与“大欧洲”计划。


“退欧”这一选择会影响英国国运走向,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停滞乃至倒退,之后的骨牌效应可能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苏格兰会否再次进行独立公投并重新加入欧盟?波兰、匈牙利、乃至法国等其它成员国,会否纷纷效仿?欧盟超前的体制设计是否适应当前各成员国参差不齐的经济发展状况?欧洲一体化是否就此终结?


不过,在“欧洲主义”的论述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每次一体化进程所遇到得危机,定会带来转机与变革,反而更能促进一体化进程。”该表述与中华文化对危机的看法类似,那么这一次欧盟能否“转为危机”呢?


当然,了解英国与欧陆之间若即若离的历史关系之后可以想见,英欧关系还会继续盘根错节下去。“欧洲”不是英国想“脱”就能彻底脱离的,英国也很难潜心融入欧洲大陆。历史将不断地循环往复下午。




如果你对海外资产配置有兴趣,请入群!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及经济新常态来临,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海外,在全球范围内淘金。


做最优质的配置,就是淘金的最好方式!

 

如果你对财富增值,对海外资产配置感兴趣,欢迎加入“智谷海外掘金小分队”微信群!


如果想要加入微信群,欢迎添加智谷君微信号(ID:zgtrender01),备注:姓名+职业+所在城市+联系方式;智谷君将拉你进群!




决策者的首席财富顾问

“十大最具影响力财经公众号”

觉得我们干得不错?

长按并识别下面二维码赞赏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