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声称“预测出九寨沟地震”的全是一派胡言?

2017-08-09 路口大爷、木三三 智谷趋势 智谷趋势

◎智谷趋势 | 路口大爷、木三三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截至9日下午3点,地震已致19人死亡,217人受伤。

 

在这个不平静的夜里,人们通过微博、微信相互询问、报平安、报告震感、记录受灾场景。除了灾难本身,刷屏的,还有西安、郑州、九寨沟的“地震云”。



看起来好神哦,莫非真的抬头看看天就能预测地震了么?

 

01

地震云?这究竟是神马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李汀总结了“地震云专家们”的理论思路:

 

在地震前的“孕震期”,大地积蓄很多能量,这些能量会以“地热”“波动”“振荡”“次声波”“电磁辐射”“高能水汽”“带电粒子”等形式,从“断裂缝泄射出地表”“上逸到空中”,影响云的形状,出现怪异的地震云,之后就会发生地震。

 

吃瓜群众乍一听,哎哟可专业了,有道理!

 

如果你抛出一个问题,民科们就得支支吾吾了:你们观云的时候,地球上这么多精密的监测仪器都关机放假了吗?

 

无论是能量、波动、振荡,还是水汽、次声波、电磁辐射,没有一个在发生异常变动时能躲过仪器的监测。能量从地底冒出再跑到天上,还成了云,这些仪器都无动于衷,那还要费那么多钱研究高精尖科技作甚,干脆砸了它们再把地震云专家们请来坐镇不就得了。

 

不过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民间科学爱好者们口中的“地震云”究竟是什么。

 

在奔放而随意的民科眼中,所有长相“怪异”的云统统都是地震云,至于什么是怪异,没有客观标准。

 

比如2016年2月17日下午,江西婺源出现的这种云,民科们一指,诶地震云!顿时引起一阵恐慌,但这实际上是波状层积云。

 

江西婺源波状层积云

 

2010年1月7日潍坊,也说有地震云,依然是波状层积云。

 

潍坊波状层积云

 

今年7月28日,长春刷爆朋友圈的“地震云”,其实是透光高积云。


 长春透光高积云

 

甚至还有飞机航迹也被指为“地震云”,难道飞机飞过也是地震征兆?


 俗称“飞机拉线”

 

网上形形色色的“地震云”,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高积云或层积云居多,因为这两种云容易形成波状、絮状、透光、放射状、荚状等“怪异”的样子。

 

而民科们无私奉献、日夜钻研、矢志不移地发布着各种“地震云”预测信息,至于预测精确度,可称“粗犷”——在短则几天、长则个把月的时间范围内,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地震了,都算中了。比彩票中奖率简直高太多了。

 

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发生500多万次地震,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光算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大约为1000次,差不多每天都得发生两三次。

 

命中率这么大,“测”不准也不用负责任,怎么着都稳赢。

 

在一些论坛上,有个功能叫隐藏帖子,发新内容之后隐藏,地震之后再显示出来,发帖日期显示当时发布的,你们不准还有谁准。

 

信不信地震云,真的是个人智商和科学素养的良好鉴定工具。

 

02

民间怎么有这么多大神?

 

民科们在中国有深厚土壤,他们曾热衷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爱因斯坦错了,但是比起“地震云”,那都是小众了。

 

“地震预测”是目前广泛集聚民间有志之士自愿加入的“科学”领域。

 

他们狩猎众多信徒,在民间被奉为神人,这其实和大众的心理需求有关,也投射出我们的民族伤痛。

 

当人们遭遇诸如地震这样的重大灾难后,往往会反复回忆起事件发生前的各种细节,并倾向于认为这些细节是“罕见和异常”的。其实这些“罕见和异常”经常发生,只不过平时人们不会去特意观察和记忆罢了。这被称为心理聚焦效应。

 

那些看似怪异的“地震云”,其实都是很常见的云,每天都在世界各地的天空出现。但当它碰巧出现在某次地震之前,就会被人赋予特殊的“天兆”含义。

 

同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现在一直盛行的地震云民科,戳中的是自1979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历次大地震留给中国人的恐惧和悲痛。




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级7.8级,造成24.2万人死亡,重伤16.4万人,名列20世纪世界地震死亡人数之首。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造成约6.9万人遇难,逾37万人受伤。

2010年青海省玉树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造成2698人遇难。

2013年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造成196人死亡,21人失踪,11470人受伤。

2014年云南鲁甸发生6.5级强震,造成617人丧生、1800受伤。

 

代价太惨重,谁都渴望像听到天气预报一样,也能听地震预报。

 

而这群兢兢业业的民科如果真蒙中了一次,就找记者媒体或者在网络上哭哭啼啼,悲泣怀才不遇,一心为民,心念50年前周总理说要好好攻克地震预测的嘱托。入戏太深,自己都信了。民众也开始怀疑,是不是官方故意迫害那些民间人士,免得丢面子?

 

用《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地震预报的中国“江湖”》原话:

 

“凡是发生地震以后都说他预报准了,甚至全球大地震、水灾、雪灾等等灾害,都是他们预报了。”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一位中国地震局专家说,“你每隔两天就预报一个地震,不用百八十个,你就报10个,碰上一个你就说,你看我报准了,你怎么不听我的?我怎么听你的,我要是政府我怎么听你的?”

 

03

地震到底能不能预测?

 

这才是我们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但是抱歉,答案是现在的技术还不能,全球都不能。

 

毕竟只有预测准了的,才称得上有效预测。

 

我国把地震预报按时间段分为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即使是临震预报,也是预报10天内要发生的地震。

 

什么样的预报有价值,那必须得点明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

 

目前大地震的发震机制并不明晰,要准确预测出以上三要素几乎不可能实现。美国地质勘探局也公开表示,目前科学家是没有办法预测地震的,即便他们知道未来会有地震,对地震的具体时间也无能为力。


(来源:美国地质勘探局 https://earthquake.usgs.gov/learn/kids/eqscience.php)

 

就目前官方和民科发布的各类预报来看,除了1975年的海城地震,没有哪一次的预报能准确涵盖以上三个要素。

 

这可是被中国民科们奉为经典口口相传的励志案例,那是不是说,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代表地震可以预测?

 

不不不,这只是一次不可复制的经验罢了。海城地震的中长期预测很给力,但到短期预报就歇菜了,全成了误报。后来的临震预测之所以准确,是因为主震发生前出现了大量破坏性的前震,再加上地震科学家的经验判断,才有了对当晚大地震的预报。

 

 

地震预测是全球公认的难题,像美国日本等地震研究领先的国家,他们早放弃了地震预测的研究。

 

美国没有官方的地震局,只有一个叫做“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的网站,而这个网站的首页就清楚的写明了,自己只负责迅速确定全球所有破坏性地震的位置和大小,并及时向外界传播地震情报。他们可没有说过要去预测地震,翻遍整个网页也没有找到预测地震的信息。

 

日本也一样没有行政级别的地震局,只在日本气象局下有一个“地震火山部”,负责所有地震研究以及地震情报发布,每年的经费也只有60亿日元。但日本已经建立了地震预警系统,地震发生后,系统迅速探测到地震波,然后通过一切通信渠道将地震信息传播出去,为震区的民众争取十几秒甚至几十秒的逃生机会。

 

这些国家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了没有地震时,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地震发生后快速确定地震信息。

 

要不然明知道预测不准,还只专注预测而忽略减轻地震伤害,若真是这样岂不是像一场堵上身家性命的赌局?

 

技术就是这么尴尬,我们必须要接受的事实是,人类往地底里探索的深度远不如往天上去的高度,没办法。


04

所谓的测准了,也毫无现实意义

 

人们总是忍不住对未来怀有美好的期待,如果有一天能实现地震预测该有多好啊!

 

但是即便短期临震预报有了核弹级的进步,那现在告诉你,明天上午9点城郊某路口下5公里发生8级地震,你能做什么呢?

 

在城里的连夜收拾家当出逃?堵车足以把你困在高楼林立的危险地带。

 

村里的赶紧加固房屋?抓几个劳力去加固山坡避免泥石流和滑坡?

 

各地政府能避免社会恐慌吗?能做到有序撤离吗?能把一个地区几百几千万人口挪到哪儿?

 

美国地震学权威露西尔琼斯还曾直白地说:“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预报地震之后,因逃生混乱引发的死亡人数,要大于地震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这报还是不报呢?”

 

政府不可能做出正式的预报,这是一项艰难的公共决策。

 

除了避免恐慌,还要面对自然规律的复杂性。如果预测不准怎么办,谁来承担这些经济、治安损失,第一次不准,第二次不准,第三次也不准,地震预测就成了“狼来了”的故事,到第六次准了,谁信?

 

撤离永远不是抗震的终极目标。

 

05

最好的措施不是预测,而是防范于未然

 

三天两头震一次的日本、智利、新西兰,在大地震面前,和我们动辄上万人伤亡情况相比已经非常乐观:

 

2007年日本发生7.1级地震,造成至少110人受伤

2010年智利发生8.8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802人死亡

2011年 日本发生9.0级强震,并引发强烈海啸,造成14063人死亡,13691人失踪

2016年新西兰发生7.5级地震,2人遇难

 

抗震救灾最好的方式不是灾后的众志成城,而是把各种结构物造的足够结实,足够安全,执行更加严格的抗震设计,进行精确严谨的施工。

 

如果我们的基础设施质量有保障,生命线工程质量也很好,地震预警系统和预案很完备,知道和不知道明天要地震,又有多大的区别?

 

说到这里,就得提一下此次九寨沟地震中发挥作用的预警系统(ICL)。

 

在地震发生之后、地震波抵达前,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开发的地震预警APP在不到20秒的时间内连续发布了5条推送,提前71秒为成都市的用户提供预警信息;汶川居民也通过电视上出现的地震倒计时,及时获得地震预警信息。事实上,从2013年起,ICL已经连续预警了38次造成了破坏的地震,且无漏报、误报。

 


在抗震面前,我们需要的是能把损失值降到最低的人才,而不是这些咋咋呼呼的民科。不服也不用来辩,更犯不着哭哭啼啼抱怨国家不重视,都比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人还牛了,还等什么,赶紧申请美国杰出人才绿卡,拿你们预测的成绩单去,保管一申一个准,去了都是美国X档案中的人才啊!

 

注: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公众号大脸撑在小胸上(dlczxxs)《让你失望了,地震云并不存在》作者,李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