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决战】新零售大PK:“阿里+苏宁+万达+恒大+融创”对阵“腾讯+京东+唯品会+永辉”

2017-12-20 吴新婷

主持人:田鸽、财经嘉宾:吴新婷

零售业进入联盟对垒时代。


这边腾讯一周之内入驻永辉超市、唯品会,那边阿里队友苏宁宣布结盟万达、恒大、融创等,开启“智慧零售”模式。


有分析认为,现在是组队时刻,以后是战团PK,新零售大战一触即发。


苏宁开启万店互联模式



好家伙,王健林、孙宏斌、张近东,还有一堆巨头,这是要干啥?


原来这是苏宁新零售大会。苏宁12月19日召开大开发战略发布会,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恒大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夏海钧等出席。


在此次大会上,根据主持人陈伟鸿介绍,约300家地产界巨头到场,其中Top100名单中,有60%参会。而销售额过千亿的房企中,有8成参会。陈伟鸿表示,相当于地产界半壁江山都来了。



张近东:苏宁3年开1.5万家实体店 


对于零售业的发展,张近东的判断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此次大会上,他表示,苏宁大开发战略的目标是,2018年新开店目标5000家,三年要实现15000家店,2020年总店数达到20000多家,商业综合体2000多万平方。


苏宁表示,将通过“租、建、并、购、联”的模式,与拥有丰富商业、住宅等零售网络资源的各类企业,共同打造全场景互联、多业态并发的共赢平台。


王健林:未来10年建1000个万达广场


本次大会上,王健林表示,从明年开始,力争10年内将万达广场发展到1000家左右。明年开业计划已经定下来,意味着2019年开始,万达广场开业还会大规模提速。未来客流总量达到130-150亿人次,能够覆盖中国90%以上城市。


合作方面,王健林表示万达苏宁合作,可能会把苏宁作为核心店,万达做其他配套的吃喝玩乐服务,给苏宁做规模化定制化服务,当然,可能还会有资本层面的大规模合作。其中,万达广场除了支持苏宁开更多门店外,还将为苏宁定制商业中心。


恒大:结盟才能共赢


恒大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夏海钧则表示,未来通过商业战略结盟,才能实现共赢。合作方向上,恒大来建设投资苏宁广场、苏宁生活广场,且已经全面展开。


另外,今年恒大拿出了558个开发的住宅社区,与苏宁全面合作,建设苏宁生活广场、苏宁易购直销店等,558个住宅社区中有100多个落地。恒大500多家苏宁各类生活门店2018年都会落地。


阿里布局


苏宁的背后是“大哥”阿里,阿里对新零售的布局筹划已久。



早在2016年马云提出“新零售”理念后,阿里便开始了一连串的线下零售股权投资:三江购物、新华都、联华超市、高鑫零售等数十个项目共计500亿元,算上此前对银泰、苏宁的投资,阿里在线下零售共计投资750亿元,输出新零售模式。


12月8日,阿里旗下淘宝又入股高鑫零售,出资约224亿港元,持股36%。根据高鑫零售披露数据,截至2017年9月,旗下共有454家卖场,包括376家大润发门店及78家欧尚门店,覆盖全国226个城市,未来三年仍有69家店即将开设大卖场,其中66家在建。



腾讯出击


阿里联盟的最大对手,无疑是腾讯。


就在苏宁召开新零售大会的前一天,12月18日,腾讯连同京东8.63亿美元投资唯品会。


此前,腾讯以42亿元人民币投资永辉5%股权,且将对永辉超市控股子公司永辉云创进行增资,以获取15%股权,后者是永辉生鲜品牌“超级物种”的运营主体。


除股权投资外,腾讯和京东还将给唯品会带来急需的流量,腾讯将在其微信钱包界面给予唯品会入口,而京东也将会在其手机APP主界面和微信购物一级入口主界面接入唯品会。



业内称,阿里巴巴从线上购物进入线下购物,从“延时消费”进入“即时消费”,都算得上是其业务的主动拓展和顺延。而腾讯这次入股永辉和唯品会,则有一些被迫“迎击”的意味。



腾讯何尝不想进入电商领域。在2005年腾讯便成立拍拍网,进军电子商务领域。并相继推出了QQ商城、QQ网购等等。尽管有强大的QQ用户基数,但是发展并没有特别惊艳。2014年腾讯和京东联姻,拍拍网整体注入京东。2016年4月,拍拍网关闭。


根据财经杂志报道,面对强势的阿里,腾讯需要扶持京东,而京东需要唯品会。该杂志援引知情人士称,“2017年初京东就在与唯品会洽谈,但沈亚(唯品会创始人)心气高、志向大,导致谈判进展缓慢。最近唯品会的股价跌幅较大,加上腾讯介入协调,最终才能谈成。”


新零售”为何能量大爆发



各大佬加速布局“新零售”,也是业绩使然。今年“双十一”,天猫交易总额168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这一辉煌战绩中,“新零售”功不可没。


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有海内外超过100万商家打通线上线下,线下参与方包括了60万家零售小店、5万家金牌小店、4000家天猫小店、3万村淘点。全国52个核心商圈及百联、银泰等传统零售全面接入天猫新零售和近10万家智慧门店。


从效果看,全国51家银泰商场“双十一”客流同比增长59%,销售同比增长54%,服饰行业仅300家品牌的5万间门店当天的服务数就增长了235%。


招商证券在报告中解释了零售行业有前景的原因。这其中既有消费支出对GDP有较高贡献率的原因,也有企业供应链整合和内部改革的效果。


从消费支出对GDP的边际贡献率来看,我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已经从投资转变为消费。



国泰君安发布研报称,从“双11”的销售情况看,“新零售”模式下已由线上狂欢升级至线上线下的共同繁荣。


该机构认为,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在减弱,对于品质化、体验感的追求在增强,未来零售行业比拼的是购物体验、服务质量、管理效率以及成本控制,而这些的核心在于数据积累、技术发展以及线上线下协同合作。


东北证券则把这10年来的国内网购人数用图作了形象化展示,虽然我国网购用户数量一直在增加,同比增速却有大幅下滑趋势。




零售板块被继续看好


对于零售板块,多家券商继续看好。



继续推荐零售板块。居民消费能力增长+地产销售回落对可选消费挤出效应减弱助力社会零售增速持续改善,加之电商增速放缓,给线下更大空间。


未来潜在催化剂包括国企改革、巨头的新零售布局持续进行、基于价值重估的举牌、CPI回暖等等。


东吴证券认为:


拥有核心资源及竞争力、积极拥抱新零售的超市、百货传统零售公司,有望不断提升商品流通效率及客户体验,契合消费升级需求,提升市场份额, 获得价值重估。


继续坚定看好高效率电商玩家的投资主线,建议关注阿里、 京东及 A 股的南极电商、跨境通。看好电商增长的潜力及对传统零售的重构,维持对零售行业增持评级。


来源:云掌财经综合财经杂志、新浪财经、Wind资讯等

有钱别任性!政府喊话民企:出去“买买买”不得“淘气”

中国企业到欧美市场“买买买”刷头条的新闻仿佛就在昨天,如今监管之手已经甄选那些“淘气”的套利资本,引导投资走向实体经济。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日前发布《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行为规范》,指出民营企业境外投资不得以虚假境外投资非法获取外汇、转移资产和进行洗钱等。

 

未来,民企在境外市场任性“买买买”的形势,将发生转变。




禁止民企进行虚拟投资



近期,针对当前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存在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交部、全国工商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明确指出,要求民营企业境外投资应按照相关规定,主动申请备案或核准。民企不得以虚假境外投资非法获取外汇、转移资产和进行洗钱等活动

 

《行为规范》主要从以下五方面对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活动进行了引导和规范。

 


一是完善经营管理体系。民营企业要建立健全境外投资决策、授权管理、财务管理等内部规章制度。


二是依法合规诚信经营。民营企业及其境外分支机构要认真履行国内外相关手续,开展公平竞争,诚信经营。


三是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鼓励民营企业在境外投资过程中热心公益事业,增进文化交流,树立服务社会的良好企业形象。


四是注重资源环境保护。倡导民营企业提高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意识,遵守东道国环保法规,履行环保责任和相关法律义务。


五是加强境外风险防控。民营企业要加强全面风险防控,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境外安全保障措施,做好安全事故处理。




加强规范管理越发重要



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以来,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介绍,“过去5年期间,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一直在60%以上,当前境外投资的70%来自民营企业的投资。”


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的同时,加强对民企的规范管理也显得越发重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表示,之前,由于缺少必要的规范,很多民营企业进行游击式投资经营,有些企业缺乏诚信损害国家形象,同时也有不少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到海外投资容易碰壁,这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信心。

 

自去年以来,中国的监管机构已在甄选那些“淘气”的套利资本,引导投资走向实体经济。从2016年初隐性的窗口指导,到2016年底发改委、商务部、央行、外汇局四部门连续公开发布通告,监管层已密切关注近期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出现的一些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

 

一位长期协助企业海外投资的资深律师在接受公开采访时称,《民企投资规范》一出,就在自己朋友圈刷屏,这相当于画线,对未来的业务可能产生较大影响。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已经公布的《民企投资规范》并没有实质性的政府监管条款,只是给市场释放了一个信号,真实的境外投资还是鼓励的,但是要打擦边球,或是通过虚假境外投资转移资产或骗取外汇的,就得打消念头。


建立联合惩戒机制


为落实《行为规范》的指引作用,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国家发改委将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做好指导协调工作,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企业“走出去”协调工作;第二强化服务保障,按照“放管服”要求进一步的加大力度,简化办事手续,优化办事流程;第三是加快境外投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刚刚建立了对外经济合作领域信用机制,下一步要把这一机制用好,进一步健全有关信用记录和黑名单制度。通过信用体系的完善,为境外投资经营活动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行为规范》明确指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外经济合作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将出现情节严重、影响恶劣不规范行为的境外投资经营活动主体和相关责任人纳入信用记录,实施联合惩戒。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秘书长和振伟表示,在境外投资领域建立黑名单制度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效。“企业自身的信誉是宝贵的无形资产。一旦被划入黑名单,意味着企业被贴上缺乏信誉的标签,企业投资经营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未来在黑名单里,也不排除再次划分等级,企业的无形资产越来越重要。”

 

此外,孟玮还透露,国家发改委将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会同国资委等有关部门研究起草《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行为规范》,并争取尽快发布,实行精细化管理


长期制度建设箭在弦上


2017年以来,随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非理性泡沫逐步挤出,一些始于去年的临时性措施也开始逐步退出,而转为长期制度建设。

 

根据中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17年1~11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的5796家境外企业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075.5亿美元,同比下降33.5%,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进一步有效遏制。

 

12月2日,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管局局长潘功胜在演讲中谈到关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时强调,2016年底,几个部门针对非理性的对外直接投资采取了阶段性管控措施,到目前已经基本上退出。



事实上,在长期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之前,目前《民企投资规范》可以起到临时性规范管控作用。今年以来的多项措施已经表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监管即将全面转型升级。

 

11月初,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在官网上公布《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起草说明,正式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征询意见的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3日。中国对外国际投资高速增长、企业国际化加速推进,但中国境外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却明显滞后,这一举措可谓中国境外投资管理法制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意图从根本上改变现实情况。

 

8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交部《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指导意见的通知》(下称《指导意见》),通过鼓励、限制、禁止三类境外投资活动,较为详细地给出了下一步企业对外投资的方向。


来源 / 经济日报(记者顾阳)、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日报等



温馨提示:如果觉得此文值得分享,欢迎动动手指头转发一下,谢谢~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源自网络,未能及时联系到作者,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友情广告:榴芒千层蛋糕。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502i6bgcq&width=500&height=375&auto=0

听说过榴芒一刻的朋友都知道,榴芒千层一直都是镇店之宝。

对于榴莲的选材非常严苛,只选用天然甜度36°的榴莲果肉,层层叠叠铺满了三层,叉子轻轻下去,饱满的榴莲肉一下就爆出来了~

【扫一扫并关注以下二维码购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