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要不是这个中国老人,人类怕是要认错祖先了

2018-03-29 三三 艺非凡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艺非凡


我们是谁?从哪里来?

在沉睡的鱼身上,

她找了60年答案。


张弥曼


不是想打击你,

学了十几年英语,

可能还真不如一个八十岁的老太太。


视频专治不服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612qeagt6&width=500&height=375&auto=0


演讲全程脱稿,节奏平稳,

优雅大方又不失风趣。


老外问个路小编都  

紧张得磕磕巴巴,

而她站着的地方,

是2018年度,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颁奖典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个奖项,

授予各大洲共5位为科学进步,

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

今年八十二岁的张弥曼,

代表亚太地区受此殊荣。

五分钟的获奖感言里,

她自如切换了五国语言。

不是为了秀,

每种语言背后都有她自己的故事。



都知道人是猴变得,

但猴打哪儿来?

这个答案,得从鱼身上找。

作为古生物学领域的泰斗级人物,

张弥曼却更像是一位哲学家,

在沉睡亿年的鱼化石身上,

追溯陆地脊椎动物的起源,

解开“我们是谁,从何处来”的终极谜团。



显微镜下,

一条小鱼化石静静地

诉说着亿万年前的历史。

这是张弥曼众多化石中的一 35 38387 35 13744 0 0 2148 0 0:00:17 0:00:06 0:00:11 2645块,

在她20多平方的办公室里,

摆着各式各样的化石标本。



普通人眼中粗鄙生硬的石头,

张弥曼一摆弄就是一上午。

让这些沉睡的宝贝,

将远古的秘密慢慢讲给她听。


虽“嫁”给化石60载,成就卓越,

但缘分并非从一见钟情开始。

当初选择进入这个远古世界,

并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专长,

而是“先结婚后恋爱”。




1936年,张弥曼出生于南京。

虽生于知识分子家庭,

但她的求学之路,

却走得曲折坎坷。

1937年八一三事变,

她随父母逃难到四川,

而后又辗转到了江西。

时刻准备逃难的日子,

学业自然难以为继。

小学时辍时读,

直到抗战胜利才得到较为持续的教育。



父亲是医学生物学教授,

在其领域颇有成就。

自小耳濡目染,当医生,

才是她的兴趣和志向所在。


那时候她常要穿过医院的解剖室喊父亲回家吃饭。时间久了,好像对解剖也开了窍。高中实验课需要解剖很细的小蚯蚓,张弥曼完成得很好,不会碰破血管。


优秀的成绩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学医的决心,但最终,因为一句话,她走上了另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上世纪50年代,

中国正朝着工业化大步跨进,

工业建设离不开地质的支持,

但当时在这一领域,

国内几乎一片空白。

“地质是工业的尖兵”,

刘少奇这句号召,

改写了张弥曼以后的人生。


那个年代的青年,

对国家真的有一种大格局的情怀,

愿意用自己的青春为集体铺路。

祖国的需要胜过一切,

张弥曼也是这些赤子中的一员。


身体瘦弱,父母担心她吃不起苦,

因此并不支持她的想法,

而是希望她学习医学或是外文,

但她最终还是放弃医学,改学地质。



1953年,

带着母亲特意赶制的厚棉袄,

张弥曼进入北京地质学院学习。

初入学的时候,

张弥曼也惴惴不安,

自己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

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地质大学生,

入学不久,她便被选派到

莫斯科大学古生物专业学习。

“当时连一点概念都没有。”

专业不懂,语言不通,

从零开始谈何容易?

但什么困难都对抗不过

求实求真这四个字,

张弥曼埋头功课,

跟专业较上了真。


这一埋头就是几十年,

再苦再累也没有回头。

而且慢慢地,

在旁人看来枯燥又神秘的学科里,

张弥曼发现了研究化石的无穷乐趣。


留苏期间合影(前排左一为张弥曼)


决定从心里投入古生物的世界后,

张弥曼在这个领域,

打开了开挂模式。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但当时的中国勘探技术落后,主要依赖进口。60年代“石油大会战”轰轰烈烈,势要摘掉“贫油国”的帽子。


而中国最大油田—大庆油田的开发,张弥曼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大庆油田开发之初,曾邀请各界专家讨论石油分布区,当时很多人都认为石油勘探应该集中在距今1.5亿年的早白垩纪,但根据地层中的化石样本和自己的研究,张弥曼提出,含油最丰富的地层应该在距今1亿年左右的晚白垩纪时代。


这个观点,

起初并未受到重视。

但随着大庆第一股石油喷出,

她的说法也被证实,

在学界引起了震动。


离开古生物学的应用领域,

在理论科学方面,

张弥曼一步步走向了界内最高峰。



达尔文时代以来,

普遍认为四足动物,包括我们人类,

是由鱼类逐步进化而来。

但3.8亿年前,

到底是哪条鱼登上陆地,

成为了四足动物的祖先呢?

张弥曼从事的研究,

正是试图解答这个,

学界争论不休的起源之谜。


自苏联回国后,

凭借杰出的专业素质,

张弥曼又被选中前往瑞典留学。

在当时以古生物学研究著称的,

瑞典国家自然博物馆从事研究。

而她带去的云南早泥盆纪地层鱼化石,

挑战了当时瑞典学派鼻祖,

提出的传统观点。

震动之大,

以至于他们都叫它魔鬼鱼。



学术生涯步入正轨,

但它的命运却也是一波三折。

研究项目初见起色就被迫夭折了。

国内文革开始,

1967年张弥曼被召回国内。

研究项目不得不暂时搁浅,

这一放就是十年时间。


回国期间,

张弥曼的足迹跑遍了大江南北。

一年里有几个月的时间,

她都在全国各地寻找化石。

长期驻扎在野外,

一个人,一根扁担,

挑着二三十公斤的行囊,

再走一二十公里的山路是常有的事。



野外考察素来条件艰苦,

但好在如今的队员,

累了可以睡帐篷,出行也有越野车。

“我们出去,都是挑着担子,

凭着双脚走出来的。”



长途跋涉还算不上煎熬的事,

野外环境永远有更糟糕的一面。

有一次她在横店考察,

只能睡在农家阁楼上,

垫着稻草盖着发霉的烂棉絮,

一住就是四十天。

期间无法洗澡,

等到回家时,

身上已经长了不少虱子。

物质贫乏的年代,

衣服被子又舍不得扔掉,

只好扔进大锅里煮沸消毒。


走到缙云磨石山上,

山顶小山村只有祠堂可以睡觉。

晚上睡意刚起,

惊觉几只老鼠从脸上爬了过去。



除了意想不到的“夜间来客”,

在野外,吃饭更是大问题。

饥饱不定的日子过久了,

张弥曼竟锻炼出一个“弹簧胃”。

有时就着几块霉豆腐,

一顿饭她能吃下一公斤。


陆续十年,

扎实的功底终于等来了,

厚积薄发的机会。

80年代,

作为访问学者,

张弥曼重返瑞典,

十年前中断的研究终于可以继续了。



“迟到”十年,

学界研究层出不穷,

再迎头赶上谈何容易。

世上的事都是一个道理,

想看山顶的风景,

唯有风雨兼程去赶路。


古生物无国界,

各国文献都要看,

有些文章历史实在太久,

根本没有译本参考。

看不懂文献怎么办?

那就把这门语言学会!

靠抱着字典硬查,

张弥曼在古文献里慢慢摸索。

这需要花费多少心血,

想象下学习文言文的外国人就清楚了。



那个年代的科学家,

好像个个都开了挂,

主修的专业不说,

为了研究方便,

一不小心就掌握了几国语言。


借助瑞典的技术和设备,

张弥曼对中国泥盆纪鱼化石,

进行精细的研究。

连续磨片法可以,

较为精准地获得化石内部结构,

但更需要耗费极度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国际上用过此方法的学者没几个。


但学术想要精准,

也没有捷径可选,

唯有踏实地一步一步慢慢走。

张弥曼选择了磨片法,

将化石封闭在石膏模型中,

每磨去二十分之一毫米,

就绘制一张截面图。

遇上复杂的截面,只一张图,

就要在显微镜下画上十四五个小时。


精细的功夫总算有了回报,

张弥曼精细复原了

杨氏鱼的脑颅、血管等内部结构,

其精准程度,

连最新的CT造影都比不上。



在当时的学界,

权威观点认为,

总鳍鱼类是四足动物的祖先。

而张弥曼的研究发现,

这类鱼没有内鼻孔,

这意味着它们不能离开水呼吸,

不存在登陆的条件。

中断十年,该项成果终于发表,

颠覆性的研究让国际学界沸腾了。

各国专家不禁惊叹,

这是本世纪以来,

对传统学说一次真正的挑战!



蜚声海外,

张弥曼成了世界瞩目的人才。

面前无数条路,

她选择回到国内带学生。

作为导师,对待学生、年轻学者,

张弥曼毫无保留,

能尽力之处无不尽力,

不拘学历选拔人才,

为尊重学生意愿屡次破例。

甚至将自己潜心研究十多年,

硕果累累的泥盆纪鱼类研究,

主动交给学生去继续解谜。



放弃热门项目,

她转身投入另一个,

少有人关注的领域,

在新生代鲤科鱼化石上,

开始新的探索。

“这一块再不做,中国就赶不上了”

起起伏伏几十年,

当初改学地质的初心却从未敢忘。


国内古生物界的诸多发现,

张弥曼都是开拓者,

因为她的研究和带动,

鲜有人知的中国鱼化石,

逐渐进入了世界的视野,

许多国际专家纷纷跑来中国,

寻求国际合作。



沉下心来赶路的人,

不知不觉世界已在她的脚下。

几十年如一日扎在化石堆里,

硕果累累的张弥曼拿奖拿到手软。


从80年代开始,

国内相关奖项已获奖无数。

走出国门,

《自然》杂志破例专文,

介绍她的学术生涯

而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

曾专门举办研讨会,

表彰她的杰出成就。


2011年张弥曼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6年,

因其对世界古生物学的突出贡献,

古脊椎动物学界的“奥斯卡”,

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

颁给了张弥曼。



如今已到耄耋之年,

但张弥曼还走在,

探索人类起源的路上。

于国家,她始终有,

难以割舍的情怀。


“我们国家的科学,

取得今天的成就很不容易,

但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

跟世界领先水平还差得远。”

而于个人,那些在地球

和时间中旅行的鱼,

始终游在她的心尖上。



世间事大多不能两全其美,

生活总会逼人做出选择。

也许你现在的决定,

不是兴趣使然,

但也没关系。


不妨像张弥曼所说的,

决定好你一生要做这件事,

只需开始做起来,

乐趣可以在路上慢慢找。

即便开头少了一点热切,

又有什么关系呢?

成功的秘密,

只在你踏实地迈出每一步。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其所有


艺 非 凡

| 极 致 生 活 方 式 发 现 者 |

转 载 须 知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艺非凡原创

转载需回复“转载”二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