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 | 如何培养纯正的英语思维,写出超级地道的English ?

2017-08-19 小芳老师

口语和写作一直是出国党的软肋,然而归根结底,大家存在的问题无非是缺少英语思维。在国内待了十几年的出国党们,难免已经习惯于用熟悉的母语思维模式。这种习惯不仅增长了反应时间,也与原汁原味的英语大相径庭。所以这种所谓的英语思维应该怎样养成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像native speaker一样用地道的英语写作?主页君要告诉你,写作不能一蹴而就,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提高。想知道正确的训练方法?还不快往下读!

文|十三

From 豆瓣


如何养成纯熟的英文思维,并以此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


首先明确目的,需要写什么类型的文章,业务邮件、商业企划书、新闻稿件还是小说散文。每个类型,你需要看的文章和学习的方式侧重都不一样。


其次是方法

想告诉大家的是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当然这还不是完整版。不是说你做到了以下这几点,一周后就能够写出流利地道的英文来,但是做到了这些,日月有功,慢慢的你就会看到自己的进步。


1.用英文思考。


就算是只知道几百个单词,也要用英文思考,这样才有可能产生语感。这是最最基本的要求。


2.大量阅读。


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一定需要很难。《哈利波特》可以《冰与火之歌》也行,Stephan King 或是现代爱情小说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不过尽量找当代的东西)。这个阶段其实还是培养语感。


3.写。


其实并不需要一开始就追求“地道”,或“文采”。初学者如果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在这里,就会不自觉地在不清楚怎么用的情况下使用“看起来很牛”的词或是句子。 像是学开车一样,一开始的目标并不是要学成漂移,而是安安稳稳地在保证自己和他人安全的前提下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最重要的原则,是写下来的东西一定要清楚明白。开始的时候请少用,甚至不用从句,永远不用自己不认识的词。如果一定要用新词,要查英英词典(桌子椅子这种性质的名词除外)看例句,把副词搭配和用法都弄清楚了才能用。 Thesaurus(辞典)一定要和英英字典结合着用。写完之后,请通读几次(可以读出声来),把明显的单复数、时态和人称错误都改好。段和句子都分好。看看整篇文章的逻辑清不清楚。这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其实“地道”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别人能够明白你想要表达的意思。 《经济学人》网站上的写作风格指导就很好,引用了乔治·奥威尔的六个基本要求,虽然是英文但是非常非常简单易懂。

▲ 不要使用隐喻、明喻,以及其他你从报刊上看到的比喻手法。


▲ 在能用小词的地方绝不使用大词。


▲ 如果可以剔除一个词,剔除之。


▲ 能用主动语态的不用被动语态。


▲ 如果你能从日常英语中找到合适的对应的词,绝不使用外国短语、科学词语和一些专门的行话。


▲ 如果按规则会说出粗野的话,立即打破上述规则。


4.进步


有三四年中,一个星期至少会有两三个早上,我会坐在电脑前面打开当天的New York Times, 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仔细阅读,把觉得不错或是一直不知道怎么说的表达方式记在一个 legal pad里面 49 31107 49 15264 0 0 3534 0 0:00:08 0:00:04 0:00:04 3534第二天再看一次,不时再翻一翻。(现在也该这么做的,实在是懒了)。 把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方式都慢慢汇集到一起。在适合的时候用上。(你不一定要用New York Times, 还是看你需要写哪个类型的东西,可以是汇丰财报,也可以是Wired。) 这么做下来,写出来的东西应该就会越来越地道,贵在坚持, 实在懒的话,把“最重要的原则”那段列出来的几点做到,你的读者应该已经会很感动了。


关于奥威尔六原则

有很多同学反映,这六原则似乎有点过时了,在国内诸多的应试作文中大多追求各种从句、复杂句以及华丽的辞藻,句子能写多复杂就写多复杂。时过境迁,一些原则可能确实有所争议,我的意见也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前阵子《中国好声音》很火,刘欢老师在点评选手时常说一句话:“唱歌时不要去秀技巧,而是用心去挖掘感情。”另外,我还想引用一句话,每个设计师或多或少都有这样一个梦想: To create an enormous object drawn as faintly as possible.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成山。所以为了迎合国内阅卷老师,写复杂点也无可非议。


关于英语思维

人在思考的时候,用的是“思维的语言”,这种语言语法相对简单,也相对模糊。而在需要输出的时候,我们才把这个“思维的语言”翻译成自己要说的语言。 所以,在学习母语的时候,我们是将“思维的语言”和母语对应起来。而在学习外语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将“思维的语言”和外语对应起来。 但是有很多人,因为母语很直接和显性,所以不知不觉地,把母语和外语对应,这样的话,等于你要说一句外语,要先从“思维的语言”生成意思,再“翻译”到母语,再“翻译”成外语。这样,对于外语规则的学习,就变成了基于母语,而不是更本能的基于“思维的语言”。 我总是觉得,所谓的擅于学什么东西,只是人本能学习某种东西的方法,正好贴近这种东西的本质而已。 说了这么多,其实并没有直接回答“如何培养英语思维?”的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英语思维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一个开关,有,还是没有。是逼着自己做出来的。 如果要有的话,就要从This is an apple开始,硬逼着自己把“思维的语言”→母语→英语的这条通路,改成“思维的语言”→英语。这是个漫长慢慢练习的过程。


关于思维养成

有同学反映问英语思维该如何养成,其实一言以蔽之便是:输入,输入,大量的输入! 我觉着张晓楠老师的这篇《如何边学边写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就很不错。虽然张老师的出发点是练习写作,但是在我看来,也是一种很好的练习英文思维的方法,以下是部分摘抄:

模仿写作类似于、但不同于汉译英。模仿写作要求文章本身是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同时有比较地道的汉语翻译。


我们在训练的时候,先不要看英语原文,而是看着翻译过来的汉语,先把它翻回英文。之后再和英语原文对照。


有比较就有鉴别。通过这种比较,我们就能够感觉出,同样一个意思,人家用那个词,那样的句型表达,为什么比自己写的好。


这比单纯的背诵人家写好的英语范文,或者自己埋头苦写,不去积累,效果要好很多。这个方法很简单,但对于提高写作水平非常有效。

本文系转载,By 十三,From 豆瓣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我预测」,搜索「IELTS9999」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