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世宗、巴西利亚、法国巴黎为雄安提供哪些经验?——国际经验与配置小组系列研究之三十三
文:申万宏源宏观 李一民
结论或者投资建议:
从国际范围来看,首都功能与非首都功能疏解是很多国家经历过或正在进行的事情。一国首都发展到一定程度,很容易因为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种功能叠加交错使城市不堪重负。
我们查阅了1790年华盛顿区划方案,东京、巴黎的新城运动,日本大阪的副首都建设,以及新德里、伊斯兰堡与巴西利亚的迁都决定,不同国家选择了不同路径来解决首都问题。我们选取了三个典型案例,分别是韩国世宗(功能性迁移)、巴西利亚(全面性迁都)和法国巴黎(卫星城与新城计划),总结规律和经验,以此对雄安新区未来的发展路径做一个指引。
韩国2007年建造世宗市,位于首尔以南大约120公里处, 2012年将包括国务总理办公室在内的16个政府部门迁移至世宗市,仅青瓦台总统府等10个关键部门,国会、大法院留在首都首尔。世宗分三个阶段进行建设。第一阶段为短期城市雏形阶段(2011-2015年),集中投资于中央和地方行政、政府资助研究功能,建立基础设施;第二阶段为中期城市成长阶段(2016-2020年),投资于大学和研究、医疗福利、高新产业等自足的城市功能,并完备基础设施;第三阶段为长期城市成熟阶段(2012-2030年),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
巴西1956年决定迁都巴西利亚,并将其定位为国家政治和行政管理的中心。通过24小时不间断的建设,巴西用三年多时间建成巴西利亚,仅用4年就启动迁都,并在10年内完成了整个政府的搬迁。但由于城市规划理论演替,现如今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等里约热内卢的老首都问题一一重现。
法国1964年决定在巴黎周围设立5个新城。马恩拉瓦莱新城是发展最好的新城,它的4个分区建于不同时期。第一分区是新城城市中心,成为三产就业中心;第二分区增加了产业园区、研发中心,新建住宅增速在4区中最快;第三分区的建设以引进知识经济生产企业为主,以适应后工业化时代;第四分区则以迪士尼公园建设为契机,力图建成集旅游、娱乐、商务、居住为一体的城市片区。
借鉴以上国际经验,结合雄安新区的4大定位与7大重点任务,我们预计雄安新区大概率可借鉴韩国世宗+法国巴黎经验,建设将分为三阶段。建议重点关注两类产业:1、新区建设配套和维护的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房地产开发、园林环保、现代物流、社会服务业;2、新区的主导产业:文教科卫以及高新技术行业。(1)起步阶段(未来5-10年):引入北京部分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国企,以现代化城市规划理念统筹快速建设雄安新城。(2)中期阶段(未来10-20年):吸引一批高端高新企业进驻,教育、医疗等资源也将逐渐从北京大规模向新区转移。(3)远期阶段(20年以后):新区摆脱北京输血,与北京、天津共同形成京津冀分工明确的三极,此时新区定位为新一线城市,达成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的目标。
正文: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雄安新区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北京首都职能的定位,未来雄安新区将着重扮演起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角色。
从国际范围来看,首都功能与非首都功能疏解是很多国家经历过或正在进行的事情。一国首都发展到一定程度,很容易因为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种功能叠加交错使城市不堪重负。我们查阅了1790年华盛顿区划方案,东京、巴黎的新城运动,日本大阪的副首都建设,以及新德里、伊斯兰堡与巴西利亚的迁都决定,不同国家选择了不同路径来解决首都问题。我们选取了三个典型案例,分别是韩国世宗(功能性迁移)、巴西利亚(全面性迁都)和法国巴黎(卫星城与新城计划),总结规律和经验,以此对雄安新区未来的发展路径做一个指引。
1.大都市功能疏解经验
1.1韩国世宗——功能性迁移
韩国首都首尔,在经历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遇到类似于北京的“城市病”问题。首尔人口占韩国总人口比重超过20%,包括首尔市、仁川市、京畿道在内的首都圈更是拥有韩国近一半的人口。人口的过度集聚引发了生活成本增加、城市秩序混乱、居住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资源向首都圈的高度集中产生了“虹吸效应”,限制了周边地区发展,区域差距越来越大。
世宗市,位于首尔以南大约120公里处,于2007年平地造城。2005年韩国卢武铉前总统上台通过《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法》,2012年将包括国务总理办公室、企划财政部在内的16个政府部门,以及20个政府下属机关迁移至世宗市,仅青瓦台总统府、国防部和外交通商部等10个关键部门、国会、大法院留在首尔。从此,世宗成为中部地区的复合型行政中心城市,不仅是中央行政机关,包括政府投资、入股的公营机构也搬迁到该中心,还将打造科技特区并引进高科技绿色产业与大学,并对搬迁企业提供优惠政策。
值得强调的另一个细节在于,当时总统卢武铉认为世宗计划对不动产投机也将是个沉重打击,并为防止迁都过程中出现新的土地违章开发和不动产投机,韩国政府划设“土地交易监视区”、“新规划区”,区内禁止滥开发与不动产投机。
1.2巴西巴西利亚——全面性迁都
中国社科院2014年提议:北京可借鉴巴西首都从沿海迁到内地的经验,明确首都作为国家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逐步转移其他与核心功能不相符的产业。
里约热内卢曾是巴西的首都(1763年-1960年),由于不加控制的过度开发,这座城市急剧发展,承担着巴西的政治、行政、经济、文化中心等多重责任,在人口、交通、能源、环境污染等方面不胜其负,交通拥挤、能源紧张、环境恶化。为了使首都彻底摆脱上述沉重负担和压力,同时使内陆与沿海的经济得以均衡发展,1956年,库比契克总统就职后,确定在巴西中西部在中西部的戈亚斯州划出一片152平方公里的荒地建设新首都,定名为“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是科学选址和规划先行的典范之城,巴西政府将其定位为国家政治和行政管理的中心,以及旅游性的城市。在此定位下,巴西开始了新首都的建设。为了贯彻首都功能,巴西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一是控制人口和城市规模;二是尽量减少城市的工业建设和经济活动;三是加强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
巴西利亚的建设开始于1957年,通过24小时不间断的建设,在历时三年零七个月时间后便在巴西内地建成,仅用4年就启动迁都,并在10年内完成了整个政府的搬迁。此后,新首都和周边新城的建设同步开展。至1990年初,新首都共有60%的用地按照总体规划新建了建筑,另外还建成了8座卫星城,总人口达到184万人(1900年),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但巴西利亚从无到有的过程,建设工程浩大、代价高昂,但由于城市规划理论演替,现如今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等里约热内卢的老首都问题一一重现。
1.3法国巴黎——卫星城与新城计划
20世纪60年代之前,法国首都巴黎以市区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向外扩展,市中心聚集程度最高,并逐渐向郊区方向递减,巴黎的商业、金融、行政和科学文化主要集中在市中心核心区内,城区边缘则主要为结构简单、单调的住宅群。这种格局造成了巴黎市区绿地面积下降、居住地和工作场所之间距离增加、交通紧张、城郊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
1964年,巴黎编制了《巴黎地区国土开发与城市规划指导纲要1965-2000》(简称SDAURP规划),规划在巴黎周围并在其上设立了8个(后改为5个)人口规模介于30~100万之间的新城,形成多中心的区域空间格局。马恩拉瓦莱新城是巴黎的5个新城之一,也是发展最快、最为成功的一个。通过快速的交通连接,吸引了大量内城人口和产业,为巴黎老城提供了城市更新的条件。
最先启动的是新城城市中心所在地,吸引了以IBM为代表的世界著名企业的办公机构,成为除巴黎和拉德芳斯以外的第三个三产就业中心。第二分区于1975年动工,增加了产业园区、研发中心的新的城市空间,新建住宅的增长速度在4个城市分区中最快。第三分区始于1985年,引进知识经济生产为主的企业以适应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趋势。第四分区则以迪士尼公园建设为契机,建成集旅游、娱乐、商务、居住为一体的城市片区。
2.国际经验对雄安新区的借鉴意义
借鉴以上国际经验,结合雄安新区的4大定位与7大重点任务,我们预计雄安新区大概率可借鉴韩国世宗经验,建设将分为三阶段。建议重点关注两类产业:1、新区建设配套和维护的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房地产开发、园林环保、现代物流、社会服务业;2、新区的主导产业:文教科卫以及高新技术行业。
起步阶段:未来5-10年,雄安新区率先引入北京部分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国企,以现代化城市规划理念统筹快速建设雄安新城,将其建为绿色智慧新城、生态城市,并打造快捷高效交通网络,快速连接北京。面积为100平方千米,人口约为100万人,多为北京迁移人口。
中期阶段:未来10-20年,由于新区拥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政府对接窗口、雄厚的科技研发实力,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要求建区,雄安新区将吸引一批高端高新企业进驻,并孕育若干创新企业,成为创新示范区。教育、医疗等资源也将逐渐从北京大规模向新区转移,为新区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此时新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00万。
远期阶段:20年以后,新区摆脱北京输血,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具活力的新兴城市,与北京、天津共同形成京津冀分工明确的三极,三极共同拉动京津冀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经济增长,首都的“虹吸效应”转为“辐射效应”。此时新区定位为新一线城市,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000万。